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云朝朝带着清风观的道长和附近的村民们一起种树的新闻,很快就被崔记者连图带文的报道了出来。
事实确实如崔记者所预料的那样,虽然光种树没几个人关注,但因为图片上有超多帅哥,所以就连崔记者的同事们看到这篇报道,都忍不住私下多问了崔记者几句,就更别提那些原本就对清风观比较关注的当地人了。
甚至有人看到新闻之后,主动找上云朝朝,说要给清风观捐一笔“造林经费”。
云朝朝一边疯狂心动,一边理智拒绝:“我们清风观虽然能接收善款,但所有的善款都只能用作道观的建设和日常运营,植树造林是我们道观自发组织的社会行动,所以不能以此为名目向社会人士筹集善款……”
对方完全没听出云朝朝的潜台词,还在坚持要捐造林经费:“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我也想出一分力,还请观主一定成全……”
云朝朝:“这个真不行……”
最后还是初礼师叔听不下去了,直接挑明:“你这小年轻怎么这么死脑筋呢,人家观主不能收造林费,你就别说捐的是造林费不就行了么?”
对方其实早已人到中年,但被初礼师叔叫小年轻,那是一点儿意见也不敢有,甚至还挺高兴。毕竟谁在百岁老人初礼师叔面前,不是小年轻呢?而且被叫年轻多好,总比去幼儿园被人叫爷爷听上去舒服多了。
他向初礼师叔道了谢,然后按照初礼师叔的提示,没再提造林经费的事情,而是默默改口说要给清风观捐上一笔香油钱。
云朝朝也很识趣:“您放心,您的这一笔‘香油钱’,我一定会妥善用到合适的地方。”
云朝朝拿到这笔钱,让人登记入账,转头就拿着这笔钱,按照捐款人的要求购置了一批新树苗回来。
而且经过这件事情,云朝朝学到了三点:第一,花钱真的会让人心情愉悦;第二、花钱做好事能让人的心情双重愉悦;第三,花别人的钱做自己想做的好事,那就是螺旋升空式的心情愉悦-
上次植树的时候,温煦对云朝朝说过要带一些工厂里的食物过来给这些种树的人免费品尝,后来他果然说到做到。而且若换到以前,他肯定是把这些小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但这一次他也跟云朝朝一样,选择了亲力亲为。
帅哥在任何场合都是很受欢迎的,尤其这个帅哥还是来推销免费的小零食的,那种受欢迎的程度就更高一点。
反正植树造林现场,无论是单身的还是已婚的,都主动围过来找温煦要这些免费派发的小零食,有些甚至还想要主动留下温煦的联系方式。
温煦也很配合,来者不拒。
温煦这天是跟静听一起来的,静听一开始看温煦那么爽快的给女生留微信,还准备私下偷偷向云朝朝告状。不过等发现温煦留的是网店客服的微信之后,他立刻就收起了告状的念头,并且暗自自嘲自己真是想太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静听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刚来清风观什么都不懂的小道长了,他现在在互联网上学到了很多该学或者不该学的东西,所以他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像温煦这样的有钱人,看上去竟然还有点专一呢?
按理来说专一和有钱,不是应该是相悖的两个特质吗?
所以等这些要微信要联系方式的女生走开之后,静听忍不住悄悄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温煦:“谁跟你说有钱人不能专一的?专不专一那都分人,不专一的人,他穷的时候也不专一。”
静听:“也对。”
温煦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我觉得我专一这一点,可能也有点儿家族遗传,毕竟我爸就专一,而且一辈子怕老婆,你是见识过的……”
静听回忆了一下温煦爸爸上次来清风观,然后因为偷摸喝酒被温煦妈妈骂的那个样子,由衷感慨了一句:“那你们家家风还挺正的。”
温煦:“……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是在嘲讽我?”
静听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表情看上去特别的真诚:“你想多了,我真觉得你家家风挺不错的。”
温煦没再说话。
他现在算是发现了,果然是谁带出来的孩子就像谁。就比如静听,说话的时候那一脸真脸的样子,真是像极了云朝朝。以至于有时候你明知道他是在说瞎话,你都忍不住把他说的话当真的-
因为人多力量大,所以清风观这次发起的植树造林活动,进展得比大家想象的都要顺利。
又因为有新闻媒体帮忙造势宣传,再加上各种直播平台的宣传,所以市里面有相关领导也注意到了清风观最近的动向。
率先联系云朝朝的,是公安部的小邓警官。
一听电话是公安部打过来的,云朝朝第一反应是害怕:“……我就植个树造个林,这么点儿小事情就没必要惊动公安部了吧?”
小邓警官一听就笑了,嘎嘎乐完半天才回复道:“云观主您别误会,是这样的,我们公安部这边是有点小忙想要请您帮一下……”
云朝朝很配合:“您说。但凡我能做到,我一定帮忙。”
小邓警官很快把来意说明了一下,原来他留意到云朝朝的清风观跟附近村民的关系特别好,很多普民惠民的事情,以宗教名义推进,反而比他想象的还要更顺利一点。
就比如植树造林。
所以他便跟上级请示了一下,决定邀请云朝朝和清风观的道长们帮他录制一段反诈宣传小视频。
云朝朝满口答应下来。
虽说清风观已经在网上火了两年,但最火的小网红一直都是静听和长空道长,所以拍摄录制反诈宣传小视频的重任,云朝朝便直接交给了这两个人。至于云朝朝自己,只在镜头最后一幕出现,以清风观观主的名义提醒广大市民下载反诈APP,小心诈骗。
等到了拍摄当天,小邓警官跟他几个同事拿着个手机就过来了。
云朝朝倒不觉得怎么样,静听确实是有点儿诧异了:“咱们公安部这么朴素低调呢?我还以为来拍这个反诈宣传小视频会扛个大摄像机,甚至直接来一个摄影团队呢!”
