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在圣西罗淘汰拉科鲁尼亚的激情还没消退,AC米兰就要面对下一个对手波尔图。
葡萄牙波尔图在少帅穆里尼奥的驾驭下,正以不可阻挡的黑马姿态横扫欧洲。
这支球队绝不是凭借侥幸走到这里的——他们刚刚在老特拉福德掀翻了曼联,每一次晋级都伴随着对手的难以置信。
现在报纸上津津乐道的就是穆里尼奥和弗格森爵士的对手戏。
而到了现在,对于安切洛蒂那套新体系而言,波尔图无疑是块残酷的试金石。
但是命运转折点往往在最紧绷的时候发生。
本来在冬窗过后队内就出现了伤退,而在此刻联赛冲刺、全队绷紧神经为双线决战做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一场普通的训练对抗却让阿莫斯受伤。
脚筋拉伤,至少得休息两周。
铁定缺席与波尔图至关重要的欧冠半决赛两回合全部战役。
安切洛蒂面临着痛苦的抉择。
谁来填补这个巨大的空缺?布罗基?安布罗西尼?还是让鲁伊科斯塔承担更多组织责任?
最终,安切洛蒂选择了经验丰富的布罗基,希望他的跑动和硬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阿莫斯缺席带来的技术缺失,并保持中场的平衡。
然而,布罗基虽然勤勉,但在技术细腻度、控场节奏以及与前场卡卡、舍瓦的默契上,与阿莫斯有着明显的差距。
“所以为什么会这么倒霉啊!”
阿莫斯无奈地对艾比说:“我还以为这赛季能全勤呢!”
全勤是不可能全勤的,只能先养伤了。
而首回合在巨龙球场,穆里尼奥给年轻的卡卡和变阵中的米兰上了一堂极其严酷的战术课。
波尔图的防守组织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卡瓦略和若热科斯塔组成的中卫组合对准卡卡;科斯蒂尼亚和门德斯组成的中场屏障如同绞索,对皮尔洛实施了前所未有的窒息式逼抢;边路的费雷拉和瓦伦特则严格限制卡福和塞尔吉尼奥的助攻空间。
米兰的进攻陷入了泥沼。
皮尔洛被科斯蒂尼亚如影随形地贴身骚扰,连接前后场的传球屡屡被拦截或被迫回传。
没有了阿莫斯的回撤接应和串联,皮尔洛显得孤立无援。
卡卡则陷入了波尔图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德科、马尼切等人轮番对他进行凶狠的铲抢和身体对抗,最大限度地压缩他的冲刺空间,切断他与皮尔洛的联系。
布罗基的努力无法弥补技术上的鸿沟,米兰的中场运转不很流畅。
更致命的是波尔图高效的反击。
第60分钟,米兰前场进攻被断,波尔图迅速将球交到前场核心德科脚下。
德科在米兰中场和防线之间的空档处拿球,吸引了马尔蒂尼和内斯塔的注意后,一记手术刀般的直塞穿透了整条防线。
快速插上的南非前锋麦卡锡反越位成功,冷静推射远角破门。
0:1
这个进球精准地打在了米兰新体系因阿莫斯缺席而暴露出的软肋上——由攻转守时,皮尔洛位置靠后,布罗基覆盖不足,中场与防线之间的衔接区域出现了致命的真空,被德科和麦卡锡敏锐地捕捉并利用。
带着一球落后的劣势回到圣西罗,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压力。
安切洛蒂在次回合他做出了调整:让鲁伊科斯塔首发,希望利用大师的组织能力和传球穿透力来撕开波尔图的密集防线。
同时,要求两个边后卫卡福和马尔蒂尼更大胆地压上,提供宽度和传中。
在圣西罗,鲁伊科斯塔的登场确实带来了变化。
他的传球视野和创造力,是布罗基所不具备的,而他也多次尝试用精准的直塞或长传寻找舍甫琴科和卡卡,试图打穿波尔图的铁桶阵。
但是穆里尼奥在2004年的大巴相当无敌。
全员退守禁区。
拜亚在门前高接低挡,卡瓦略和科斯塔一次次用身体封堵射门——当然,卡卡依旧被重点照顾,他的每一次突破都异常艰难,陷入了重重包围。
舍甫琴科的抢点和因扎吉的跑位,也被经验丰富的波尔图后卫死死盯防。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比分依然是0:0。
圣西罗的歌声中开始夹杂着焦虑。
安切洛蒂不断调兵遣将,安布罗西尼、托马森悉数登场,加强冲击力。
比赛进入最后二十分钟,米兰的进攻几乎变成了半场攻防演练,波尔图全员退守到禁区前沿。
第88分钟,米兰获得角球。
皮尔洛开出,前点一片混战,足球被波尔图后卫顶出禁区。
外围的加图索奋力将球再次顶回危险区域。
混乱中,因扎吉如同幽灵般出现在小禁区线上!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落点,在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下,用右脚外脚背极其别扭地一蹭!
皮球变向,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越过了奋力扑救的拜亚,飞向球门远角。
整个圣西罗的呼吸停止。
砰!
