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事实证明云朝朝这一招或许对别人没用,但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真是百分之百有效。
反正这张告示一出,林半夏那边再也没有老人偷偷摸摸过来摘果子了。就算偶尔有几个老人结伴过来,也会主动问林半夏一句,说:“小师父,我想买两个果子尝尝鲜,不知道你们这果子卖不卖呢?”
林半夏谨遵云朝朝的教诲,不管谁来问都说不卖。
但她内心深处其实觉得,卖一点也无妨。毕竟果子种出来就是用来卖的,再说买卖双方都是自愿的,也不存在强买强卖的现象,就算那些买了的人有意见,他们清风观也是占理的。
不过云朝朝还是那句话,从清风观里卖出去的东西,至少得先能过得了自己这一关,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反正在云朝朝这儿,是肯定不能把那些自己都觉得不够完美的水果卖给这些什么都不懂的老人的。
再说销售行业一直有一句话,叫饥饿营销。
说不定这些老人会因为一直惦记着清风观的水果,动不动就来清风观打卡签到呢!
到时候他们在清风观里吃个饭,求个签,花得不比在清风观里买水果花得多?
这么简单的一笔账,云朝朝还是会算的。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这些老人过来之后不消费,也会增添清风观的人气。一个道观,热热闹闹的,才会吸引更多的人登门,老是门庭冷落,只会越变越冷清。
在这件事情上,唐理和小九这种更有社会经验的人都是站在云朝朝这一边的。
他俩想的虽然没有云朝朝那么多,但他俩就想一点,那就是做生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投诉和纠纷多了,那可是会有损财运的。
大家把利弊简单给林半夏一分析,林半夏也就歇下了要把这第一批水果卖给这群老人家的念头。
最后这些水果除了留给清风观的众人吃,云朝朝还特意给林爷爷那边的老年天团送去了一波,让大家都尝尝鲜。
不得不说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比谣言传得更快了。而且越离谱的遥远,越是传得深远。
“清风观后院的水果吃了能让人长寿”这个谣言感觉刚出来没几天,老年天团那边就得到了消息。所以云朝朝把水果送过来的时候,除了林爷爷之外的其他老人,都忍不住一脸欲说还休地互相看了一眼。
林爷爷之所以对“长寿”没有什么太大执念,是因为他已经80多岁了,他自己本身就是长寿健康的象征。
但老年天团的其他人不同。
虽然都是上了点岁数的人,但最年轻的可能也就60出头,距离百岁老人还有40年的奔头呢,所以这些老人对于长寿还是有点儿执念的。
大家当着云朝朝的面不说什么,私下聊起来,都觉得云观主真是够意思。因为这样的长寿之果,云观主宁愿送给他们吃,也不去卖钱,可见他们这群人平日替云观主干活还是很值得的。
甚至有老人直接学着家里的孙儿喊起了时髦的口号:“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一旁的林爷爷是个老实人,他凭借着自己对云朝朝的了解,觉得可能事情并不像其他老人想的那样简单,所以忍不住理智地劝说道:“……我觉得你们倒是也不用那么感动,说不定这其中另有隐情……”
但大家正感动于云观主的义薄云天和豪爽大气,所以压根不会听林爷爷的。
林爷爷后来索性也就随他们去了。毕竟这些老爷爷干活积极,最终受益的也是他们清风观。而且这些都是一辈子在田地里干活干习惯了的老农民,大家对自己的身体都心里有数-
事实上不止老年天团这边听说了清风观的长寿水果,就连正阳观那边,也略有耳闻。
一般寺庙道观都会跟健康长寿或者是财运爱情之类的运势扯上关系,正阳观也不例外,所以面对清风观传出来的长寿之果传闻,正阳观众人只是一笑置之,并不当真。
当然也有敏锐的,比如旌阳道长,觉得这传言说不定跟初礼师叔有点儿关系。毕竟初礼师叔没过去之前,从未听说清风观有什么长寿之果,这初礼师叔一过去,这传闻就出现了……旌阳道长觉得这事就算不是初礼师叔主导的,那必然也跟他老人家有很大关系。
他当着正阳观其他人的面没说什么,但私下还是忍不住跟他伽叶师兄说了实话:“你说我们当初是不是不应该把初礼师叔给清风观送过去啊?这不是白白给清风观送了个话题过去嘛!”
伽叶道长倒是比师弟想得开:“不送过去,他天天骂你,你能受得了?你当初不就是受不了师叔那个逮谁骂谁的脾气,才忍无可忍地把人送去清风观的吗?说不定这会儿清风观的人过得也是以前你那种天天挨骂水生火热的日子呢!”
旌阳道长瞬间就被伽叶师兄给安慰到了:“有道理!”