小邓警官听完又开始嘎嘎乐,乐完才不好意思地说了句:“咱们部门比较朴素低调,简单来说就是,经费有限。”
静听:“理解理解。我们清风观当初也是从一穷二白过来的。不过没关系,我们道观现在什么都有。”
小邓警官一开始还以为静听道长是在吹牛,直到静听真的让人扛出了一整套的专业摄影装备,甚至还叫出他的摄影助理、灯光师等等,他才意识到,静听好像是说真的。
事实证明清风观的道长们不仅有专业的摄影装备,人家甚至还有自己的直播间和自己的粉丝后援会。最离谱的是,人家还能靠直播给别的道观的道长们授课。
小邓警官觉得自己真是孤陋寡闻得厉害:“…这年头的道观都已经这么与时俱进了吗?”
云朝朝很谦虚:“哪有哪有,我们清风观还资历尚浅,要学习要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静听:“就是,您看我们都还没有自己的摄影棚呢!”
小邓警官:“?”
小邓警官来之前还担心这些道长们拍摄的时候会怯场,等真正拍摄开始,他就发现他该担心的人是他自己。因为跟这些道长们比起来,他就像一个生瓜蛋子。这些道长们完全视摄影机为无物,反倒是他,始终还会留意摄像头的位置,会下意识地去偷看镜头,而且时不时地还会忘词、卡壳……
小邓警官拍摄到后来都有点佩服这些道长们了。
尤其是静听,看着年纪也不大,估计跟他也差不多,但居然能这么不怯场。
小邓警官忍不住好奇地问静听:“静听道长,您是怎么做到在镜头面前这么熟练的?”
静听:“这很简单。你要是也像我一样,每天在镜头前面跟直播间的观众们聊上两三个小时,你也会这么熟练的。”
每天……聊上……两三个小时?
我只能说,但凡你有这个毅力,干什么都会成功的-
虽然拍摄反诈宣传片的过程中略微有点小插曲,但整体的拍摄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
最后拍完的成品小邓警官也非常满意。
因为拍摄的时间比小邓警官预想的要长一点,所以拍完也就差不多到晚饭的饭点了。
云朝朝做主,主动邀请小邓警官和他的同事们留下来吃晚饭。因为静听和长空道长下午一直跟小邓警官他们相处,也算是比较熟悉了,所以云朝朝便直接让静听道长一起去作陪。
至于长空道长……他一进了食堂,就自觉地洗了手去了后厨,开始熟练的洗菜、切菜、颠勺……
小邓警官看着前一秒跟他一起拍摄反诈宣传的长空道长下一秒就化身为专业厨师,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以前他只觉得他们公安部的人每一个都有十八班武艺,但现在看来,清风观的这些道长们也是能文能武,才艺了得啊!
而且说到伙食,他们公安部的伙食,跟其他部门比起来那也是相当出名的,甚至他好多其他部门的同事都为此羡慕他。
所以在动筷子之前,小邓警官还真没有把这个小小的道观食堂放在眼里。
直到,他吃了一口刚新鲜出炉的娃娃菜鲜虾汤。那个鲜啊,差点儿没鲜掉他的眉毛。
小邓警官一边忍不住又抿了一大口,一边忍不住咂摸着嘴点评:“好好吃,怎么会这么好吃……”
云朝朝这会儿倒不谦虚了:“不瞒各位说,我们道观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全靠这个道观食堂。”
小邓警官大手一挥:“那你不应该这么谦虚的叫什么道观食堂啊,你应该给这个食堂改名叫——天下第一好吃食堂。”
云朝朝:“那……要是你们领导问起来,我就说是小邓警官帮我取的?”
小邓警官瞬间老实-
这个反诈宣传视频也没有太多的后期和技术加成,所以录制完没几天,就正式上线了。
云朝朝本人是很低调的,没跟身边任何人说自己录制了一个反诈宣传小视频。
但架不住她身边的人高调啊。
反正视频刚上线没一会,静听道长就已经群发给了自己身边的所有人,自然也包括温煦。
温煦一开始连点开都没什么兴趣点开,毕竟他之前卖道长凤爪的时候天天没事就跟静听一块直播,已经看腻了静听的那张脸,而且反诈宣传视频?这能是什么好看的视频?
电视上还不够多吗?
结果静听等了半天没等到温煦的回应,忍不住又过来催他:“煦哥,煦哥,你看了没?”
温煦:“没看,哪有时间!”