皮球重重地砸在门柱内侧,然后……沿着门线快速滚动!。
就在它即将越过门线的一刹那,波尔图回防的后卫保罗费雷拉如同神兵天降,一个惊险的滑铲,在门线上将球解围了出去。
“NOOOOOO……”
这球就差了几厘米。
球场边爆发出巨大的叹息声。
裁判示意比赛继续。
波尔图球员惊魂未定,拜亚疯狂地拍打着门柱。
最后几分钟的狂攻,米兰再未能创造出如此接近破门的机会。
当终场哨声响起,比分定格在0:0。
总比分0:1。
AC米兰倒在了决赛的门槛前,仅仅差了一个球。
“就差一个球……”这个念头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是阿莫斯的缺阵导致中场失控,首回合丢球?是圣西罗那记击中门柱的绝杀球欠缺毫厘之运?是穆里尼奥的战术部署确实更胜一筹?无数的“如果”和“就差一点”,让米兰球员带着遗憾和不甘把所有精力放在了联赛上。
至少0304赛季他们并不是一无所获,他们在意甲联赛中以34赛27胜7平的成绩赢得了联赛冠军。
联赛结束,硝烟暂歇。
队医希望阿莫斯放假之后也老老实实休息一段时间,但是当意大利国家队的征召令如约而至时,阿莫斯还是非常兴奋。
不过在2002年世界杯之后,意大利国家队原本的结构就开始变化了,老大哥队长马尔蒂尼退出,而斯帕莱蒂与意大利却好像还处于磨合期。
他放弃了若日尼奥而选择了刚刚复出,还有涉赌记录的法焦利。
大家都不觉得这是个好事。
哪怕是在训练场上,他们都能看出来法焦利不在状态。
而因扎吉也没有被斯帕莱蒂选中。
但是米兰还是选中了四个:阿莫斯、内斯塔、皮尔洛、加图索。
“皮波不太高兴,”阿莫斯说,“斯帕莱蒂说皮耶罗在预选赛上的表现比他更好,所以没选他。”
皮尔洛只是轻轻嗤笑了一声,慢悠悠地抬头:
“表现更好?”
皮尔洛的语气十分平淡:“我倒是觉得斯帕莱蒂对皮波有意见。”
皮尔洛这火气当然不是冲着斯帕莱蒂,毕竟皮耶罗和大因扎吉不是一天两天的矛盾了。
这矛盾源于尤文图斯时期的战术地位之争,在皮波去米兰后,演变成了媒体和球迷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更在国家队有限的前锋位置上形成了直接的、刺刀见红的竞争。
皮尔洛作为皮波在米兰的亲密战友和战术核心,对皮耶罗在国家队某些时期占据主力却表现平平——尤其是2002年世界杯——本就颇有微词,此刻皮波因“皮耶罗表现更好”这种理由落选,无异于在皮尔洛本就对皮耶罗的观感上又浇了一桶油。
“你们在谈皮耶罗吗?”
“不是弗朗切你凑过来干嘛!”
阿莫斯回头就看着蠢狼的脸,满脸嫌弃地伸手推他:“米兰话题,米兰话题。”
“什么米兰话题,现在都是意大利话题!”
托蒂理所当然地坐在一众米兰球员中间:“你们知道吗?一件大事!”
“嗯?斯帕莱蒂出新战术?”
“怎么可能,咱们是去录音棚录《Azzurro》!意大利国家队官方推广!”
这是深入每个意大利人骨髓的歌名,那是1970年由AdrianoCelentano演唱的经典名曲,旋律简单上口,也算是意大利足球的象征。
内斯塔重复一遍:“Azzurro?蔚蓝?”
“没错!就是那个!”托蒂兴奋地拍了下大腿,“足协觉得这歌太经典了,旋律又适合球迷合唱,正好借欧洲杯的热度重新制作,由我们——现役的国家队成员来演唱!想想看,葡萄牙的夏天,我们的球迷高唱着我们录制的《Azzurro》……”
确实很让人向往。
阿莫斯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开口:
“好吧,如果要录音唱歌的话,幸好皮波不在……”
这不是假话,嗯,这属于队友之间的小小玩笑罢了。
【作者有话说】
我开始写更新上号一看才发现存稿时间又抽了……我服了……
接下来这个剧情算是我为啥坚持写04欧洲杯的初心,我在学意大利语之前就会唱《azzurro》了,真的很喜欢这首歌
某站有视频,搜索意大利队Azzurro就有,可配合食用[垂耳兔头]
第212章
几天后,国家队训练基地附近的一个专业录音棚里,挤满了穿着休闲装的国家队球星。
气氛和训练场截然不同,轻松、好奇,甚至有点笨拙的欢乐。
——但在正式录制开始前,这份欢乐简直要掀翻屋顶。
制作人还没到场,棚里已经超级喧闹。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雄浑走调的《喀秋莎》突然响彻空间。
加图索是唱得最起劲的那个,不仅扯着嗓子,一条腿还像上了发条似的猛烈抖动,打着自己的拍子。
托蒂和阿莫斯站在他身后,被这他的架势逗得大笑,捂着肚子几乎要弯下腰去。
内斯塔全程试图隐形,身体语言还是挺抗拒的,一会儿假装整理耳机线,一会儿低头研究根本不存在的乐谱,甚至想缩到皮尔洛身后。
可惜,无处不在的镜头和队友的热情根本没给他机会,一个长镜头还是精准地捕捉到了他略显窘迫却带着无奈笑意的脸。皮尔洛和内斯塔两人站在角落,耳机松松垮垮地挂在脖子上根本没戴上,抱着手臂,在这里扮演着背景板。
然后制作人来了。
制作人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对着一群身价不菲的足球巨星,却拿出了指挥合唱团的架势:
“先生们!先生们!安静!我们不是来踢球的,是来唱歌的!想象你们在在光明球场的看台上,和八万球迷一起!”