伽叶道长话锋一转:“不过这也说不好,有时候人跟人的相处,也是看缘分的。说不定初礼师叔就是跟我们正阳观无缘,跟他们清风观有缘。”
万事万物自有定律——旌阳道长最后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无论外界怎么说,但对清风观而言,有了长寿之名之后,确实对它的发展越发有益了。毕竟来道观的人,真正为了吃吃喝喝的还是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为了求财求名求健康求平安。
云朝朝无心插柳,莫名给清风观打响了一个“长寿”美名,索性趁热打铁,又在古银杏树下,弄了一个长寿桩。
长寿桩用银杏树的树枝搭建而成。上面枝桠众多,每一个枝丫都可以用来挂一个长寿牌。
长寿牌多少钱都行,反正就随心随喜。有钱你可以直接100块求一个,没钱你就算花1块钱也行。长寿牌就是空白的竹牌子,香客们可以根据自主意愿在上面写一些祝福的话语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再挂到长寿桩上去。
银杏本身就有长寿的寓意,就连银杏生长出来的白果,也被称为长寿果。所以这个长寿桩摆在银杏树旁边,还是挺抢眼的。
比长寿桩更抢眼的,是坐在长寿桩旁边那张八仙桌上吃吃喝喝的初礼道长。
不得不说在打活广告这件事情上,云朝朝从建观之初,这项技能就是直接点满的。从最初的长空道长到现在的初礼师叔,云昭昭总是能最快时间就找到让这些人打广告的最佳方式。
其他人面对初礼师叔配合打广告的行为都很淡定,毕竟初礼师叔自从来了清风观,就一直还挺配合的。
倒是正阳观的那群过来负责照顾初礼师叔的道长,每次看到初礼师叔笑眯眯地坐在八仙桌边,任由来往的香客参观,忍不住看得怀疑人生。
要知道初礼师叔之前在正阳观里,别说是让外面的香客参观打量了,就算正阳观的弟子想多看他两眼,他都要忍不住追着这些弟子骂一顿。
大家也不敢问,也不敢说。最后只能私下把初礼师叔的改变归咎为,清风观有特殊的驯服技巧,能驯服一切来清风观的人或者是生物。
不过后来正阳观这群道长们就知道为什么初礼师叔来到清风观会这么听话了。因为老话都说了,要收服一个男人的心,就得先收服这个男人的胃。初礼师叔刚来清风观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云朝朝让长空道长负责照顾初礼师叔,长空道长这人照顾初礼师叔也没有别的技巧,就纯靠感情。反正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呗,于是初礼师叔还没来得及耍脾气,就已经被长空道长给拿捏住了-
不过清风观收服初礼师叔的时候,虽然没用上什么特殊的收服技巧,但在收服正阳观来的这群道长的时候,倒是毫无感情,全是技巧。
云朝朝先是把道长们带去清风观的后花园,让他们看了一下清风观的果园、鲜花圃和中药圃,然后又给他们展望了一下清风观的未来——简单来说就是未来清风观会打造出一个让所有道观都羡慕的后花园。毕竟清风观的新观目前已经快建成了,等清风观的新观建成,新观的后花园跟当前的这个后花园是可以打通的,到时候这个后花园的规模会比现在阔大一倍不止。
而且除此之外,到时候发发泉和发发路那边,也会有一个出入口跟清风观的后院打通。
到时候清风观的后花园,就像是珍珠项链上的那颗珍珠,而围着清风山和清风观的那条发发路,就像是把这颗珍珠串起来的水链。
反正经云朝朝这么一形容,大家都露出了一脸心驰神往的表情。
不过问题是,这跟他们这些从正阳观派过来的道长,有什么关系呢?
云朝朝看出了大家的疑问,笑眯眯地解释道:“你们旌阳道长说了,天下道观是一家,所以我们清风观的后花园,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等于就是你们正阳观的后花园。既然是你们正阳观的后花园,那你们作为正阳观的道长,是不是不应该白白欣赏?”
有上道的道长主动接茬儿:“意思是我们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是呗!”
云朝朝:“出钱就不用了,你们现在勉强也算是外派,哪有让你们出钱上班的道理。”
众位道长:“……”懂了,出钱不用了,所以只用出力就可以了。
事实证明正阳观的这群道长,还真是最佳的后花园劳动力。你别看后花园种的都是些花花草草,但仔细一推算,其实需要干的都是体力活。比如剪枝和锄草,其实都是需要很大力气的,虽然之前林半夏和小姚也能干,但总归干起来不像男人那么轻松。
但现在好了,现在有了正阳观这群道长们的帮忙,后花园的这些重体力活,就都有人可以帮忙了。
其实正阳观的这群道长心里都很清楚,他们现在虽然还是正阳观的人,但正阳观既然把他们派来了清风观,那他们于情于理就是应该受清风观派遣的。所以云朝朝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应该配合。好歹人家现在还算客客气气有商有量呢!
所以正阳观的道长们面对云朝朝额外安排的后花园工作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尽心尽力。
有一些甚至还主动动用了一些特殊技巧,帮着清风观让这些花花草草长得更好。
说起来似乎每个道观的道长,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技能。比如之前清心道长,就会捉鬼,而且还能画符念咒,而这一次来的正阳观的这几个道长,似乎就有特殊的种植技巧。也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反正之前长势比较缓慢的花朵和果树,感觉一天一个样。
云朝朝并不经常去后花园,所以感受并不是特别深刻,但林半夏对此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她之前累死累活半天,也仅仅只是做出了一些驱蚊和驱虫剂,但想要让这些花草树木快速生长的特殊制剂,反正迄今为止她是没有制作出来的。她甚至压根就没敢往这些方面想。结果没想到正阳观这几个道长一来,连植物的生长规律都被改变了。
果然她之前对正阳观道长们的能力是一无所知啊!
林半夏:“像你们这样的超能力,应该去种植水稻啊,或者是干脆去养猪。你想啊,今天捉回来的是小猪仔,明天再出栏就是老母猪了,这要不了多久就彻底发财啦!”
道长们还挺谦虚:“没有那么神奇,就是一点儿小技法罢了。而且也不能做到完全改变它们的生长规律,只能稍微缩短一点点周期。非要说优势,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人吃了身体不会受影响。不像某些添加剂,虽然也能改变植物的生长规律,但对人的健康也有损害。”
林半夏听得入神。
后来见到云朝朝,还忍不住把正阳观这群道长们夸赞了一波。
云朝朝听完,精准点评道:“那正阳观这群道长真的是咱们后花园的天选打工人啊!”
