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州城的茶楼酒肆中,说书人王润的表演总能吸引众多听众。他平日里声名远扬,以讲述英雄故事见长,其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表情让无数百姓沉浸其中。然而,此刻的王润却被人收买,他的舌灿莲花之下,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茶楼内座无虚席,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八仙桌旁,或品茗,或饮酒,等待着说书人开场。王润身着一袭青衫,手持竹扇,缓步登上戏台。他的开场白依旧充满韵味:“各位看官,今儿个咱说一段英雄传奇,故事可比往日更加精彩。”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叫好声。
王润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起所谓的“英雄传”。然而,这所谓的英雄事迹,早已被他扭曲得面目全非。他将原本属于敌对势力的英雄事迹,张冠李戴地安在了另一方势力的头上,甚至添油加醋,夸大其词。在他的口中,敌对势力的英雄变成了邪恶的化身,而另一方势力的普通人则被塑造成无畏的英雄。
“各位看官,那李家军的李将军,可是我邕州城的骄傲。他智勇双全,巧借地形,以少胜多,大败敌军。而那敌军将领,平日里耀武扬威,实则不堪一击。”王润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台下的听众们听得入迷,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和欢呼,却毫不知情自己正被灌输着虚假的认知。
这英雄传,本是激励人心、传承精神的佳作,如今却沦为暗中操控百姓视听的舆论利器。王润的每一句话,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听众的情感倾向,为背后的势力争斗服务。而他本人,在夜深人静之时,也难掩内心的挣扎与愧疚。“我这也是无奈之举,家有老小,不得不从。”王润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轻声呢喃,眼神中满是无奈。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可能会引发怎样的后果,但为了家人的安危,他只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坐在桌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默默祈祷:“但愿这些故事不会引发太大的动荡,邕州城的百姓们能平安无事。”他坐在桌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默默祈祷,“但愿我传播的这些故事,不会给邕州城带来太大的动荡。”
与此同时,在邕州城的另一角,画师张砚也正忙碌着,他与王润一样,都被卷入了一场看不见的暗战之中。张砚隐居于深宅大院之中,他终日不出,埋头于画案前,精心伪造着一幅边防图。这幅图,是依据真图临摹而成,却在关键的地形与要塞位置上做了刻意的改动。画师名叫张砚,他的画技在邕州城是有口皆碑的。平日里,他以绘制山水画、人物像为生,作品栩栩如生,深受众人喜爱。然而,如今他却将这精湛的技艺用在了伪造边防图上。他的手中拿着一支细如发丝的狼毫笔,在伪图上轻轻勾勒。每一笔都看似不经意,却巧妙地改变了地形的走向,要塞的位置也被巧妙地挪移。
“这差事,可马虎不得。那真边防图关乎邕州城的安危,我这伪图虽是假的,却也不能让人一眼识破。”张砚轻声自语,他的眼神专注而深沉。画案上,伪图已初具规模,与真图相比,若不仔细查看,很难发现其中的破绽。他停下手中的笔,望着伪图,心中涌起一丝不安:“这伪图一旦落入敌军手中,不知会引发怎样的后果。但愿我的努力能为邕州城争取到更多的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伪图完成后,张砚将其小心地卷起,放入一个特制的筒中。这伪图与真图相比,虽在整体布局上相似,但在关键地形和要塞位置上做了细微的改动。随后,他通过秘密渠道,将这筒递给了敌军的细作。敌军得到伪图后,如获至宝,立刻依图布局,调整战略。然而,这一切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敌军依据伪图行动,接连吃败仗,损失惨重。
“这画师的一笔,改写了战局走向。”狄帅在帅府看着前方传回的战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身旁的岑侯也点了点头,目光中透着一丝赞赏。“我们成功误导了敌军,为守城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以后这些写写画画的活,得继续让他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