阿莫斯和内斯塔站在一起,努力憋着笑看加图索被单独拎出来纠正发音——他那带着浓重卡拉布里亚口音的意大利语把“estate”(夏天)唱得像“estatè”,那斩钉截铁的尾音上扬,再次引爆了全棚的哄堂大笑。
托蒂自然是焦点,他站在前排中央,对着麦克风试音时还即兴来了段罗马方言版蔚蓝——当然被制作人严厉制止了。
当那熟悉的、带着淡淡忧伤却又无比温暖的《Azzurro》旋律前奏终于如溪流般缓缓淌出,录音棚里鼎沸的人声才像退潮般渐渐平息下去,被一种混合着紧张、兴奋和专注的寂静取代。
“我寻找了一年的夏天,
“而突然之间,她(夏天)就在这里……
几十个男人的声音,或浑厚、或清亮、或带着地方口音,生涩地汇聚在一起——音准或许飘忽,节奏可能微乱,声部更谈不上和谐,但那歌声中蕴含的情感却沉甸甸的,无比真挚滚烫。
这是属于他们的蓝色,属于他们的夏天,属于即将到来的战场。
阿莫斯唱着,目光扫过身边的队友。
他看到皮尔洛闭着眼,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打着节奏;他看到内斯塔唱得很水,不知道走神在想什么;他看到加图索涨红了脸,努力想把每个音都唱准;他看到皮耶罗微微侧着头,歌声优雅流畅;他也看到托蒂,完全沉浸在“主唱”的角色里,手臂挥动着。
当唱到那句标志性的副歌时,所有人的声音都不自觉地拔高了,带着一种近乎宣泄的激情:
“蔚蓝,对我来说这太过蔚蓝,漫长的下午
“我意识到我没了你就没了意义
“然后我差一点,差一点就坐上火车去找你了
“可载满我愿望的列车却在我的思绪中反向开走了……”
最后一句歌词的余韵在麦克风的捕捉下微微颤抖着,带着一种集体倾泻后的轻微喘息,缓缓消散在隔音良好的空间里。
录音棚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奇异的寂静,只有设备低沉的嗡鸣。
几十个刚才还放声高歌的男人,此刻都有些怔忡,胸膛起伏,眼神发亮。
他们终于在花园里的夹竹桃和面包树之间找到了非洲的感觉。
而他们即将前往葡萄牙去寻找夏天。
————
葡萄牙灼热的阳光,带着大西洋特有的咸湿气息,扑面而来。
而意大利全体球员还都穿着西装戴墨镜。
阿莫斯快热死了,但是还得保持风度,旁边托蒂正咧开大大的笑容,朝着球迷挥手。
他们在这种场合下通常来说是找不到内斯塔的。
训练基地设在里斯本近郊,环境清幽,但大赛的紧张感如同无形的藤蔓,悄然缠绕上每个人的脚踝。
战术板上的线条变得更加密集,斯帕莱蒂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不过在某个训练结束后的傍晚,加图索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小巧的便携音箱——大概是从哪个工作人员那里“征用”来的——随手按下了播放键。
熟悉的、带着点粗粝质感的旋律瞬间流淌出来,填满了更衣室的每个角落。
“嘿!是我们的歌!”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带着点惊喜和难以置信。
加图索得意地咧嘴一笑,把音量又调大了两格:“我特地找人要来的磁带!”
大家一边听一边吐槽谁破音了,后来和德国国家队比较了下还是觉得自己唱歌好听。
6月15日,丹麦对意大利。
阿尔瓦拉德球场。
现在的温度高达33摄氏度。
丹麦开场便利用两个边路向意大利施压。
第6分钟,一次看似普通的左侧边线球掷入意大利半场。
丹麦球员的跑动简洁高效,球经过两次快速传递后,突然交到禁区弧顶外围无人盯防的球员脚下。
没有丝毫犹豫,一记力道十足的远射炮弹呼啸着撕裂空气,直奔球门死角!
然而,门线前伫立的那抹蓝色身影——詹路易吉布冯——如同定海神针。他舒展身体,移动迅捷,稳稳地用双掌将来球摘下。
布冯落地后,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冷静地挥手示意队友压上。
第10分钟,托蒂踢中达尼尔延森脚踝,引发小口角……嗯,阿莫斯和内斯塔赶过来才发现没打起来。
13分钟,机会来了。
托蒂在禁区外右侧距离球门约28米处找到机会,他调整一步,右脚轰出一记势大力沉的怒射,皮球带着强烈的旋转直飞球门远角。
丹麦门将索伦森展现了惊人的反应和弹跳,飞身单掌将球堪堪托出了横梁。
“Ohhhh——!”意大利球迷的叹息声相当大,相当惋惜。
这是意大利开场后最具威胁的一次进攻,可惜被门将的神勇化解。
丹麦人毫不示弱,迅速还以颜色。
第16分钟,边后卫赫尔维格内切后突然起脚劲射,布冯再次展现世界级水准,双掌将球稳稳击出。
攻防转换快得令人窒息。
阿莫斯在中场不断跑动、接应、试图梳理,但丹麦中场的绞杀力度极大,尤其是对托蒂的限制,让意大利的进攻核心运转得异常艰涩。
他自己也多次陷入贴身肉搏,北欧球员强壮的身体和不知疲倦的奔跑让他每一次触球都倍感压力。
比赛在一种失衡的节奏中进行。
第20分钟,维埃里一次精妙的挑传找到皮耶罗,却被边裁无情地举旗示意越位,慢镜头显示判罚相当勉强;第22分钟,皮耶罗在禁区线上被赫尔维格抬起的腿结结实实地撞到胸口,痛苦倒地!
阿莫斯看得真切,那绝对是一次犯规。
然而,主裁判冈萨雷斯却面无表情地示意比赛继续。
“什么?!”阿莫斯难以置信地看向裁判,皮耶罗也摊开双手表达着愤怒和不解。
一股不祥的预感开始在意大利人心中蔓延。
第29分钟,皮耶罗突入丹麦禁区,在与回追的丹麦后卫发生身体接触后摔倒。
几乎同时,跟进的阿莫斯不等哨响,机敏地将弹出的球吊向空门,皮球“砰”地一声重重砸在门楣上弹回。
然而,刺耳的哨声此时才尖锐响起。
主裁判冈萨雷斯没有指向点球点,而是径直跑向倒地的皮耶罗,向他出示了一张黄牌!
理由很简单:假摔。
从这里意大利人就完全能够看出来这场比赛有多偏了。
丹麦攻势未减,托马森很快用一记有力的头球攻门还以颜色,皮球蹭着立柱偏出,惊出布冯和意大利防线一身冷汗。上半场尾声阶段,意大利门前风声鹤唳,彻底陷入被动。
意大利并非没有机会。
第43分钟,皮耶罗在禁区内完成一记漂亮的凌空抽射,又被状态神勇的索伦森不可思议地扑出。
仅仅一分钟后,托蒂在小禁区角上获得绝佳机会,他灵巧转身后的劲射眼看就要破门,索伦森再次做出世界级扑救,用右手将球从门线上捞了出去!
“两次!他扑出去两次必进球!”
“不是,今天门将状态这么好的吗???”
