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公子成、陈国辕选、郑国公子归生也各自率领本国精锐部队参与其中,他们的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士兵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向着秦国边境进发。
当联军抵达秦国边境,秦国早有防备,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爆发。
先且居指挥若定,他观察着秦军的布阵,迅速做出战略部署,联军紧密配合,向秦军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攻。在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奋勇拼杀,鲜血染红了土地。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四国联军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成功突破了秦军的防线。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了彭衙和汪邑。秦军抵挡不住联军的攻势,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此次伐秦行动大获成功,四国联军在占领彭衙和汪邑后,带着战利品凯旋而归,而晋国此次却吞并了彭衙。
这场胜利不仅打击了秦国的势力,更是提升了晋国在诸侯中的威望,让晋襄公稳坐天下盟主位置,也成功的让郑国,宋国,陈国再次归附晋国。
公元前625年十二月,阳处父再次出使鲁国,鲁国正式和晋国结盟,蔡国看到局势有变,立即与阳处父缔结盟约,正式断绝和楚国关系,晋国进一步削弱秦国和楚国的势力。
晋、秦两国从晋文公去世,正式破裂,为夺取中原霸权,秦,晋,楚三国开始明争暗斗,冲突不断。
彼时,晋国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国,一举登上中原霸主之位,而秦国作为盟友,试图分享战胜的果实,入主中原。
晋国人却不愿意让秦国人进入中原争霸,为遏制秦国东进的步伐,趁着秦国偷袭新郑,秦穆公伐郑无功而返时候,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在崤山被晋国偷袭全军覆没。
更为可气的是,晋国三年三次痛击秦将孟明视统领的秦军,这便是着名的崤之战与彭衙之战,邑汪之战,而且秦国还丢掉了邑汪和彭衙两地。
秦穆公当时不听蹇叔和百里奚劝言,执意让秦军不远千里奔袭郑国,怎奈郑国早有防备,秦军无奈折返。
谁料,在归途中竟遭晋军联合姜戎的埋伏,刹那间,山谷中杀声震天,秦军陷入绝境,最终全军覆没。孟明视等三位主帅被俘,这奇耻大辱,如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秦国上下。
秦国尚未复仇,晋国人倒先找上门来,彭衙之战接踵而至,秦军再度折戟沉沙,东进中原的道路被彻底阻断,秦国霸业蒙尘。
但秦穆公坚信孟明视和西乞术,白乙丙三人之才,力排众议,依旧委以重任。
而孟明视和西乞术,白乙丙也感恩知遇,心中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他默默积蓄力量,蛰伏等待着复仇的时机。
而秦穆公一代雄主,屡次在对晋国政策上失策,没讨到一次便宜,使得秦穆公怒不可遏,这次他决定顷全国之兵力,大举进攻晋国,并且亲自挂帅,御驾亲征晋国。
欢迎阅读下一章,济河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