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2 / 2)

丙吉为人忠厚,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自从宣帝即位后,丙吉绝口不提以前对宣帝的恩情,所以朝廷中没人清楚他的功劳。正好掖庭宫的婢女则让自己的丈夫上书,说自己曾经有抚养宣帝的功劳,奏章交给掖庭令去调查询问,婢女则的供词提到使者丙吉知道情况。掖庭令带着则到御史府让丙吉辨认,丙吉认出了她,对则说:“你曾经因为抚养皇曾孙不细心,我还责罚过你,你哪有什么功劳!只有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征卿对皇曾孙有恩。”丙吉分别上奏了胡组等人共同抚养皇曾孙的辛苦情况。宣帝下诏让丙吉寻找胡组、郭征卿,可惜她们已经去世,但她们有子孙,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宣帝下诏免去则的宫婢身份,让她成为平民,赐给她十万钱。宣帝亲自召见丙吉询问,这才知道丙吉一直有旧恩却始终不说,宣帝觉得丙吉非常贤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帝认为萧望之精通经术,稳重可靠,议论朝政很有见解,有担任宰相的才能,想详细考察他处理政事的能力,就又任命他为左冯翊。萧望之从少府调任左冯翊,这属于降职,他担心宣帝对自己不满意,就称病请假。宣帝听说后,派侍中成都侯金安上去传达旨意说:“任用官员都是通过治理百姓来考察他们的能力。你之前担任平原太守的时间不长,所以再在三辅地区考察你,不是因为听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萧望之听了后,就起来处理政事。

当初,掖庭令张贺多次向他的弟弟车骑将军张安世称赞皇曾孙(即宣帝)才能出众,还有一些奇异征兆,张安世总是制止他,认为有皇上在位,不应该称赞皇曾孙。等到宣帝即位时,张贺已经去世,宣帝对张安世说:“掖庭令生前称赞我,将军阻止他,是对的。”宣帝追念张贺的恩情,想封张贺的坟墓为恩德侯,设置二百户人家守护坟墓。张贺的儿子很早就去世了,过继张安世的小儿子彭祖为子。彭祖小时候又和宣帝一起读书,宣帝想封彭祖,先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张安世极力推辞为张贺封侯的事,又请求减少守墓的户数,逐渐减到三十户。宣帝说:“我这是为了掖庭令,不是为了你将军。”张安世这才不再坚持,不敢再提这件事。

宣帝心里忌惮原来的昌邑王刘贺,就给山阳太守张敞下了一道秘密诏书,让他小心防备盗贼,留意往来的过客,不要把诏书的内容泄露出去。张敞于是逐条上奏刘贺的生活起居情况,写明他被废后的表现,说:“原来的昌邑王脸色青黑,眼睛小,鼻尖又尖又低,眉毛和胡须稀少,身材高大,但患有痿病,走路不方便。我曾经和他交谈,想试探他的心意,就用恶鸟来暗示他说:‘昌邑有很多猫头鹰。’原来的昌邑王回答说:‘没错。之前我向西到长安,根本没见到猫头鹰;回来的时候,向东到济阳,才又听到猫头鹰的叫声。’观察原来昌邑王的衣着、言语、举止,都显得精神失常,不聪慧。我之前上奏说:‘哀王的歌舞艺人张修等十人没有子女,留在哀王的陵园守墓,请让她们回去。’原来的昌邑王听到后说:‘让宦官守园,生病的人不要治疗,相互杀伤的也不要依法处置,就让他们快点死。太守为什么要让她们回去呢?’由此可见他天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