然而,布冯同样证明了自己为何是世界最佳。
补时阶段,丹麦发动快速反击,约根森在禁区内获得近在咫尺的抽射机会。
但电光火石之间,布冯再次做出神级反应,用腿将势在必得的射门挡出底线!
“Gigi!Gigi!”
意大利球迷的呼喊声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队友们也互相击掌。
今天的比赛实在是太过刺激了。
上半场结束的哨音终于响起,比分0:0。
阿莫斯和队友们走向更衣室,每个人都喘着粗气,汗水浸透了球衣,脸上写满了疲惫、不甘和被压抑的愤怒。
场面上看,意大利的门框和布冯承受了巨大压力,也浪费了两次黄金机会;但更重要的是裁判的争议判罚。
“下半场得进球。”
“有点太偏了,其实波波那个传球可以算的……”
“他摔倒没事吧?”
大家互相说着话,但是更衣室氛围却不太轻松。
而主教练特拉帕托尼才是那个脸色最难看的。
主教练已经看出来这是在做什么了。
【作者有话说】
歌词来自《Azzurro》,这首歌我拿它当了一年闹铃还喜欢,足以证明权威性
歌词也是真的很棒[垂耳兔头]
第213章
中场休息大家都不是很高兴,而当下半场开始,丹麦人没有丝毫退意。
第49分钟,帕努奇对托马森的一次略显毛躁的犯规,给了北欧人一个位置不错的左侧任意球。
尼科拉斯延森精准的斜传吊入禁区,托马森展现了顶级前锋的嗅觉和技巧,用胸部将球稳稳卸下回做,跟进的桑德在门前14米处左脚劲射。
皮球重重砸在奋力封堵的佩罗塔身上弹出底线,但是防线在高压下依然脆弱。
意大利急需回应,而第53分钟,转机似乎出现。
皮耶罗在左路尝试将球塞给维埃里,丹麦后卫解围不远,球鬼使神差地落到禁区弧顶附近的托蒂脚下。
托蒂没有丝毫犹豫,右脚送出一记直塞,撕开了丹麦右肋的空档。
赞布罗塔如脱缰野马般高速插上,在禁区左侧获得了直面门将一半角度的机会。
他选择了右脚外脚背的低射,试图打穿索伦森的小门或远角……皮球却擦着远门柱滑门而过。
“啊——唉!”随队远征的意大利球迷区爆发出巨大的叹息。
然而,意大利的攻势并未停歇。
第57分钟,赞布罗塔卷土重来,左路送出一记落点极佳的斜传。
禁区内的维埃里如同重型坦克般碾压到位,在门前8米处高高跃起,一记力道十足的头球吊射!
但又是索伦森。
这位丹麦门神仿佛开了天眼,飞身跃起,左掌极限伸展,用指尖将球堪堪托出了横梁!
意大利球员开始抱头,这已经是索伦森本场第N次神级扑救了。
特拉帕托尼坐不住了,用加图索换下了佩罗塔,意图加强中场绞杀和冲击力。
角球开出,帕努奇后点的强力头球又稍稍高出横梁,意大利再次与进球失之交臂。
比赛的平衡在第61分钟被打破。
皮耶罗在前场一次传球失误被断,丹麦瞬间发动反击。
罗梅达尔直插意大利腹地,回追的卡纳瓦罗别无选择,在禁区前沿用一记战术犯规将其放倒,代价是一张黄牌。
尼科拉斯延森的任意球打在人墙上,但这次反击的威胁和卡纳瓦罗的黄牌,让意大利人手中的牌变得越来越少。
特拉帕托尼再次换人,第63分钟,卡萨诺换下了本场状态平平的皮耶罗。
意大利球迷用热烈的欢呼迎接这位巴里男孩,期待他能带来改变,然而,丹麦的强硬丝毫不减。
赫尔维格对托蒂的一次凶狠铲抢也为自己招致黄牌,费奥雷随后换下同样迷失的卡莫拉内西,意大利用完了所有换人名额。
比赛进入白热化。
第79分钟,丹麦险些破门。
约根森左路传中,桑德力压身背黄牌的卡纳瓦罗,在门前10米处强力头球攻门。
不过运气不太好,皮球擦着横梁飞出。
丹麦也做出调整,克劳斯延森换下桑德;紧接着,年轻的卡萨诺因拉扯尼科拉斯延森球衣也吃到黄牌,丹麦则换上锋线佩雷斯,继续施压。
大难不死,意大利立刻发动快速反击。
卡萨诺在禁区右侧得球,他的传中被挡了一下,随即机敏地将球再次挑起送到门前——维埃里在门前9米处力压后卫头球攻门!
皮球却再次偏出了右门柱。
“NOOOOO——!”
从地狱到天堂再到地狱,巨大的情绪落差让意大利人感到一阵眩晕。
机会又一次奢侈地浪费了。
时间一分一秒走向终点。
托蒂的远距离任意球被索伦森轻松没收,加图索因踢倒达尼尔延森吃到黄牌;达尼尔延森的劲射也被布冯双拳击出,比赛似乎就要以一场充满争议、机会无数却颗粒无收的平局收场……
然而,命运在最后一刻掀起了波澜!
第88分钟,托蒂在中场附近拿球,他决心用个人能力做最后一搏。
他带球加速,连续晃动,试图摆脱赫尔维格的纠缠。
就在他即将抹过对手的瞬间,赫尔维格从侧后方一个凶狠的冲撞,将托蒂连人带球撞翻在地!
“哔——!”主裁判的哨声尖锐响起!
他跑向事发地点,手指坚定地指向犯规地点——距离球门约23米,中路略偏左的位置!
一个绝佳的任意球机会!
