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三家联合(2 / 2)

卡木气得浑身发抖,直接指着李芳远的鼻子,劈头盖脸地痛骂了一番。随后,他咬着牙,目光灼灼地看向哈刺,义正言辞地说道:“哈刺首领,咱们女真部落之间的事,容不得一个外人在这里肆意指指点点。不管这家伙是什么身份,如此随意地污蔑我们建州女真,这可是犯了大罪。我希望你能给我们建州女真一个合理的交代。”卡木满脸的愤懑,显然对李芳远的言论极为恼怒。

面对卡木这副不依不饶的模样,李芳远却显得异常镇定。他双手环胸,神色淡然,丝毫不为所动,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处境。因为他相信,哈刺是个头脑清醒、有判断力的人,不会仅凭卡木的一面之词,就盲目行事。李芳远觉得哈刺能明白当下局势的复杂,以及自己所说的话并非无的放矢。

哈刺只是淡淡地瞥了卡木一眼,并未搭话,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李芳远,继续追问道:“火器当真如此可怕?以你手中那两万精兵,再加上我们女真部落对山林地形的熟悉优势,难道就没有与新城士兵抗衡的能力?”哈刺眉头紧锁,显然对李芳远所说的新城火器威力仍有些将信将疑,毕竟在他的认知里,己方所拥有的兵力与地形优势不容小觑。

李芳远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满是苦涩与无奈:“火器的威力确实超乎想象。之前我与新城的人交过手,他们仅仅出动几百支燧发枪,就能驱使一群看似乌合之众的士兵,将我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节节败退。更何况,如今对方很可能上万人人手配备一支燧发枪。”李芳远回想起那场战斗,仍心有余悸,对方火器展现出的强大杀伤力,至今历历在目。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若是新城士兵选择进入山林与我们周旋,凭借复杂的地势,我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现实情况是,他们以火炮开路,进行大面积的扫荡式攻击。在这种攻势下,我们根本连藏身之处都找不到,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别再想着逃跑了,”李芳远一脸严肃,“要是分散开跑,只会被新城士兵逐个击破。可要是大家一起跑,你们女真部落善于在山林间灵活行动的优势,就根本发挥不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双方都心照不宣。那就是一旦决定逃跑,先跑的那一方,必定会遭到新城士兵更为猛烈的攻击。李芳远心里盘算着,最好能让女真部落先去冲开一条血路,自己再趁机撤离。而女真部落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他们也希望李芳远的军队能当这个“出头鸟”。

实际上,除了这些考量,李芳远自己从内心深处也不愿逃跑。他心里清楚,如今复国本就困难重重,如果再继续往北逃窜,往后想要回来就更是难如登天了。难道自己真要像女真部落这样,一直过着在山林间野蛮粗陋的生活吗?一想到这儿,李芳远的眼神中就透露出一种不甘和决绝。

“我们好心好意来劝你们,没想到你们竟然如此不识好歹,简直就是一群白眼狼!”见在场众人都对自己不理不睬,卡木气得满脸通红,忍不住一脸愤怒地大声嚷嚷起来,那声音在空旷的营帐里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哈刺原本就被当前复杂棘手的局势搅得心烦意乱,此刻卡木这般吵闹,更是让他火冒三丈。他眼神瞬间变得阴厉,冷冷地盯着卡木,语气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建州女真要是真有这份好心,那就别在这里废话,赶紧现在就逃!要是你们真能成功逃出去,等这事一了,我哈刺亲自带着好酒,给阿哈赔礼道歉。但要是你们不敢付诸行动,那就给我闭嘴,别再拿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出来卖弄,烦得很!”哈刺一边说着,一边向前逼近一步,眼神中的警告意味愈发浓烈。

被哈刺这充满威慑力的眼神一瞪,卡木心中陡然一慌,仿佛被重锤击中。可他心里清楚,自己好歹是建州女真特意派来的使臣,肩负使命,绝不能在这关键时刻给建州女真丢脸。即便内心慌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表面上他还是强装镇定,硬着头皮,大手用力一挥,从鼻腔里挤出一声冷哼:“既然你们如此不领情,那我确实也没什么多余的话好说了。”那故作镇定的姿态,却难掩语气中的一丝慌乱。