第82章
在施工队紧赶慢赶的情况下,清风观的新观,终于顺利竣工了。
新观以中轴线为准,左右对称结构设计。最外面是正大门,清风观三个大字由长空道长亲自提笔书写,笔力雄浑遒劲,又自带一股洒脱超然之气,很符合清风观的自身风格。
其实最开始云朝朝让长空道长写观名的时候,长空道长是拒绝的。因为一般这种观名要么就是找德高望重的道长书写,要么就得找一些名流大拿,反正长空道长自认自己还不够格。
但云朝朝很坚持。因为云朝朝觉得清风观之所以能有今时今日的发展和规模,最大的功臣不是她这个当观主的,而是长空道长。
可以说长空道长经营的食堂,在清风观最艰难的那一段时光里,撑起了整个清风观。甚至不止是过去,哪怕是现在,清风观的食堂也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云朝朝觉得没有人比长空道长更有资格来写这个观名了。
最后长空道长拗不过云朝朝,只好胆战心惊地自己写了。
但事实证明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长空道长的字本来就写得很好看,而且很多经常来清风观打卡的香客,都已经非常熟悉长空道长的字迹了。毕竟长空道长经常会在清风观里写一些告示啊,或者是在清风观的周边产品上面题字什么的。
而且大家本来对清风观的新观还稍微有一点点陌生,如今看到熟悉的字迹,反而会产生一种亲切感。
清风观的旧观只有三重大殿,如今的新观规模直接翻了一倍多,共有七重大殿。
具体的殿内风格倒是跟清风观的旧观没有太大区别,依然是什么三清殿、玉皇殿等等耳熟能详的殿堂楼阁,而且每个殿堂内供奉的神像也都跟之前的清风观旧观差不多。
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现在清风观有钱了,所以殿内塑的神像比旧观也多了不少,之前的旧观只有16尊神像,如今的新观直接跃升至66尊,而且每一尊神像都高大庄严,非常气派,甚至有几尊神像还塑了真正的金身。
确实非清风观旧观可以比拟了。
有了新观,清风观的这些新来的道长,就都有地方可以住了。不止这些新来的道长,就连小九啊、唐理啊这几个清风观的老员工,也都有了自己的宿舍或者是独立办公室。
虽然小九自己在这个城市有家,但如果有时候天气不好呀,或者是懒得来回折腾的话,清风观就是她的第二个家。
云朝朝之前没有上过班,毕竟她一毕业就来了清风观,所以她自己并不太能理解在上班的地方有自己的宿舍是一件多么令人舒心的事情,但小九和唐理是最清楚不过的。
两个人给云朝朝科普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小九:“简单来说就是哪怕有一天我工作得不开心,但只要一想到我转个身就能回宿舍去大哭一场,我就觉得这个工作还能继续坚持下去。”
唐理:“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就万一哪天你说清风观干不下去了快要倒闭了,我看在你帮我省了一笔住宿费的情况下,都愿意自掏腰包众筹一点看看能不能帮你渡过难关。”
云朝朝:“……”
那听你们这么说起来,这个宿舍安排确实很重要啊!-
清风观上上下下都对新观的竣工充满了喜悦之情。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新观新迹象的缘故,反正大家都开始对清风观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自我规划。
比如清风观现在多了一个道观,其实也就相当于多了一个食堂,两个食堂如果光靠长空道长一个人来经营的话,那肯定是施展不开的。
于是长空道长便准备从清风观这些道长里,挑选一两个本身比较擅长厨艺的人,然后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然后到时候就让他们来负责新观食堂。至于清风观的旧观食堂,还是他自己来负责,但到时候要采取预约制或者是实名制的方式,总之就是要提高旧观食堂的准入规则。
简单来说,就是要少而精。
这跟清风观食堂最初的规则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清风观的食堂是大而广,就是客人随时来随时就可以吃,甚至还能点菜,但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后来就慢慢开始加入一些限制条件,比如不能点菜,再比如有营业时间限制。
现在如果按照长空道长的规划,就是想要吃到他做的饭会越来越难,限制也会越来越多。
云朝朝当然知道这样一来,对于清风观食堂的营业额是会有影响的,至少短期内清风食堂的营业额肯定是会下降的。
至于长期是会提升还是会继续下降,那谁也说不好。
但云朝朝还是愿意尊重长空道长的个人意愿,也相信凭他的实力可以培养出一两个非常优秀的接班人,可以胜任清风观新食堂的日常工作。
而且长空道长也说了,旧观食堂不是说要达官显贵才能吃上,而是更多的面向跟清风观有缘的人。比如到时候可以每天随机性地挑选一两个游客,让他们免费上清风观的旧观去吃一顿饭,这不仅能让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也能给那些来清风观的香客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除此之外,长空道长也会每天往新观食堂那边提供几道特制菜品,作为当天的推荐菜式,但价格肯定也会相应的往上提一提,到时候有愿意品尝他厨艺的食客,也可以自行选择下单。
总之云朝朝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除了长空道长的食堂要增添一个之外,小九负责的清风观纪念品的摊位,也需要额外增加好几个。
不过这个操作起来难度倒是不怎么大,因为清风观纪念品的制作如今已经很有经验了,而且目前清风观的人手也还算足够。到时候可以随便派两个人手负责摆摊。
而除了食堂和纪念品摊位之外,云朝朝觉得还有一个非常巨大的改变,就是清风观的后花园。
之前就说过,清风观的新观和旧观的后花园到时候是会直接打通的。之前清风观的后花园就已经非常大了,如今再跟新观一打通,感觉不得有好几百亩?
虽然云朝朝没有具体测量过,但反正很大,非常大。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这么大一个后花园,具体再种点儿什么好呢?
之前的旧后院,种的是鲜花、果树和中草药,不过相对来说还是果树比较多,其他的比较少。
现在的新观后花园,云朝朝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以种植中草药为主。
一方面中草药在清风观里应用范围最广,比如可以做成驱蚊手环或者是驱蚊香包,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入菜,比如做一些养生汤之类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云朝朝想要在清风观的新观里开一个道医馆。
所谓道医者,以医传道,以医济世。而且从古至今,历史上的道医名家非常多,比如张道陵,孙思邈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更何况他们这儿还有一个对医学比较狂热的学徒林半夏,到时候道医馆成立之后,就可以让林半夏安心从后花园那些花花草草的世界里脱身出来,专注研究她的中草药世界,或者是专心跟着道医学习医术。
云朝朝始终觉得,想要把一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就得让这个人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唯有热爱,才能发光发热-
这个时候,云朝朝之前的一些人脉就能派上用场了。
比如抱竹观的冷师兄。
冷师兄之前来清风观交流过之后,跟云朝朝一直保持着友好的沟通和交流,两个人虽然联系并不频繁,但冷师兄后来还特别够义气的从清风观这儿订购了一批农副产品。
所以现如今云朝朝想要在清风观里多开一个道医馆,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他。
冷师兄:“医术?我不会啊!”
云朝朝:“我知道你不会,我的意思是你认识不认识一些医术特别厉害,又大隐隐于市的道医界前辈,如果可以帮忙引荐一下,请他们来清风观坐镇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冷师兄:“我倒是不认识这样的道医前辈,不过我之前听我师父提过一个道长,师父说对方医术了得,很多人都慕名前往她的道医馆看病。但这样的人,一般脾气都比较古怪,别说是我了,恐怕我师父亲自去请,也未必能请动她老人家出山,所以我觉得云观主最好还是换一个目标,尽量不要去自讨没趣了。毕竟世间之大,擅长道医之术的肯定也不止她一个人,我可以再帮您留心留心,说不定就能碰到更合适的人选。”
云朝朝悠悠道:“这你就不懂了,我们清风观别的不多,唯独脾气古怪的人,那真是要多少有多少。说不定这个道医前辈过来一看,就发现自己找到组织了呢!”
