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谣言(2 / 2)

钱来一脸苦相:“自从前几日曹太医入府,东侧院修院,外面就传出了些不实的谣言,后面不知怎的,就越传越大,传的愈发离谱。”

齐祀头疼:“为何不早早来报。”

钱来声音弱了些:“殿下……今日都在处理政务。”

南边水患让殿下黑了几日的脸,没个定论,今日因为左相动了几次怒,钱来不敢去触霉头。

且殿下前几日还吩咐要动静大些。

他没弄清殿下的心思,他就暂且按下。

齐祀:“把谣言查清楚,自行去领罚。”

钱来松口气,殿下的自行领罚,面子上过的去就行。

正院,凌婉书刚坐下,茯苓急冲冲道:“娘娘,殿下怎么说?”

凌婉书没回答,反而道:“去查查这谣言的起源。”

来势汹汹,绝不是是京中人闲言几句。

思量后,又道:“若是察觉到殿下那也派了人,就收手。”

茯苓应下,担心的看着凌婉书:“娘娘,凌家那边还等着娘娘的交代。”

凌婉书冷笑一声:“是凌家要给本宫交代,不是本宫给他们交代。”

今日若不是受凌家的拖累,殿下对她的态度也不至于如此。

南边水患,凌家派人出面最为合适,可凌家推三阻四,

就是泥人也有三分气性,更别说是殿下了。

自她嫁给殿下,凌家借着殿下的名头在外面也做成了许多事,好处更是只多不少。

可正真为殿下做的事,少之又少。

殿下不否认谣言,就是殿下借着她在警告凌家。

“凌家再派人来,不必理会。”

南边水患,凌家若是机敏些,就应该自请领命。

若是一直装聋作哑,等殿下把此事处理了,腾出手来,解决的就是凌家了。

光想着,凌婉书就心情愉悦,隐隐还有些期待。

茯苓:“这么说,外面的谣言都是假的?”

凌婉书摇头,不尽然。

依她对殿下的了解,殿下若是与乔家小姐素不相识,这谣言刚刚听到,殿下定会有反应。

而殿下非但没有,还顺势警告凌家。

可若真是心上人,为何上次她问殿下是否要将她们之间的关系告知乔小姐时,殿下又没应。

饶是凌婉书,也有些迷糊了。

算了算了,凌婉书打住思绪,等乔家小姐进府后,一切就明了了。

次日,齐祀下朝后,钱来就把查到的东西递上。

是谣言,是有骠骑大将军府传出。

是何家大小姐派人做的。

行事粗糙,章法不全,钱来不用细查就知道了。

齐祀看过之后,脸色稍缓:“把这张纸送给何将军,再递一句话给何将军,就说孤静候佳音。”

“再去一趟乔府,告诉勇毅侯此事已有定论。”

下午,骠骑大将军向陛下请命去治水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东宫,正院。

凌婉书前脚收到消息,谣言是从何府传出来的,是那位何小姐做的,后脚何将军就请命去治水。

殿下手段一如往常。

茯苓:“奴婢去查的时候,江阳侯府和勇毅侯府的人也在查,有些消息是他们告诉奴婢的。”

皇后原是属意何家小姐做侧妃的,何皎皎是什么性子,凌婉书心中有数。

弄出这些传闻,不过就是想挑拨离间,让她对上乔小姐。

钟夫人害怕她误会,自然是要为侄女力争清白。

凌婉书沉思片刻后道:“你去本宫的私库选上几件东西,今日走一趟勇毅侯府。”

--

勇毅侯府。

太子妃的人来,乔初瑜才定了定心。

此事不在乎是谁做的,而是太子太子妃认为是谁做的。

太子上午就派人传了话,太子那边就无需担心。

而太子妃这未有定数,若是未入府就得罪了正妻,这入府的日子怕是会不好过。

后院终究还是太子妃说了算。

现在,太子妃派人送来东西,表明态度,她也安心了。

至于太子妃是真心的还是顾面子送来的,入府之后,相处一番,就知道了。

比起居安思危,乔初瑜更喜欢知足常乐。

后面的日子,京中谣言渐消,乔初瑜在家中准备备嫁。

钟夫人为乔初瑜请了一位教养嬷嬷,从前是一位太妃身边的大宫女,宫中恩典免了学礼仪规矩,可面上也不能出错。

乔初瑜从小被娇养着长大,规矩比起其他的贵女也是不差的,但宫中规矩繁多,乔初瑜不敢说她都会。

故此,她学的格外认真。

钟夫人日日都来,大多数时候都陪着乔初瑜身边。

四月下旬,宫中送来了头冠和婚服。

头冠和婚服精美华贵,乔初瑜初初看去有些惊艳,但一想到要离开乔家,与姑母和父亲见一面都难,她就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试过后,就让人把收起来,到出嫁的时候再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