静听:“视频最后有彩蛋。”
温煦不信:“我刚下载了反诈APP。”
静听:“真的,我们观主也有出镜。”
温煦一听云朝朝也有出镜,立刻抱着半信半疑的念头点开了静听发过来的视频,而且保险起见,他直接拉到了视频最后面。结果发现静听还真没骗他,云朝朝还真的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站在两个警察身边呼吁大家下载发诈APP,小心诈骗。
温煦把最后这个画面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又贴心地截图保存下来,然后转手就把这个视频发给了他亲爹。
温总裁秒回:“反诈?你放心,这世上只要你不坑爹,其他人都坑不到爹。”
第152章
别看温煦他爹嘴上各种嘲讽自己的亲儿子,但后来一听温煦说他发过来的这视频是清风观拍摄的,而且里面还有云朝朝亲自出镜,都不用儿子再多说什么,老温总就立刻让自家公司旗下的账号全平台转发了。
清风观在网络上本身就自带流量,再加上温煦和老温总不遗余力地宣传转发,于是小邓警官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平平无奇的反诈宣传小视频,点击量和播放量翻倍地增长,甚至就连评论都比他之前拍摄的那些宣传视频要热闹得多。
甚至很多人都在小邓警官经营的官方账号下评论道:
【谁想出来的主意,居然找清风观合作宣传反诈,真是平平无奇宣传小天才。】
虽然也没有人指名道姓的夸赞小邓警官,但小邓警官就是觉得大家已经是在夸他了。
而且他之前带着这些宣传视频去乡下给村民们看的时候,很多村民们都没什么兴趣。但这个视频就不一样了,这一次小邓警官再拿出手机,只需要多跟村民们提一句“这个视频是清风观的道长们拍摄的”,那这些村民们就算再忙,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计,认真而虔诚地看完整个视频。
有一些看完甚至还会对着清风观所在的方位来上一句“清风观的道长们果然都是菩萨心肠”。
小邓警官看得很是羡慕,只能安*慰自己,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有了公安部这边的成功宣传案例,陆陆续续的又有消防、交通等职能部门联系云朝朝一起拍摄宣传视频,云朝朝基本上都来者不拒,毕竟清风观之前的办观宗旨她不知道,但现在她的办观宗旨就是——愿以清风拂世人。
事实证明跟这些官方平台合作,对清风观而言也非常有利。
之前清风观发展势头迅猛,某些道观眼红心热之下,难免会暗自揣测清风观背后有人。现在好了,视频明明白白地摆在这儿,就好似在向全世界宣告——清风观不是背后有人,是上面有人。
先不论这些人脉是真是假,但反正单拎出来一个,也都是其他道观不敢惹的存在。
于是云朝朝现在再出去开会或者是参加什么道观内部活动,就明显发现以前那些对她不是特别客气的道观,对她有点儿敬而远之了。有好几次甚至都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正阳观观主的座位旁边。
云朝朝小小声问身边的正阳观观主:“我资历尚浅,坐这个位置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合适啊?”
正阳观观主笑眯眯给她出主意:“那你下次让初礼道长代表你们清风观过来开会,初礼道长资历最深,想坐哪坐哪。甚至坐他们头顶上,他们也不敢有意见的。”
云朝朝: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云朝朝一边带着清风观的道长们和附近的村民们免费植树造林,一边免费给各政府部门拍摄公益宣传小视频,虽然钱是没有赚到几分,但口碑确实积攒了不少。
之前清风观拿个“五好道观”,都恨不得镶个金边给裱起来挂到道观最显眼的地方,但最近,清风观时不时就能拿一个爱心道观、优秀道观的荣誉。
可谓是荣誉傍身。
作为清风观的职业经理人,唐理对此是非常满意的,毕竟一来他有宣传资料可以写;二来嘛,道观的荣誉就等于他经理的荣誉,他觉得与有荣焉。
他甚至还怂恿云朝朝去参加A市杰出青年人才竞选。
云朝朝:“我?杰出青年?”
唐理:“对啊,我觉得你很符合条件。”
云朝朝:“怎么说?”
唐理伸出两根手指头:“第一,你很杰出。第二,你是青年。所以你是杰出青年。”
云朝朝:“……”真希望世人都像唐理一样简单粗暴,并且爱我。
云朝朝倒是没有兴趣去参加什么杰出青年竞选,她现在有钱了,所以每天只想躺平。躺平的同时,如果能再做一点造福别人的公益小事情,那就算她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了。至于其他,她不愿意多想。
至于云朝朝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溜溜哒哒地去吃一顿长空道长特意给她留的早午餐,然后再去院子里撸撸猫。
经常撸着撸着猫,猫睡了,她自己也睡了。
睡醒了也就饿了,那就再去吃个长空道长精心烹饪的下午茶。
等吃饱喝足,就继续溜溜哒哒地去后院散散步,赏赏花,等到太阳落山星星回家,她便自己也跟着回家。
在云朝朝看来,这日子过得简直堪比神仙一样逍遥快活。
云朝朝也没什么梦想,她以前最大的梦想就是早日在A城站稳脚跟,有一个自己的小房子,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现在这个梦想早就已经实现了,所以非要说她如今还有什么梦想,那就是早日把清风观交给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然后自己尽早退休,无事一身轻的去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
别人对云朝朝无所事事的状态是什么想法不得而知,但温煦是非常欣慰的。
毕竟云朝朝哪怕躺平了,之前投资的各种项目的收益他就已经拍马都追不上了,这要是再努力奋斗起来,那他更别想追上云朝朝的脚步了。
所以哪怕是为了他自己,他也很希望云朝朝能放慢脚步。
更何况云朝朝本身也享受这样的生活和状态。喜欢一个人,不就是希望她整天高高兴兴的,乐乐呵呵的么?