话音刚落,卡木猛地转身,大步迈向营帐门口,作出一副要离去的架势。他的脚步看似沉稳,实则内心忐忑,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慌乱的心跳上。

哈刺看着卡木的背影,没有丝毫阻拦的意思,眼神依旧冰冷如霜,冷冷地说道:“回去告诉你家首领,要是真心打算联手,那就带着诚意来好好谈判。要是还想着算计利用我们,那就从此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涉吧!”

其实即便李芳远不开口,哈刺从一开始就没相信卡木的说辞。毕竟当下的局势很明显,建州女真处于海西女真的外围,一旦新城士兵进攻,他们首当其冲,阿哈肯定比自己还要着急应对。哈刺对阿哈比较了解,相信他在这种关乎部落存亡的大事上,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李芳远目光紧紧盯着哈刺的眼睛,神情严肃且焦急地说道:“现在时间紧迫,容不得我们再犹豫不决了,哈刺,你还是尽快做出决定吧。究竟是选择逃离,还是要与新城士兵拼上一场,给个准话。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若是你打算突破新城士兵的防线,那我手下的高丽士兵可绝不会充当白白送死的炮灰!”李芳远说话时,眼神坚定,透露出不容商量的意味。

哈刺听到这话,只感觉一阵头疼,忍不住伸手揉了揉眉心。他原本确实盘算着,高丽士兵人数众多,或许可以哄骗他们去吸引新城士兵的火力,为女真部落争取机会。但现在看来,李芳远精明得很,根本不会轻易上钩。这局势愈发棘手,让他一时之间也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要不暂且先等上两天?说不定建州女真那边着急了之后,就会发动突围。咱们时刻留意他们的动向,一旦他们准备行动,咱们就跟在他们身后。”泰托的脸从哈刺身后小心翼翼地探了出来,带着几分试探地提议道。

泰托心里其实很矛盾,他既不想让海西女真部落率先突围,因为那无疑是去送死,会让部落遭受巨大损失;可他也不愿意留下来,与装备精良的新城士兵拼死相斗,同样会付出惨痛代价。所以,他才想出这么个看似“两全其美”的主意。

听到泰托的话,李芳远只是轻轻发出一声不屑的呵声,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但那浓浓的讽刺意味却已经拉满。在李芳远看来,泰托的这个提议实在是太过天真愚蠢,把海西女真部落的命运寄托在建州女真身上,而且还妄想不费吹灰之力地跟在后面捡便宜,这种想法简直不切实际,根本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战局变化和建州女真的心思。

泰托顿时被李芳远这声呵弄得恼羞成怒,双眼瞬间瞪大,眼神如同恶狼一般凶恶地瞪着李芳远,大声质问道:“你什么意思?”那模样仿佛下一秒就要冲上去与李芳远理论一番。

李芳远却毫无惧色,毫不留情地直白骂道:“蠢货!你就没想过,建州女真难道就不能往南边撤离,直接躲到我们这边来?到了那个时候,你难道真会耗费本就紧张的兵力,去把他们驱赶出去?如此一来,最后能不能跑掉还两说,却白白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反而让新城士兵有足够时间将我们所有人都死死堵在这里!”李芳远语速极快,每一个字都像利箭一般射向泰托,将他那幼稚想法的漏洞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这话,泰托的脸瞬间憋得通红,红得就像熟透的番茄。他此刻才如梦初醒,还真就没考虑到建州女真有往他们这边跑的可能性。而且仔细想想,李芳远说得确实在理,即便建州女真真的跑过来,为了保存实力对付新城士兵,他们也绝不可能去驱逐建州女真。这一下,泰托意识到自己的提议是多么愚蠢,心里既恼恨自己的疏忽,又对李芳远犀利的言辞感到有些羞愧。

