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雪庐之三(1 / 2)

下山 君子在野 1622 字 5天前

自从沧海君现世的消息传出江湖,接下来的几天,雪庐的人越来越多,每日都有新人到来,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这些人和第一批投奔谢离的不同,大多是些粗野汉子,各帮各派,武功看不出高低,闯祸倒是好手,一会儿弄污了梅间雪的名画,一会儿摔碎了前朝的瓷瓶,梅间雪养了三棵世所罕见的双色牡丹,眼见快要开花,被几个喝醉了的莽汉一人一泡尿浇了个死无全尸。

问起他们跟魔尊的渊源也令人好笑,有的是跟谢离喝过酒,有的一起赌过钱,有的是稀里糊涂的受过左掌教的恩惠,有的只是对红莲不满,听说左掌教与红莲不共戴天,二话不说便跑来声援。

沧海君一派集结,秩序未定,一座雪庐,聚集了数千名江湖汉子,角角落落都是人,本已吵嚷不堪,他们还要吵架、打架,架了火堆烤鱼喝酒。

雪庐是何等清贵地方?平日里若能进门邀约喝一盏茶,足够吹嘘个三五年,这回全乱了套,梅间雪气的犯了咳疾,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关起门来一门心思煎药读医书。

几位昆仑侠士才是真的大开了眼界,陆丘山望着一地狼藉,惊愕道:“这也叫武林门派?”

林故渊捂着额头叹气,心说魔教在江湖恶名昭昭,近些年来灭门绝户的大恶虽不多,那些个盗匪、流寇、采花贼却也一直没断过,但凡在偏门左道混出名头的,稍一打听,必定与魔教脱不了干系。

他这时才真正见识了魔教的威力,这伙悍匪桀骜难驯,正因不愿遵从世间礼法规矩,才投奔天邪令图个自在,若让他们像名门正派一样谨守门规,他们还不调头就跑?

想起当初谢离为了哄他高兴,说什么要把他的一万条“不准”、“不许”贴在总坛门楣,心里只觉恶寒。

梅间雪也被吵得头痛,派燕郎收拾了几个带头闹事的,仍收效甚微,又过了两天,林故渊清早练剑,突然发现没动静了,撑船上岸一看,湖边一大片白沙地坐满了人,奇装异服,动作整齐划一,盘着腿,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练呼吸吐纳,闻怀瑾和陆丘山坐在最前头,面朝众人,一坐一右带他们练气功。

不知不觉天气又热了些,林故渊换了薄衫,边舒活筋骨边走上前,奇道:“两位师兄这是收徒了?”

陆丘山解开手印,回头笑道:“温小堂主带着他们那些个首脑人物躲出去避难了,我们实在被吵的不行,想了个办法。”

他道:“这些人率性难驯,一点就爆,硬来只怕越管越糟,我瞧着他们武功不高,大约没怎么见过上乘功法,把咱们昆仑派内功口诀传他们几句,既能增益内功,又可祛除疾病,也是无奈之举,希望师尊知道后不要怪罪。”

闻怀瑾撑地跳起来,拍了拍手中泥土,一手揽着林故渊,一手搂着陆丘山往水边走,边走边回头嘱咐大家:“我们还有事,你们先练,一会回来考你们。”

“记住了,修习上乘内功,不可饮酒,不可打架殴斗,不可大吵大闹,不然要走火入魔的。”

背后响起一片叽哩哇啦的抱怨声。

正是桃花纷飞的时节,玉砖白墙被重重叠叠的红云掩映,仙宫一般,师兄弟三人站在水边桃树下,素白衫子,衿带飘飞,又都是宽肩长腿的身形,倒像是三位仙人,与堤上一众乱发虬髯的草莽汉子对比鲜明。

林故渊笑道:“不愧是跟师尊管过事儿的,像模像样。”

闻怀瑾翻了白眼,朝望雪楼的方向一努嘴:“你那个、那个他好些了没?”

他不肯直呼谢离的名字,每次都要找些奇怪的代指,可他越是避讳,越像藏着不可告人的隐秘,林故渊被他说得尴尬,苦笑道:“不好,也不肯见我。”

陆丘山关切道:“还是日夜昏睡不醒?”

林故渊道:“听说是的,每日难得片刻清醒,醒了还要不住的呕血。”他叹了口气,“梅间雪孤僻自负,谢离的事不许他人插手,有这等名医照料,我也帮不上什么,只是他心情不畅,病自五内而生,情思郁结,实在不利于养病康复。”

“我不能去想他的事,也不能去陪伴他,生怕触动了蛊毒,唯一能做的只有克制自身、清心寡欲、再不想他一分一毫,每日隔水遥遥相望,从别人口中听到关于他的一言片语,已是极限。”

他喟叹道:“我和他自昆仑到泰山一路同行,感情日益深厚,数次情难自制,他怕我夹在师门和他之间为难,也是想尽办法的远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