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刚开始造反的时候,跟他的将领们说:“皇上年纪大了,又讨厌打仗,肯定不会亲自来。要是派将领来,我就怕韩信和彭越,现在他俩都死了,其他人都没啥好怕的。”所以就放心大胆地造反了。结果真像薛公说的那样,英布向东攻打荆国。荆王刘贾逃跑的时候死在了富陵,英布把他的军队都收编了,然后渡过淮河去攻打楚国。楚国发兵在徐县、僮县之间和英布交战。楚国把军队分成三路,想着互相救援,打个出奇制胜。有人就劝楚国的将领说:“英布擅长用兵,老百姓一直都怕他。而且兵法上说:‘诸侯在自己的地盘上打仗,容易人心涣散。’现在分成三路,他要是打败我们其中一路,其他两路肯定就跑了,怎么互相救援呢!”楚国将领没听。结果英布真的打败了其中一路,另外两路也都逃散了。于是英布就带兵往西进攻。
评论
这段历史就像一场充满算计与变故的权力游戏。英布的造反并非偶然,韩信、彭越的死就像多米诺骨牌的前两块,让英布深感兔死狐悲,为求自保走上了反叛之路。这也反映出汉初功臣们在刘邦政权下朝不保夕的处境,权力的更迭伴随着猜忌与恐惧,曾经的战友转眼间就可能成为敌人。
薛公对英布造反策略的精准分析,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洞察力。从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战略决策不仅取决于局势,更与决策者的性格和眼界紧密相关。英布只图眼前自身利益,选择下计,注定了他的失败结局。而刘邦在面对英布造反时,虽然生病仍要亲征,一方面显示出他对局势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对将领们的不信任。毕竟汉初功臣势力复杂,他不敢轻易把兵权交给其他人。
在这场风波中,太子的谋士们为太子出谋划策,力求避免太子陷入险境,也体现出宫廷内部各方势力对权力和地位的争夺与维护。总之,这段历史生动展现了西汉初期政治局势的错综复杂,以及权力斗争中的人性百态,为我们了解古代政治生态提供了深刻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