意大利球员瞬间涌了过去,主要是为了等会进不了球也要占据有利地位。
阿莫斯深吸一口气。
他看到了裁判的手势,也看到了队友们投来的目光。
毋庸置疑,作为整个意大利,或者说整个世界,最会踢任意球的球员,在遇到这种机会,当仁不让。
阿莫斯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罚球点。
丹麦人紧张地排着人墙,索伦森指挥着防守,眼神死死盯着阿莫斯。
意大利球迷屏住了呼吸,双手紧握,祈祷着奇迹。
阿莫斯将球仔细地摆好。他后退几步,目光锁定着球门右上角——那是理论上的绝对死角。
助跑!步点精准而有力。
左脚稳稳踏在球旁作为支撑,身体向后倾斜,右腿迅猛抽出!
“嘭——!”
一声沉闷而震撼的爆响!皮球离地而起,带着强烈的旋转和惊人的速度,划出一道超越人墙高度的、近乎完美的外旋弧线!
它像一枚精确制导的导弹,绕过了奋力跃起的丹麦人墙顶端,带着强烈的下坠,直扑球门右上角的绝对死角。
索伦森反应神速,他飞身侧扑,身体舒展到了极限!
但那道轨迹太快、太刁钻了!
足球擦着索伦森的指尖和横梁下沿的交界处狠狠地砸进了球网!
“进球了阿莫斯!!!GOALLLLL!!!”
解说员的声音瞬间撕裂了里斯本的夜空!
阿莫斯在皮球入网的瞬间,已经张开双臂,冲向角旗区。
他的脸上是纯粹的、爆炸般的喜悦。
而整个意大利替补席同样沸腾了。特拉帕托尼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内斯塔从后场一路狂奔而来,托蒂也忘了疼痛,加入庆祝的人群!
卡萨诺、维埃里、加图索……所有蓝衣将士将阿莫斯死死压在身下,叠起了疯狂的人山!
“第89分钟!绝杀!阿莫斯!他用一记价值千金的、技惊四座的直接任意球,轰开了索伦森把守了几乎整场的钢铁大门!”
“阿莫斯将意大利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也为这场充满争议、对抗和无数次错失良机的鏖战,画上了一个令人窒息却又无比辉煌的惊叹号!”
当然,虽然解说贷款胜利,但是贷的不*多。
裁判只给了三分钟补时,而丹麦并没有抓住机会。
最终,意大利1:0丹麦。
阿莫斯几乎是被队友们架着走向场边的。
他的球衣被撕扯得不成样子,头发上沾满了草屑和队友的汗水,脸上却洋溢着一种近乎虚脱的狂喜。
记者们的长枪短炮早已在混合采访区架设完毕,如同等待猎物的猛兽——但首先涌上来的,是兴奋到语无伦次的队友。
布冯过来搂着他,小将无论对谁都很亲热;然后托蒂也压过来,重重地拍阿莫斯的后背:“我造的任意球地方够好吧?”
阿莫斯有点无语地翻了个白眼,不过还是依随他:“这位置简直太棒了哈哈。”
非常不走心。
内斯塔看见这边的记者太多,没过来,而是直接去了更衣室。
而阿莫斯好不容易摆脱了热情的队友,整理了一下残破的球衣,本来不准备去接受采访,但是他已经听到了记者们的问题:
“阿莫斯,你刚刚罚球压力大吗?”
“阿莫,如何看待裁判上半场对托马森假摔的判罚?那是否激发了你们的斗志?”
“阿莫斯,这个进球是否意味着你将在特拉帕托尼的阵容中锁定主力位置?”
阿莫斯觉得都是废话,但是他还是很有礼貌地挨头回答:
“压力不是很大,毕竟我很熟悉这样的进球。”
“比赛很艰难,对抗非常激烈,裁判的判罚……是比赛的一部分。作为球员,我们只能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拼抢、跑动、创造机会并抓住它。今晚我们做到了最后一点,这很关键。”
“关于位置?嗯,能穿上这件蓝色球衣为意大利出战欧洲杯已经是莫大的荣幸——是否首发是教练的决定。我只能说我会继续努力训练,随时准备为球队贡献一切,无论是在第1分钟还是第88分钟上场。”
这种采访他太熟了,轻轻松松应付过去。
而阿莫斯应付完记者,推开更衣室的门,一股混合着汗味、药水味、香槟和震耳欲聋的音乐与欢呼的热浪扑面而来。
特拉帕托尼站在中间,脸上是少见的、完全舒展的笑容。
“一场战斗!一场意志的胜利!阿莫斯!”
“哦不,先别夸我了教练,我要先洗个澡。”
不说还好,一说那些没洗澡的队友就过来包围住阿莫斯。
好吧,脏就脏吧。
但是能不能不要把我抛起来了!!!
耳边是队友们震耳欲聋的呼喊和跑调的歌声,阿莫斯抬头看着更衣室天花板上明亮的灯光,笑了起来。
最终他成功逃离去冲澡。
第214章
虽然第一场对意大利胜利,但是特拉帕托尼在这届欧洲杯显示出了先进一球就不会指挥的特色。
第二场对瑞典,意大利先进一球之后,年轻的小将伊布反击成功,进了两球,最后一球更是出人意料地用一记蝎子摆尾为瑞典队带来胜利。
第三场意大利倒是稳扎稳打2:1保加利亚。
但是最终,意大利、瑞典和丹麦同积六分,意大利因相互进球少而出局。
瑞典3:3丹麦。
可以说是进球大战,双方门将多次上演低级失误。
在意大利媒体声讨还在默契球,球员们已经回到意大利。
0405赛季即将开始了。
而在刚刚结束了“创历史纪录”得分的意甲联赛冠军的赛季之后,2004年AC米兰继续得到了若干位置的补强,克雷斯波和斯塔姆,以及法国人多拉索。
其实从2002年夏天开始,米兰的实力就一直稳定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安切洛蒂的战术架构都在有序更迭。
用大白话来讲的话,大概就是“这个赛季补全上个赛季出现的坑,然后这个赛季立马出现新坑”的感觉。
但是人员配置的确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是俱乐部的问题,而是足坛上的。
问题出现在后防线上。
米兰的后防线主力除了内斯塔全部年过30,这几乎成为了一个梗。
这甚至都没有故意去提替补上今年38岁的科斯塔库塔呢,队长马尔蒂尼也就比科斯塔库塔小了两岁。
只不过,除了年龄这个诟病,米兰这条后防线几乎无可指摘。
就看西米奇就行了,担任克罗地亚国家队队长的西米奇都无法完全上位。
这是米兰不想买后卫吗?
