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世界格局(1 / 2)

只听得“吱呀”一声,房间门被从外面缓缓推开,紧接着,朱棣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走了进来。小女孩扎着两个俏皮的小辫子,眼睛像黑宝石般明亮,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小宁啊,你先在这里乖乖坐着,爷爷一会儿就陪你玩哈!”朱棣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屋内,将怀中的朱瞻宁轻轻放在靠门的椅子上。随后,他开始左顾右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与探寻。

朱棣原本的计划,是不打算向傅雨兰、陆青叶和任果几人透露此次前来的真实目的,想着随便找个借口,趁众人不注意,偷偷溜到朱高煦的书房去探寻一番。毕竟,他心里藏着些自己的考量,对朱高煦书房里可能存在的东西十分好奇。

然而,徐妙云却坚决不同意他这个做法。在徐妙云看来,偷偷摸摸的行为,就好像两人在合谋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一样,这让她心里总感觉浑身不自在,仿佛有无数只小虫子在身上爬。

面对徐妙云的坚决反对,朱棣也毫无办法。无奈之下,他只能让徐妙云向几人稍稍提了一嘴自己的想法。

好在傅雨兰几人虽然面露为难之色,但碍于情面,也不好直接拒绝朱棣的请求。况且,朱高煦的书房平日里确实没什么特别值钱的物件,朱高煦自己也鲜少光顾书房,里面似乎并没有什么需要特别保密的东西。思及此,几人犹豫片刻后,最后还是答应了朱棣。

几个女人心里自然都对朱棣此番举动充满好奇,很想知道他到底想要在朱高煦书房里做什么。但她们此刻还得陪着徐妙云,而徐妙云又没有一同前往的打算。若是让她们单独陪着朱棣去书房,从身份上来说不太合适,显得过于亲近;可要是安排下人陪着,又怕给朱棣一种被监视的感觉,毕竟人家可是燕王,这样做说不定会惹得他不快。

就在几人左右为难之时,好在朱棣自己给出了解决办法。朱棣提出要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去,起初他倒没有过多复杂的想法,只是单纯觉得不能让自己的行为显得目的性太强,得找个幌子,便想着借想念孙子们这个由头来当挡箭牌,让自己去书房的行为看起来更自然些。

而听到朱棣这个建议之后,傅雨兰几人几乎没怎么思考就立刻答应了。她们心里想着,让孩子们跟着倒也不错,等朱棣离开书房回来之后,便可以旁敲侧击地问问孩子们,朱棣在书房里究竟干了些什么,说不定能从中知晓朱棣的真实意图。

可问题是,其余孩子年纪太小了,对朱棣这个爷爷还较为陌生,心里难免有些怯生生的。而且,朱棣一个人着实也照顾不了太多孩子,精力有限。一番商量下来,最后就只有朱瞻宁一个孩子,或许是因为性格活泼些,又或许是和朱棣更为亲近,愿意跟着朱棣一同前往书房……

思绪拉回到朱高煦的房间里,朱棣一边轻轻拍着朱瞻宁的小脑袋,嘴里温柔地说着话,一边不动声色地让视线在书房里四处打量。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探寻,仿佛要把书房的每一个角落都看穿。

“这个狗东西,书房都装扮得这么漂亮。”环视完一周之后,朱棣忍不住低声嘀咕嘟囔了一句。他的语气里,有那么一丝羡慕,又夹杂着些许嫉妒。

眼前的书房面积不算大,也就几十平方米。然而,光是那窗户便足够吸引人眼球,全部是用干净透亮的玻璃装扮而成。窗户正对着朝阳的方向,每到白天,太阳的光辉毫无保留地照射进来,瞬间让整个房间变得一片亮堂,仿佛被金色的纱幔笼罩。就连书桌上面,也精心覆盖着一层玻璃,擦拭得一尘不染,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光泽。书桌上摆放着几个模样千奇百怪的东西,朱棣仔细端详,却发现自己竟一个都不认识。但仅仅是看一眼,便能感觉到这些物件透着一种高大上的气质,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的世界。

