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汉纪十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2 / 2)

王恢说:“不是这样。高帝身披铠甲、手持兵器,征战近十年,他不报平城之仇,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为了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如今边境多次受到侵扰,士兵伤亡,中原地区运送棺木的车子随处可见,这是仁人志士所痛心的。所以说出击匈奴对我们有利。” 韩安国说:“不是这样。我听说用兵之道是以饱待饥,以严整有序对付敌人的混乱,以稳定的营垒对付敌人的疲劳。所以交战就能覆灭敌军,攻打敌国就能摧毁城池,常常是稳坐而使敌国屈服,这才是圣人的用兵策略。如今要是轻装深入,长驱直入,很难成功。如果军队并行前进,容易遭到敌人胁迫;如果横向前进,队伍容易被截断;进军太快会导致粮食匮乏,进军太慢又会错过战机,还没走到千里,人马就会缺乏食物。《兵法》说:‘把军队置于险境,就会被敌人俘获。’所以我说不要出击为好。”

王恢说:“不是这样。我所说的出击,并不是要深入敌境。而是顺着单于的贪欲,引诱他到边境,我们挑选勇猛的骑兵和壮士暗中埋伏,做好准备,仔细地守住险要之处,加以戒备。等我们的部署完成,有的在左边包抄,有的在右边包抄,有的在前面阻击,有的在后面截断,这样就一定能擒获单于,万无一失。” 武帝听从了王恢的建议。

夏天六月,任命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任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率领战车、骑兵、步兵共三十多万,埋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约定单于进入马邑城后就发动攻击。

暗中派聂壹去做间谍,聂壹逃入匈奴,对单于说:“我能杀掉马邑城的县令和县丞,献城投降,城中的财物就都归您了。” 单于很喜欢并相信了他,认为可行就答应了。聂壹于是杀掉一名死囚,把他的头悬挂在马邑城下,给单于的使者看,作为信物,说:“马邑的长官已经死了,您可以赶紧来了!” 于是单于穿过边塞,率领十万骑兵进入武州塞。还没到马邑城一百多里,单于看到牲畜遍野却没有人放牧,感到很奇怪。于是攻打一个了望亭,抓住了雁门郡的尉史,正要杀掉他时,尉史就把汉军的埋伏地点告诉了单于。单于大惊说:“我本来就怀疑有诈。” 于是带兵返回,出塞后说:“我抓到尉史,这是天意啊!” 封尉史为 “天王”。边塞传言单于已经离去,汉军追到边塞,估计追不上了,就都撤兵了。王恢原本负责从代地出发袭击匈奴的辎重,听说单于返回,匈奴兵力众多,也不敢出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帝对王恢很生气。王恢说:“一开始约定好单于进入马邑城,我军与单于交战,我再去袭击他的辎重,就能获利。如今单于没到马邑就返回,我带领三万人马难以抵挡匈奴大军,只会自取其辱。我本来就知道回来会被斩首,但这样能保全陛下的三万士兵。” 于是,武帝将王恢交给廷尉治罪。廷尉判定:“王恢临阵退缩,应当斩首。” 王恢送去千金给丞相田蚡,田蚡不敢向武帝说情,就对太后说:“王恢是马邑之谋的主谋,如今事情没成功就杀王恢,这是在替匈奴报仇啊。” 武帝朝见太后时,太后把田蚡的话告诉了他。武帝说:“发起马邑之谋的是王恢,所以我征发天下几十万士兵,按照他的建议行事。就算没抓住单于,王恢所率领的军队要是袭击匈奴的辎重,还是能有所收获,从而安慰士大夫们的心。如今不杀王恢,无法向天下人交代。” 王恢听说后,就自杀了。从此以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攻打汉朝的交通要道,常常侵入汉朝边境进行掠夺,次数多得数不过来。但匈奴仍然贪图与汉朝的边境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