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灌婴冷笑,“腿上现在还有疤。”
刘邦把汤倒回锅里,转身从柜子里摸出一摞泛黄的纸——是当年的花名册、签到表、报销单,连买狗肉的收据都贴着。
“把这些,全扫了。”他说,“连同鸿门宴录音、函谷关战报、沛县起事的微信群聊记录,一起上传。”
“传哪儿?”张良问。
“传到‘沛县兄弟情义链’。”刘邦拍桌,“咱们不搞资本协议,搞情感共识。谁要是敢动汉家基业,先问这锅狗肉答不答应!”
张良低头操作竹简,指尖飞快。区块链开始刻录:每个人的指纹、声纹、心跳频率,甚至狗肉汤的氨基酸数据,全被打包成“情义哈希值”。韩信那边同步传来数据包——是当年他们夜袭章邯大营的作战日志,原始未删减版。
“协议生成。”张良抬头,“需要签名。”
刘邦拿起笔,第一个签。接着是樊哙、周勃、灌婴、张良、曹参、夏侯婴。七个人,七道签名,墨迹未干。
“还差一个。”刘邦盯着最后一个空格。
“卢绾?”张良问。
刘邦没说话,只把空格标了“待归”二字。
“这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周勃问。
“没有。”刘邦咧嘴,“但它能上热搜。明天头条就是‘汉集团元老集体反水,信托遭情义暴击’。股民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得知道,刘邦的班底,不是靠一纸婚书就能掀翻的。”
正说着,灶台下的地漏突然“咕咚”响了一声。樊哙蹲下掀开盖子,狗肉汤正顺着管道往下流。
“你干嘛?”刘邦问。
“倒汤。”樊哙面不改色,“剩的,留着招老鼠。”
可就在汤流进管道的瞬间,地下机房的监控屏上,一道波形突然跳起。韩信的监听程序被触发,信号代码是三个字:狗肉热。
那是他们早年约定的暗号——有事,速聚。
刘邦看着地漏,忽然笑了:“行,汤倒了,信号也发了。接下来,就看卢绾他认不认这口锅。”
他转身从灶台角落拎出一坛酒,泥封都没拆:“这是当年在芒砀山藏的,说好等兄弟齐全再开。今天先砸了泥,算个信物。”
他抡起酒坛往地上摔。
坛子没碎。
因为门在这时被踹开。
卢绾站在门口,浑身湿透,怀里抱着个铁盒,像是刚从河里捞上来。
“哥。”他说,“我回来了。这信托……是我帮吕雉设的。但我带了解锁密钥。”
刘邦举着酒坛,悬在半空。
“密钥在盒里。”卢绾把铁盒放在桌上,“可我有个条件。”
“你说。”
“这坛酒,得等八个人一起喝。”
刘邦低头看着酒坛,又看看铁盒,再看看那口翻滚的狗肉锅。
汤泡“噗”地炸开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