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6年二月,斗勃大军与阳处父对峙三个月后,自己有点吃不消了,楚国距离晋国边境,路途遥远,大军辎重粮草运输不方便。
再说了,自己当时拒绝让楚成王任命商臣和潘崇前来,就是想着自己击败阳处父独占功劳,谁知道阳处父这个家伙,龟缩在汦水北岸,根本不和斗勃交战。
斗勃实在忍不了,于是就让成大心前去挑衅阳处父,成大心来到军前,直接开骂,说什么晋国人都是缩头乌龟,楚国人都堵在家门口了,也不敢出来应战。
此时的阳处父粮草也耗的差不多了,自己心里没底,不敢和斗勃交战,想撤兵,可是楚国人都到了晋国边境,如果自己不战而退,回去没法向国人交代。
阳处父现在是打,怕打不赢,撤兵吧!又怕遭到楚国军队和晋国国内卿士的耻笑,自己的仕途就彻底毁了。
阳处父思前想后,眼睛一亮,计上心头,于是立即派人渡过泜水,到楚军大营下战书。
使者告诉斗勃道:“启禀楚国元帅,我们主将子阳让我来给元帅带话。
既然将军率领楚国勇士前来晋国做客,晋国人当尽地主之谊,不如我们两军约好时间,咱们大战一番,分出胜负。
省的两国大军在这里干耗着,劳民伤财,我们晋国人是主人,你们楚国来到晋国是客,我们晋军愿意后退三十里,腾出场地,请将军带领楚军过河,咱们真刀实枪比划比划,别在阵前耍嘴皮子呈口舌之快。
当然,要是将军不愿意过河,可请将军让楚军后退三十里,让我们晋军渡河到南岸,咱们决一死战。
我们晋国现在已经弓上弦,剑出窍,只等待将军的的回话,打不打咱们痛快点!”
斗勃火冒三丈道:“是你们晋军做缩头乌龟,不敢出战,既然这样,回去告诉阳处父,老子明天就渡河与你们交战”。
成大心听闻赶紧阻拦道:“令尹大人,这晋国人向来狡诈恶徒,没有半点信义可言。
他们说是后退三十里,让我们渡河前去作战,只怕这是诱骗我们的。
如果我们渡河过了一半,晋国人趁机偷袭,我们到时候进退两难了,必定大败。
不能相信晋国人,告诉他们,我们不渡河,楚军后退三十里,让晋军过河来决战。
斗勃恍然醒悟:“嗯!孙伯说得没错!差点着了晋国人的当”于是告诉使者,晋国军队明日撤退三十里,让阳处父带领晋军过泜水决战。
使者回来告诉阳处父,阳处父大喜,他早就算计过了,这次给斗勃下一个套,如果他答应渡河作战,晋国就趁着他们渡河突袭楚军,定能打败斗勃。
如果斗勃不上当,楚国后撤三十里,让晋国渡河,那我就告诉晋国军队,楚国惧怕我阳处父,不战而退,老子立马大张旗鼓班师回朝,老子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阳处父立即派人告诉三军将士,对外宣称“楚国令尹斗勃,惧怕晋军威严,不敢渡汦水作战,已经撤兵回国。”
然后阳处父告诉三军将士“楚军既然已逃走了,我们救郑国的目的已经达到,大军出来已经疲惫 暂且回去休整,等候时机再出兵伐楚。”于是阳处父敲锣打鼓,以德胜姿态班师返回晋国。
这边斗勃傻乎乎的带领部队后退三十里,摆好作战阵势,准备等晋国人渡河前来作战,左右等了好几天,也不见晋军渡河,于是立即派人前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