冷师兄:“……”官方吐槽,最为致命啊!
第83章
冷师兄给清风观介绍的道医,生活在大山深处。
云朝朝打探到对方的具体地址之后,便叫上唐理一起,亲自开车去接人。
之所以叫上唐理,是因为唐理这个人为人处事比云朝朝更圆滑通透。而且唐理长得斯文白净,云朝朝觉得他的长相应该会比较讨长辈喜欢。
道医道号秋庭,据悉今年已经过了本命年。秋庭道长所在的道观名为知秋观,寓意一叶知秋。
据悉秋庭道长平日云游四方,身边只有一个小徒弟相伴左右。
云朝朝和唐理到的时候,不巧的是秋庭道长也不在家,据小徒弟说是外出寻访病人去了。
云朝朝本来也没报希望一次两次就能把秋庭道长请出山,所以表情连失望都没有,她只是一脸淡定地向秋庭道长的小徒弟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秋庭道长的徒弟道号叫一叶子。
年纪看起来跟静听差不多大,不过长得倒是比静听好看很多,古灵精怪,白净秀气的。
一叶子道长听闻了云朝朝的来意,非常干脆地就替秋庭道长拒绝了:“我劝云观主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吧,这些年时不时就会有其他道观的观主过来邀请我师父去他们的道观执掌道医馆,但我师父从未松口。除非云观主有特殊的原因或者是杀手锏能说动我师父,否则您就算来一百次,也是徒劳无功。”
云朝朝笑眯眯:“试试呗,反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云朝朝来之前,特意让唐理弄了一个关于清风观的介绍资料。云朝朝也没让唐理在资料里美化或者是虚假宣传清风观,甚至还不惜在资料里暴露了不少清风观的缺点,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
云朝朝除了在资料里详细介绍了清风观,也说了自己为什么想要在清风观建一个道医馆。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林半夏对医术的热爱,勾起了云朝朝对道医的兴趣;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清风观新来的那10个小道长,云朝朝觉得自己要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来考虑。
如果他们长大之后,不愿意继续留在清风观里了,那当然另说;但若是他们愿意继续留下来,那肯定得让他们有一个一技之长。
而道医馆,退可学中药草种植和抓药配药,进可学针灸治病救死扶伤,感觉对一个没有家庭可以依靠的孤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
尤其是看到林半夏这种半路出家的中医药爱好者学起来有多辛苦之后,云朝朝越发觉得学医术就应该从娃娃抓起。
反正云朝朝把这些想法通通都写在给秋庭道长的这份介绍资料里,然后托秋庭道长的小徒弟把这份资料转交给秋庭道长。
正事办完之后,云朝朝还跟唐理一起把知秋观逛了一圈。
甚至在知秋观这边吃了个午饭。
知秋观这边的午饭以面食为主,有各种素面,还有各种面点,包括韭菜盒子和烙饼之类的。
唐理在食堂里溜达了一圈,最后给自己点了一份素面。云朝朝也同样绕了一圈,不过最后给自己点了一份炒饼。
素面上得很快。
而且是真素啊,一丝油星子都看不到,就简单的面条整整齐齐的码在碗底,上面浇上汤汁,洒上葱花。
不过唐理尝了一口,说味道还不错。云朝朝后来也尝了一点,她自己私心里是觉得不如长空道长做的素面有味道的。
云朝朝的炒饼相对来说就上得要慢一点。
炒饼也是全素的,里面放了切碎的大白菜,还放了一些绿豆芽做点缀。
云朝朝之前在清风观似乎没吃过炒饼,一般都是吃的炒面或者是炒饭,可能是因为新鲜,所以感觉味道很特别。
反正她一边吃,一边觉得清风观也可以引进一下,而且以长空道长的厨艺,哪怕是同样的原材料做出来的炒饼,肯定也会比知秋观的这个炒饼要更好吃-
云朝朝要在清风观开道医馆的事情,虽然没有提前宣扬,但清风观内部人员都是知道的,也知道她今天要跟唐理去跟秋庭道长见面的事情。
所以看到云朝朝跟唐理从外面回来,其他人都是一脸期待的表情,等着她宣布好消息。
云朝朝也不扫兴,笑眯眯道:“好消息啊,有。今天我跟唐理道长吃了一顿非常好吃的午饭,尤其是炒饼,感觉很适合引入我们新食堂。”
大家一听云朝朝这么说,便猜到*此行可能不是特别顺利。于是大家都非常高情商地配合着转移了话题,开始聊炒饼以及新食堂应该加些什么菜系的话题。
云朝朝听着听着,还忍不住有点儿小感动,就觉得明明是她这个观主应该守护大家,但没想到反而是大家来守护她这个观主。
虽然道医馆那边一时半会没有什么新进展,但10个小道长上学的事情,倒是有了新进展。
在正阳观的帮助下,10个小道长的入学手续很快就办理妥当。然后云朝朝挑了一个月初的好日子,让清风观的道士把这10个祖国的花朵,送去了清风观附近的乡村小学。
如今清风观的新观刚刚成立,每日来来往往的香客比之前只多不少,所以白天观里少了10个小小道长,云朝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日常负责照料这10个小道长的岑道长和毛道长,在把这10个小朋友送去学校之后,几乎都要喜极而泣。
岑道长:“我算是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说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了,因为他们都是祖国的喇叭花啊!之前这10个小家伙在观里的时候,我感觉耳根子从早到晚都是嗡嗡嗡地,嗡嗡嗡的,像是有一百只蜜蜂在我耳边吵,现在他们去了学校,我才终于清净几天。不得不说,学校真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
云朝朝:“那你可得好好习惯一下,毕竟等未来清风观的道长们越来越多,以后说不定我们会弄一个属于自己的清风学堂呢!”
岑道长不解:“……弄清风学堂跟我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我还得负责当老师吗?”
