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狐偃求誓(2 / 2)

想当年国君曾经拿戈追赶老臣时候说过,如果不能成大事,要吃老臣的肉,现在老天爷开眼,使得国君继位,也算是救了老臣一条狗命。

老臣在此拜别国君,望国君回国以后,励精图治,壮大晋国,称霸天下。

老臣也算是对得起先君,对得起你母亲我老姐姐了……老臣此生无憾了……,说罢狐偃和狐毛跪地叩头伤心抽泣起来。

众人听到狐偃如此诉说,每个人都很伤感彷徨,毕竟狐毛,狐偃是重耳的亲舅,要是他们两个都保不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何况他们这外姓人。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这些人无不感伤。

重耳听完顿时明白了,哦!原来如此,他们是怕我回国继位之后,忘记他们的功劳,这是要承诺来了。

这也难怪他们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和想法,讲一句实实在在的真心话,咱们晋国自老祖起始,绝大部分的国君皆属于那种心狠手辣、刻薄寡恩之辈。

造成这种状况实乃血统使然,着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去改变。毕竟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基因,其核心目的便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至于个人情感与道义之类的东西,向来都被置于次要地位甚至可以全然不顾。

此刻,重耳的大脑正在飞速运转着,他在认真地思索,倒不是舍不得这些老家伙,而是权衡眼前这一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种种后果。

倘若今日无法给予他们一颗定心丸,一份庄重而严肃的承诺,那么万一这些人不愿与自己一同返回晋国,那情况可就有些棘手了。

倒不是说少了他们这批人,秦国的军队便不能够顺利地协助自己回到晋国登上君位。

真正让人担忧的是,如果他们不肯回去,那些原本就在晋国内部坚决拥护自己的势力又将作何感想呢?

毫无疑问,他们必定会心生疑惑:这些跟随了自己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晋国大夫们,为何偏偏要在自己即将成功归国继承大统的时候离自己而去呢?更何况其中还包括自己的外戚老舅以及授业恩师胥臣啊!

只怕晋国国内卿士们会认为我和晋惠公夷吾一样,是个刻薄寡恩之人,你想想看,连跟着重耳二十多年的人都得不到重用,我们这些外人,早晚会被重耳清算。

只怕是我即便是坐上国君,早晚也得让别人给我弄下来,不行,今天一个都不能少,都得跟着我回去才行。

重耳赶忙疾步向前,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轻柔地扶起了狐毛和狐偃。他定睛凝视着眼前这两位舅舅,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只见他们已是满头银丝,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脸上。

重耳缓缓转过身来,目光扫过岸上的众人。每一个人的身影都映入他的眼帘,而此时呈现在他面前的,尽是些步入暮年、饱经沧桑的面容。

思绪飘飞,往昔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遥想当年自己被迫出逃至翟国之际,这些人可都还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精壮之士啊!

然而时光匆匆流逝,如今的他们却都已变成了垂垂老矣的模样。即便是其中最为年轻的魏犨和颠颉,那曾经乌黑亮丽的头发也已染上了丝丝银霜,悄然迈入了不惑之年。

欢迎阅读下一章,河伯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