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求和(2 / 2)

在此之前,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李芳远说话始终不急不缓,时刻保持着一国之君应有的沉稳气度。然而,当看到自己的老婆孩子也被带到此处,他那一直坚守的心理防线终究还是崩塌了。

回想起之前的种种,怪不得那时自己要带着黄喜一同离开,黄喜却坚决不答应,还口口声声宣称是为了百姓着想。可如今再看,黄喜竟然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悠然自得地在朱高煦身旁溜达。此情此景,让李芳远瞬间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子早就心怀不轨,做好了投敌叛国的打算。李芳远心中的愤怒如同汹涌的潮水般翻涌,对黄喜的背叛感到痛心疾首,同时也对自己未能早些识破他的真面目而懊悔不已。

黄喜此刻满心都是错愕,完全没料到会是这样的局面。原本听闻李芳远被抓,他念及好歹曾有过君臣之情,觉得于情于理都该前来探视一番。哪曾想,刚一露面,连一句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就被李芳远骂得狗血淋头。

黄喜心里那叫一个委屈,脸上的皱纹因极度的无奈和难过都紧紧拧成了一团。他呆呆地站在原地,静静地瞅着李芳远,眼中满是受伤与不解。就这么僵持了一阵,两行清泪毫无预兆地顺着他那布满沧桑的脸颊缓缓滑落。

他一边抬手颤抖着擦拭着眼角不断涌出的泪水,一边声音哽咽,带着浓浓的悲戚开口说道:“真没想到,在陛下您的心里,老臣竟然是如此不堪的一个人。这腊月里凛冽的寒风,吹在身上都不如陛下您刚才说的那些话让人觉得寒冷刺骨啊。罢了,罢了,老臣也实在不想再多说些什么了。既然陛下您如此不想看见老臣,那老臣这就走便是了。”说罢,他微微颤抖着身躯,转身作势欲走,那背影透着无尽的落寞与凄凉。

朱高煦一脸无语地仰头望向天空,眼神中满是无奈,压根就不想搭理黄喜。他心里暗自腹诽,这家伙可真是个人才啊,说哭就哭,如此精湛的“演技”,要是不去当演员,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哼!”李芳远面色如霜,冷冷地哼了一声,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黄喜深深的厌恶。他心里清楚,虽然自己刚才情急之下说的话,在某些细节上可能不太准确。但黄喜此刻却能安然无恙地站在朱高煦身旁,这情形再明显不过,黄喜显然已经背叛了高丽王朝。在这种情况下,李芳远又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看呢?

“大王误会了呀,”闵郡满眼悲怆,目光紧紧锁住李芳远,缓缓说道,“我是带着家中兄弟,一路朝着汉阳赶去,本想着能助大王夺回汉阳。哪料到,在途中恰好碰到了二皇子,然后就被抓了。裪儿的情况也是一样啊。”闵郡说着,眼中泛起泪光,声音微微颤抖,满是无奈与委屈。

这些日子,朱高煦一直对周边的朝鲜残军发起攻势。闵郡他们几人,实在不忍心对自己的同胞下手,所以一直躲在囤积物资的地方,没有轻举妄动。与此同时,他们的心里对身处庆源镇北面的李芳远还抱有一丝期待,想着若是李芳远能够重整旗鼓,再次杀回来,说不定就能扭转局势,那该多好啊。

然而,此刻亲眼看到李芳远如此狼狈不堪,整个人心灰意冷地站在众人面前,闵郡心中所有的希望瞬间破灭。她感觉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将她心中仅存的那点光亮也彻底掐灭。以至于在和李芳远说话的时候,她根本无法抑制心中涌起的悲哀,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沉重的枷锁,透着深深的绝望。

李芳远没再继续纠结黄喜的事,毕竟如今自己已然战败,事到如今,多说又有何用呢?他缓缓伸出手,轻柔地放置在李裪的头顶上,动作里满是为人父的慈爱与关怀。随后,他望向闵郡,神色平静却难掩眼底的担忧,开口问道:“李褆,李补两人呢?”