李芳远见泰托显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提议的荒谬,却依旧不打算就此罢休,继续毫不客气地说道:“再者说了,就算阿哈真的决定率先突围,你难道就天真地以为,他们真能为我们打开一条逃生的缺口?我刚刚不过是按照最理想化的状态给你们分析局势,可依我看,新城士兵绝不可能像想象中那么弱。所以大概率,建州女真这一去,除了白白送死,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李芳远一边说,一边微微摇头,眼神中满是对泰托想法的不屑。

“这样说来,我们反倒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将所有的力量整合起来,和新城士兵来一次正面交战?”哈刺在一旁静静听着李芳远的分析,原本烦躁的情绪此刻反倒平静了下来,他目光沉稳,一字一句地向李芳远问道。

李芳远听哈刺这么问,赞同地用力点点头,神情严肃且认真地说道:“不错,不仅如此,行动还要尽早。你看现在新城士兵刚到不久,分布还较为分散,我们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大,这是我们唯一的优势。我们可以兵分多路,将新城士兵牵制在不同的方位,尽全力阻止对方南下的推进速度。只要能把他们拖住,时间一长,对方粮草供应就会出现问题。毕竟他们不像我们女真部落,熟悉山林环境,可以随时上山打猎获取食物。这么多士兵,光靠打猎根本满足不了需求。一旦他们粮草耗尽,自然就会退去。而且,说不定到那个时候,我们还能抓住机会,顺势反打,扭转局势。”

李芳远心里清楚,所谓的整合力量正面交战,实际上就是以骚扰战术为主。不过他坚信自己所说的反打并非毫无可能。毕竟新城士兵人数众多,行军时携带的粮草肯定有限,又不能像女真部落一样灵活地依靠山林资源补给。只要己方策略得当,坚持骚扰,对方迟早会因为粮草不继而被迫撤退,届时己方就能把握时机发动反击。

“可你不是说新城有的是钱吗?而且他们还有船只,吃完粮食之后用船只直接运送不也行吗?”哈刺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虑,向李芳远发出了疑问。他觉得以新城的财力和运输条件,似乎粮草供应并非难题。

李芳远听到这话,面部不自觉地微微一抽,这确实也是他最为担心的问题。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这就完全要看朱高煦弄死我们的决心究竟有多大了!”说这话时,李芳远的神情有些凝重。

在李芳远看来,换做是其余势力,若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拿下敌人,出于成本和利益的考量,绝不可能一直在这边耗下去。然而朱高煦却截然不同,他背后有着强大的支持,财力雄厚,时间和资源对他而言似乎并非稀缺之物,完全能耗得起。这就使得局势变得异常棘手,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也愈发沉重。

见哈刺几人的脸色瞬间耷拉下来,仿佛被乌云笼罩,李芳远心中一紧,赶忙又追加了一句,试图给众人燃起一丝希望:“不过你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冬天一到,情况就会有所变化。冬天不仅新城士兵因寒冷战力会下降不少,而且海水温度也会随之降低。要知道,一旦海水结冰,船只便无法前行,如此一来,新城就无法给士兵进行补给了。据我估算,还有四个月左右海水差不多就要结冰了,所以我们只要能扛住新城这四个月就好。”李芳远一边说着,一边用坚定的眼神扫视着众人,希望能借此传递力量。

然而,听完李芳远的话之后,哈刺的脸色依然没有丝毫好转。四个月的时间,在这危机四伏的局势下,实在是太过漫长了。他不禁暗自思忖,在新城士兵的猛烈攻势下,自己和部落真的能幸运地活到那个时候吗?