云朝朝:“你可以选择的。”
岑道长兴奋道:“真的吗?”
云朝朝:“嗯,你到时候可以选择在咱们的清风学堂里当老师,也可以选择在咱们的清风学堂里当保姆。”
岑道长:“……”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选择啊!-
清风学堂一时半会是肯定建立不起来的,别说清风学堂了,连云朝朝目前想要的道观医馆,都还在艰难地筹备当中。
但不管怎么样,10个小道长能顺利升入小学,对清风观来说也算是跨时代的进步。
所以这天放学的时候,云朝朝特意让长空道长给10个小学生准备了一桌好吃的,而里面的其中一道菜,就是云朝朝从知秋观品尝过然后特意引进来的炒饼。
炒饼经过长空道长的技术改良,里面加入了更适合小朋友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比如鸡蛋和肉类,所以桌上虽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美味,但10个上了一天学的小朋友,最中意的依然是那道炒饼。
趁着大家吃饭的功夫,云朝朝询问了一下大家第一天上学的感受。
她先问的是三三,毕竟三三是这群小朋友里面年龄最小的,云朝朝别的倒不担心,就担心三三年纪最小会融入不进去。
结果没想到三三融入得非常好,一提起上学甚至还有点儿小兴奋:“好玩!好多小伙伴。”
云朝朝:“那学习呢?学习能跟得上吗?”
三三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无辜道:“学习是什么?不就是去玩的吗?”
云朝朝:“……”
云朝朝只能安慰自己,可能是第一天上学,所以小朋友对于学习还没什概念,等以后多上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再说了,这群小朋友连幼儿园都没上过,就直接进了小学,虽然有一些是小学里面的托管班性质的,但不哭不闹的就已经很厉害了,云朝朝也不能再对他们要求更高。
10个小道长每天接接送送的,云朝朝都特意排了班,因为觉得一天一换实在是太麻烦,所以云朝朝选择了一周一轮换。
好在清风观现在有两辆车,而且学校离清风观也不算远,所以久而久之的,大家也都习惯了。
这期间云朝朝又找了时间去见了秋庭道长几次,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跑空的,偶尔一次能碰到秋庭道长本人,对方身边也围着病人,云朝朝并没有机会跟对方说太多。
云朝朝后来都忍不住想放弃了,毕竟天下的道医也不止是秋庭道长一个,如果实在没有缘分,换一个也不是不行。
结果没想到秋庭道长最后竟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秋庭道长来的那天,是个傍晚。
当时晚霞漫天,把秋风观衬得火红火红的。秋庭道长就跟小徒弟一叶子道长两个人一前一后地站在清风观的道观门口,一会儿看看清风观的新观,一会儿看看清风观的旧观。
云朝朝忍不住想起第一次看到长空道长的场景。
当时似乎也是这样的一个傍晚,虽然没有这漫天红霞,但画面总觉得跟今日也差不多。
那时候看到长空道长有多欣喜若狂,今日云朝朝看到秋庭道长就有多惊喜。
云朝朝就带着这种惊喜的心情,兴冲冲地冲向了秋庭道长,然后一脸兴奋地问道:“秋庭道长,您终于想通了,要来我的道医馆帮忙了吗?”
秋庭道长看她一眼,只问她:“你不是说你收养了10个小道长?他们这会儿在哪里呢,领我过去看看吧!”
云朝朝:“这会儿看不了,他们还没放学。不过已经有人去接了,估计快回来了。您看您是在门口等,还是我先领您四处转转?”
秋庭道长想了想,说:“那你先领我去他们住的地方看一眼吧!”
云朝朝之前给这10个小道长安排在清风观的旧观里,后来新观虽然已经竣工了,但她也暂时还没把人往外挪,只是把房间重新布置了一下。毕竟新观刚刚竣工不久,可能还存在装修污染,平日人来人往的,而且基本都是在室外待着,不觉得有什么,真要让小孩子去那边住着,云朝朝还是不怎么放心的。
云朝朝亲自领着秋庭道长上这10个小道士的房间去看了看,然后又应秋庭道长的要求领着她去云朝朝自己的房间转悠了一圈。
秋庭道长全程一句话没说,所以云朝朝也不知道她在看什么。但她内心隐约有一种预感,就觉得这10个小道长,可能就是可以把秋庭道长留下来的关键。
只是不等云朝朝摸清楚秋庭道长的心思,10个小道长就已经回来了。
秋庭道长说要私下跟这10个小朋友聊一聊,而且明确表示不让云朝朝跟着。
云朝朝也没什么异议,很配合地就出去了。
也不知道秋庭道长到底跟这10个小娃娃们聊了什么,反正半天之后,秋庭道长就出来了,然后告诉云朝朝自己答应了云朝朝的请求,会尽管收拾妥当然后来清风观报道。
云朝朝后来才知道,秋庭道长当初也是被道观收养的,而且她的一身医术,也是当时收养她的师父亲自传授给她的。
可能是看到这10个小孩子,秋庭道长就想到了自己,所以才会最终松口,答应云朝朝的要求。
或许这就是道医的传承,因为自己曾经受惠过,所以如今也希望这些跟她一样有相似经历的小朋友,可以从中受惠。
云朝朝:“早知道让这10个小家伙出马就能解决,那我早就安排他们10个小朋友去了,哪里还用得着我自己多跑这么多趟。”
唐理:“这可不好说,说不定你要真安排这10个小朋友去了,秋庭道长一怒之下,就彻底放弃跟我们清风观合作了。毕竟连小朋友都能利用,秋庭道长很难不怀疑我们的险恶用心。所以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云朝朝:“有道理。接下来你的宣传稿件又有内容可以写了,毕竟道医馆,就是我们目前的重中之重。”
第84章
松庭道长说要回去收拾打点一下,云朝朝想着最快估计也得十天半个月的,这样唐理可以提前在网上宣传预热一下,以便让更多人知道清风观的道医馆马上就要开始投入使用了。
结果她低估了松庭道长的决心,因为松庭道长说完之后隔了没两天,就跟徒弟收拾好行李出现在了清风观门口。
云朝朝上一个见到带着简易行李出现在清风观门口的道长,还是长空道长。当时长空道长就背了个小背篓,里面放着他的锅碗瓢盆。
这一次松庭道长的行李也没比长空道长的行李多多少,就带了一个小行李箱,而且打开之后,云朝朝发现里面基本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医书。
除此之外就只有很简单的一点生活日用品。
云朝朝想,从这方面来看,长空道长和秋庭道长应该是一类人。因为两个人都不太注重物质方面的享受,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只需要精神世界得到满足,那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秋庭道长来得让人猝不及防,但好在道医馆这边云朝朝提前就已经收拾出来了,所以哪怕秋庭道长提前过来了,道医馆依然顺利开张大吉。