李褆和李补,是李芳远与元敬王后另外的两个儿子。回想起当时,局势急转直下,败退的速度快得让人猝不及防。王城之中更是一片混乱,到处充斥着喊杀声与哭嚎声。李芳远深知,在那样的险境下,将孩子带在身边实在太过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让孩子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当他决定从汉阳城撤离时,只能匆忙让人去通知妻儿们各自想办法逃散,而后便先行离开了。

此刻,亲眼见到李裪安然无恙地站在自己面前,李芳远一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然而,对另外两个孩子的担忧,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促使他迫不及待地向闵郡问起李褆和李补的下落。他的眼神紧紧盯着闵郡,仿佛想要从她的表情中,第一时间捕捉到关于孩子们的消息,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忐忑与不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闵郡满脸愁闷,缓缓摇了摇头,神色黯然地说道:“我也没见到他们二人啊。当初王宫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李芳硕的人在肆意妄为。我派去他们宫殿找孩子的下人,一个都没能回来。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先回了闵家。后来,我也想尽办法多方打听他们的消息,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半点音信。”

闵郡原本差点直接说出“贼人”二字,但眼角余光瞥见朱高煦就站在一旁,话到嘴边又改得委婉了些。毕竟,在这样的场合,她不想因言语不慎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接下来,李芳远和闵郡互相宽慰着彼此,试图从这艰难的处境中寻得一丝慰藉。然而,他们的话语中仍难掩深深的忧虑与无奈。朱高煦站在一旁,看着两人这般情形,渐渐觉得有些无聊。他摆了摆手,吩咐两个手下在一旁看着,随后自己慢悠悠地走到一边,径直登上庆源镇的一处山头。他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目光投向下方郁郁葱葱的山林,陷入了沉思。

或许是李芳远率众投降的消息不胫而走,竟被女真部落察觉。此刻,下方的山林里,影影绰绰尽是模糊的身影。那些身影鬼鬼祟祟,却始终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张望着。山林间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骚乱声,似是人群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即便过了许久,他们依旧徘徊不去,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就在这时,李芳远神情落寞,脚步沉重而迟缓地走了过来。他缓缓站定在朱高煦身旁,一同望向下方那诡异的场景,沉默片刻后,语气中透着几分无奈与颓废,开口解释道:“当时形势所迫,为了求得一线生机,我不得不把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全部交予哈刺统一调遣。哦,对了,哈刺你应该知道吧?他原本是海西女真各部落的首领,不过,如今恐怕已不再是了。”

李芳远话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似乎有些偏离主题了,赶忙停了下来。他这般失态,实在是因为哈刺如今的下场让他心生诸多感慨,一时没忍住,才多说了几句。

紧接着,李芳远整理了下思绪,继续说道:“后来,当我得知哈刺在部落中已无实权,就明白大势已去,自己注定失败了。只是兵权一直没能收回来,无奈之下,我只能带着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回来。您想啊,我一旦离开,剩下的高丽士兵必然会陷入混乱。所以啊,女真人才急着追我们,就怕那些士兵生出事端,破坏了他们原本的计划。”

朱高煦听后,轻轻摆了摆手,神色淡然地说道:“嗯,我了解!”那简短的回应,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没有丝毫惊讶。

随后,两人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四周静谧得仿佛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一阵冷风呼啸而过,如同一把锐利的刀,划过寂静的空气,也划过李芳远的心。李芳远紧了紧身上的衣物,再次打破沉默,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仿佛历经了无数沧桑与疲惫,缓缓说道:“不知你打算如何处置我的妻儿,他们……可还有活路?”李芳远心里清楚,这个问题虽然残酷,但他终究还是要问出口,不然这颗心始终会悬着,不得安宁。

此时,下方的女真人如同鬼魅一般,安静地隐藏在各种遮挡物背后。即便他们心里明白,已经不可能追回李芳远,却依旧没有撤离的打算。朱高煦望着下方这诡异的一幕,心中也充满疑惑,实在搞不清楚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听到李芳远的询问,朱高煦微微转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诧异,瞥了李芳远一眼,说道:“他们没有跟你说?”

李芳远被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弄得微微一愣,脸上满是疑惑,反问道:“说什么?”