所以云朝朝咸鱼躺着,温煦就更努力的工作给云朝朝赚钱。
老温总以前给温煦打电话,温煦不是在外面跟朋友玩就是在家里睡大觉,现在十次有九次给温煦打电话,温煦都在工厂加班。
老温总自己是个工作狂,所以倒是很乐意也培养一个工作狂儿子,他唯一不满的是:“以前我让你好好学习,早点回来继承家业,你都当耳旁风。你要是早点听我的,说不定现在我们的公司都已经走上国际了。”
温煦笑笑:“我现在努力也不晚啊!再说了,你想走上国际,最好还是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总想着依赖儿子。毕竟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老温总都懒得问他究竟有什么事情要忙,因为答案显而易见。说起来他当初只知道智商性格什么的会遗传给孩子,没想到恋爱脑这玩意也会遗传。
真是百密一疏!-
清风观植树造林的活动虽然进展顺利,但总归需要时间。倒是之前来清风观进行直播培训的道长,在经过一两个月的短期培训之后,有的已经开始收拾收拾准备回自己的道观好好发展自己的直播副业了。
这次这群道长过来培训,也算是清风观给其他道观的福利,所以衣食住行统统免费不说,这次这群道长们回去,云朝朝还特意给每个道长都准备了伴手礼。
里面有清风观自己研制的驱蚊香囊,还有清风观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和草药等等。
除了这些小礼品之外,云朝朝也信守承诺,按照每个道长植树造林的贡献值,给他们准备了相应的现金奖励。
道长们拿到伴手礼也是相当感动,回去之后就开始各种卷自家的道观。
这个说:“你看看人家清风观,人家那是主业副业四处开花,随随便便拿出一个项目就能养活一群人。哪像我们道观,一堆项目都养不活咱们这一群人。”
那个说:“做道观还是得与时俱进,要有发展的眼光。咱们可千万不能墨守成规,守着一棵歪脖子树放弃整片森林。”
……
其他道观的观主面对这些学成归来的反骨仔,恨得是牙根痒痒,但偏偏还无话可说,毕竟当初送出去,还是自己亲自送出去的。
不过好在他们反骨归反骨,这次从清风观回来,还真是学到一些真东西了。
首先直播是肯定学会了的。
而且几乎每一个去清风观学习过的道长,都知道直播的时候要宣传一些自己道观特有的东西,于是一段时期之类,各种道长直播间是遍地开花。有教算命的,有教辟邪的,还有教人怎么玄学改命的……
反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没有效果先不提,热闹是真够热闹的。
以至于很多普通民众都忍不住私下感慨,之前没觉得道教这么兴盛啊!怎么感觉突然之间,道教的存在感这么强了呢!
云朝朝倒是很欣慰。
她没事的时候就会去刷一刷这些道长的直播间,有时候路过碰到这些道长在直播,还会豪气地给这些道长们打赏。
她的账号也没改命,就叫“清风观观主”,于是时不时的,就会听到这些直播间的道长们在自家直播间里提上一句:“感谢清风观观主送的游艇”什么的。
温煦辛辛苦苦在工厂里加班,并不是每天都有时间去清风观看云朝朝。
偶尔去不了,就会私下向静听打探:“你们观主今天除了吃饭撸猫散步遛弯之外,还干什么别的了吗?”
静听也实诚:“也没干什么别的,就是看看帅哥道长直播啊,然后时不时的上人家直播间去爆个金币什么的吧!”
温煦:“?”玩挺花啊!
第153章
这天云朝朝正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撸猫刷视频呢,一个道长突然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告诉云朝朝,说他们在后山种树的时候挖到宝贝了。
云朝朝一开始还以为对方是在开玩笑。
毕竟之前扩建清风观的时候,云朝朝就经常跟长空道长和静听开玩笑,说不会哪天挖着挖着真的挖到宝贝了吧!
但那时候打地基挖得还挺深的,结果别说宝贝了,连个破烂都没挖到。
所以这次植树造林,云朝朝压根就没往这上面想。
甚至就连这个道长跑来跟她通风报信,她都没太把这事当真。
但随着给她报信的道长越来越多,而且她的电话也开始一直响,云朝朝终于相信了这天下掉馅饼的好事,坐上车就往清风观附近的后山跑。
后山这会儿已经围满了人。
除了清风观的道长们在,还有来帮忙植树造林的村民们和附近的市民也挤在那儿围观。
甚至云朝朝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拍照录视频了。毕竟挖树挖出宝贝这种事情,听上去就还挺玄幻的,很多人做梦都不敢梦这么大。
看到云朝朝,大家都自觉地让开一条路,让她过去看。
云朝朝只看了一眼,脑袋里就嗡地响了一下——因为即便她没怎么见过世面,也能看出来,这虽然只挖出来了一个小角落,但看样子好像是一个大古墓啊!
虽然云朝朝之前在清风观弄了个道教博物馆,但考古这么专业的事情还真得交给专业人士来干。
她一时也不知道具体该联系哪个部门,所以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小邓警官。
小邓警官来得比她想象的还要快。
而且一到就开始命人保护现场,并且电话上报上级文物相关保护部门。
云朝朝虽然也挺好奇这个古墓到底能挖出哪些宝贝,但她心里也很清楚,但凡真挖出什么宝贝,那肯定也是要上缴国家的,怎么也轮不到他们清风观,所以她好奇归好奇,但观看过程心态还是挺平和的。
结果没想到一周过去了,小邓警官居然又主动联系了她,并且告诉了云朝朝一个更大的好消息。
原来这一次他们确实挖出了一个古墓,而且里面都是一些不可移动的古文物。包括古石刻和古壁画。
按照古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原则,这些文物不能移动,只能现场保护。而但凡这些古文物定级之后,文物保护部门应该会在文物原址增设一个文物保护景区,专门用来保护这些古文物。
而这个文物原址离云朝朝的清风观这么近,以后说不定这个文物保护景区也会成为清风观的另外一个引流地。
事实上都不用等到以后,现在网上就已经有不少的传言,说清风观挖出了一个皇陵,里面藏了巨多的宝贝。
若是别的地方传出这么离谱的传言,网友们肯定是不相信的。但因为事情涉及到清风观,所以网友们无端地就相信了几分。
甚至有不少网友们马后炮地感慨道:【我早就说过清风观这个地方是个风水宝地。】
谣言传到后来,连正阳观的道长们都相信了。
正阳观的旌阳道长后来给云朝朝打电话,上来就是:“听说你们清风观挖出皇陵了?”