李芳远无奈地摊摊手,说道:“我心里明白,这确实有些困难,可咱们如今也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不是吗?当下这种绝境,我们也只能拼尽全力去试一试了。”李芳远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他深知此刻容不得丝毫退缩。

“接下来还请首领你能和我密切配合,咱们把我带来的高丽士兵和女真部落的勇士合理调配开来。你们的勇士对山路熟悉,有你们在前面带领,我们高丽士兵的战斗力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李芳远继续说道,语气诚恳且急切,希望能说服哈刺。

哈刺沉默着,目光直直地盯着李芳远的眼睛。他不得不承认,李芳远的话确实在理,这样的安排在对抗新城士兵时或许能发挥出最大的战力。然而,哈刺的心中也有着自己的顾虑。一旦按照李芳远所说的做,战后李芳远的士兵势必也会对山路了如指掌。到那时,如果李芳远有其他心思,想要对自己和部落动手,无疑就会变得容易许多。这种潜在的威胁,让哈刺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刺犹豫了好一阵,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潜在的未来威胁,一边是迫在眉睫的灭族危机。最终,生存的本能还是占了上风,他咬咬牙答应了下来。毕竟,倘若此次危机都无法度过,整个女真部落都将面临灭顶之灾,还谈什么以后的隐患?当务之急,是先闯过眼前这道鬼门关。

其实,哈刺心里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两支军队融合在一起,并非只有高丽一方能从中获利。毕竟在这次合作中,女真部落处于主导地位,他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力量逐渐渗透到李芳远的军队当中。假以时日,说不定自己还有可能直接掌控高丽军队的大权,把李芳远彻底架空。到那时,鹿死谁手,就要看双方谁的手段更高明、更厉害了。

就这样,两人各自怀揣着自己的心思达成了合作。随后,哈刺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命人快马加鞭去召集各部落的头领。他深知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部落的生死存亡。与此同时,李芳远也赶忙让人快些赶回军队驻地,传达消息,让士兵们做好准备,即刻赶来汇合。

“也不知阿哈那边究竟是怎么打算的?”李芳远伫立在营帐门口,目光不由自主地朝着建州女真所在的方向远远望去,眼神中透露出隐隐的担忧,喃喃说道。此刻的局势错综复杂,阿哈的态度和行动,对他们接下来的应对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哈刺静静地站在他身旁,脸上神色一片平静,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胸有成竹地说道:“放心吧,他会来的。”哈刺对阿哈的脾性和当下的局势有着自己的判断,他相信在如此危急的关头,阿哈不会坐视不管。

事实正如哈刺所料。第二天一大早,晨曦的微光刚刚洒在大地上,阿哈便亲自快马加鞭赶到了哈刺的部落。只见他风尘仆仆,神色凝重,显然建州女真那边所面临的情况已然严峻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容不得他再有丝毫耽搁,必须立刻与哈刺等人商讨应对之策。

当阿哈得知李芳远的真实身份,并且知晓还有两万高丽士兵可供调配时,他不禁微微一愣。此前,派去的使臣回禀时只是含糊提及建州女真这边有个身份颇高的高丽人,然而阿哈无论如何也没料到,这个人竟然会是高丽的国王。

短暂的惊愕过后,阿哈顿时一阵大喜。毕竟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多一份力量便多一分胜算。李芳远的加入,无疑为他们与新城士兵的对抗增添了强大的助力,让胜利的天平似乎更倾向了他们这边。

此次前来,阿哈原本心里打着主意,想着大家都别耍心眼占便宜,三方合力朝着一个方位全力突围,兴许能闯出一条生路。但当他耐心听完李芳远对局势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后,他心中原本的念头瞬间消散。

随后,三方自然而然地按照李芳远和哈刺之前商量好的策略展开行动。首先,对各方兵力进行了详细统计。建州女真这边,总人数共计一万一千多人,其中具备战斗能力的高达六千多人;海西女真相对而言稍逊一筹,总人数八千多人,能参战的有四千多人。如此算来,女真两部加起来,具备战斗能力的士兵一共有一万两千人。而李芳远带来的高丽士兵,此时还剩下一万九千多人。

