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2章 意图南下江淮(2 / 2)

“传令!”

声音不大,却如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军帐。

所有将领瞬间挺直脊背。

“全军!”

“即刻整备!”

“丢弃一切非必需辎重!”

“轻装!”

“简从!”

“三更造饭,五更拔营!”

“目标…”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如黄宁一般,重重落在舆图上那片代表着富饶与希望的南方区域。

“南下!”

“江淮!”

命令如山崩般传递下去。

死寂的曹州城,瞬间被点燃。

压抑已久的紧张感转化为沸腾的行动。

火把如长龙般亮起。

脚步声、兵器碰撞声、压抑的呼喝声汇成一片。

没有喧哗,只有一种沉凝而急迫的肃杀之气。

黄巢伫立在城头。

冰冷的夜风带着深秋的寒意,卷起他破旧披风的一角。

他望向北方无垠的黑暗。

那里,是朝廷禁军主力即将压来的方向。

也是长安所在的方向。

“宋威…齐克让…”他再次低语。

嘴角却扯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想把我钉死在曹州?”

“做梦!”

他转身,目光投向南方未知的征途。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五更天,残月如钩。

曹州城四门洞开。

没有号角,没有鼓声。

只有无数沉默的身影,如同决堤的黑色洪流,悄无声息却又无比迅猛地涌出城池。

马蹄裹布,车轴涂油。

人衔枚,马勒口。

数万人的大军,如同暗夜中滑行的巨蟒,向着东南方向蜿蜒而去。

黄巢一马当先。

黄宁紧随其后。

他们的身影很快融入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

只留下身后一座空寂的城池。

以及城头那面在寒风中孤零零飘荡的、沾着血污的“冲天”大旗。

当第一缕惨白的晨曦刺破云层。

曹州城东五十里外的一处高坡。

宋威勒住躁动不安的战马。

他身披玄甲,在熹微的晨光中如同一尊冰冷的铁塔。

身后,是铺满原野、望不到尽头的朝廷大军。

刀枪如林,旌旗蔽日。

铁甲反射着冰冷的光,汇聚成一片令人窒息的金属海洋。

肃杀之气,连初升的太阳似乎都为之黯淡。

斥候飞马奔至近前,滚鞍下马,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禀…禀大帅!”

“曹州…是座空城!”

“黄巢贼军…不见了!”

宋威脸上的威严瞬间凝固。

握着马鞭的手背上青筋暴起。

“什么?!”

旁边的监军宦官杨复光尖细的嗓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惊愕与愤怒。

“跑了?!”

“数万贼寇,难道插翅飞了不成?!”

斥候伏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小的们仔细探查过…”

“城内…确无贼兵…”

“只余…余一面破旗…”

宋威的脸色由红转青,再由青转黑。

他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剑,剑锋直指空荡荡的曹州城方向。

一股被愚弄的暴怒直冲顶门。

“搜!”

“给我掘地三尺!”

“定是藏匿于附近山林!”

“传令各军!”

“封锁所有要道!”

“方圆百里,一只鸟也不许给我飞出去!”

然而,更多的斥候像受惊的蝗虫般被撒向四面八方。

回报却如同冰冷的铁锤,一次次敲击在宋威的心上。

“报!东面三十里,未发现贼踪!”

“报!北面山林,无人迹!”

“报!西面…”

杨复光的脸色越来越白,尖声催促:“南面呢?南边可有消息?!”

终于,一匹快马从东南方向疾驰而来。

马上的斥候浑身尘土,嘴唇干裂。

他几乎是摔下马背,声音嘶哑。

“报…报大帅!监军!”

“东南…泗水渡口…”

“发现…发现大队人马渡河痕迹!”

“丢弃的破车、烂鞋…遍地都是!”

“方向…是奔着江淮去了!”

“什么?!”宋威如遭雷击,身形在马上晃了晃。

“江淮?!”

“他黄巢竟敢?!”

杨复光更是惊得差点从马上栽下来,尖叫道:“快!快追啊!绝不能让他窜入江淮!”

宋威猛地回过神来,眼中喷火。

耻辱!

前所未有的耻辱!

朝廷调集重兵,志在必得的一击,竟扑了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