朱棣看着这一切,心里那叫一个眼红。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书房与之对比,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书房和朱高煦的这间相比,简直连人家的脚毛都比不上。这种落差感,让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好的,爷爷你忙就好,不用管我的,我自己玩就好。”这时,朱瞻宁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可爱的小猪佩奇玩偶,乖巧地抬起头,点了点头说道。她那稚嫩的声音,如同银铃般清脆,在安静的书房里回荡。

朱棣自然是不认识小猪佩奇这个玩偶的,可不知怎的,看着小孙女把它紧紧抱在怀中,竟莫名地觉得这小玩意可爱起来。当然,在朱棣心里,还是自己那乖巧可爱的小孙女最招人喜欢,正是因为孙女的可爱,才让这玩偶也仿佛增添了几分魅力。他看着朱瞻宁,脸上不禁露出了宠溺的笑容,眼神里满是疼爱。

从前,朱棣无疑是更喜欢儿子的,毕竟在古代,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可此刻,当他看到不哭不闹、安安静静宛如瓷娃娃般精致可爱的朱瞻宁后,心中的想法不禁有些动摇了。他暗自思忖,或许女儿也是相当不错的吧?在朱瞻宁身上,那乖巧可人的模样,纯净天真的气质,着实让人心生欢喜。

小主,

然而,这个念头仅仅在他脑海中停留了片刻,便如流星般转瞬即逝。他忍不住自我否定,毕竟,这世间又能有几个人家的女儿,能像朱瞻宁这般漂亮可爱到让人移不开眼呢?这样的孩子,简直是万里挑一。

“真听话!等爷爷忙完带你玩!”朱棣满心欢喜,忍不住亲热地轻轻掐了掐朱瞻宁那粉嘟嘟的小脸蛋。这孩子实在是太讨喜了,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仿佛带着魔力,深深吸引着他。

朱瞻宁依旧乖巧听话,轻轻“嗯” 了一声,睁着那双懵懂而清澈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朱棣,眼神中透着对爷爷的信赖与好奇。那模样,仿佛在说自己会乖乖等待爷爷忙完。

又仔细叮嘱了一声后,朱棣这才转身,迫不及待地在房间里翻找起来。他的动作迅速而急切,眼神在各个角落游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书籍被一本本翻开,抽屉被一个个拉开,他的身影在书房中快速穿梭。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终于从桌子底下直起腰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怎么就找不到呢?他心中满是疑惑与焦急,原本笃定能找到的东西,此刻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不见踪影。这让他愈发烦躁,眉头紧紧皱在一起,陷入了沉思。

“爷爷,你在找什么东西啊?”朱瞻宁看着朱棣站在桌子前,一副四顾茫然、无措的样子,忍不住奶声奶气地开口问道。她那纯真无邪的大眼睛里,满是对爷爷奇怪举动的好奇。

听到旁边朱瞻宁的声音,朱棣本能地刚准备先安抚小家伙一阵,就怕她一会儿哭闹起来,毕竟小孩子的情绪说变就变。可就在他转头的瞬间,眼睛顿时一亮,仿佛黑暗中突然捕捉到了一丝曙光。

对啊,怎么就没想到直接问孩子呢?这孩子在新城待的时间比朱高煦都长,说不定真知道些什么呢!这个念头在朱棣脑海中一闪而过,瞬间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

想到此处,朱棣立刻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般,屁颠屁颠地跑到朱瞻宁所在的椅子前方,动作敏捷地半蹲下来。此时,他的脸上竟浮现出丝丝谄媚的笑容,看起来与其说是威严的爷爷,倒更像是一个哄骗小孩子的大叔叔。

“小宁啊,你知不知道你爹将坤舆图放在了哪里啊?”朱棣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又亲切,眼睛紧紧盯着朱瞻宁,生怕错过她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变化。