云朝朝:“……这么离谱的传言您也相信?”
旌阳道长莫名就松了一口气:“我就说不可能嘛,我们正阳观这么大个道观,附近都从来没挖出过皇陵,你们清风观那么个小道观,怎么会挖出皇陵呢……”
云朝朝:“不过虽然没有挖出皇陵,但确实挖出了一个古墓。”
旌阳道长:“……”
云朝朝:“而且听说里面有不少古石刻和古壁画,说不定以后你们再来清风观,就要买我们和这个古墓的联票了。”
旌阳道长:“……”不至于嫉妒,但真的是羡慕疯了-
古墓和皇陵的传说若是跟别的地方挂钩,可能会显得邪乎。但跟清风观挂钩,倒是莫名给清风观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气息。
而且因为这个古墓的存在,所以有不少考古爱好者特意不远万里的赶来清风观,想要拿到古墓挖掘的第一手信息和内幕。甚至还有一些以胆大出名的网红,说要来夜探清风山,并且要在山上留宿。
这让清风观在网络上的名气愈发大了起来。就连清风观的民宿,都因为这一波天降热度出现了日日满房的情况。
云朝朝不语,只是一味的数钱、数钱、数钱。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让云朝朝高兴的,最让云朝朝高兴的是,因为古墓的出现,如今报名清风观植树造林活动的志愿者,那真是呈几十上百倍的增长。
毕竟你说要种树,可能很多市民都不是特别感兴趣,但你要说可以寻宝……那估计十个有九个都有兴趣。
之前来清风观直播学习的道长们走了之后,云朝朝的植树造林活动还真是空缺了不少人手,这下好了,不仅不缺了,甚至还有点儿超员。
如今挖到古墓的那座后山已经被保护起来了,所以肯定是不能再种树了,不过没关系,清风观附近的荒山还多得很,每一座都可以植树造林,所以来再多的人,也不怕。
事实证明“清风观是个风水宝地”的新闻不仅吸引了市民的关注,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
这不,很快就有人主动联系云朝朝,说想要在清风观附近建一个野生动物园。
云朝朝之前在清风观民宿养过两只凤凰,也在清风观里养过一些鱼,喂过不少流浪猫,但这点儿小动物跟真正的动物园里的动物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而且说实话A市这么多年还真没有什么像样的动物园,至少云朝朝在A市待了这么久,就从来没去过什么动物园。
如果这个野生动物园真的能够顺利建成,不仅对清风观的孩子们而言是个好消息,对附近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绝佳去处。
甚至再往大一点说,对整个A市的市民们也是一个重大利好。
考虑到这一点,云朝朝对投资方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甚至表示日后动物园一旦建成,清风观这边可以便宜一点给动物园的动物们提供饲料,就连动物园的员工们来清风观的食堂就餐,也可以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
投资方这边大概也没想到云朝朝会这么给力,以至于双方相谈甚欢,感觉这个动物园项目下一秒就会落实成立。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很多城市为了发展,都会想尽办法招商引资,吸引人才落户。之前清风观跟各种林业大学农业大学合作,给大学毕业生们提供工作岗位,就已经让A市相关领导们对云朝朝高看一眼了,如今连招商引资都开始冲着清风观这块活招牌来,这就不得不让A市的领导们越发重视清风观。
反正就连文旅局的局长都亲自上阵,关切地打电话过来询问云朝朝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帮助的……
云朝朝挂断电话之后就忍不住跟身边的唐理感慨:“这个问题要是在我刚刚接手清风观的时候问我,该多好……”
唐理:“我觉得现在问也不晚的。你不觉得咱们道观如今什么都不缺了,就缺一个真正的镇观之宝吗?当然了,你不算啊!”
云朝朝:“……”
提到镇观之宝,正阳观的镇观之宝好像是一柄“白玉玄妙剑”,说是可以驱邪避凶,除煞安神。
清风观就不一样了,清风观的镇观之宝,一直都是云朝朝本朝。
所以唐理刚才才会贴脸开大。
云朝朝一边觉得主动问人家文旅局局长要镇观之宝,实在有点儿厚脸皮,一边又忍不住疯狂心动,想着下次文旅局那边再给她打电话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她一定要主动提议一下,毕竟万一就成功了呢?
云朝朝一直把这念头放在心里,后来不管有哪个领导问她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什么帮助,她都主动提一嘴镇馆之宝的事情。
最后没想到这事还真让她办成了。
原来之前小邓警官告诉过她,说之前在清风观后山发现的古墓里面,有不少古石刻。而专家们在挖掘这些石刻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尊石刻,是关于道教太极八卦图的。
这款石刻小巧精致,刀法超绝,放在古墓众多石刻里,算不上是最出彩的,但用来给正阳观当镇观之宝,倒是相当合适。
反正在经过上级领导层层审批之后,考虑到清风观对A市发展的贡献以及这个古墓本身也是清风观的道长们率先发现的,所以上面最终决定,把这尊太极八卦图的石刻暂时保存在清风观博物馆里。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云朝朝就给正阳观的旌阳道长打了电话,进行两个道观之间的“友好”交流:“旌阳道长,您见过汉代的石刻太极八卦图吗?……什么,您也没见过?那您要不要来我们清风观见识见识?”
