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铠甲(2 / 2)

编缀的活计交给妇人孩子都行,用麻绳穿起来,比锁子甲的铁环好处理。

但是就算如此,按照时间来算最低也要一到两个月才能打完一副。

但是如果工匠足够,小工材料无限供应,或许……

不过他很快又摇了摇头,自己曾经特意搜索过明光铠的相关历史。

玄甲军,这是唐初精锐骑兵,关于其人数,旧唐书称“千余骑”,新唐书载“四百骑”。

通典则言“五百骑”,玄甲军皆装备明光铠。

若按最多人数估算,玄甲军装备的明光铠约有一千副左右。

彍骑,是唐朝后期的禁军,采用“十人为火,五火为队”的编制,配备统一的明光铠。

天宝初年,彍骑总兵力约十二万,若按较高比例估算,装备明光铠数量或有几万副,但具体数字难以确定。

安西军,是唐朝驻扎在西域的精锐部队,开元时期人数达到顶峰,约两万四千人,士兵普遍装备明光铠,据此推测其明光铠数量约为两万副左右。

北庭都护府军队,根据开元二十年(732年)北庭都护府兵器库清单,库存明光铠三千领,这可视为北庭都护府军队中明光铠的大致装备数量。

此外,唐朝还有其他一些精锐部队也会装备明光铠,如部分节度使下辖的精锐士卒等。

但因缺乏详细史料记载,难以准确统计。

综合来看,唐朝精锐部队装备的明光铠数量应在五万副以上,不过这只是专家用现有资料的粗略推测得到的数据。

而唐朝,是古代为数不多的盛世大国,但是按照有关资料记载,能打造明光铠的铁匠大约两千到五千人。

这个跨度太大,故而朱钰认为应该在三千人左右。

而如果他们形成流水线模式生产,速度则是快到不可思议。

再有……

朱钰突然想起一件事,如果自己能够拥有三千个铁匠,再让一人带上五个学徒,而每个师傅只负责教学其中一个环节……

想着想着朱钰就嘿嘿嘿的笑出声来,门口的虎痴与田大牛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懵逼之色。

不过很快屋中又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二人又是对视一眼,眼中懵逼之色更浓。

朱钰之所以情绪变化如此之大,是想起了一句话。

“ 视技艺为安身立命之本”!

有些铁匠会将手艺视为“祖师爷的托付”,甚至超越生死。

比如面对外敌要抢夺独门锻甲技艺时,有人会选择毁掉图谱、闭口不言,宁死不让技艺落入恶人之手。

或者是为了守护技艺的纯粹性,如不造劣质铠甲害人,宁可饿死也不违背本心。

而且规矩很多,最简单的一句话:“传男不传女!”

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会传授,又何况是别人呢?

而且,自己现在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铁也缺很多。

想着想着,他将目光看向了清河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