秋庭道长之前在知秋观就已经非常有名,所以哪怕她来清风观开道医馆的事情唐理没来得及提前在网上宣传预热,依然有不少病人慕名前来。
林半夏早在秋庭道长来的当天,就已经乖乖地待在道医馆里端茶倒水,顺便负责打杂了。
秋庭道长这次过来的时候,除了一行李箱的医书,还特意带上了她的小徒弟一叶子道长。
一叶子道长来之前就已经知道秋庭道长会在清风观里再收上几个小徒弟,但她得到的消息是这群小徒弟年纪都比较小,最大的也不超过6岁,最小的可能也就3岁。这样的小小孩,要长成可以独当一面的道医,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一叶子道长一点儿不担心,甚至还挺期待。结果没想到来了之后,小道长没看到,倒是让她看到了林半夏,一叶子道长顿觉竞争压力巨大,于是忍不住开始担心自己会地位不保。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虽然秋庭道长对林半夏态度非常和善,但一叶子道长看林半夏的时候态度就非常不友好了。
好在林半夏这方面心大得很,她压根没察觉到一叶子道长的敌意,因为她的关注焦点全程都放在秋庭道长身上。之前她想学医术,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只是单纯的喜欢和热爱,但这一次她近距离看着秋庭道长给来来往往的病人把脉问诊,然后开方诊断……突然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她私下对云朝朝说道:“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像秋庭道长这样的道医。”
云朝朝想了想,语出惊人:“那在此之前,你得先出个家。”
林半夏:“……”
秋庭道长虽然在清风观执掌道医堂,但她平日并不跟清风观的其他人过多接触。云朝朝不知道是因为秋庭道长内心深处依然把自己当成知秋观的道长,还是因为秋庭道长自己的性格本身如此,但反正云朝朝很尊重她的意愿,秋庭道长不愿意跟大家过多接触,云朝朝就叮嘱大家不要去打扰她,就连吃饭,也是每天做好了,让人送到道医馆那边,让秋庭道长他们师徒两人自己吃。
后来秋庭道长嫌这样太麻烦,于是云朝朝便在道医馆旁边,搭了一个简易版的厨房,然后每日送菜大娘过来给清风观送菜的时候,再让送菜大娘单独给秋庭道长他们送上一份小的。
一来二去的,秋庭道长虽然人在清风观里面,但她又像自成一派似的。
唐理作为清风观的宣传总监,除了负责清风观的对外宣传工作之外,还肩负着清风观内部员工团结稳定的职责。
他本来还担心像秋庭道长这样搞特殊,清风观的其他道长会不乐意。毕竟他之前待过的公司,除了领导之外,最怕的就是普通同事之间搞特殊,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清风观这方面倒是挺好。没人对秋庭道长的特殊表现出嫉妒,大家似乎都能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
甚至有道长表示,清风观的每个人都在享受着一定的特殊性啊!这就是清风观跟其他道观不一样的地方。
唐理顺着这话想了想,觉得还真是。毕竟他自己当初选择留在清风观,不就是因为在清风观这里可以做自己,然后也可以待得很舒服吗?-
秋庭道长之前就说过要把自己的一身医术传给清风观的那10个小道长,所以云朝朝在跟秋庭道长商量了之后,就让秋庭道长在行医之余,顺便再给这10个小道长开班授课了。
或者更确切的说法是,给11个道长一起开班授课了——因为林半夏也是其中一个。
云朝朝本来还担心秋庭道长讲的会太枯燥,小朋友年纪太小会听不下去,但也不知道是秋庭道长考虑到了他们的年纪特意简化了课程内容,还是秋庭道长真的适合当老师,反正云朝朝私下问了好几个小朋友,大家都表示学医好好玩,自己长大之后也要当医生。
不过等云朝朝再细问,就发现小朋友们的梦想逐渐离谱起来了。
因为有的小朋友说自己以后要当牙医,然后给河马看牙齿;还有的说自己要像啄木鸟一样,当树木医生,给大树看病……
云朝朝:“……”
秋庭道长倒是挺想得开:“只要想当医生就行,至于当什么医生,那都是未来的事情了。现在就相当于是撒下种子,至于最后能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其实也是要看缘分和天意的。”
云朝朝本来还有点儿小担心,听了秋庭道长的话,自己也淡定起来。是啊,人生长着呢,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走一步看一步呗!
秋庭道长虽然除了问诊和给孩子们上课之外,基本上不在清风观的其他地方多逗留。但有一个地方,她是很爱去的,那就是林半夏在后院种的那块中药圃。
可以说如果在道医馆找不到秋庭道长,那就去中药圃找,一定能找到。
之前清风观的新观成立,后院打通,云朝朝就说要把后院空余的地方全部种上中草药。
如今正好可以趁着秋庭道长精通此道,可以让对方列一下中草药种植清单,然后到时候云朝朝再找人按照秋庭道长列的这个清单按需种植,也免得他们像之前那样逮着什么种什么,最后很多种出来的中草药是日常治病救人不太能用到的,而需要用到的中草药可能又没有。
这个工作秋庭道长倒是挺乐意的,不过她不是自己来,而是安排给她的徒弟一叶子道长来负责。毕竟平日里她负责治病救人,而抓药配药煎药之类跟中草药打交道的活,基本上都是她的徒弟一叶子道长在处理。秋庭道长相信她的徒弟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秋庭道长也算是发现了林半夏的优点。那就是林半夏虽然算是半路出家的业余医术爱好者,但林半夏对中草药的了解和研究,甚至远超一般人,甚至远超一下专业的医学系的学生。
林半夏也不谦虚,非常骄傲地说道:“那是因为我这段时间背下了大半本的中草药典籍啊!而且我在清风观的这大半年里,一直都在跟中草药打交道,实践加理论相结合,自然要比单纯学习理论知识要更深刻一点。”
秋庭道长:“那你以后有时间的话,可以跟一叶子一起学习一下配药煎药什么的,有什么不懂的你也可以咨询她。你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一叶子道长听了师父这个安排,脑子转得还挺快——当初她拜师的时候,师父也是跟她说,让她以后跟着师父学习抓药煎药配药,然后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她。
那这么说起来,她现在就是林半夏的师父了啊!