一番紧张而激烈的商议过后,众人决定将所有士兵打乱重新编排,以百户所为基本作战单位。每个百户所中,大致安排四十名左右的女真士兵和六十名高丽士兵。这样的人员配比,既能发挥女真士兵熟悉地形、擅长山林作战的优势,又能借助高丽士兵相对庞大的人数增强整体战斗力。此外,每个百户所设置一名总旗进行统领,并未设立小旗,而这些总旗的职位,均由女真人担任,以此确保在作战指挥上,女真部落能起到主导作用,保障整个军事行动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按照既定的军事编制规划,十个百户所进一步组成一个千户所。千户所至关重要的千夫长职位,毫无例外,全部由女真部落那些经验丰富、威望颇高的头领来担任。毕竟在山地作战方面,女真部落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由他们来领导千户所,似乎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面对这样的安排,李芳远虽心中有些无奈,但也着实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自己带来的高丽士兵,对山地战的门道一知半解,在这方面,确实只能听从女真部落这些“专业人士”的指挥。他心里清楚,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有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才有可能在与新城士兵的对抗中赢得一线生机。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哈刺和阿哈迅速行动,同时向各自的部落下达了一系列重要命令。首先,为了保障部落的未来延续,他们安排女真部落中的妇孺老幼全部向南转移,尽可能远离即将爆发的激烈战场,确保族人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刚刚组建完成的联军也开始朝着北面快速进发,不惜一切代价阻挡新城士兵南下的脚步。

小主,

……

在松花江下游的一处山野间,氛围略显凝重。耿青一脸严肃,迈着沉稳的步伐,围绕着营地周边仔细查看。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些设置好的防御设施上,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谨慎。从简易的栅栏到暗藏的陷阱,他都认真且仔细地检查着,仿佛这些防御设施就是他们抵御未知危险的最后一道屏障。直到确认每一处都毫无问题后,他才微微松了口气,转身回到营帐之中。

一进营帐,耿青熟练地拿出一碗方便面,烧了些热水,给自己泡上。思绪不禁飘回到从前,自从告别了自己的爷爷奶奶,耿青带着父母一同前往新城,生活便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还记得刚抵达新城报名后的第二天,他就幸运地分到了一处院子。虽说这院子面积不大,而且还是和别人合住,但对于一直以来都和爷爷奶奶那一大家子十多口人,挤在仅仅两个茅草屋里的耿青一家三口而言,这样的居住条件已然如同天堂一般。那狭小的茅草屋,曾经每到下雨天便四处漏雨,一家人在局促的空间里辗转难眠。而如今,在新城的这个小院,哪怕空间依旧有限,却充满了希望与安稳。

在新城安稳下来后,耿青有幸见到了新城那位声名远扬的财务大总管唐月。唐月目光敏锐、行事果决,在新城的财政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唐月会面后,耿青便投身于一系列严格且专业的培训之中。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暗卫,而且还是带有特殊称号的精英暗卫。

耿青凭借着紫五的身份,肩负着重要使命,悄然潜入到晋地大同城。在大同城的那段日子,他小心翼翼地收集着各类情报,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关乎新城的决策走向。然而,世事难料,仅仅过去两个月,局势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棣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收复了大明北边。大同城的一众官员,由于全都是朱允炆的心腹,朱棣毫不留情,将他们全部斩杀,而后换上了自己信得过的人手。

这一变故,让耿青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他之前费尽心思收集到的信息,瞬间全部化为泡影,成为了无用功。而且,鉴于新城与北平之间微妙的关系,没过多久,耿青便接到紧急召回的命令。他满心无奈与不甘,只能收拾行囊,结束在大同城的潜伏任务,踏上归程。一路上,他心中五味杂陈,深知此次任务的变故并非自己所能左右,只希望回到新城后,能有机会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

由于南朝那边各个职位都已人员就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不再需要额外的人手,耿青就这样陷入了无事可做的困境。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到家中,百无聊赖地躺了整整一个月。每天,他不是望着天花板发呆,就是在屋子里漫无目的地踱步,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与焦虑。

