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韩云从滇州回来,整个秦州以秦阳郡为中心就开始了快步发展的节奏。
先是直接开始了秋收,秦州入仓粮食已经满足整个秦州军民吃五年。
亳州、乾州、旭州也逐步纳入掌控之中,在张居正这个行政大佬的指派下,很快就将这三州的政令、官员事务理顺,也采用秦州的管理模式。
在亳州的庆门关一带,东胡还是不断的袭扰边关,但规模都不大,这算是胡人的一贯惯例。
临近冬天,不同的部族都会寻找机会想劫掠一番,能好好过冬。
结果这庆门关反而成了韩云的练兵之地。
不断地将秦州新兵送到这边关拉出去跟胡人碰一碰,感受一下对抗的感觉。
在王玄策的建议下,这些新兵只是装备极少量的枪械,主要还是使用那些韩云带来的现代钢材的冷兵器。
“没有经历真正厮杀的士卒,再好的武器都是摆设!”
这是王玄策的理论。
韩云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采纳了这个意见。
结果短短时间内,这些新兵都在迅速的成长。
少量的现代兵器也让胡人有一种错觉:楚人是有新武器了,虽然厉害,但是数量不多。也不至于将这些胡人吓破胆。
于是,庆门关这地方就变成了秦州的新手试炼副本。
而从京城而来的那些禁军,经过几轮的筛选最终只留下了不到八千人编入了秦州军。
这些禁军大部分都是京城附近的世家子弟,虽然身强力壮个人素质十分出色,但是骨子里的傲慢和高人一等的认知要想短时时间改变,就比较困难。
所以只有不到八千人留下,剩余的韩云还是在轮替几轮之后,直接交给了秦州城的夏侯吞,让夏侯吞统领作为援军策应散关对峙的韩天成,以防万一。
虽然不用东奔西走了,反而韩云每日忙碌的事情变的多了起来。
军队的具体训练虽然不用自己参与,但是这效仿现实世界的军民共建的方法,韩云时不时就要露面。
而且虽然提供了基层连队建设的纲要,但是这些类似于政委的骨干人员还要不断的培训。
毕竟这些知识和认知代差还是比较大的。
就这样下来,随着这些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的发放,在所难免的还发生了两起走火事件,导致一个士兵受伤。
借这个情况,韩云也搞了两次规模空前的安全整顿。
除了部队的事情,韩云每隔三日也要到秦州的学堂去讲课,招募的这些寒门士子眼巴巴的学着《基础物理》、《基础数学》、《基础化学》这些东西,可不是短时间能有成效的。
放在往年,百姓们秋收之后,就进入了冬歇的时候,但是韩云最终还是没忍住,从现实世界弄了不少的沥青等东西,开始修路和改善城里的道路。
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秦州境内的主要官道修筑一下还是问题不大。
于是这些百姓放下收割的镰刀,还没歇息几天就开始扛起修路的镐头,加入了务工队伍。
如今秦州基本废除了徭役,这些官府派遣的工程都有工钱。
韩云虽然不是特别懂经济学,但是自己大量的物资进入大楚,必须要通过产业来消化,而不是简单的无偿供给。
而这种消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型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