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成王道:“子玉,重耳流亡在外二十载,颠沛流离,受尽天下屈辱,这一朝回国继位,定能知道百姓疾苦。
他实行一系列强军富国政策,如今晋国实力不可小觑,短短的三个月,晋国灭掉卫国,楚国,又与齐国,秦国结盟。
我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楚国争霸问题,而是担心秦国出手,晋国会联合中原列国围攻楚国,我们荆楚毕竟不被中原诸侯认可,视我们为蛮夷,一旦局势对我们不利,中原诸侯定然会落井下石”。
我们应该避其锋芒,暂时撤兵回楚国,今后在寻找战机争夺霸业,子玉,大局为重,撤兵吧!
成得臣出征前就和楚成王不和,因为申公斗克被俘一事,楚成王想借着这件事削弱斗氏家族,已经是明摆着的事。
这次大军出征倘若无功而返,斗氏一族铁定会被楚成王挤出朝堂,成得臣和斗氏一族都知道,这次如果击败晋国,斗氏家族仍旧可以盘踞楚国朝堂,要是现在撤走,斗氏前途命运堪忧。
于是成得臣道:“启禀大王,此次出征不但是楚国和晋国争霸的问题,也是我们斗氏一族正名的一战,我坚持主战不是为了建立个人功业,而是要击败晋国,堵一堵国内一些奸邪之人的嘴,证明斗氏乃是仍旧是大王最为得力可以倚重的力量。
小主,
我们斗氏一族,为了洗刷申公斗克被俘的耻辱,这次绝不会撤兵”。
成得臣这明显是说给楚成王听的,而斗勃,斗宜申等斗氏将领一起道:“为了大王的霸主地位,我们斗氏决定死战晋国,以正斗氏之名”。
楚成王一看这成得臣,斗勃,斗宜申等人执意不撤兵,自己也指挥不了斗氏的人,于是心说话,好吧!成得臣,给你脸不兜着,那就别怪寡人不客气了。
打赢了固然万事大吉,倘若打输了,老子将斗氏连根拔起,这就叫做胜之无功,败而有过。
楚成王道:“子玉,这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倘若战败,不但楚国会丢了霸主地位,楚国还会丢了郑,许,陈,蔡,鲁等盟友,这样对楚国极为不利”。
成得臣道:“大王请放心,我相信楚国军队定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一定能够击败重耳,倘若辜负大王期待,我以项上人头作保”。
斗勃,斗宜申一起道:“我们以项上人头为令尹作保,如若战败 ,愿以军法从事”。
于是楚成王无奈道:“子玉,既然你们执意要和晋国交战,为了楚国安危,寡人不得不带兵回撤申地,防范秦国出武关偷袭申地。
寡人告诫你,不可贸然与晋国交战,如果能对峙僵持,迫使晋国做出让步,你就算立下大功一件!
寡人就把我的左广三千多人调拨给你,切记切记!逼迫晋国和谈是最好的结果”。
欢迎阅读下一章,瓜分曹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