是根本没有后卫给他买……卡福甚至都没有给力的常规替补……
把名字展示出来,大家都会“哇”,几乎米兰的所有后卫都是后卫历史上璀璨的星星,但是星星们真的有年纪了,实战中米兰的防守也并不太令人放心。
而在2004年,米兰的主力中场是世纪最强应该是毫无悬念的,皮尔洛、鲁伊科斯塔、加图索、阿莫斯、卡卡,每一个拎出去都是响当当。
哪怕是刚出名的卡卡——年轻人,就是有力气,安切洛蒂还挺喜欢把他当前锋使用,所以也增加了鲁伊科斯塔与皮尔洛一同在场上的时间。
当然,更逗的时候是鲁伊科斯塔替补皮尔洛打后腰……
阿莫斯在欧洲杯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在赛季初不得不多休养了两个周,直到9月14号的欧冠小组赛客场对顿涅茨克矿工的时候才替补出场,结果加重了扭伤,又放了两个周的假。
一直到十月份,阿莫斯才算勉强好全,在客场2:0轻松取胜卡利亚里之后,阿莫斯已经可以跟上球队的训练,安切洛蒂也把他放上了20号对阵巴塞罗那的大名单。
“其实我受伤的时候挺少,”阿莫斯叹了口气,对安切洛蒂说,“至少不用做手术,我不想做手术。”
“所有人都不想做手术,”安切洛蒂说,“反正队医说你好全了,你也觉得你好全了。”
“我现在只有一点不想上班的想法……”
“那你就是好全了,斯塔姆也养好伤了,你们可以一块儿上场。”
得益于阿莫斯和斯塔姆两个病号的复出,安切洛蒂排出了他能派出的最强阵容,荷兰人斯塔姆与内斯塔组成中卫组合,让队长马尔蒂尼得以回到熟悉的左后卫位置,与右路的卡福遥相呼应。
锋线上是舍甫琴科与因扎吉搭档,中场则由皮尔洛坐镇后腰梳理,加图索提供必不可少的硬度,而刚从踝伤中勉强恢复的阿莫斯,则被寄予厚望,承担起连接中前场的重任。
卡卡埋伏在双前锋身后,做突击箭头。
克雷斯波和安布罗西尼则在替补席待命。
而巴萨方面,里杰卡尔德延续了国家德比取胜的阵容。
带伤作战的队长普约尔与奥莱格搭档中卫,贝莱蒂和范布隆克霍斯特分居两边;马克斯出任单后腰,哈维与德科负责中场调度与推进;锋线三叉戟则由状态火热的埃托奥居中,老将拉尔森居右,核心罗纳尔迪尼奥在左路自由游弋;还是巴尔德斯把守大门。
上半场开场哨响,坐拥主场之利的AC米兰凭借经验和气势稍占上风。
卡卡在中路的一次突破分球找到右路的卡福,巴西老将下底传中,可惜因扎吉在普约尔的贴身干扰下未能顶正部位。
舍甫琴科也尝试了一脚禁区外的远射,但角度太正被巴尔德斯没收。
米兰的攻势虽然制造了声势,但面对巴萨收缩有序的防线,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绝佳机会。
巴萨则耐心地寻找着反击空间。
小罗在左路的拿球总能吸引两到三名米兰球员的注意,他的盘带和传球是最大的威胁来源。
第19分钟,巴萨的反击果然奏效。
德科在中场送出一记穿透力极强的直塞,瞬间打穿了米兰略显老迈的中卫线。
拉尔森心领神会,高速插上形成单刀。
面对出击的迪达,瑞典老将冷静推射。
圣西罗的惊呼声中,足球“嘭”的一声重重砸在横梁上沿弹回场内!
内斯塔抢在埃托奥补射前大脚解围。
巴萨错失机会,米兰逃过一劫!
这次险情让双方节奏加快,对抗也更加激烈。
加图索在中场寸土不让地缠斗着德科和哈维,阿莫斯则利用他的跑动积极协防并尝试前插,他的动作还带着伤愈复出后的谨慎,但覆盖面积对中场平衡至关重要——不过阿莫斯还是很熟悉在前场的工作的,所以没出什么错。
皮尔洛则在中后场用他精准的长短传控制着节奏,试图避开巴萨中前场的逼抢。
第31分钟,卡福在右路中线附近接球。
他没有选择自己强突,而是将球横向传给中路的加图索。
加图索带球向前推进了几步,吸引了马克斯的防守注意力。
就在巴萨防守重心向中路倾斜的瞬间,加图索敏锐地送出一记直塞球,精准地打向贝莱蒂身后的空档!
卡福高速前插——说是高速也只是和他自己相比——他利用经验和对空间的敏锐嗅觉,抢在范布隆克霍斯特封堵之前追上足球,沿着右路边线直杀底线,在抬头观察后毫不犹豫起脚传中!
此时,巴萨门将巴尔德斯做出了一个略显冒失的决定——弃门出击试图拦截传中。
然而,他出击到一半,却被回防到小禁区内的队友奥莱格意外阻挡了一下。
就在这时候,足球越过了出击受阻的巴尔德斯和奋力起跳试图解围的奥莱格头顶,也越过了门前同样准备争顶的因扎吉——
因扎吉和奥莱格身后,埋伏在点球点附近的舍甫琴科敏锐地捕捉到了落点!
无人盯防的乌克兰核弹头在小禁区线上高高跃起,一记力道十足的头槌,将足球狠狠地砸进了球门的左下角!
进球了!!!
AC米兰1:0巴塞罗那!!!