好在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没过多久,因扶桑那边撤回了许多士兵,军部为此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改革。为了给这些归来的士兵安排新的职位,整个军区都忙碌起来,而耿青也因此有了新的契机,被一并编入到了东城军区。

然而,由于他暗卫的身份特殊,不能对外公开,所以即便有着丰富的情报工作经验,耿青到了东城军区之后,也只能从最底层的小兵做起。当他第一次身着崭新却略显朴素的小兵军装,踏入军区的那一刻,心中既有对未知挑战的紧张,又怀揣着一丝重新证明自己的期待。

耿青踏入东城军区,本以为要在底层默默打拼许久,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为他开启了一扇通往荣耀的大门。令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是,他竟展现出极强的武学天赋。无论是复杂的招式套路,还是高深的内功心法,他都能迅速领悟并融会贯通。不仅如此,他对军事领域似乎也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感知。战场上的排兵布阵、战略规划,在他眼中仿佛有着独特的脉络,总能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见解。

在新城内部组织的几大军区比试中,耿青如同一匹黑马,凭借着卓越的武学与军事才能,多次斩获奖项。他在比试场上的英姿,令众人瞩目,每一次出招都刚劲有力,每一次决策都沉稳果断。这些出色的表现,让他迅速脱颖而出,直接被任命为百夫长,麾下统领着一百多个手下。

成为百夫长后,在新城完善系统的悉心指导下,耿青的实力更是突飞猛进,短短时间内就跻身三流高手之列。尽管在高手云集的军队里,三流高手仍处于垫底位置,但他进步的速度实在惊人。这份神速,不仅让战友们惊叹不已,也为他赢得了不少奖励。

时光流转,如今的耿青在新城已然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一座独立的院子。这座院子虽算不上奢华,却承载着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努力的成果。院子里有几间房,他特意安排父母住一间,自己和妻子住一间,还多出了一间闲置着。手中逐渐有了些积蓄后,耿青的心里便一直盘算着一件事,那就是将老丈人一家接过来一起住。他深知妻子对家人的思念,也希望能为妻子尽一份心意,让两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从有这个想法开始,一直到他跟着部队来到眼下这个地方,耿青想尽了各种办法,四处打听老丈人一家的踪迹,却始终一无所获。每一次满怀希望地去询问,得到的却总是失望的答复,这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一想到等自己回去,新城就要整体搬离到扶桑,耿青不禁发出一阵哀叹。扶桑远在海外,这一去,往后还能不能再和老丈人一家见面,实在是个未知数。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惆怅,对未来感到迷茫。

但即便如此,耿青还是下定决心,扶桑他是一定会跟着去的。在他心中,朱高煦领导下的新城充满了机遇,他坚信只要紧紧追随,自己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给家人更安稳富足的日子。只是,一想到要让妻子离开熟悉的故土,或许往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耿青的心中便满是愧疚。

就在耿青沉浸在回忆之中时,那碗泡着的方便面终于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宣告它已泡好。耿青回过神来,起身走到营帐角落的地毯旁。这地毯虽不算华丽,却给略显简陋的营帐增添了几分温馨。他俯下身,从放在地毯上的背包里,熟练地取出两根筷子,动作干净利落。

紧接着,他又伸手拿起放在一旁的两个馒头。这馒头个头不大,却实实在在,是行军途中的重要口粮。他拿着馒头,转身走到放着方便面的地方。

随后,耿青双膝稳稳地盘坐在地上,那姿态犹如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士,即便是在简单的饮食时刻,也透着一股沉稳与坚毅。他轻轻地将馒头掰碎,一块一块仔细地扔进方便面里。每一块馒头落下,都激起一小片汤汁。

营帐内的布置十分简单,并没有舒适的床铺。然而,为了让士兵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能稍微睡个好觉,每个人都配备了一个厚实的床垫。即便地面并不平坦,但有了这床垫,晚上睡觉时,大家也不会觉得硌得慌,