“什么是坤舆图?”朱瞻宁听到这个陌生的词汇,歪着小脑袋,可爱地咬着小指头,努力地思考起来。她那认真思索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见状,朱棣无奈地轻轻摇摇头,在心里暗自责备自己,都怪自己太着急了,怎么能问一个小孩子这种事呢。朱高煦平日里哪会和孩子说这些事情,更何况朱瞻宁还是个女孩子,对这些复杂的事务,自然不会知晓。刚刚涌起的那股希望,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瘪了下去。

就在朱棣满心失望,几乎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朱瞻宁忽然小声地开了口,同时仰头看向朱棣,那澄澈的眼眸中满是天真:“是地图吗?”

“对对对!”朱棣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忙不迭地点头。原来是对那东西的称呼有所不同,此刻他的眼中重新燃起希望,饱含期待地注视着朱瞻宁,急切问道:“你知道你爹放哪里去了吗?”

“爷爷一直就在找地图啊?”朱瞻宁稚嫩的脸上绽开一抹笑容,露出两颗洁白俏皮的小虎牙,模样可爱至极。

朱棣的眼睛瞬间亮得如同璀璨星辰,看样子这孩子真有可能知道地图的下落!他忙不迭回应:“是呀是呀,只是你爹这书房里的东西实在太多太杂了,我翻来翻去,也不知道那地图究竟藏在哪里了。”

“爷爷也真是的,早问我不就知道了!”朱瞻宁得意地甩了甩脑袋上的小辫子,那神气的模样仿佛自己是个无所不知的小大人。说完,她骄傲地转身,胖乎乎的小手朝着背后一指:“诺,这不就是吗?”

朱棣赶忙顺着朱瞻宁手指的方向看去,可映入眼帘的只有后面洁白如雪的墙壁,他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更加浓重的疑惑之色:“在哪啊?我怎么没有看到?”

“爷爷是个大笨蛋!”朱瞻宁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奶呼呼的笑声充满了童真。只见她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前胸紧紧靠在椅背上,紧接着,她的小手轻轻落在身后的球形物体上“这不就是吗?”

朱棣赶忙上前两步,目光紧紧落在朱瞻宁手中那个奇特的圆球上。他心中满是惊异,忍不住伸出手掌,轻轻搭在圆球上,随手这么一扒拉,整个球竟十分顺滑地转动起来,他不禁脱口而出:“你说这玩意是地图?”

朱棣实在没想到,自己苦苦寻找的地图,竟不是平日里印象中那种平铺的图纸样式。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他压根没往这个球状的东西上想,所以之前在书房里翻找时,即便看到了它,也没太过留意。

小主,

可当他凑近细细打量一番后,竟发现这球上真真切切地刻着字,仔细辨认,看起来像是各种山川河流的称呼。朱棣轻轻抚摸着这个地球仪,无奈地摇了摇头,口中嘟囔着:“这个老二, 净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把地图画在纸上,不就一目了然了,何必搞这么复杂?”

旁边的朱瞻宁听到爷爷这么说,有些不满地嘟起了嘴巴,像个扞卫真理的小卫士一般,奶声奶气地说道:“因为爹爹说了,世界是圆的啊,这样画出来看起来更加的方便。”

“什么圆的啊,别听你爹胡说八道。”朱棣一听,顿时有些恼怒。在他的认知里,这世界哪有是圆的道理。他觉得朱高煦实在不该乱教孩子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孩子还小,万一被误导了可怎么好。

“我爹才没有胡说八道呢!”朱瞻宁的眉头高高皱起,那张小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涨红,眼睛里闪烁着倔强的光芒,“世界就是圆的,我们呀,就是居住在一个大大的球上面,爹爹说这个球叫地球。而且呀,地球之外,还有月亮呢,月亮也是个球。爹爹之前还用天文望远镜让我们看了,月亮上面坑坑洼洼的,一点都不好看!”