圣西罗瞬间陷入沸腾!舍瓦张开双臂冲向角旗区庆祝,然后很快队友们也都过去拥抱大笑。
舍甫琴科还特地跟卡福击掌,如果不是卡福这么不计体力的传中,他拿不到这一分。
领先后的米兰并未完全退守,他们试图利用巴萨急于扳平的心理寻找扩大比分的机会。
卡卡在第38分钟的一次长途奔袭险些再造杀机,可惜最后一步趟大被普约尔破坏。
巴萨则在小罗的带领下展开反扑。
埃托奥凭借速度强行超车斯塔姆后的小角度打门被迪达封住近角,德科也尝试了一脚远射,高出横梁。
半场结束前最具威胁的依然是巴萨。
第44分钟,小罗在左路招牌式的连续晃动后,送出一记精妙的弧线球传中,后点插上的拉尔森力压马尔蒂尼头球攻门。
足球呼啸着飞向球门,但再次被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迪达飞身单掌托出横梁,上半场结束:AC米兰1-0巴塞罗那。
而下半场开始后,大家就能看出来巴萨球员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挨骂了。
里杰卡尔德的指挥让下半场的米兰半场频频出现危机。
安切洛蒂站在场边,标志性的八字眉微蹙。
他知道,面对巴萨这种技术流,仅仅依靠领先后的收缩防守是危险的,尤其是自家这条“古董级”后防线。
他需要中场给予更强的屏障和更有效的控制。
于是,皮尔洛的位置略微后撤,他的长传依然是米兰反击的最大优势,但此刻更需要他用精确的短传梳理节奏,化解巴萨的高位逼抢;加图索则是彻底化身为中场扫荡机,他的覆盖范围几乎笼罩了整个中圈弧顶,德科和哈维都数次被他凶狠而精准的铲断拦截。
阿莫斯,倒是成了皮尔洛身边的清道夫,利用他的跑动和身体对抗,弥补着皮尔洛在绝对速度上的不足,同时保护着后防线前最后的空间。
啊,有阿莫这样的全能中场是真的很爽啊!
第55分钟,小罗在左路连续踩单车晃开卡福,一记精妙的弧线球传向后点,埃托奥力压马尔蒂尼头槌攻门,不过迪达反应神速,单掌将球托出横梁。
圣西罗响起一片惊呼,但是迪达真的很让人放心。
第67分钟,巴萨卷土重来。
哈维与德科在中路打出精妙二过一配合,德科突入禁区前沿,在加图索和阿莫斯关门之前起脚怒射!
皮球如炮弹般直飞球门右下角,迪达再次做出世界级扑救,指尖堪堪将球拨出底线。
角球开出,混乱中马克斯的头球再次被迪达稳稳抱住。
巴萨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圣西罗的空气都写着紧张。
但是米兰并非一味死守。
第73分钟,皮尔洛在中场洞察到巴萨压上后的空档,一记标志性的过顶长传精准地找到右路插上的卡卡!
卡卡大步流星趟过范布隆克霍斯特,下底传中!
中路因扎吉抢点,可惜普约尔用尽力气,抢先一步将球顶出危险区。
舍甫琴科在奥莱格的贴身盯防下,也很难获得起脚空间。
安切洛蒂终于开始调兵遣将。
第76分钟,他用安布罗西尼换下了拼尽全力、体能接近透支的因扎吉。
安布罗西尼上场后位置后撤,与阿莫斯一起加强中场的拦截厚度,形成了一道更坚固的屏障。
卡卡的位置则更突前,直接顶在舍瓦身后,利用他的速度冲击巴萨已经有些疲惫的后卫线。
里杰卡尔德也做出回应,第78分钟用灵巧的伊涅斯塔换下了埃托奥,试图用更细腻的渗透撕开米兰防线。
伊涅斯塔上场后确实盘活了左路,与小罗的配合让米兰右路压力陡增。
比赛进入最后十分钟,巴萨的攻势达到顶峰。
第85分钟,小罗在禁区前接到伊涅斯塔的横传,一个灵巧的转身晃开阿莫斯,随即左脚兜射远角。
皮球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绕过了迪达的指尖,却“当”的一声重重砸在远门柱内侧弹出。
马尔蒂尼抢在拉尔森补射前,一个大脚将球解围出边线。
顶住这波致命攻势后,米兰开始用经验控制节奏。
皮尔洛的每一次传球都力求稳健,加图索和阿莫斯寸土不让地在中场肉搏,卡福和马尔蒂尼这两位老将,用经验和卡位应对对手边路的冲击。
第89分钟,安切洛蒂打出最后一张牌,克雷斯波换下了进球功臣、同样耗尽力气的舍甫琴科。
阿根廷人上场就是为了利用他的身高和经验,在前场控一下球,拖延一下时间。
补时第3分钟,巴萨获得了最后的角球机会。
巴尔德斯也冲到了米兰禁区!角球开出,一片混战中,普约尔力压斯塔姆抢到落点,头球顶向球门!
眼看皮球就要越过门线,一道红黑色的身影犹如天神下凡,用身体将球挡出。
是马尔蒂尼!
米兰的队长在门线上完成了价值千金的解围!
在马尔蒂尼解围后,裁判随即吹响了全场比赛结束的哨音。
AC米兰1:0巴塞罗那。
圣西罗瞬间沸腾!红黑色的浪潮淹没了球场。球员们疲惫地拥抱在一起,庆祝这场艰苦卓绝的胜利。
比赛结束的更衣室里,气氛热烈而带着一丝庆幸。
加图索和阿莫斯互相拍打着肩膀,谈论着中场的绞杀。皮尔洛安静地整理着球衣。舍瓦和因扎吉讨论着那个进球。克雷斯波笑着表示自己还没跑热比赛就结束了。
毕竟是最后几分钟换上去的。
安切洛蒂走进来,脸上带着满意的微笑:
“干得好,小伙子们!”他看向后防线的几位老将,“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小组赛,而且……”
安切洛蒂顿了顿,目光扫过略显疲惫的斯塔姆和内斯塔,还有正在接受队医按摩的卡福,“这样的强度,对大家的要求太高了。我们需要在联赛中做出一些轮换。”
阿莫斯活动了一下脚踝,感觉还不错,这场硬仗下来没有不适,这让他悬着的心放下了一些。
他看向队长马尔蒂尼,后者正平静地喝着水,然后阿莫斯就小声对旁边的皮尔洛嘀咕:“我们这中场踢得像二十岁,后防……呃……踢得像经验丰富的三十岁?”