想通了这一点,一叶子这段时间积郁在心里怕失宠的压力,瞬间都转化成了得意。
她乐呵呵地跑到林半夏面前,去逗林半夏:“叫师父。”
一叶子以为按照林半夏的脾气,要么就是生气,要么就是置之不理。因为虽然接触时间不算长,但一叶子看得出来,林半夏并不是那种特别好脾气的人。
结果没想到一叶子话音刚落,林半夏就爽快地叫道:“师父好!”
一叶子:“……”
林半夏这么干脆,反倒让一叶子自己不好意思了,她喃喃道:“我跟你开玩笑的。”
林半夏:“拜师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开玩笑呢?反正我是认真的。”
一叶子脸都红了:“我比你还小呢,怎么能当你师父?”
林半夏:“没关系,我可以叫你小师父,等以后秋庭道长愿意收我为徒了,我再改口叫她大师父。反正我们清风观一直有拜小师父的传统,而且我早就发现了,别管大师父小师父,能教本事的,那都是好师父。”
不远处正在跟自己的小师父打电话的静听,突然打了个喷嚏——总觉得有人在背后念叨他,不会是他小师父想他了吧?
第85章
一叶子道长以前跟着秋庭道长,基本上过得一直都是深居简出的生活。
就算要跟病人或者是病人家属打交道,大家也都看在秋庭道长的面子上非常敬重她,所以一叶子道长也是来了清风观碰到林半夏这样死皮赖脸非要追在她屁股后面叫她“小师父”的女人,才知道外面的世界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怎么说呢,真是开了眼界了。
秋庭道长对此倒是喜闻乐见。
面对一叶子道长的告状,秋庭道长还反过头来劝说一叶子道长:“我年纪大了,喜欢简单朴素一点的生活那是情有可原,但你不一样啊,你还年轻,以前我就觉得你天天跟着我啊,有时候说话做事都有点儿过于老气横秋了。现在跟小林这样天天吵吵闹闹的,我觉得就挺好,更有年轻人的朝气活力,果然年轻人还是应该多跟年轻人在一起玩……”
一叶子道长嘴上还是很嫌弃:“谁要跟她多接触多一起玩啊,师父您没看到是她天天缠着我吗?”
秋庭道长但笑不语。她看得出来,林半夏是因为喜欢一叶子所以才缠着她的,至于一叶子道长,她要真不喜欢林半夏缠着她,也有的是办法拒绝,只能说这两个小姑娘骨子里是互相喜欢互相欣赏的。
事实上秋庭道长不止觉得一叶子跟林半夏多接触接触人变得生动了一些,就连她自己,因为每天跟一群小娃娃一块上课,都变得比之前爱说话了。
秋庭道长之前带一叶子道长的时候,一叶子已经满10岁了,基本上已经算是进入青春期了。不像现在,接触的都是一群年幼的小孩子。
小孩子当然有小孩子的可爱,但也有小孩子的懵懂和吵闹,秋庭道长越是给这些孩子多上课,越是能体会到她自己的师父当初有多么的不容易。
想必那时候她的师父为了让她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药理知识弄懂,提前不知道下了多少功夫。
云朝朝之前原本还担心清风观的新观建成之后会没有那么多人来,但事实证明有了秋庭道长的道医馆,不止新观的人气被带动了,就连旧观的人气都被带动了。
毕竟清风观虽然在城市的边边角角,但好歹是有公交车直达的,不像知秋观,那是真正的大山深处,别说公交车了,自驾都没办法开到道观门口,还需要下车走几百米。
旧观的人气一上来,光靠旧观的一个食堂,肯定是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伙食供应的。于是新食堂也得抓紧时间投入使用。
之前长空道长就说要在这群道长中挑选两个道长出来负责新观食堂的后厨工作。云朝朝知道在下厨带徒弟这方面,长空道长可能是专业的,但在挑选人手这方面,长空道长可能还不如她跟唐理。
所以在问清楚长空道长需要两个什么样的人才之后,云朝朝和唐理在清风观现有的所有道长里面精心挑选了半天,最终从正阳观送过来的10个道长里面选择了一个龙道长,然后又从圆道长和竹道长当中选择了一个竹道长。
之所以选择龙道长,是因为龙道长在正阳观的时候,就是在食堂工作的,算是熟练工种,有经验;而之所以选择竹道长,是因为竹道长本身也擅长下厨,而且算是有家族渊源,据说他父亲以前就是开饭馆的。再加上竹道长本身就是附近村子里的人,而到时候往食堂送食材的,也基本上都是当地人,自己人跟自己人沟通起来,总归是比外面的人要更方便一点。
反正云朝朝跟两个人私下沟通了一遍,然后又让长空道长亲自带去厨房考核了一遍,新观食堂的基本班底,就算是暂时成立了。
以前清风观人少,所以除了长空道长这种专业特长特别明显的人有固定职位之外,道观里的其他道长都是随机分配的,反正就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帮忙。有时候是在食堂,有时候是在后院……
但现在随着清风观的道长们渐渐变多,唐理就跟云朝朝商量了一下,说能固定职位的道长,还是应该尽量把他们的职位固定下来,这样万一以后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问责会更方便;当然要是哪个部门做得好的话,奖励也更有有理有据……
当然要是实在固定不了职位的,也根据道观目前的工作性质,按班次排班、轮班,简单来说就是要让管理变得更加规范,以便降低管理的难度。
云朝朝当然没有意见。
一个道观想要做大做强,肯定是要慢慢从混乱走向规范的。清风观如今都已经开新观了,那过去那一套管理方式肯定就不适合现如今的清风观了,所以优化管理,甚至从这群道长里面培养一批合适的管理层,搭建一套更合适的管理架构,肯定也是清风观未来的重中之重-
当然选拔管理层不能为了选拔而选拔,还是要结合实际,而且云朝朝相信,真正合适的管理人才,肯定会在合适的时机自动突显出来的。
就比如唐理。
云朝朝当初把人留下来的时候,只想留一个宣传总监,结果没想到留着留着,这人就变成了清风观的大内总管,或者也可以说是清风观的副观主——反正已经唐理没来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云朝朝一个人拍板定夺,自从唐理决定留下来,云朝朝遇到事情会习惯性地跟唐理商量一下。