第154章
清风观之前的财力水平本来就位于道观之首,唯一缺的可能就是历史底蕴。
如今太极八卦图以清风观镇观之宝的身份被寄存在清风观的博物馆里,这下算是把清风观唯一的短板也直接补齐了。
所以在很多喜欢清风观的粉丝心目中,清风观现在已经是唯一可以跟正阳观齐名的道观了。
虽然云朝朝拿到镇观之宝的时候自己也忍不住私下跑去找正阳观的旌阳道长嘚瑟了一通,但面对粉丝们的厚爱,云朝朝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亲自就出面辟谣了:“别开玩笑了,人家正阳观可是百年大观,道教正统,我们清风观就是一个不入流的网红小道观,大家可千万不要登月碰瓷……”
如果清风观真的主动去碰瓷正阳观,可能正阳观的拥趸们会立刻跳出来反对,但如今连清风观的观主自己都说这是登月碰瓷了,这下正阳观的粉丝们和拥护者们反而不好再说什么了。
甚至还有两个道观都逛过的香客们主动跳出来体现端水水平。
“好了好了,大家都别争了。在我看来,正阳观有正阳观的好,清风观也有清风观的好,道教行业能够兴旺发展,离不开任何一个道观的努力,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云朝朝:对对对,大家说什么都对!
虽然清风观自诩还不能跟正阳观相比,但在其他一些小道观心目中,清风观已经是非常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道观了。毕竟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道观,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到清风观现如今的规模和名气。
这些道观觉得自己跟正阳观这样的百年大观比较,那肯定是比不过的,但跟清风观这样的小道观学一学,说不定还是有反超的机会的……吧?
于是借着庆贺清风观喜获镇观之宝的名义,清风观周边的小道观,连续派道长过来清风观参观、交流、学习……
结果来一个,绝望一个回去。
倒不是清风观藏私,实在是清风观根本就没有任何特殊的生存技能可以教给别的道观。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清风观的每一项生存技能都跟清风观的道长们息息相关。而技能尚可以学习,但清风观这些身怀绝技的道长,总不能直接打包抢走吧?
所以他们也就只能干看着,反正学是学不了一点的。
云朝朝看他们的表情,都能看出来他们的失望。但她能怎么办?说起来清风观的成功之路,别说其他道观学不来,恐怕就连她自己也复制不了。毕竟她要去哪里,再去笼络一个这么会做菜的长空道长,又要去哪里,再寻一个这么能说会道还会骂人的静听呢?更何况还有秋庭道长和林爷爷、林半夏这些机缘巧合来到清风观的人……
只能说,不怕人才多,就怕人才聚一窝呀!-
清风观拿到镇观之宝,温煦也特别为云朝朝高兴。
一般家有喜事,正常情况下那作为“好朋友”,肯定是要替对方庆贺庆贺的。
所以温煦找了个工作没那么忙的日子,拎了一壶酒就过来找云朝朝了。
温煦出了酒,那云朝朝这边便出了点下酒菜。
两个人对酌着,很自然就聊到了之前有投资者说要来清风观附近投资建动物园的事情。
虽然建动物园这事到现在还一点儿影子都没有,但云朝朝私心里还是挺感激这个投资者的,毕竟如果不是这人说要来清风观附近投资,政府部门可能也不会意识到清风观对于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更不会让清风观近水楼台的得到那樽太极八卦图。
温煦听云朝朝提起这事,悔得肠子都青了:“你早说啊,早说来A市投资对你们清风观也有益,我们当初就应该先联系你们A市的政府之后,再过来开工厂的。这样一来,说不定早几年你们A市的市政府就会把你们清风观当财神爷一样供起来,你们清风观也不用过那么多年的苦日子了……”
云朝朝听温煦这么说,也觉得是这么个理。
不过她这人不太喜欢回头去看,她更喜欢向前看,所以她最终只是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了句:“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了,毕竟那时候我们清风观名气也不够大,资历也不够深,就算你们那时候真是跟上面的人说你们是冲着我们清风观来投资的,上面可能也不会太相信。人生嘛,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安排。”
温煦闻言,忍不住深深看了云朝朝一眼。
不是他情人眼里出西施,他是真的很欣赏云朝朝的人生态度。就感觉再大的事情,落在云朝朝眼里,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温煦喜欢云朝朝这样的心态,会让人觉得放松。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如今已经确定在清风观附近投资会对清风观有利,那也是时候发挥一下老温总的“钞能力”了。
这么想着,温煦回去之后就给老温总打了个电话。
如今温煦专心搞事业,老温总接他电话接得比之前及时多了,不像之前,温煦每次给老温总打电话,都得先找一个中间人,也就是他妈,帮忙吹一下耳旁风。
而且老温总现在不仅接儿子的电话接得及时了,接电话的态度和语气也好了不少,甚至还俏皮地张口来了句:“儿子,打电话过来有什么吩咐啊?”
温煦:“吩咐谈不上,不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记得您之前好像有做房地产的朋友说过想要拿地投资建别墅的吧?”
老温总:“所以呢?”
温煦:“所以您觉得清风观这附近风水怎么样?”
老温总:“……”
老温总:“……你为了追个媳妇儿,会不会有点太下血本了?”