皮尔洛难得地笑了笑,慢悠悠地说:“只要能赢,踢得像科斯塔库塔的年纪也行。”
比利假装自己没听到皮尔洛说话。
第215章
虽然皮尔洛这么说,但是安切洛蒂没打算虐待老人。
面对意甲实力相对较弱的对手,替补席上的球员都获得了宝贵的首发机会,让马尔蒂尼卡福这样的核心老将得以喘息。
不过轮换的代价显然易见。
10月24号主场对阵国米,这场焦点大战无□□休。
尽管卡卡闪耀梅阿查,打入精彩一球,但疲态初显的后防线——尤其是右路卡福面对基利冈萨雷斯的冲击——和整体节奏的控制力下降,让蓝黑军团由维耶里和阿德里亚诺连入两球逆转。
若非迪达神勇扑出马丁斯的单刀,以及克雷斯波替补登场后机敏地抓住马特拉齐失误扳平比分,米兰甚至可能主场落败。
10月27日,客场对阵亚特兰大,大幅轮换的米兰踢得磕磕绊绊。
虽然凭借托马森和塞尔吉尼奥的进球2:1险胜,但过程远非轻松,亚特兰大制造了多次威胁,防线屡屡受惊。
10月31日,主场对阵桑普多利亚。回到主场的米兰依然未能找回摧枯拉朽的状态。面对桑普的顽强防守,直到第77分钟才由替补登场的舍甫琴科打破僵局,随后卡卡锦上添花锁定2:0胜局。
胜利固然重要,但进攻端的滞涩和创造绝对机会能力的下降,显示出连续作战下球队整体锐度的磨损。
三场联赛,两胜一平,未输球,但过程难言轻松,甚至有些挣扎。
积分榜上虽然紧咬尤文图斯,但媒体和球迷的焦点,不可避免地再次集中在那条星光璀璨不过年事已高的后防线上。
……年事已高还是说得太严重了。
与此同时,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浮出水面:阿莫斯的脚踝。
首回合对巴萨的硬仗似乎耗尽了这位刚刚伤愈的顶尖中场最后一点运气储备。
在主场对桑普的比赛中,一次并不激烈的对抗后,阿莫斯痛苦地捂住了脚踝外侧,一瘸一拐地被换下。
初步诊断为踝关节外侧韧带旧伤复发,程度待定。
阿莫斯又躺病床了。
他旁边病床是斯塔姆,难兄难弟。
斯塔姆拍了拍自己的病床,同为伤号,荷兰人深知这种反复的折磨。
“别急,比利那样了还在踢呢,我们有的是时间。”
“你这根本就不算是安慰啊斯塔姆!”
当然,重负不在球员这儿,而是在安切洛蒂身上。
米兰即将再次面对巴萨,而且是客场作战,前场润滑的阿莫斯缺阵,鲁伊科斯塔状态起伏,加图索和皮尔洛几乎没得到充分休息。后防老将们更是连续作战……
安切洛蒂皱紧眉头,自己心里把目标定为平局。
11月2日诺坎普球场。
安切洛蒂排出的阵型中,后卫依然是那条爷爷级防线,无人可替,幸好斯塔姆伤愈再次复出;中场阿莫斯缺阵,安布罗西尼顶替其位置,与加图索组成双屏障保护皮尔洛。鲁伊科斯塔坐在替补席。
而前锋因扎吉小伤轮休,克雷斯波与舍瓦组成双中锋,加强冲击力和高度。
比赛甫一开始,巴萨便涌向米兰半场——非常积极,甚至都有点不像巴萨。
哈维和德科在中场的传球精准而快速,小罗在左肋的表现依旧炫目,埃托奥和久利在两侧的穿插跑动不断撕扯着米兰的防线。
安布罗西尼和加图索拼尽全力在中场扫荡,皮尔洛则被德科和哈维重点照顾,出球空间被极大压缩。
第11分钟,巴萨的狂攻收到成效。
小罗在左路吸引卡福和加图索夹防后,灵巧地将球回做给套上的范布隆克霍斯特。
荷兰边卫不停球直接起左脚传中,足球划出一道低平的弧线飞向小禁区前沿。
埃托奥凭借鬼魅般的跑位,抢在卡福身前,一个难度极大的俯身冲顶。
迪达反应神速,但距离太近,角度太刁钻——足球应声入网。
1:0,巴塞罗那领先。
丢球后的米兰并未慌乱,老将们的经验在此时发挥了作用。
马尔蒂尼大声指挥着防线,斯塔姆和内斯塔的站位更加紧密,相互补位;皮尔洛努力摆脱纠缠,试图用长传找到前场的舍瓦和克雷斯波。
卡卡成为米兰唯一的反击爆点,他几次在中后场得球后的长途奔袭,都迫使普约尔和奥莱格做出关键拦截或犯规。
第28分钟,米兰获得上半场最佳机会。
皮尔洛在中场摆脱纠缠后,一记精准的过顶长传找到反越位成功的舍甫琴科。
乌克兰人形成单刀!
面对出击的巴尔德斯,舍瓦冷静推射远角。
然而,巴尔德斯伸腿将球格挡,回追的普约尔在门线上大脚解围——米兰错失扳平良机!
巴萨的攻势并未减弱。
小罗的任意球滑门而出,埃托奥的劲射被迪达扑住,哈维禁区外的远射也颇具威胁。
整个上半场,米兰被压制在本方半场,控球率惨不忍睹,进攻寥寥无几,完全依靠防线众将的经验和迪达的高接抵挡,以及加图索、安布罗西尼在中场不惜体力的奔跑和犯规,才勉强将比分维持在0:1。
下半场易边再战。
里杰卡尔德用伊涅斯塔换下久利,继续加强中前场的控制和技术渗透;安切洛蒂则暂时按兵不动——此刻贸然压上,可能会被巴萨犀利的反击打穿。
巴萨继续主导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