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澜挨着她一起看向手机屏幕,一眼就看到她们上学那会,时常吃的包子店:“这家。”
楚清和指尖一顿,看到屏幕上显示的“老台门”三个字,轻掀眼帘看向沈澜。
沈澜点点头,楚清和点进了这家店,很自然地点了两个芝麻玉米包,一个红豆包,两个流沙包,两个芋头包,以及两杯豆浆。
她记得沈澜的口味,就爱吃这些甜唧唧的东西。
点完之后,她让沈澜再确认一遍,没有问题之后就直接买单。
等早餐的时候,楚清和点开备忘录,输了一行字递到沈澜面前:“接下来怎么办?”
接下来?
沈澜想了想,拿过手机两手笨拙地落在九宫格上,缓慢地打着字:“我想去找我妈和奶奶。”
人在遇到危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人。
沈澜的奶奶沈钟秀和楚清和的姥姥许明君,同为橘子海造船厂的员工。沈澜的奶奶是厂里的焊工,而楚清和的姥姥则是造船设计师。
因为同属一家船厂,所以她们都住在橘子海船厂的家属小区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船厂改制,大幅度裁员。沈澜的奶奶沈钟秀下岗之后,就在小区门口盘了家门面,做起了卖粉的营生。
一开始她卖的是海鲜粉,后来顾客越来越多,再加上沈澜父亲回家帮衬,就改成了海鲜大排档。
沈澜的母亲秦苒竹嫁到沈家后,沈家的生意更加兴隆。
即使突发意外,家里的男人走了。
婆媳二人还是用双肩挑起这个家,凭借着一手清甜爽口的丝瓜蒸鱼片,使得海鲜店一度跃为橘子海美食必吃榜top10,甚至还差点上了《舌尖上的中国》。
她们把挣到的每一笔钱,都花在沈澜身上。
从小到大,沈澜要什么有什么。就算没有父亲,但是日子比起大多数孩子过得都要幸福。
沈澜还没成年,家里就给她在市中心买了一套大平层,一套三居室,以及两个铺面。
只等着沈澜大学一毕业,就把这些不动产转到她名下。
妈妈和奶奶就是沈澜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最爱护她的人。
沈澜相信不管自己是变成海豚,还是小狗,她们都一定会待她如初。
面对如此复杂和糟糕的境地,沈澜第一反应就是求助长辈解决。
她继续问道:“你知道妈妈和奶奶搬去哪里了吗?”
她将手机递给楚清和,目光希冀地看着她。
楚清和迎上她的眼神,捏着手机,略有几分迟疑。
沈澜歪了歪脑袋,端详着她的神情,仿佛在问怎么了。
楚清和踟躇片刻,拿起手机输入了一行字:“奶奶走了。”
“16年的时候,突发心衰,救护车还没到就走了。”
沈澜看到这行字的瞬间,脑袋“嗡”地一下,全然懵了。
她望着屏幕里不断浮现的字,脑袋一片空白了。
走了?
什么叫走了?
是……死了的意思吗?
可是奶奶那么健康,早上刚出门的时候,她还给沈澜递了两份炒粉,笑眯眯地叮嘱她要和楚清和好好玩,她怎么就走了呢?
耳朵里的噪音响得厉害,沈澜颓然坐在床边,全身力气像是抽干一样,耷拉着肩膀,怔愣地看着楚清和。
楚清和的手指不停,继续输入:“奶奶走后,秦姨在一个月内把店面关了,铺子卖了。”
“然后和以前的一个朋友出国了。”
屋内静悄悄的,偶尔有几声青蛙的呱呱声,以及微弱的蝉鸣声,伴随着楚清和敲打键盘的声音,清楚地响在沈澜耳畔。
沈澜坐在床边垂着脑袋,好似一只被暴风雨浇透的老猫,透着可怜巴巴的颓丧之气。
楚清和于心不忍,敲着键盘的手,怎么也落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