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见山很少参加这种文会,他一直都在县学读书,那里人少,也没这么多弯弯绕绕的活动。
三个人单独出来,都没带随从。
谭景山还拿了个扇子摇来摇去的,叶见山看着都冷。
现在京城已经深秋了,渐渐的冷了起来,这个时候拿扇子绝对是用来装的。
谭景山啪的一声合上扇子,对叶见山道:“见山可知今天的文会是谁办的?”
叶见山摇头:“不知。”
“是书香门第崔家,他们家出了个连中四元的读书郎,年龄比你大一岁,是江南那一地带的解元,大家都在押你和他谁能拿到这一次的会元和状元呢,有一个成了,那就名留青史了,史书上连中六元的一只手都能数的出来……”
叶见山知道崔坚秉这人,他三舅跟他说过,而且每次会馆来人他出去打招呼寒暄夸他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提到此人。
那人的年龄好像比他大一岁。
要是对方和善的话,结交一下也没坏处。
他们俩算是明年春闱中年龄最小的考生了。
而且崔坚秉一开始出名还是因为他祖父是首辅崔元,崔元年轻的时候差点就连中六元了,可能也有些遗憾,所以把希望寄托在了孙子崔坚秉身上。
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崔坚秉也没让他失望,目前的几场考试都是头名。
就是没想到会杀出一个叶见山。
十三岁下场,三年间的考试都是头名,而且听说他家里是杀猪的,并没有崔氏那么好的读书条件,这么一比叶见山看着比崔坚秉厉害多了。
谭景山说完,罗绍辉接着道:“今天的文会头名还能得到崔首辅的亲自指导,要是有机会的话,还能拜他为师呢。”
叶见山有些惊讶:“崔首辅也来文会?”
“对,还不止呢,听说四皇子也会过来,还有威远侯世子……”
谭景山介绍了一堆人,叶见山认真的听着。
来了京城,这些权贵关系就不能不了解,不然得罪了谁都不知道。
叶见山一直在打听郭府在哪,现在还没找到门呢。
到时候他出事求救都找不到地方就完蛋了。
京福楼是办这次文会的酒楼,叶见山到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密密麻麻的考生们都到了。
看来都想看看崔首辅,想要得到他的青睐。
叶见山被罗绍辉和谭景山夹在中间保护着,他个头不高,都看不清前面发生了啥,就一脸懵的跟着落座了。
很快就有人拿了印刷了考题的纸过来分发。
“论中兴之本”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考题了,很大很空泛,人人都很熟悉,但要答的精彩很难。
叶见山没想到文会是这样的,这跟小测验有啥区别。
他想象中的文会是类似宴会那种,别说他觉得懵了,就是参加过很多文会的也是第一次见这种形式,这是直接让他们当众回答啊。
冯兴今天也来了,他昨晚才回家,被送去金山寺四天,冷静了一下,然后觉得他爹说的有道理,肯定是他看错了。
因为要是他真的冲撞了太子,现在肯定不会这么太平。
所以他说自己好了,申请回家,冯尚书也心疼儿子就同意了。
听说今天这边有热闹,就跟着威远侯世子又过来凑热闹了。
威远侯世子还在取笑他:“你说说你,眼睛还出问题了,被送去金山寺几天老实了吧,那天那位根本不可能出现……”
威远侯世子还在说话,就发现旁边没了动静,扭头一看发现冯兴脸色发青,嘴都在发抖,目光死死的盯着某一处,嘴巴里又在念叨着:“太太太……太子……”
他都有些不耐烦了,怎么又开始了:“哪里有太子……”
还没说完,他就看到了冯兴一直盯着的那个人。
瞬间吓得连桌上的茶杯都打碎了,一时间引得众人都抬头往这边张望。
冯兴盯着的那个人也抬头了,伸着脖子好奇的看着威远侯世子这边的动静。
然后砰砰两声,叶见山就看到那俩人朝自己跪下了。
叶见山:???
威远侯世子快吓死了,没想到冯兴这次没看错,他真看到太子二叔了。
也不知道自己刚刚的话有没有传过去,一时害怕,跟冯兴两个人果断跪下认错。
叶见山感觉大事不妙,那个胖子他认识,上次就搞这种小动作,这次还拉着同伙又一起来,到底想干嘛?
他的第六感告诉他此地不宜久留,于是他捂着肚子对身边的两位同乡谭景山和罗绍辉告别:“实在是惭愧,见山肚子疼痛,恐怕参加不了此次文会了,先行告辞。”
说完,他就跟个猴子似的快速的钻出了人群,很快消失不见。
罗绍辉和谭景山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俩人成了大家目光的焦点。
要是没看错的话,威远侯世子和冯三公子跪的是这个方向吧?
这俩人什么来历?
迎着大家打量的目光,谭景山和罗绍辉一脸懵逼。
发生啥了?
看他们干嘛?还有为什么朝他们这个方向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