其实,朱瞻宁对于这些复杂的天文地理知识,本身也一知半解。她只是单纯地不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己老爹的坏话,出于维护父亲的本能,才一股脑地将之前朱高煦教给自己的东西,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朱棣原本是压根不会相信这种说法的,在他根深蒂固的认知里,世界怎么可能是圆的呢?可此刻听着朱瞻宁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的模样,一时间,心中竟也不由自主地泛起了嘀咕,开始怀疑起来。

就在这时,朱棣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起曾经偶然间看到的一本书,书名叫做《革象新书》。记得在这本书当中,就对“地圆说”有过相关的猜测,书中还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以及一些天文数据,试图论证“地圆说”的合理性。

只是当时,这种说法在朱棣看来实在是太过荒谬,完全违背了他一贯的认知,所以没多少人会把它当回事,朱棣自己也同样如此。当时看完后,他只当是书中的奇谈怪论,纯粹当个乐子,看过也就抛诸脑后了。

可如今,又从朱瞻宁这么个小孩子口中听到相同的说法,朱棣不禁陷入了沉思,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世界真的如他们所说,是圆的不成?这个念头一旦在他心中升起,便如同种子一般,开始生根发芽,搅得他内心再也无法平静。

看到朱瞻宁一脸认真,气鼓鼓的模样,腮帮子鼓得像个小气球,朱棣生怕再反驳会惹得小家伙不高兴哭起来。而且,此刻他自己心里也确实对世界到底是圆是方产生了深深的疑惑,这种疑惑如同迷雾一般,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于是,朱棣不再言语,他的视线缓缓落在地球仪之上,开始默默仔细地查看起来。随着目光的移动,他的神情愈发专注,仿佛要将这小小的地球仪看穿。

看着看着,朱棣的眼中突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激动得难以自已,手指猛地指向地球仪上的一处,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黄河,长江?这里是我大明!这是我大明啊!”

这地球仪仅有朱棣脑袋那般大小,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种标注,因此上面的字显得格外小。朱棣下意识地弯下腰,将脑袋凑近地球仪,两只眼睛瞪得老大,恨不得直接镶在这地球仪上,想要将每一个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地球仪上代表大明领地的区域,眼中满是深深的迷恋与自豪,仿佛那不是一个小小的模型,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明江山。

“对啊,大明可真小!爹爹说往后可是要将大明的旗帜插在世界各地呢!”朱瞻宁的小脑袋也凑了过来,她先是不屑地瞥了一眼朱棣所指之处,随后扬起小脸,一脸骄傲地开口说道。

本来满心激动的朱棣,听到朱瞻宁这话,顿时感觉如同脑袋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他眼神不善地看向朱瞻宁,心中暗自恼火:要不是你是个孩子,要不是你是我亲孙女,本王非得把你的脑袋打歪不可!但他终究还是忍住了,毕竟面对这样天真无邪的孩子,实在是狠不下心来。

更让朱棣备受打击的是,朱瞻宁说的这些话,细细想来竟都是事实。在这之前,朱棣一直坚定地认为,大明乃是世界当之无愧的中心,四周的外界统统都是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此刻,他的认知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还未将整个地球仪上的内容看完,但仅仅是看到大明在这个所谓的“地图”上,竟只有那么极为渺小的一片区域,朱棣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那片代表大明的区域,实在是太小了,连巴掌大似乎都没有,这与他心中大明幅员辽阔、威震四方的形象大相径庭。

