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孔仅任大农令,桑弘羊当大农中丞,开始推行“均输法”,搞活商品流通。之前发行的白金货币越来越不值钱,大家都不爱用,最后直接废除。朝廷还下令禁止各郡、国私自铸钱,只允许上林三官铸钱,不是三官铸造的钱一律不准流通。这么一搞,民间私铸的情况少了些,毕竟铸钱成本太高,只有手艺高超的“技术流”和胆大妄为的“巨奸”还在偷偷干。
自从浑邪王投降汉朝,汉军把匈奴赶到大漠以北,从盐泽以东地区都没匈奴人影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打通。张骞趁机提议:“乌孙王昆莫以前是匈奴小弟,后来实力变强就不服管了,匈奴打他也没占到便宜。现在匈奴刚被我们打惨,浑邪王原来的地盘空着没人。西域那帮人恋家,又贪咱汉朝的财物,要是现在用厚礼拉拢乌孙,让他们东迁到浑邪王故地,和咱们结为兄弟,一起打匈奴,他们大概率会答应,这就相当于砍断匈奴的右臂。和乌孙结盟后,西边的大夏等国也能拉拢过来,让他们当咱的藩属国。”汉武帝觉得这主意靠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带着三百人、六百匹马,还有上万头牛羊,以及价值几千万的金银财宝出发。还安排了很多持节副使,路上要是方便,就派他们去其他国家。
张骞到了乌孙,乌孙王昆莫态度特别傲慢。张骞传达汉武帝的意思:“乌孙要是东迁回故地,汉朝就嫁公主过来,结为兄弟,一起打匈奴,分分钟灭了他们!”但乌孙觉得汉朝离得太远,不知道汉朝实力咋样,而且他们臣服匈奴太久,大臣们都怕匈奴,不想搬家。张骞磨破嘴皮子也没谈拢,只好派副使分别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等国。乌孙派了翻译和向导送张骞回国,还派了几十个人、几十匹马跟着张骞回访,顺便打探汉朝虚实。这一年张骞回国,被任命为大行。一年多后,张骞派去大夏等国的副使,大多带着各国使者回来了,从此西域和汉朝正式建立联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西域一共有三十六个国家,南北是大山,中间有条大河,东西长六千多里,南北宽一千多里。东边和汉朝的玉门、阳关接壤,西边到葱岭为止。河有两个源头,一个出自葱岭,一个源于于阗,汇合后向东流入盐泽,盐泽距离玉门、阳关三百多里。从玉门、阳关去西域有两条路:沿着南山北麓,顺着河西走廊西行到莎车,这是南道;南道往西翻过葱岭,就到了大月氏、安息。从车师前王廷沿着北山,顺河西行到疏勒,这是北道;北道往西翻葱岭,能到大宛、康居、奄蔡。以前这些国家都被匈奴统治,匈奴西边的日逐王设置僮仆都尉管理西域,常驻焉耆、危须、尉黎一带,靠向各国收税发家致富。
乌孙王不愿意东迁,汉朝就在浑邪王故地设置酒泉郡,陆续迁徙百姓充实人口;后来又分出武威郡,切断匈奴和羌人的联系通道。汉武帝得到大宛的汗血宝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