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梅斋(2 / 2)

下山 君子在野 1676 字 6天前

门前一对一人来高的青石灯龛,四角飞扬,放出幽幽火光。

林故渊望着那匾额,心里一动,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一位朋友的私宅。本不想打扰此处主人,但眼下急需一块清净地方,只能厚着脸皮上门。”他回过头,眼神柔和:“放心吧,在我们天邪令,‘梅府’二字可当千军万马,史家败类绝不敢靠近一分。”

说罢自去敲门,门里走出一位身穿白衣的窈窕女子,手里提着一盏风灯,谢离从袖里掏出一枚翠玉令牌,朝姑娘眼前一晃,那女子生了一张娇滴滴的雪白瓜子脸,一双横波妙目,却一丝媚态也无,略微屈身行了一礼,淡淡道:“公子尚在临安未归,两位请自便。”

观其衣衫,比之寻常婢女衣裙要短而修身,袖口紧窄,行动自如,长发梳高髻,与男子一般束玉冠,抿的干干净净,颇有侠女风姿。

谢离道:“近期可有回来的打算?”

那女子态度冷漠,不肯多作言辞,简短道:“公子的行踪,我们一概不知。”

谢离却不在意,拍手笑道:“好得很,那我们要鸠占鹊巢了。”说罢不待人家引路,迈过门槛,抬足便要往院中走,那女子见他礼数不周,蹙起一对秀眉:“二位可否告知名号,我可向临安传去口信。”

谢离脚步一停,回身朝她笃定一笑:“见绿玉牌如见梅间雪本人,这句话连你们自己人都忘了吗?何况梅斋的信鸽此刻早已启程飞往孤山雪庐,还要我们报名号作甚?”

那女子被他点破,不由一愣,再看他时眼里带了戒备之意,一手无意间轻抚另一手袖口,林故渊冷眼旁观,一眼瞧出她袖中有古怪,怕是藏着袖剑一类的防身暗器。

谢离不难为那女子,边走边道:“让他在雪庐好好养病,不用操心我们,若是他问起我姓名,你只说是一位久别多年的故人。”

两人当晚在梅斋过夜,那梅斋主人虽不在,下人伺候的极为妥帖,谢离也不推辞,不仅大喇喇的生受了人家送来的成套新衣,沐浴梳洗过后,又嚷着让厨房备酒备菜、收拾卧房,使唤起人来颇有大半个主人的架势,大有长住的势头。

说来也怪,这梅斋如世外桃源,梅斋下人也颇有山中高士之态,不论男女,一应简素衣衫,玉冠束发,神情淡漠,来往走路不发声息,态度亦是不卑不亢,不像是寻常宅子里婢女小厮,倒像一群在此隐居避世的修士一般。

用过晚膳,两人被下人引着各自休息。

梅斋厢房设在梅园东北角,皆是独门独院的小园子,一道月亮门通往中庭梅园,月朗星稀,梅姿胜雪,道路两侧培植香草药材,香气喷发,阵阵沁人心脾。

下人指明厢房位置便尽数退去,两人在梅园分手,一人去往一间小院,林故渊心有顾虑,站着不走,回望满院寒梅,面露忧色,谢离听不见他离去的脚步声,又折返回来,打趣他:“怎么,夜夜相伴惯了,是舍不得我了么?要是舍不得,来一张床上挤一挤,我把你藏进被子里,整夜搂着,不让他们瞧见。”

林故渊白他一眼,骂了句没脸没皮,又望向梅园,道:“此处全按奇门八卦布局,通晓此间道理的,到底是何许人?”

谢离见他看出玄机,笑道:“肯与我结交的,除了林少侠高门秀士,其他自然都是些魔教下三滥的人物,有什么可猜的。”

林故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他眼中忧色更甚,“方才那应门女子防备颇深,你久不在天邪令,如何知晓此处主人仍肯庇护我们?若这梅斋主人有半分不轨之心,今夜便如瓮中捉鳖。”

谢离奇道:“你可真是越来越有我的行事风格了。”

林故渊淡淡道:“人心叵测,不可不防。”

谢离重复道:“人心叵测?”脸上笑容渐隐,深深看他,喟叹道:“有些人不一样,就如山间清风和云间明月,认识一天,跟认识一辈子,没有什么分别,这样风骨的人,平生我只见过两个,一个是他,一个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