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戊子年)
春天,正月,司徒赵温征召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操就上表说“赵温征召我的子弟,这选举之举并非出于真心,不符合实际”,于是朝廷就下令罢免了赵温的官职。
曹操回到邺城后,修建了玄武池,用来训练水军。
起初,巴郡的甘宁带着八百名僮客去归附刘表。刘表是个文人,不熟悉军事。甘宁看刘表这形势,觉得他终究成不了大事,担心哪天队伍散了,自己也跟着遭殃,就打算往东去投奔东吴。当时黄祖驻守在夏口,甘宁的队伍过不去,就只能留下来,依附黄祖三年。黄祖却只把甘宁当普通人看待。孙权攻打黄祖时,黄祖的军队战败逃跑,孙权的校尉凌操带兵紧追不舍。甘宁箭术高超,他在后面带兵,一箭射死了凌操,黄祖这才得以逃脱。战斗结束回到营地,黄祖还是像以前一样对待甘宁。黄祖的都督苏飞多次推荐甘宁,黄祖都不重用。甘宁想离开,又怕逃不掉。苏飞就向黄祖建议,让甘宁去做邾县县长。甘宁这才借机逃到孙权那里。周瑜和吕蒙一起向孙权推荐甘宁,孙权对甘宁很重视,把他当作老臣一样对待。
甘宁向孙权献计说:“如今汉朝的国运越来越衰弱,曹操早晚会篡权夺位。荆州这个地方,山川地势很有优势,实在是咱们东吴西边的战略要地。我看刘表,目光短浅,他的儿子们又没什么才能,不是能继承家业、传承基业的人。您应该早点谋划,不能落在曹操后面。要拿下荆州,应该先攻打黄祖。黄祖现在已经老糊涂了,钱财和粮食都匮乏,身边的人还贪婪放纵,官兵们心里都有怨气。战船和作战装备,都破旧废弃没人修理,农事也懈怠,军队毫无纪律。您现在去攻打,肯定能打败他。打败黄祖的军队后,咱们就大张旗鼓地往西推进,占据楚关,这样势力范围就更大了,之后就可以慢慢谋划夺取巴郡和蜀郡。”孙权觉得甘宁说得很有道理,非常认同。当时张昭也在场,提出反对意见说:“现在东吴这边局势还不太稳,如果真的出兵,恐怕会引发混乱。”甘宁对张昭说:“国家把萧何那样的重任交给您,您留守后方却担心出乱子,又怎么能期望您像古人一样有作为呢!”孙权举起酒杯对甘宁说:“兴霸(甘宁字兴霸),今年出征讨伐黄祖的事,就这么定了,就像这杯中的酒,我决定交给你去办。你只要好好谋划策略,一定要打败黄祖,那你的功劳,哪还用在意张长史(张昭)说的话呢!”
