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少林,耳畔梵音阵阵,一身凡俗之气尽被涤荡,只见青砖漫地,古木参天,满眼清凉。
果然是佛门清净之地,少室山风雨欲来,寺中却平静无波,各院弟子仍按往常规矩,或诵经参禅、或习武练桩,丝毫不被外物滋扰。
两人刚在前院站定,便与两名手提木桶的打水小僧打了个照面,林故渊心中有愧,夺路要逃,谢离拉他一把,乜斜着眼笑他:“真是名门正派养出的规矩孩儿,都到这了,你还怕什么!”
他说了句你且瞧吧,两只手提着裤带,大摇大摆朝两人迎去,边走边大声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两位小师父,老子方才出去拉了泡屎,他娘的一回来人都不见了!你们把老子师兄弟都弄去哪里啦!”
那两名小僧被他问得好生莫名其妙,只当他是前来赴会的正道武林人士,心知这帮人各个奇形怪状,也不为奇,便手持念珠,回了句阿弥陀佛,指着前方大殿,道:“各派已在达摩殿集结,施主也请速速过去。”
谢离道了句多谢,拖着林故渊便走,林故渊算怕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行事作风,恨道:“佛门净地你也要撒野。”
谢离笑道:“佛门如何,若不恤我,与我何干?他若是真慈悲,断不会定下万般规矩,若是假慈悲,谁还守那些繁文缛节?”
林故渊叹了句冥顽不灵,怕再招出谢离大逆不道之辞,再不搭腔,快步往达摩殿走去。
少林寺今日举办水陆无遮大法事,全寺僧众齐聚一堂,殿中数千蒲团尽数撤去,摆了数十张方几座椅,各门各派掌门、执事等人端坐其中,身旁簇拥一众门下弟子,大殿正中供奉达摩祖师像,六祖惠能和百丈怀海禅师列居左右,皆仪态庄严,面露慈悲。
少林寺方丈慧念、同代掌事僧人慧泽、慧净三人坐于殿前尊位,身披袈裟,手持佛珠,静听殿中人声鼎沸。
与少室山脚下的乌烟瘴气大不相同,在座皆是武林名震四方的门派首尊,因此虽挤挤挨挨,却乱中有序,气氛甚为庄重威严。
谢、林两人从后门溜进达摩殿,躲在六祖惠能像后,探身向外环视,一眼便瞧见不远处一群身着道袍、背负长剑的白衣道人,为首一位尤其出众,只见他坐姿端正,身着银紫道袍,神情凛然生威,可不就是玉虚本尊?再定睛一看,闻怀瑾也到了,站在玉虚身侧,长身玉立,姿容挺拔,不住朝四下张望,面有焦虑之色。
林故渊看见师尊和同门兄弟到场,顿觉眼眶潮热,不能自已,谢离压低声音:“忘了你曾答应我什么?”
林故渊知道他指的探听红莲消息一事,只好按捺性情,躲回惠能像后,悄悄拨开帷帐,向外环视。
此时达摩殿高手云集,略略一数,竟有大大小小七八十个武林门派,总数余千人,其中不乏掌门亲临,各门弟子都难掩兴奋之色,也是了,自从三十年前联手清缴长生老祖,侠义道哪有过这般壮观聚会?
时事以僧道为尊,江湖亦不能免俗,因此大殿自左首起依次是少林、南普陀等佛门弟子,接着是全真、昆仑、正一教三派道教门派;下首是丐帮、点苍、雁荡山、武当、峨眉、泰山派、恒山派、庐山剑宗等一众武林名门,这些都是江湖上历史悠久的大派,根基深厚,威名远播,彼此之间亦是姻亲不断,此番少林举义,他们最是义不容辞,因此人数众多,挤挤挨挨的占据达摩堂大半地方。
右首起是凤栖山庄、鸣剑山庄、蜀中唐门、百药宗、长乐门、五虎门、会天盟、洞庭云水等等江湖帮派,这些说来便繁杂得多了,有凤栖、鸣剑这等隐于世的剑门双璧;也有精于暗器、医术、乐器等自成一脉的江湖术士;更有把控生意道的各业会盟,所配兵器有刀、剑、匕首、棍、刺、铜锤、判官笔、钢扇、十字枪、峨眉刺、断魂鞭等等,五花八门,难以细数。
再下首却是些杂七杂八的小派别——少林寺为显胸怀博大,对天下武林同道一视同仁,只要接下拜帖,都可在达摩殿列一席之地。
昆仑派远离中原林故渊对在场群雄认识不多,勉强能凭服饰仪制和手中兵刃分辨出另外十几个门派,其他都说不出原委,至于最下首那些武器各异、服饰各异的江湖游勇,更是无从知晓了。
忆起师尊令他先行赴少林接洽,正是为了让他以昆仑派名义结识一众武林前辈,增加江湖声望阅历,这是其他师兄弟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却偏被他浪费干净,心中愈发羞愧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