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谷地之盟(1 / 2)

一切都在晋国算计之内,秦晋掳走了斗克,使得楚成王找到机会开始打压若敖氏,这次楚国全军出击讨伐宋国和齐国。

楚成王直接要替换掉子玉,重用莫敖屈氏,使得这场晋楚争霸尚未开始,楚国内部矛盾就已经激化,楚成王王室的莫敖屈氏和公室的若敖斗氏,矛盾终于爆发。

底下的斗氏家族,斗御疆,斗勃,斗宜申极力反对楚成王的部署,子玉甚至威胁,如果他不能为楚国主帅,自己将会辞去令尹一职。

楚成王发现自己完全被架空了,如果子玉辞职,斗御疆斗勃是大司马,主管楚国军政和后勤辎重,少了斗氏楚国就得瘫痪。

于是楚成王强压怒火道:“子玉,此战非同小可,关系着我们楚国生死存亡。

我不允许再有析邑那样的事情发生”。

成得臣道:“大王放心,我可以立下军令状,倘若此战战败,我以身殉国”。

这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楚成王只好任命成得臣为三军主帅,斗勃为副将,至于蒍吕臣和屈荡,暂时负责楚国粮草和后援压阵。

公元前634年冬,楚国兵分两路正式开始伐宋和伐齐,成得臣带领楚国精锐部队接近三万人,开进宋国境内。

宋成公立即召见司马子鱼和公孙固,两个人早就知道,宋国一单公开和晋国结盟,楚国一定会攻打宋国。

所以二人早就做好准备,集结了宋国全部兵力,直接将重兵集结在缗邑,这个地方靠近齐国和鲁国三国交界,而不是集结在南线,那是因为缗邑靠近齐国和曹国,处于都城睢阳东边。

这里城高墙厚,适合守城,也方便请求晋国帮忙,缩短晋国赶赴战场的距离。

成得臣率领大军来到缗邑,试图强攻,公孙固和司马子鱼准备好了滚木礌石,火油弓箭,楚军伤亡惨重。

成得臣道:“强攻不行,咱们先行围了缗邑,然后分兵协助鲁国先去打齐国,等到拿下齐国,然后再联合鲁国,曹国回头围攻宋国,到时候不怕宋国不降”。

于是成得臣让斗勃,斗宜申领兵一万两千人,战车三百辆,联合鲁国兵分两路攻打齐国,齐孝公腹背受敌,不敌楚国和鲁国联军,齐国军队大败 。

斗勃和斗宜申于是借道曹国,直接攻入齐国的谷地楚国兵锋直指齐国都城临淄,齐孝公一看这楚国战力非同寻常,这次齐国遭到了楚国,曹国,鲁国,卫国联军进攻 情形十分危急,于是赶紧请求和楚国盟约。

而成得臣居然越过楚成王,答应了齐孝公的盟约请求,为了保证楚国独霸中原,成得臣于是在谷地和齐国,曹国,卫国 ,鲁国正式会盟。

盟会上成得臣明确提出,要求齐孝公不得在侵犯鲁国,曹国和卫国,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在齐国谷地驻军,以便监视齐国是否信守承诺。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齐桓公其他诸公子的安全,将齐桓公其中七个儿子带走,任职楚国大夫,进一步削弱齐国公室势力。

并且让齐国公子雍前去谷地任命谷地大夫,并且流亡楚国的易牙找来,前去辅佐公子雍治理谷地 谷地成为楚国的一块附庸飞地。

楚国第一次以王的名义驻军中原国家,并且是驻军赫赫有名的齐国,一时间楚国势力达到了新高度。

成得臣让斗宜申率领楚国八千人,驻扎在谷地,一来是为了监视齐国动向,二来楚国这次是要彻底击败宋国,而谷地处于卫国,曹国,齐国边界。

成得臣知道,目前能够和楚国掰掰腕子的只有晋国和秦国了,目前看,秦国入驻中原争霸可能性不大,只有晋国有可能和楚国争霸。

如果晋文公真的要和楚国争霸,那么下一步楚国围攻宋国,晋国定然出手干涉,晋国南下救援宋国,那么自己留在齐国谷地的楚国军队,随时就可以联合曹,卫联军,南北夹击晋国军队,所以在谷地留下斗宜申,是成得臣楔在晋国头上的一根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