耿青熟练地操起筷子,一下子挑起一大筷子裹着碎馒头的方便面,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然后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那狼吞虎咽的模样,仿佛这是世间最美味的佳肴。紧接着,他惬意地闭上双眼,脸上满是享受的神情,全身心沉浸在这简单却美味的食物所带来的满足感之中。

这方便面,可是新城新研发出来的“神奇”美食。它最大的优势便是便于携带,对于行军打仗的士兵们来说,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干粮。在这次战役中,部队的饮食安排是,中午能吃上米饭和肉,补充足够的能量,而早晨和晚上,士兵们的主食便是这方便面。

但耿青丝毫没有吃腻的感觉。回想起过去,那些艰难日子里吃的饭菜,与这方便面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如今,不但能吃上如此美味便捷的食物,而且一天还能保证三顿饭。耿青在心里暗自感慨,恐怕也只有新城的士兵,才有这般令人羡慕的好待遇。

饱餐一顿后,耿青拍了拍微微鼓起的肚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稍作休息,他便迅速从行囊中取出地图。这地图展开后,上面的线条、标识清晰明了,山川河流以不同的符号和颜色呈现,让人一目了然。耿青的目光顺着黑龙江的线条缓缓朝下移动,手指也亦步亦趋,最终准确地落在代表自己所在位置的标识上。

接着,他的眼神聚焦在地图的南面,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一阵沉思。片刻后,他的手指轻轻落在一个小小的黑点之上。

对于耿青和他的战友们而言,行军扎营绝非随意而为。为了防止敌人趁其不备发动偷袭,他们必须精心挑选地势较好的位置。既要视野开阔,便于观察四周动静,又要易守难攻,能够在遭遇攻击时迅速组织防御。

不仅如此,整个行军计划严谨有序,每支队伍每天要抵达的据点都是提前固定好的。从地图上看,这些据点连接起来,始终保持着一条从南到北的直线。这条直线就像是一条无形的战略脉络,贯穿整个行军路线,指引着部队稳步推进。

由于前期行军速度较快,截至目前,耿青所在的队伍已经顺利经过了五个据点。

此次行动,新城可谓是孤注一掷,下了十足的血本。在这支队伍里,武器装备的配备堪称豪华。每位士兵都配备了一把手枪,握在手中,那冰冷的触感仿佛赋予了他们无尽的力量。不仅如此,每支队伍还额外配备了三门大炮,这些大炮犹如战场上的巨兽,静静伫立,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慑力。

为了保障行动顺利,新城甚至动用轮船,直接将大车和摩托运输到了作战区域。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大大提升了部队的机动性,使得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地形中迅速转移、灵活作战。更让人惊叹的是,手雷、地雷这类对于当地势力来说从未见过的先进利器,也是一箱一箱地被拿了出来,堆积如山,仿佛不要钱一般。

如此强大的装备支撑,让耿青信心满满。他心中暗自思忖,哪怕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凭借着这些精良的武器和己方严密的部署,敌人也休想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

对于此次大扫荡行动,耿青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他深知,自己如今所拥有的安稳生活,皆是新城给予的。新城对他而言,不仅是一个庇护所,更是改变他命运的地方。所以,只要是上面下达的命令,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全心全意地为新城效力。

在耿青眼中,女真部落与此前遭遇的残元势力并无本质区别。他们在过往的行径中,都有着打家劫舍的恶行,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因此,每当面对这些势力,耿青的心中都不会泛起一丝怜悯。在他看来,这些人就如同强盗一般,不值得同情,对他们的打击,是正义之举。

饱餐一顿后,耿青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利索地走出营帐。视野当中,随处可见骑着摩托在山间穿梭的新城士兵。这些士兵身姿矫健,驾驶着摩托在山林间风驰电掣,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山谷间回荡。

此地的山势不算太高,对于摩托车的行驶较为有利,士兵们能够灵活地在其间驰骋,执行着巡逻、侦察等各项任务。然而,一旦遇到地势过高、地形太过复杂的山峦,士兵们便会采取另一种策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朝着山里开上几炮,借助炮弹爆炸产生的威力和声响,来探查山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