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钰起身,面色庄严。
众人将目光看向他,眼中尽是心疼。
朱钰来到一铜盆前,将手放入铜盆清洗。事毕,朱钰取三炷沉香插入香炉,待香点燃,持香对灵柩行三拜礼。
朱钰持香跪拜,额头触地时,听见身后一片衣料摩擦声。
秦老爷子、将士家属、列阵的一些兵卒,以及身后的百姓,膝盖同时磕在雪地之上,祠里静得能听见烛花爆开的轻响。
朱钰起身再拜,同时唱:“乾明十四年正月初八,谨以清酌庶羞,迎诸安尘君忠魂归位!”
如此三次,定军山中又是一阵阵膝盖落地之声。
顿时万人之地,除去风雪,惟闻抽泣。
朱钰礼毕,便始三献。
初献,朱钰端酒爵,秦老爷子接过举至灵柩前,朱钰唱:“初献酒,敬尔勇!”
秦老爷子将酒洒于灵前地面,再将爵杯放回案几。
随后一众家属上前献亡人衣物,将士们生前常穿的旧衣,此时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一个个妇人、青年、女子、女童泪流满面,将他们父亲、丈夫、兄长最后的遗物置于灵柩旁的竹篮中。
一切事毕,开始亚献。
朱钰端着干肉碟,由秦老爷子官接过,象征性地放一块肉于灵前,朱钰又唱:“亚献食,慰尔劳!”
他话语刚毕,此时乐师奏起哀乐,笳声渐急,鼓点轻缓,每一拍,都拍在众人心间。
待哀乐终止,已经过了一束香的时间。
终献,朱钰手捧用黄麻纸书写的祭文,秦老爷子接过祭文面向灵柩展开,他的声音不快不慢,清晰可辨。
“诸君籍于定军山,入尘一载。勇猛于靖远,斩敌于风雪间。诸君之勇,勇冠三军。诸君之忠义,圣闻则涕零。尽忠于靖远,镇贼之数千。观君于潇潇,送君于破晓。”
思诸君之功绩,"追赠忠武尘君,荫一子入武..."朱钰看见秦老爷子捏着祭文的手在抖,最后那个"飨"字出口时,他忽然将祭文按在案上,转身对着灵柩跪下,额头重重磕在地上。
朱钰起身,后家属可上前哭祭,众人无不放声大哭,朱钰情绪亦悲,却不得不适时提醒节哀。
时间流逝,百姓痛苦。哭毕朱钰唱:“哀止,礼复!”众人停止哭泣,起身整理衣冠。
焚祭送神,朱钰将祭文、纸钱、魂帛等收集到祠堂外的陶制三足焚炉处点火焚烧,同时他还需念送神词。
“祭礼毕,魂安息,归地府,佑家国!”秦老爷率众人再行一拜礼,乐师奏送魂乐。
笳声渐远,鼓点渐稀。
分胙时,由于没有鹿肉,故而用马肉代替。
朱钰将一块的马肉包好,分别递给每一个披麻戴孝的家属。
众人至前,无不涕零。
秦老爷子正在偏房跟妇人说话,声音压得很低。
朱钰路过时,听见秦老爷子温言说:"每月的米粮会按时送到"。
妇人哽咽着道谢,他看见老人从一旁掏出个锦囊,塞到一众妇人手里。
而朱钰,也认识到了自己肩膀上的担子,越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