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获救(2 / 2)

下山 君子在野 1660 字 6天前

方恒凄然道:“眼下山庄是再回不去了,我们无处可去,愿任由恩公驱使,二位恩公若看得上我们的功夫,留我们做个护卫,若嫌弃我们拳脚粗陋,做个奴役端茶倒水也使得!”

林故渊道:“我奉师命下山,自是有公务在身,哪用得着什么仆役。”

方恒又道:“恩公不应允,我们就不起来!”

林故渊左右绕不开他,心里更添急躁,谢离骑在马上,在一旁听了半天,早不耐烦,用力一勒缰绳,那马高抬前蹄,昂首长嘶,他冷哼一声,道:“不起来,就跪着,跪到追兵来,跪到死。”

方恒呆望向他。

谢离道:“我平生最恨什么愿为人驱使的话,再多说一句,我先杀你们祭路!”他自觉话说得太重,叹道:“朋友相交全凭本心,缘来则合,缘尽则去,谁又比谁低贱?你们给人当了这么多年的奴役,还不够么?痛痛快快走吧,若有缘相见,山庄之事能为我们做个见证,足矣。”

方恒道:“别说是做见证,只要恩公一句话,便是粉身碎骨,方某也万死不辞。”

谢离神情冷峻,回头招呼林故渊,两人跨马扬鞭,疾驰而去。

方恒和哑奴跪在地上,抬头四望,只闻树林空寂、枝头鸟喧,东方隐现曙光,哪还有两人的影子?只好苦笑着起身拍拍膝上尘土,上马朝别处走了。

却说谢离和林故渊纵马驰骋半宿,终于彻底离了山庄地界,林故渊惦记师门安危,心中万分焦急,恨不得一日千里赶赴嵩山脚下,然而□□的畜生却不中用,跑了大半宿,已是精疲力竭,累得嘶叫连连,口边直泛血沫子,却连一处换马的驿站也看不见,迫不得已,只好轻挽缰绳,缓步徐行。

此时已是日出清宵,两侧青山隐隐,清涧鸣响,正是一处人迹罕至的空山小路,蜿蜒曲折极是幽静,前方路旁挑出一个破旧的酒招子,正在卸除木板准备迎客,谢离腹内响如擂鼓,笑道:“小兄弟,此番劫后余生,是不是该一起喝三大碗去?”

林故渊瞥他一眼,眼神极冷,道:“闲话少叙,你当我们是郊游的么?”

谢离还要追问,林故渊双腿一挟马肚子,加快速度,径直越过那酒家,任凭谢离在后面连声吆喝,目不斜视,头也不回。

喂马匹吃了些豆饼,喝了些生水,又行进了一个时辰,进入一片平缓的山坳,道路两旁皆是高大茂密的柿子树林,此时正值隆冬,累累硕果挂在枝头,一眼望去如连片彤云,点点如玛瑙一般,谢离嚷道:“你不喝酒,柿子总吃的吧?我饿的紧了,再不管你。”

说完策马冲进林子,一个鹞子翻身跳下马来,捞起几粒石子握在手中,向柿子最茂密的枝头一一射去,只听沙沙声响作一片,柿子啪啪落地,谢离捡起一只,大笑道:“好久没吃过霜打的柿子,小兄弟你尝一个,蜜糖都不如它甜。”

他将柿子朝抛向林故渊,林故渊偏头躲闪,那通红的柿子跌在地上,摔得稀碎,谢离连连惋惜,道:“小兄弟,可看出是初入江湖了,紧张成这个样子,你听我一句劝,你亏待自己也罢,好生吃饭休息也罢,马都是走不动了,不能再把人熬垮了不是?”

林故渊看他丝毫不恤自己的焦虑之情,反而兴致颇高,竟是一副要游山玩水的架势,更添烦闷,一勒缰绳,冷冷道:“是了,你有甚可忧虑的?魔教要血洗少林,风雨山庄潜藏其中推波助澜,我师门上下也要受牵连,与你有什么相关?你正可待我侠义道与红莲一派两败俱伤,你跟你家魔尊主子渔翁得利。”

谢离啧了一声:“小兄弟,咱们好歹是患难之交,你这么说就有点不近人情了吧。”接着促狭一笑,“不过你这番推论颇有几分道理,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畅快。”

他捡起一只柿子,抹去上面灰尘,一口咬掉大半,发出一声满足喟叹:“甜。”

林故渊不说话,等着他三口两口吞下那只大柿子,突然开口:“你我之间也到此为止吧。”

谢离正忙着把满手的汁水往衣上抹,没有细想:“什么到此为止?”

林故渊缓缓道:“在山庄地宫我已言明,出了山庄你我各走各路,你也应允,那时我尚不知你是魔教中人,现在你我已摆脱追兵,看在你虽乔装潜入我昆仑,却并未作恶的份上,我不会食言,也不会为难你,你也别再纠缠于我。”

谢离观察他神色,笑道:“真生气了?嫌我聒噪,我不吵你了便是,何必下逐客令呢。”说完又摘下一枚柿子,抛了两抛,“什么血洗少林,你当红莲此番上少林寺是光明正大与你们火并去吗?你还真是不懂我教行事风格。”

林故渊道:“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