朱高煦瞬间明白了,闵郡和其他人显然觉得难以亲自向李芳远开口提及此事。毕竟,无论措辞多么委婉,这在某种程度上都等同于背叛李芳远。

念及于此,朱高煦决定不再绕圈子,直接向李芳远重新说明情况:“你的妻儿,你暂且不必忧心,他们还有用处,我不会取他们性命的!”

稍作停顿后,朱高煦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所说的仅指李裪,至于剩下的那几个孩子,是生是死,我可就没那份心思去管了。”

听闻此言,李芳远神色一紧,沉声问道:“不知公子想要让李裪干什么?”他的目光紧紧锁住朱高煦,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线索,心中满是对儿子命运的担忧。

反正李芳远已然是命不久矣,朱高煦觉得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必要,便将自己打算让李裪带领剩余高丽士兵,协助新城开疆拓土的计划,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李芳远听完,像是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之前,他满心忧虑,还以为朱高煦会驱使自己儿子去做什么更可怕的事情呢。

朱高煦见李芳远这般反应,不禁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转过头看向李芳远,问道:“看你这心情,似乎还挺不错啊。难道你就没觉得悲哀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芳远听后,自嘲地失笑一声,缓缓说道:“我明白你话里的意思。但我现在都已经是个必死之人了,又怎么能拖累他们一起送死呢?他们能有个好的归宿,我心里也能宽慰不少。至于闵郡,我并不怪她。我心里清楚,她这么做,无非是想让孩子能更好地活下去罢了。”说罢,李芳远望向远方,眼神中虽有落寞,却也带着几分释然。

闵郡与自己携手走过了无数岁月,一路风风雨雨,李芳远对她的为人深信不疑,坚信她绝非那种轻易背叛之人。就拿前段时间来说,自己兵败如山倒,狼狈败逃之后,闵郡依然不顾艰难险阻,放下身段去求娘家出手相助,一心想着帮自己复国,这份心意,这份坚持,足以证明她的忠诚。如今,闵郡选择屈服并投靠朱高煦,李芳远愿意相信,她纯粹是为了李裪着想,为了儿子的未来,她不得不做出这样艰难的抉择。

想到自己的儿子不仅能保住性命,甚至还有机会借助朱高煦的安排,去延续和振兴家族,李芳远心中已然满是欣慰,觉得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你倒是一个看得开的!”朱高煦不禁对李芳远多了几分敬意,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赏。在他看来,面对如此绝境,还能这般豁达,着实不易。

李芳远苦笑一声,脸上写满了无奈,缓缓摊开双手,说道:“看不开又能怎样呢?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这是不变的道理。本王从踏上这条争权之路起,就早已做好了家破人亡的心理准备。如今听到后人能有活下去的机会,我又还有什么资格去奢求更多呢?”

朱高煦听后,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觉得李芳远所言确实在理。在这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能有这样清醒的认知,也算是一种难得的智慧了。

“那……本王就不劳公子动手了,本王希望自己能有个体面的死法。” 见朱高煦沉默许久没有回应,李芳远神情苦涩,终究还是率先打破了这份压抑的沉默,缓缓开口说道。此时的他,眼神中虽透着一丝悲凉,却仍残留着身为一国之君最后的尊严。

面对李芳远的请求,朱高煦依旧没有言语,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在他心中,李芳远与李裪截然不同。李芳远身为成年人,且从未接受过新城方面的思想熏陶与“改造”,心思复杂,难以掌控。这样的人,留在世上,日后恐怕会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所以朱高煦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留他性命。

而李芳远自己,也深知求生无望,更不会说出求活之类的话语。一方面,他在朝鲜王朝的身份太过特殊与重要,只要自己活着,朱高煦必定心存忌惮,难以安心。另一方面,他当了这么多年高高在上的国王,长久养成的高傲自尊,绝不允许自己放下身段,去屈从追随他人。此刻,求一个体面的死法,对他而言,或许是在这绝境中,唯一能保留尊严的方式了。