于是孙权就往西去攻打黄祖。黄祖在沔口横着摆了两艘蒙冲战船,守住沔口,用粗大的棕榈绳系着大石头当船锚,船上有一千人,用弩交叉射击,箭如雨下,孙权的军队根本没法前进。偏将军董袭和别部司马凌统都担任先锋,各自带领一百名敢死队员,每人都穿两层铠甲,乘坐大船,冲进蒙冲战船中间。董袭亲自用刀砍断两根棕榈绳,蒙冲战船就横在水上漂流,孙权的大军这才得以继续前进。黄祖命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迎战。平北都尉吕蒙带领前锋部队,亲手斩杀了陈就,砍下他的首级。于是将士们乘胜追击,水陆并进,逼近黄祖的城池,全力攻城,最后血洗了这座城。黄祖脱身逃跑,被追上后斩杀,还俘虏了城中男女几万人。
孙权事先准备了两个木盒,打算用来装黄祖和苏飞的首级。孙权为将领们摆酒庆功,甘宁离开座位,向孙权叩头,哭得满脸是血和泪,向孙权诉说苏飞过去对自己的恩情,说:“我甘宁要是没有苏飞,早就死在荒郊野外了,也不可能为您效力。现在苏飞按罪应当被处死,我特意求您饶他一命。”孙权被他的话感动,问他:“我现在饶了他。要是他跑了怎么办?”甘宁说:“苏飞能免去杀身之祸,得到重生的机会,就算赶他走他都不会跑,怎么会想着逃跑呢!要是他真跑了,我的头愿意代替他放进木盒里。”孙权就赦免了苏飞。凌统因为甘宁杀了他父亲凌操,一直想找机会杀甘宁。孙权下令让凌统不许记仇,还让甘宁带兵驻扎到别的地方。
夏天,六月,朝廷废除三公官职,重新设置丞相和御史大夫。癸巳日,任命曹操为丞相。曹操任命冀州别驾从事崔琰为丞相西曹掾,司空东曹掾陈留的毛玠为丞相东曹掾,元城县令河内人司马朗为主簿,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为文学掾,冀州主簿卢毓为法曹议令史。卢毓是卢植的儿子。崔琰和毛玠一起负责选拔人才,他们举荐任用的都是清正廉洁的人。那些当时名气很大但行为不本分的人,根本得不到晋升。他们提拔老实敦厚的人,排斥华而不实、虚伪的人,推举谦逊低调的人,抑制结党营私的人。从这以后,天下的士人都用廉洁的操守来激励自己,就算是那些备受宠信的大臣,车马服饰也不敢太过奢华。甚至有些地方官员回来述职,满脸污垢,穿着破旧的衣服,独自乘坐简陋的柴车。军中官员进入丞相府,都穿着朝服步行。上面的官员廉洁,下面的风气也跟着改变。曹操听说后,感叹道:“用人能做到这样,让天下人自我约束,我还有什么可操心的呢!”
小主,
司马懿,从小就聪明通达,很有谋略。崔琰对他哥哥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过人,公正允当,刚毅果断,才能出众,不是你能比得上的。”曹操听说后,就征召司马懿,司马懿借口有风痹病推辞。曹操生气了,想逮捕他,司马懿害怕,只好去任职。
曹操派张辽驻扎在长社,出发前,军中有人谋反。夜里,营中惊慌混乱,燃起大火,全军都受到惊扰。张辽对手下说:“别慌!不是整个军营的人都反了,肯定是有人制造变故,想借此惊扰大家。”于是他下令军中:“没参与谋反的人都安静坐下!”张辽带着几十名亲兵,站在营阵中间。过了一会儿,局势就稳定下来,很快就抓到了带头谋反的人,把他杀了。张辽在长社,于禁驻扎在颍阴,乐进驻扎在阳翟,这三位将军都很有个性,常常闹矛盾。曹操派司空主簿赵俨同时参与这三支军队的事务,每件事都耐心教导劝谕,他们这才变得亲近和睦。
评论
建安十三年是东汉末年格局剧变的关键节点,这一年的诸多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更埋下了三国鼎立的伏笔。透过这段史料,我们能清晰看到乱世中各方势力的博弈、人才的流动与抉择,以及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浮沉。
曹操的权术与布局:巩固权威与军事准备
建安十三年正月,曹操以“选举不实”为由弹劾司徒赵温,罢免其官职,表面理由是赵温征召其子曹丕,实则是曹操削弱东汉朝廷旧有势力、强化个人权威的政治操作。此时的曹操已非单纯的权臣,而是通过一系列人事调整逐步架空汉室,为后续的权力扩张铺路。
与此同时,曹操返回邺城后修建玄武池训练水军,这一举措极具战略眼光。当时曹操已基本统一北方,南下荆州、扬州成为必然趋势,而南方水战频繁,玄武池的训练为曹军后续的南下作战提供了基础。这一细节也暗示了曹操此时已将统一全国纳入战略规划,军事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甘宁的抉择与孙权的西进战略:人才流动与霸业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