云朝朝现在一方面除了新观食堂的筹建工作要安排处理之外,另外一方面也在督促施工队那边抓紧时间进行发发泉和发发路的施工。
其实现在的清风观,规模已经非常大了,一般体力不太好的人,想要一天之内把新观旧观以及清风观的后花园通通都逛一遍,还真没那么容易。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单纯是作为一个道观,那么清风观现在已经非常合格了。
毕竟别的道观有的,比如烧香祈福,诵经修道,练习太极强身健体,清风观能实现;别的道观没有的,比如求医问药,美食特供,清风观也能实现。甚至清风观还有网络直播、后花园美景欣赏之类的超值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作为一个道观,清风观已经给得够多了。
但发发泉和发发路是云朝朝自己的私人梦想,她自己想要有一条依山傍水的小路,路上开满鲜花,夏季可以在小溪里溯溪玩水,所以她对这件事情必然上心。
甚至于她建这个的时候,都没太想过这个发发泉和发发路建好之后会不会给清风观带来收益,她就已经开始在筹建了。
好在清风观这边背靠清风山,地势得天独厚,再加上清风公园本身也算是被清风观带火的,当初清风观没有火起来的时候,这个公园在A城几乎查无此园,如今有了清风观在线上线下的火爆,这个公园也开始变成了热门打卡景点,最近甚至都已经开始卖上门票了,所以公园那边也很愿意配合清风观这边的工作,甚至还主动派了一波公园的员工过来帮着清风观清理路面的杂草和积石,以便清风观的发发泉和发发路能早日跟众人见面。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一条并排能站两个成年人的小溪,就这么顺着清风山的山脚,一路蜿蜒曲折地流到了清风观的后花园。
这条溪水的起源,就是林爷爷当初带着设计师找到的那个清风山山脚下的泉眼。如今施工队把泉眼扩大了,而且还把泉眼周围重修了一下,四面砌上了砖石。整个泉眼修得外圆内方,看上去真得像一个铜钱的模样,可以说分外贴合“发发泉”的这个名字了。
因为需要从泉眼一路往清风观这边运送活水,所以泉眼那边的地势肯定需要比清风观的地势稍微高一点。好在这些问题是施工队那边可以实现的,反正如今清澈见底地泉水可以一路毫无阻碍地流向清风观的后花园,以后不仅可以直接浇灌后花园的各式植物,而且有了这些溪水,云朝朝想要的花路,也可以顺利实现了。
如今种花比之前要更简单一点了,毕竟小姚当初已经成功在清风观的后花园里实验过一波了。而且当初小姚离开的时候,还留下了不少鲜花种子。云朝朝也不挑,全部让人沿着溪水一路撒满。
有了水,有了花种,现在唯一缺的,可能就是鱼了。
清风观里之前云朝朝也养过鱼,不过那时候她养的基本上都是可以吃的鱼,那些鱼食用性极佳,但观赏性不足。现在的清风观今非昔比了,所以哪怕是养鱼,也不再像当初缺钱时候那样只考虑食用性,云朝朝开始更多地要求观赏性。
所以她去市场里带回来的一批鱼苗,都是华而不实的。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好看。
至于能不能吃?那谁会在意呢?
反正云观主现在是不在意了。
清风观等人看到云朝朝带回来的这一批鱼苗,都很感慨。
尤其是从最初清风观一穷二白陪着云朝朝打江山的那批老员工,感慨自然是更深刻的。
静听:“果然道观还是得有钱啊,有钱了连养的鱼都比较好看。”
小九:“我记得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好像说人的需求一共有五层还是几层,反正就是生存追求是最下面一层,然后依次还有精神追求什么的,我感觉我们现在已经度过了生存追求阶段,开始来到精神追求这一境界了……”
长空道长走过来,盯着水桶里五颜六色的鱼看了半响,悠悠道:“这样的鱼我好像还没吃过,也不知道是炸了吃好吃还是煮汤喝好喝。”
众人:“……”
第86章
徐富贵自从做了个小手术之后,就被家属勒令在家里修养了,以至于这段时间哪都没去。
好不容易复查之后医生给了特赦令,说可以多出去走走散散心,他第一时间就带着家属坐上了前往清风观的公交车。
徐富贵的媳妇李春华对徐富贵的行为简直不能理解,因为养病期间,徐富贵就一直对清风观心心念念的,要不是李春华知道清风观是个道观,里面清一色的全都是道长,她简直都要怀疑徐富贵要去的是个尼姑庵了。
因为实在想不通,所以人虽然已经陪着徐富贵坐上前往清风观的车辆了,李春华还忍不住絮絮叨叨地向徐富贵抱怨:“真不知道清风观到底有什么勾着你的魂,天天挂在嘴边上念叨着,这从医院出来都等不及回家了,就第一时间要去清风观,以前结亲我怀疑你都没这么积极过……”
徐富贵:“你是没吃过他们家食堂的饭菜,你要吃过,保管你也会像我一样心心念念的……”
李春华长眉一挑:“合着你的意思是我做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呗?”
徐富贵本来就说不过李春华,如今更是说不过了,索性求饶:“……我不是那个意思,哎呀,算了,跟你说也说不明白,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真的特别好吃……”
老两口一路斗着嘴,一路靠近了清风观。
去清风观的这趟公交车,徐富贵以前是挺熟悉的,因为他之前来清风观每一次都坐的这辆公交车。但印象中这辆公交车之前是没什么人的,现如今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路都在往上上人,中途虽然也有下车的,但基本上属于上的人多,下的人少……
而且最让徐富贵诧异的是,以前这辆公交车的底站是“清风公园”站*,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辆公交车的底站是“清风公园(清风观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