温煦:“我也不是单纯的为了追媳妇儿,我是真的觉得清风观附近风水好,很适合有钱人过来享受生活。您想想看啊,一般的道观都在荒郊野外,清风观算是离市区最近的道观了,公交车从市区过来只需要一个小时,要是开车的话,可能只需要40多分钟。第二,一般能建道观的地方,那都是集天地灵气于一体的,有钱人最怕什么呀?有钱人最怕的就是钱还没花完,提前噶了。正所谓医学的尽头是玄学啊……”
老温总认识儿子20多年,从未发现自家儿子这么能言善道,这会儿他简直要怀疑自己这两年不是让儿子去A市那边开工厂去了,而是把儿子送去什么口才进修班去进修口才去了。
电话那头温煦还在用尽全力地忽悠他亲爹:“而且清风观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清风观这边有个道医馆。你别看这个医馆听上去不像什么正经医馆,但我看市区好像特别多有疑难杂症的人放弃市区的三甲医院,跑来这边排队就医呢……你看,有钱人要真来清风观建别墅的话,连最难的郊区就医问题都解决了。”
虽然温煦忽悠得一头劲,但老温总纵横江湖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到最后也没完全松口答应,只说到时候会再考察考察,看一看。
倒是温煦的母亲后来听了温煦的话,很是心动了一瞬。当妈的嘛,想法就比较简单纯粹了,她当时想的就是,清风观那附近好像确实没有什么高档别墅,真要有人在附近投资盖别墅的话,她高低得过去买上两套。
一套嘛,就送给云朝朝和温煦当婚房,另外一套,就留给他们老两口自己住。这样以后万一云朝朝和温煦有了孩子,他们过去照顾起来也方便-
虽然老温总在电话里没有答应儿子的请求,但私下跟朋友聚餐的时候,终于还是没忍住跟几个老朋友聊起了清风观的事情。
他是没脸说自家儿子在苦追人家清风观的观主,因为这听上去就还挺离谱的。不过熟悉他家情况的也或多或少的知道他们家跟清风观挺有渊源的,毕竟他们家A市的分工厂就是跟清风观合作的,而且这两年做得还算是风生水起,目测是赚了不少钱的。
说起来当初听老温总说要跟一个道观合作建工厂,不少人心里是犯嘀咕的,甚至还有人私下嘲笑过这事不靠谱,但如今看人家老温总的新工厂在A市都站稳脚跟了,大家也不敢再笑话了,甚至也对这个清风观有了点兴趣。
其中一个姓刘的老总,对清风观兴趣最大。
当然了,刘总不是对去清风观投资别墅感兴趣,他是对清风观的道医馆感兴趣。
刘总早些年是做物流送货起家的,那时候穷,搬货运货太拼命,伤了腰椎。如今这个腰痛一犯,躺在床上十天半个月都下不来床。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医院也算是跑过不少了,甚至连手术都动过好几次,但好了又犯,总是不能断根。
这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确实是真的折磨人。有时候半夜把人痛醒的时候,是真的能让人生不如死。所以听老温总说起清风观的道医馆,别人是一听就过去了,刘总反而上了心。
说不定?万一呢?
反正A市离他们这儿也不远,要不过去看看去?
要是清风观那个道医馆真的能把他这常年腰痛的毛病给治断根了,别说投资别墅了,投资什么都行啊!
第155章
A市离温煦的老家确实近,以至于隔天上午10点,刘总就已经站在了清风观的大门口。
来之前刘总已经幻想过清风观的模样,在他的想象里,清风观就是一个小道观,就算有点儿小名气,但这年头,谁还有闲情逸致来逛道观啊!狗都不逛!
结果等他真正站在清风观的大门口,他才意识到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了。
这人多得,堪比暑假的动物园和游乐场。
不过人虽然多,倒是并不显得嘈杂。因为大家一进入道观,就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降低了音量,而且清风观门口跟普通景区门口不一样,没有提着大喇叭吆喝摆摊的小摊小贩,也没有各种扎堆儿的车辆,毕竟车子在清风公园正门口的停车场就已经被公园保安提前拦下来了,所以这个道观人多归多,倒是还挺安静的。
刘总这次来目标明确,所以问清楚道医馆的方位,就直奔道医馆而去。
道医馆在清风观的一个偏门附近,但门口排队的人数并不比清风观大门口排队的人少。而且道医馆门口的病人都是蛇形排队,一圈一圈又一圈的,队伍里不乏老头老太太,知道的说这是过来看病的,不知道还以为这儿是排队领鸡蛋的呢!
刘总站在蛇形队伍后面,探头探脑地往里看。隔得远,看不太清楚,只能看到道医馆里面似乎也不大,跟很多中医馆一样,有一排一排的中药匣子。偶尔门口有穿道袍哦的人一闪而过,分不清楚到底是这儿的道长,还是这儿的医生。
刘总虽然不算是霸道总裁,但也不算是自来熟的性格,不过架不住身边的老头老太太们热情啊。见他探头探脑的一个劲儿地往道医馆里面瞧,排他后边的一个老头主动开口问道:“您这是第一次来?”
刘总点点头:“对。”
老头:“您是哪儿不舒服啊?”
刘总没直说,还卖了个关子:“老毛病。”
——倒不是他有防人之心,他只是知道中医都擅长望闻问切,这个道医嘛,虽然他没接触过,但光听这个名字就感觉比中医还要玄妙几分,所以他悄悄卖个关子,不为别的,就怕人多耳杂,被里面的道医给窃听了。
说*到底,他还是存了点儿想要考验这道医究竟有几分真本事的心思。这爱考验人的毛病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大抵算是职业病吧!
换个年轻人听到刘总说是老毛病,可能就识相地不会再聊下去了。但老爷子没这么多想法,他甚至还觉得老毛病挺正常的,毕竟来这儿的,哪个不是老毛病?
老爷子侃侃而谈:“那你算是找对地方了,这道医馆治别的可能未必厉害,但治老毛病,那真是一治一个准。我们家老伴,这些年一直有头疼的老毛病,看了多少医生都不见好,动手术又说年纪太大了,风险高不划算,来这看了几次,嚯,你猜怎么着?彻底好了。”
刘总听得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欢喜,比谈了个上亿的合同都要高兴。真要这么说起来,难道他这老腰有救了?-
也不知道这队伍究竟排了多长时间,反正等快轮到刘总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了。
刘总来的时候压根没考虑过吃饭的问题,身边没有助理,他也想不起来备点儿吃的,所以等肚子饿得叫起来,他才开始头疼。毕竟这地方看着可不像是能叫上外卖的样子啊!