此时的朱棣,内心的天平已悄然倾斜,他差不多已经相信了这个地球仪所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因为他不仅看到了大明疆域内详细的地理标注,每一处山川、河流、城镇都清晰可辨,还看到了在大明周边,高丽、扶桑所处的位置,与他所知晓的地理位置丝毫不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此之外,地球仪的地图上还有许多大片的空白之处。朱棣皱着眉头,凝视着那些空白区域,暗自猜测,这些地方应该是荒无人烟、尚未被探索和开发的不毛之地吧。但无论如何,这个小小的地球仪,已然在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彻底颠覆了他以往对世界的认知。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原本打算和朱瞻宁好好解释一番大明的强大,告诉她大明的辽阔与昌盛远非这小小地球仪上所呈现的那般简单。可话到嘴边,他想了想后,还是决定不再狡辩。毕竟事实摆在眼前,这地球仪所展示的内容让他内心震撼,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于是,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带着一脸不解向朱瞻宁问道:“只是啊,小宁,爷爷觉得这地图有些地方好像不太对,是不是有些偏差呀?还有,这上面写着一个数字,1390,这是什么意思呢?”

只见那1390这个数字,就这么醒目又不太起眼地标注在整个地球仪的表面。与其余用于标识地理信息的文字相比,这个数字的颜色要浅上许多,倒也不至于影响对其他文字内容的查看。毕竟在这个时候,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始使用公元历,所以朱棣对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完全摸不着头脑。

朱瞻宁听到爷爷的问题,歪着脑袋思考了片刻,脸上带着一丝迷糊的神色,奶声奶气地说道:“我记得我爹好像说过这个呢,上面的这个数字应该是年份之类的。之前爹爹和我们讲的时候,有说过这方面的事情。”

朱棣听闻此言,神情瞬间一振,心中暗暗叫苦,竟然真的是年份。表面上,他依旧不动声色,可内心已然如翻江倒海一般,忍不住痛骂起来:朱高煦这个狗东西,为了防止别人偷看这地图,居然还搞出一套让人看不懂的新的年份记录方式。

随后,朱棣立刻换上一副讨好的笑脸,轻声细语地哄着朱瞻宁。他耐着性子,像个循循善诱的长辈,与朱瞻宁东拉西扯,从对方嘴里套出更多信息。经过一番软磨硬泡,费尽周折,终于弄清楚了这数字所表达的意义。

朱棣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按照朱瞻宁所说的内容,年份竟然还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他默默盘算着,秦朝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21年,顺着这个思路推算下去,自己现在所处的时间线似乎也能够算出来了。如此说来,这个地球仪呈现的竟是几年前的世界格局?

一个新的疑惑如乌云般笼罩在朱棣心头:这个地图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要知道,那个时候朱高煦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呢,绝不可能是他制作出来的。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朱棣越想越觉得此事蹊跷,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

朱棣心里明白,这些复杂且隐秘的事情,即便是问朱瞻宁,以她的年纪和所知,肯定也是一无所知,所以也就不再多此一举。他暗自决定,只能等往后找个合适的时机,亲自去问朱高煦,把这些疑惑彻底弄清楚。

不得不说,这公元历的统计方法,着实引起了朱棣的兴趣。在他看来,这种纪年方式极为有趣,将历朝历代的时间脉络呈现得非常直观,让人一目了然。然而,这其中也存在一些让朱棣颇为不解的地方。他不禁暗自思忖,为什么要把公元一年设置在汉朝中间呢?在他的认知里,从秦朝建国开始作为公元元年似乎更为合适,毕竟秦朝结束了战国纷争,实现了大一统,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带着这些萦绕心头的疑问,朱棣的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落在了眼前的地球仪地图之上。

“帖木儿王国?”朱棣的视线在地球仪上缓缓移动,当看到大明另一边标注着“帖木儿王国”的区域后,他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忍不住低声喃喃出声。

对于帖木儿王国,朱棣虽有所了解,但所知并不详尽。他记得,在父亲朱元璋在位之时,帖木儿便主动向大明称臣纳贡,与明朝一直保持着臣属关系。那时候,帖木儿多次派遣使团不远万里前来大明,积极与大明展开贸易往来,在大明面前,完全是一副恭顺小弟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