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今王上已近及冠,何夫人当为自己着想,嫁与主公当是两全其美,上下齐庆的喜事,正好为日南特区落成同庆。”
点到即止,荀彧的事情曹操不能多说,虽然他自己没有要夺权的想法,但是你荀彧把我想成要夺权的人对付,就有些过分了。
“文若,王上乃汉室正统,日南之主。维护王室尊严、地方稳定,亦是王上之责。那些豪强,偷运人口,隐匿户籍,不仅违抗特区法令,更是藐视王庭,欺君罔上!若王上能下诏,申明废奴乃为彰仁德、安黎庶、固邦本,则名正言顺,顺天应人!”
荀彧心中一震,瞬间明白了曹操的想法,这是要将“依法废奴”这杆大旗,由刘辩举起来,他要是有能力干,自然到新雒就有威信,要是不能,你荀彧就不要再有那么多想法了。
“曹公此计…哎…”
荀彧沉吟着,心中飞快权衡,但最终只能幽幽一叹。
“文若,”曹操恳切地看着他,“此非操一人之私利,实为日南长治久安,亦为王上稳固根基!今新朝崛起,天下时有新土被证实,时有新技术研发问世,此实乃大争之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吴郡与我日南,乃是黄平为华夏所设两大忧患,两大驱动力。
小主,
我等若不甘为陪衬,自要迎难而上,努力发展,如王上有冠世之才,孟德自当甘为垫脚石,若其不能,操说不得要行周公之事。”
荀彧深吸一口气,终于缓缓点头:“曹公为国为民,用心良苦。彧,愿说王上,陈说利害。”
数日后,到达日南新雒,一份刘辩亲写的诏书,由日南王宫发出,洋洋洒洒宣告了废除奴役的事情。
同时刘辩亲自出面,张罗曹操和何皇后的亲事,给足了曹操面子。
曹氏、夏侯氏的曹操嫡系力量对于刘辩的态度也有所缓和,曹操做到了给刘辩发挥空间的承诺。
自己一心准备和何皇后的婚事,虽然,他曹孟德已经四十九岁高龄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还能干!
刘辩出面,保皇派势力开始慢慢靠近,他们用得滚瓜烂熟的“诏书精神解读大法”,又有了用武之地。
“王上仁德,体恤下民,严惩奸佞”的说法,宣传得很好,很全面。
但是,到了日南这么久,没有任何一个世家的奴仆脱籍。
荀彧亲自出面,召集部分关系尚可的士族代表,晓以大义,苦苦画饼。
但是,没用!
到日南的世家可不是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主。
刘辩少年人的傲气遭遇了沉重的打击,这怎么和想象的不一样。
说好的我一下令,下面的大臣就会去办呢?
有些萎靡的他,找来刘备等曾经进言要为大汉尽忠的老臣们,请他们像吴郡那样,带头放归家里的奴仆。
结果可想而知,还是失败了,众人各有各的理由,有说家里都是乡党,是同伴,不是奴仆的,也有说家里那些都是雇佣工人,只是还没时间签订劳动合同的。
反正就一句话,他们家里没奴仆,他们没有奴役控制他人人身自由。
刘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王府,红光满面的何皇后看见了他。
“辩儿,怎么了?”
“母后,太难了!治政什么的,太难了!”刘辩苦涩道。
“唉,傻孩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你换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