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动手,换换头顶天1(1 / 2)

翌日,天蒙蒙亮的时候,一辆青布马车悄悄地停在了梓婋驻地的门口。

“小姐,我们来的也太早了。”老仆撩开帘子,将苏不渔扶了下来。

苏不渔走下车,手里还抱着那本账册:“赶早不赶晚。古有程门立雪,我不过想表示一下自己的诚意。等天大亮了,再敲门吧。”

老仆无奈地点点头,又劝道:“小姐,你还是上车吧。别冻着。”

苏不渔摇摇头:“就这样挺好。”

“这叫什么事!”老仆突然来了情绪,“我们在这里过的好好的。都十几年了,还要找上门来。”

苏不渔道:“阿叔啊,受了人家的恩情,不管多久,都得还啊。这么多年,我也的确有愧。大姑娘肯定吃了很多苦,所以时隔这么久,才找上我。而我,在老爷夫人的庇护下,过了这么多年的太平日子,已经是偷来的了。是时候,报恩了。”

苏不渔刚说完,那扇大门就开了。

梓婋披着大氅站在门内,身边的笑尘跟个门神一样,不怒自威。

“苏掌柜,早!”梓婋和煦的笑,在清晨的阳光下,有一股说不出的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靠近。

一道门槛,两个女人,一个眼盲心不盲、带着势不可挡的志在必得;一个手捧账册,眼神在梓婋的问好声中,由刻意的怯懦一瞬间变得如鹰似虎,像是有什么沉睡了多年的东西,猛然觉醒。

言氏在西安府的总商号并未设在西安府的行政军事中心西安,而是设在了咸宁。这个设置,是综合考虑了当时言氏在西安府的发展情况的。当初言钦修开拓西北市场,过程也是十分艰难。言氏属于外来户,在应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到了西安府,却不得不收起爪牙、敛起威势,摸着石头过河。言钦修在这里整整待了两年,受了西安本地大户的诸多排挤和打压,才从各类营生中,选中了寺庙的生意,主营佛香、祭祀等用品。当时,为了避开本地大户的锋芒,言钦修将总商号设在了咸宁。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咸宁的物价比不上西安府的中心,首先房屋和材料成本就降低了;其次用人方面,咸宁农户多,农时种地,闲时做工,人工价上便宜很多;至于货物运输上,这个无妨,言钦修有自己的运输队,在运输上又降了成本。最终言氏的货物在价格上碾压本地商人,不到三年,就占据了西安府佛香等祭祀用品市场的五分之四份额。

西安府的商会对此特别敏感,但是也无可奈何。市场竞争是残酷,但残酷之上还有法律,言氏远离本土,来到西安开拓市场,可见财力和势力都是做足了准备。商会对已经站稳脚跟的言氏,只能友好商谈,几轮交涉下来,言钦修也本着有钱大家赚的理念,承诺言氏在西安府只经营祭祀用品,绝不涉足其他行业。有了这个承诺,言氏商号,才在西安府彻底扎根。

后来言氏变天,言铿修一上来,就将言钦修放在这里的人都肃清,派了自己的心腹季鹏驻守,这一守就是十年。

而十年不换将的结果就是,明面上商号姓言,其实内里早就姓了季。苏不渔被言钦修秘密送到这里来,第一考虑的是,西安府远离应天府,不管时间上还是路途上,言铿修都不能那么快伸手,所以苏不渔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第二,如果苏不渔能力可以,那么咸宁将是他言钦修留给两个孩子最后的庇护所。

显然,言钦修只赌对了第一个。

这也是为什么,梓婋见到苏不渔就问她初心是否有改的原因。旧主托孤,托成了一句空话,任谁都会质问一句,来戳一戳心窝子的。

言氏商号设立在咸宁城主街的黄金位置,藏风聚气,招财进宝。高大的门楼,显示着言氏的奢华和财力。

梓婋站在门口,抬头望着那描金画银的楼牌(尽管她目前还看不见),想找一找是否还有老父亲当年的遗留,很可惜,璀璨夺门的烫金字充满了浮夸奢靡的颓败之气,连空气中都有一股腐败的味道,刺激着她的鼻腔。

这个商号,其实并不直接买卖商品,客户到这里是下订单,约定了送货接货的日期,再由这个店面安排运输,所以这里其实相当于一个账房、一个值房。

大明开国皇帝当过和尚,皇帝对于自己这段佛门经历,并不忌讳,反而有点引以为傲的意思在,所以这一朝的佛门非常盛行,不管什么时候,言氏商号总是忙碌非常。不过,今日不同往时,这应该门庭热闹的言氏商号,现在却冷落异常。过往的路人,有些还驻足观望,窃窃私语:

“今日言氏商号怎么了?平日里人来人往的,今日怎么消停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