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 10 章(2 / 2)

今年的主考官是太子,谁也不知道他会偏重什么方面。

但叶见山之前复习的时候多复习了一下关于时务的,太子肯定更希望考生对朝堂大事比如北方刚刚发生的雪灾、水利和边疆防御开发、赋税等相关内容的解决之策或者看法。

叶见山虽然没有当过掌权者,但他从小就是在乡下长大,虽然搬到了县里,但也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而且他从小就对这种东西感情需,作诗他不擅长,但是写策论,辩解时务他可是能中之手。

在开考之后,叶见山的注意力就放在卷子上了。

旁边的考生都有些失望,太子竟然就跟叶见山说了一句话,什么都没有做,而且还亲自下来挨个检查他们这片的考生是不是跟画像对得上了。

这种事本来是副考官们的工作,但太子就这样一个个检查了过去,让考生们一个个都激动的不行。

他们也是跟太子说上话了。

只有坐在叶见山旁边的两个考生知道原因,他们只是附赠的罢了,太子真正想问的是叶见山罢了。

而且太子和叶见山就说了一句话就没了?

真不再做些什么吗?

就这样?不相认啦?

看热闹的考生们有些失望,一些监考官也失望,没想到好玩的只有一开始的太子跟叶见山大眼瞪小眼。

然后就没了。

但他们也没心思了,会试已经开始了。

第一场很简单,都是叶见山背过的,他检查卷子的时候就已经有底了。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叶见山头一天就在草稿纸上把所有答案都写了一遍,第二天抄到了试卷上,一上午就搞定了抄写,后面的一天半的时间他检查了一遍,就为接下来的考试养精蓄锐,休整了一下。

崔坚秉这次也信心十足,他比较意外的是开考前能跟太子说上话,太子离开之后,他复盘了一下,觉得他跟太子说话的时候也张弛有度,没有出错。

这让他信心大增。

他做的就是能够入太子的眼,等到太子即位的时候走他爷爷的老路,成为下一任的崔首辅。

所以这个会元的名号他要定了。

在太子当主考官的会试上拿下会元想不被太子注意到都难。

而且他打听了一下,叶见山也到了,被分到了正对于主考官的第一排,心理素质一般的坐在那个位置意味着这场会试已经结束了。

那可不是一个好位置,毕竟谁面对太子的时候不紧张,根本没办法安心考试。

而他的位置十分的好,采光也不错,也没有被分到臭号,这点他就已经超过叶见山了。

叶见山不愧是乡下来的,文会诗会一场都没参加过,根本就是怂。

这让崔坚秉想探个底都探不到。

他让人去了几次庆阳会馆,都没见到人,后来直接说叶见山搬走了,不住会馆了。

崔坚秉就觉得叶见山孤僻,不合群,而且不止他一个人这么说,大家提到庆阳解元的印象就是孤僻神秘。

这不是一个好印象,但崔坚秉不介意帮他再宣传一下。

毕竟这是事实。

崔坚秉一想到叶见山就收不住了,听到提醒时间的钟声才回神检查自己的试卷。

马上第一场要结束了。

很快监考官们来收第一场的试卷,叶见山也能趁机站起来神伸懒腰了。

太子见叶见山不趴着睡觉动了起来,心里也安定了一些,他都担心孩子趴在那睡觉被冻坏了,好在他一直在观察,叶见山号舍里的炭盆一直在燃着,穿的衣服也厚,并没有什么不适。

现在看见他像个猫似的伸懒腰,太子脸上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个笑容,身体真好啊。

才十六岁,是这里年纪最小的了,考试的时候胸有成竹的样子,太子怎么看都看不够。

一看就知道他都会,臭屁小孩都表现在脸上了。

更别说一睡就是一天半了,看来根本没有难倒他的题。

狂,但他儿子可以狂,他儿子也有狂的资本。

叶见山这边交完卷子就等着开始第四天的第二场考试了。

而外面的皇上在贡院锁门没多久就得到了叶见山长得跟太子一模一样的消息。

皇上的第一印象还是不信。

这个谣言威远侯三个月前就写密信告诉过他。

来人一梗,继续强调:“太子殿下都相信了,跟照镜子似的。”

刚下朝还没换衣服的皇上动作一顿:“真假?太子真觉得是?俩人见到了?”

“回禀皇上,不止见到了,庆阳解元考试的号舍还跟太子殿下主考官的位置面对面……”

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皇上有些动摇,激动起来:“快快给朕看看庆阳解元的画像,让朕看看有多像。”

“额……”

侍卫一顿,其实画像可以不看。

本来皇上都信了,看到画像又要觉得是谣言了。

那画到底是谁画的?

技术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