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两个小家伙(1 / 2)

阳光洒落在侯府门前,一辆装饰精美被重重护卫的马车缓缓停下。

车帘轻轻晃动,两只稚嫩的小手此刻正扒着车帘缝隙,眼神中透着满满的好奇,对马车外的世界跃跃欲试。

“快来,这位就是我给你说的大舅舅,天下最聪明的人,快叫舅父!”王清晚轻柔地伸手,将马车里的小家伙抱了下来。

她微微仰头,强忍着眼中即将落下的泪水,平复了一下情绪,看向站在最前面的王清晨,率先介绍道。

“舅父!”小家伙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脆生生地喊道。

“这位是舅母!”王清晚接着说道,目光转向站在王清晨身侧的源冰。

“舅母!”小家伙乖巧地跟着喊,小身子微微前倾,模样十分可爱。

“这两位就是你心心念念的外祖,外祖母,快叫人!”王清晚又指了指白氏两人,脸上带着一丝温柔的笑意。

“外祖,外祖母!”小家伙奶声奶气地喊着,声音里带着孩子特有的软糯,听得白氏心里暖烘烘的。

可以看出,小家伙平日里被教导得极为得体。

不过此刻,他的目光却被源冰身后那个同样小小的身影吸引住了。

小文瑾也好奇地打量着新来的小家伙,心中暗自想着。

这就是我要保护的弟弟吗?他微微歪头,眼中满是探究的神色。

白氏看着可爱的外孙,满心都是疼爱。

她下意识地伸手,可手伸到一半,却又犹豫着缩了回去,她不知道这样是否合适。

毕竟外孙如今乃是皇家的血脉,身份尊贵,从自家姑娘加入皇室的时候她就有这样的觉悟。

“爹……娘……”王清晚将母亲这细微的动作尽收眼底,心中一阵刺痛,声音也变得有些嘶哑。

她知道父母的顾虑,这宫廷规矩禁锢的不仅是她。

王清晨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他同样有无数问题想要询问,那些分别后的思念,对妹妹在宫中生活的担忧,可他同样不能说出口。

“来,舅舅抱,外面太热,咱们入府说话!”王清晨回过神来,对着王清晚示意了一下,然后伸手抱起那个小团子。

小家伙在舅舅怀里,先是小小的挣扎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他似乎很喜欢这种被抱着的感觉。

因为舅父身上有一种和父亲截然不同的、让人安心的味道,就像春日里温暖的阳光,轻柔地包裹着他。

王清晚点了点头,带着两位宫娥,跟随着众人缓缓走进侯府。

王清新则老老实实地跟在后边,一改平日里的活泼模样,神色间满是喜悦,却又透着难得的稳重,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架子。

他什么都明白,自姐姐出嫁之后,家里难得团圆,此时这一家人的团聚,历经了太多波折。

小家伙待在王清晨的怀里,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不安,不过很快就安分下来。

他好奇地打量着侯府的一切,这里和东宫截然不同,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规矩,也没有随处可见、时刻提醒他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宫娥。

这里有的,是真心实意对他好的家人,这种感觉让他觉得既新鲜又温暖。

小文瑾则拖了一包袱的玩具,默不作声地待在一旁。

两个同样年龄的小家伙,眼神不经意间交汇,仿佛有一种奇妙的默契在他们之间流淌。

仅仅一个眼神,两人便像是瞬间熟络起来,那种孩童之间纯真的情感,在这目光交流中悄然生长。

众人在厅中坐下叙话,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这是娘给彪儿做的衣服,娘手艺虽不如你好,但是这针脚也算细密。”白氏拿起一件精致的小衣服在小家伙身上比量着,率先开口。

她的目光中满是慈爱,轻轻抚摸着那件衣服,仿佛在抚摸着自己的外孙。

“快谢谢外祖母。”小家伙此刻正安稳地坐在王清晨怀里,听到母亲的话,连忙立身行礼脆声说道。

“谢谢外祖母!”声音里带着感谢,让白氏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你喜欢就好。”白氏笑得很开心,眼角的皱纹都透着幸福的味道。

“这是外公给你做的滑板车,扶着这个踩上去就能走。”王父也不甘示弱,将一个造型新奇的滑板车推到小家伙面前。

小家伙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闪烁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不过他的眼神中又带着一丝不明所以,显然对这个新奇的玩意儿有些陌生。

“这个我会。”似乎是看出了弟弟的疑惑,王文瑾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

他走到滑板车旁,熟练地扶着把手,踩了上去,然后便踩着滑板车在不大的客厅里四处滑行。

他那灵动的模样,像一只欢快的小鹿,引得梁寅眼中满是羡慕。

“母妃……”小家伙满眼渴望地看向自家母亲,那眼神仿佛在说:我也想玩。

“想玩就让瑾哥儿带你玩,但是磕了疼了,身为男子汉可不能哭闹。”王清晚自然明白儿子的心思,笑着应允道。

小主,

“谢谢外公!”小家伙高兴之余还不忘感谢外公。

随即和王文瑾哥俩就跑到了廊下,开心地玩起了滑板车。

廊下传来他们清脆的笑声,如同悦耳的音符,在侯府里飘荡。

“这孩子在宫里太娇宠了些,性子有些软。”身为母亲,王清晚自然清楚梁寅的品性,听着廊下传来的爽朗笑声,不禁感慨道。

不过,她看向自家兄长的目光,显然另有深意。

“彪儿年纪还小,品性尚未确定,等有了夫子教导便好了。”王清晨自然明白妹妹的意思,可他却没法接话茬。

他心里清楚,自己身为外戚,若是流露出一点想要干涉皇室子弟教导的想法,那将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在这宫廷权力的漩涡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有些话,提都不能提,这便是外戚的生存之道。

其实,皇室对于孩子的教导一向是很严格的。

就拿梁朝来说,文有书院里德高望重的夫子教导,武有自家岳丈悉心指导,还有世家子弟陪伴读书。

在这种情形之下,若没有后宫干政的苗头,想要养成软弱的性子根本不可能。

当皇权强盛之时,继承人更是没有软弱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