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见状,十分不解和不悦,因为这王后樊妃向来是端庄大气,知书达理,贤良淑德。
今天怎么如此失态,竟然耻笑君王,楚庄王满脸不悦道:“王后怎么能够耻笑寡人,有失礼节啊!这有什么可笑的?”。
王后樊姬赶紧收住笑容,沉下脸来,郑重说道:“请大王恕罪,是臣妾失礼。
我发笑是因为大王说虞邱子是忠臣良将。您若说他令尹虞邱子是个聪明人,倒也勉强算得上。
可是要说他是忠臣,恐怕未必吧!”楚庄王满脸疑惑,追问道:“你听说什么了吗?此话怎讲?”
王后樊姬看着楚庄王,缓缓道来:“大王,妾身侍奉大王已经有十一年。这些年,我四处访求品貌出众的女子进献给大王,来侍奉大王。
其中比我优秀的有两人许姬和麦姬,与我相当的有七人。我不但没有独占大王宠爱的心思,而我深知大王肩负一国之君的重任,身边需要众多贤德女子照料,不能因一己私欲,阻碍贤才辅佐大王与国家。
作为王后,我以服侍大王,协力后宫为己任,劝谏大王有不妥之处,照顾好大王身体安康,不知道妾身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王后”。
楚庄王听得专注,频频点头道:“爱妃乃是我的好内助,绝对是个合格的王后”。
王后樊姬得到楚庄王认可,于是继续说道:“楚国司马蒍贾在世时候,身为大司马主管军队,尚能为大王举荐了虞邱子,伍参,屈荡。
环列之尹潘崇,潘尪父子虽说是外姓人,尚能举荐苏从,公子侧等人出任要职。
就连那乐伯,自己尚且没有被提拔为大夫时候,都能举荐自己的小卒养由基,最后射杀斗越椒,立下不世之功。
为忠臣良将者,当聪明睿智,才华横溢,忠贞不二,直言敢谏,恪守职责,清正廉洁,为国举贤。
然而虞邱子自从跟着大王之后,如今也有十多年了,然而他除了举荐自家子弟宗族亲戚,从未推举过其他贤能之士。
也未见他罢免任何不称职之人,这样如此自私自利,以牺牲国家利益,来维护自身利益的人,难道真的是贤能忠臣,一个令尹这般作为难道真的合格吗?
他独占权位,堵塞贤才为国效力的道路,等同于蒙蔽君王。明知他人贤能却不举荐,这是不忠;
不识他人贤能,便是无智,有错不纠,他这是放纵犯罪,视为失职。我刚才发笑君王说虞邱子是忠臣良将,难道笑错了吗?”
楚庄王听后沉默不语,深觉有理,反复思忖,确实如此。
第二天上朝,楚庄王故意让内侍太监,悄悄传话给虞邱子,便将昨日樊姬的话告知虞邱子 看虞邱子有什么表现。
虞邱子听完后,大惊失色,心中是又羞又愧又害怕,当即呆立当场,不知所措。
退朝后,他回到家中,闭门不出,不断思忖着王后和楚庄王的对话,他深知楚庄王乃是千年难得一遇的雄主。
自己作为楚国令尹,要是不能帮助楚庄王取得卓越成绩,德不配位,素位尸餐,定然会遭到其他权臣参奏。
这如今就连后宫的嫔妃都对自己不满,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与其让楚庄王罢免自己,不如主动辞职。
自己是司马蒍贾提拔的,那么他儿子孙叔敖在帮助自己修建水利时候,才华横溢,何不推荐他为楚国令尹。
一来我能够主动辞职推举孙叔敖,还能落个让贤的好名声,再者我推举孙叔敖,别人知道我这个人知恩图报,自然威望大增,如此名利双收何乐不为。
于是次日上朝,虞邱子向楚庄王进谏:“启禀大王,如今我王问鼎天下,名声大振,下一步咱们要联合齐国,秦国,鲁国三面夹击晋国,一举取得天下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