结果正想着呢,之前跟他聊天的大爷已经伸手怼了怼他:“小伙子,你吃饭了没?没吃要不要跟我们一块去清风观的食堂吃个饭再过来?”
刘总:“去吃饭?那这队岂不是白排了?”
大爷:“这没事,我进去跟里面的小道长说一声,让他给我们一个免排卡。到时候咱们拿着卡再回来,就能重新回到队伍里面了。”
刘总:“???”
总觉得这操作方法略显耳熟,貌似跟他之前带他闺女去的某个乐园有点儿类似?
不过不等刘总再多想,大爷已经进去了。
没一会儿,大爷就领着一个小姑娘从道医馆里面走了出来。说小姑娘似乎也不太贴切,因为对方看上去感觉也有20出头的年纪了。长得高高冷冷的。
刘总听到大爷很熟悉地叫对方“林姑娘”,又礼貌地把这个林姑娘领到了刘总身边,示意对方自己刚才就排在刘总身后。
林半夏走到刘总站的位置上看了一眼,然后从包里拿出两张免排卡,写上他俩离开的时间,离开的位置,然后又在他们站立的位置旁画了条线:“你们拿着卡先去吃饭,吃完回来找我,再继续回到这个位置排队。”
刘总稀里糊涂地被塞了张卡,又稀里糊涂地被老爷子给带到了清风观的食堂。
老爷子带他来的是清风观素食馆,来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问刘总:“小伙子,吃素可以吧?”
刘总无所谓:“吃什么都行,反正就垫垫肚子。这样吧,难得碰上,也算是缘分,这一顿我请您老人家。您可千万别推辞,就当给我个面子。”
生意人说话就是好听,老爷子也没跟刘总客气,半推半就地就应下了。
要是吃肉嘛,是可以少点一点,因为肉吃多了会腻,但是吃素嘛,刘总就没这个困扰了,只担心会吃不饱。而且他昨晚没睡好,早上又起了一个大早往这边赶,一路上只喝了一杯咖啡,之前在排队不觉得特别饿,这会儿闻到食物的香味,只觉得自己能吞下一头大象。
所以乱七八糟地点了一桌子。
最后老爷子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劲地拦他:“够了够了,吃不完到时候清风观的道长们会罚我们钱的。”
刘总听得一愣:“我们可是顾客,你没听过一句话吗?顾客都是上帝……”
老爷子:“这儿是清风观,没有上帝,只有道长。道长什么都能管,连神仙都归他们管。”
刘总:“……”
刘总想反驳两句,竟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只好默默地抓起面前的一个看上去白白嫩嫩的糕点,泄愤似的咬了一口。
结果没想到竟然意外得,很不错。
香香软软的,又不会特别的甜,口感绵密之中透露着一丝微凉,让人一口接着一口,不自觉地吃完了手中的一整块。
老爷子见他不说话了,也拿起勺子开始品尝起了他面前的这碗豆腐羹。他喜欢吃清风观的豆腐羹,传统的豆腐羹会用到豆腐与肉末,但清风观的素食馆把肉沫去掉了,搭配上了木耳、冬笋等辅料,烹饪火候又控制得好,所以这碗豆腐羹既软嫩又鲜滑,他每次过来都能吃掉好几大碗。
刘总吃完好吃的糕点,又开始品尝起了面前的一盘炒蘑菇。蘑菇是他经常吃的一道菜,自认什么好吃的蘑菇他都吃过了,但不得不说,清风观的蘑菇也是又鲜美又爽脆,配上米饭浇上蘑菇里面的汤汁,那滋味真是绝了。
刘总感觉自己也没吃几口,一碗饭就干光了。
之前两个人还担心点多了,但因为每一道菜都好吃,最后两个人把桌上的菜吃得干干净净的,都有点儿意犹未尽的。
老爷子是本地人,看刘总吃得那样心满意足,莫名地也有了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还悄悄地跟刘总聊起了八卦:“怎么样,好吃吧?我跟你说,好多外地人都喜欢我们清风观的美食,之前我还听说有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特意为了一口吃的,要来我们清风观附近开工厂呢!”
刘总惊了一下,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你说的不会是老温总家的那位温煦少爷吧?
两个人吃完回到队伍里,又排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了刘总。
刘总走进道医馆里,终于一睹这道医馆的真面目了。除了他之前在门口排队的时候看到的那些中医药匣子和几个忙碌的小道士之外,就一个上了点年纪的女道长坐在一张长条桌后面,条件堪称简陋至极。而在这个女道长的身后,还有一个挂着帘子的门,至于门后面具体是什么情况,刘总就不得而知了,因为门帘遮得严严实实的,刘总想看也看不到。
长条桌后面的秋庭道长忙忙碌碌地写完上一个病人的诊断记录,才抬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刘总。刘总被她那清冷的眼神一看,原本没怎么疼的老腰,突然又疼了起来,以至于他走过去落座的那几步,莫名就同手同脚,一瘸一拐起来。
秋庭道长这下也不用再号脉了,直截了当地问道:“腰疼?”
刘总一愣:“对。老毛病了,疼了好多年了。”
秋庭道长留下一句“你跟我来”,就起身朝帘子后面走去。这下刘总终于不用再好奇帘子后面的房间究竟放着什么了,因为他终于亲眼见识到了——帘子一拉开,帘子后面是一个比前面更大的房间,里面并排摆了好几张小床,每一张小床上都躺着一个被扎着刺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