“多谢二皇子!”李芳远见朱高煦应下自己的请求,脸上虽带着几分落寞,却还是无比认真地朝着朱高煦躬身致谢,那姿态中透着往昔身为君主的郑重。

朱高煦随意地摆了摆手,神色淡然道:“你先下去多陪陪他们吧!”在朱高煦看来,李芳远根本没有逃跑的可能。这里可是他的地盘,李芳远曾经的手下如今都被他牢牢羁押,李芳远孤身一人,纵使有万般能耐,也绝无可能掀起什么风浪,实在不值得他多加防备。

李芳远领命,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缓缓离去。他的背影,透着无尽的萧瑟与凄凉,仿佛整个人的精气神都随着这一场失败而消散殆尽。

然而,李芳远刚刚离开没多久,原本看似平静的下方山林当中,又陡然出现了变化。只见山林间原本影影绰绰的身影开始频繁移动,隐隐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

“请朱二皇子出来一见!” 山林间,一道身影缓缓现身,步履蹒跚地朝着庆源镇下方走来。此人一边走,一边用带着明显颤抖的声音朝着山上呼喊。

只见古混孤零零地站在山脚之下,显得格外渺小与无助。他的前方,是庆源镇中新城士兵那一张张冷峻的面庞,以及他们手中那寒光四射、蓄势待发的弓箭,仿佛只要稍有异动,便会万箭齐发。而他的后方,山林里隐隐藏着一个个同族的女真人,他们大多躲在树木、岩石等掩体之后,不敢轻易露面,只敢偷偷探出头来观望,神色中满是恐惧与犹疑。

在这些女真族人之中,还隐藏着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那便是如今女真族新推举出来的首领——阿哈。

古混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完全是奉了阿哈的命令。当下的局势对女真部落极为不利,本就胜算渺茫,而李芳远的叛逃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稳定局面,女真部落对手下的朝鲜士兵严密封锁了李芳远离开的消息。可阿哈心里清楚,纸终究包不住火,这种事根本瞒不了多久。一旦剩下的朝鲜士兵知晓此事,势必会引发一场不小的骚乱,到那时,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无奈之下,阿哈权衡再三,决定亲自前来与新城士兵求和,试图寻找一丝转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经过这些时日与新城士兵的多次交战,阿哈等人已然得知朱高煦已亲自抵达庆源镇。在他们看来,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与朱高煦直接对话。所以,此次古混便遵照阿哈的指示,径直朝着庆源镇大声呼喊,求见朱高煦。

古混站在那里,双腿不受控制地微微打颤。一想到接下来要与朱高煦直接对话,他的内心就被恐惧填满。毕竟,外界传言朱高煦心狠手辣,见人就杀,这些传闻像阴影一样笼罩着他,让他越想越害怕。

而此时,朱高煦恰好就在镇子大门口。古混刚一开口,他敏锐的目光瞬间就转了过去。古混的嗓门极大,再加上庆源镇所处的海拔不算高,声音传播不受太多阻碍,所以古混的每一个字,朱高煦都听得清清楚楚。

对于古混的求见,朱高煦并没有选择通过手下人传话,而是直接朝着下方高声喊道:“我就是朱高煦,有什么事情?”那声音犹如洪钟,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在山间回荡。

听到朱高煦的声音,古混的心脏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紧张的情绪瞬间蔓延至全身,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嘴巴张了张,却一时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他感觉自己的舌头变得无比沉重,好不容易才艰难地吞咽了一口唾沫,试图缓解这份紧张,可那股压迫感依旧如影随形。

阿哈藏身于古混身后百米开外的一块大石头后面,当听到朱高煦那响亮的喊话后,他瞬间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过,阿哈可没傻到直接跳出去与朱高煦面对面交谈。毕竟,他对朱高煦的态度一无所知,贸然露头,万一朱高煦一声令下,他很可能直接被乱枪打死,到时候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看到古混站在前方,呆呆地愣在那儿不说话,阿哈心里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在心里忍不住怒骂道:“这该死的玩意儿,倒是赶紧说话啊!”阿哈心急如焚,不断想示意古混,希望他能赶紧开口,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过了好几秒,古混这才浑身一颤,像是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终于响了起来:“朱二皇子,我是女真部落派出的使臣古混,此次冒昧前来,是代表我女真部落,特意向您商讨求和之事!”古混说完这句话,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嗓子眼,他紧张地盯着上方的朱高煦,等待着对方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