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九献之礼(2 / 2)

毕竟,从始至终,我们都是出于正义之念行事,丝毫未曾背离道义的准则。

秦穆公听闻此言,稍作思忖后决定,立即派人前去寻找重耳,准备拥立重耳回国夺位,于是立即派遣使者,前去齐国寻找重耳,因为秦穆公等人还不知道重耳已经流亡别国。

且说那公子重耳一行人早已离开了郑国,一路上快马加鞭,向着楚国疾驰而去。

经过数日奔波,众人终于踏入了楚国的领土。然而,眼前所见却与他们之前的设想大相径庭。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楚国乃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类似于戎狄一般野蛮落后。

可真当他们亲身走进这片土地时方才惊觉,事实并非如此。只见此处民风极为淳朴,百姓们皆能安居乐业,人人举止有礼,整个社会秩序井然,全然呈现出一幅繁荣昌盛、文明有序的景象,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国家模样。

公子重耳目睹此景,不禁感慨道:“未曾想到,如今的楚国已然发展至这般境地!其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繁荣昌盛,竟然已远远超越了中原诸国。

照此情形来看,恐怕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楚国必将成为争夺天下霸权的强劲敌手啊!”

公元前636年正月。重耳及其随从抵达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成王闻知重耳前来流亡至此,表现得十分出人意料。

他不仅没有轻视这位落魄的晋国公子,反而给予了诸侯规格的款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楚成王亲自下令在王宫之中设下盛宴,并采用了当时最高规格的九献之礼来招待重耳。

要知道,这可是只有诸侯国君才能享受到的礼遇啊!由此可见,楚成王对于重耳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因为楚成王有自己的打算,他对于重耳早有耳闻,此人虽然流亡在外近二十年,可是身边跟随之人无一背叛他离去,可见此人应该是颇具个人德行。

这样的人不管是留着自己用,或者他真的能够回国继位,对于楚国来说,现在礼遇重耳,将来能够让晋国国君感恩自己,使得楚国争霸路上少一个对手。

重耳目光凝视着眼前那庄重而盛大的场面,只见楚王正亲自手持圭瓒酒器,这是以最高规格的九献之礼向他敬酒。然而,重耳心中却涌起一阵不安和犹豫。

他深知这九献之礼所代表的意义非凡,它本应是用于周天子迎接天下诸侯的至高礼仪。

如今楚王以此礼节相待,显然是有意将自己视为与天下共主同等地位的存在。而重耳,仅仅只是一个流亡在外的公子罢了,又怎能承受得起这般殊荣呢?

若是轻易地接受了这九献之礼,岂不是等于默认了楚王自封为天下之王的事实?重耳对此心知肚明,决不肯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犯下如此重大的错误。

想到此处,重耳毫不犹豫地立刻俯身稽首,态度恭谦而坚定地道:“重耳不过是一介流亡的公子而已,承蒙楚君厚爱,竟以如此隆重的大礼相待,重耳实在是深感惶恐且受之有愧啊!

此等大礼,重耳断不敢贸然接受,还望楚君见谅,万勿因重耳之过而有所失礼……”

欢迎阅读下一章,子玉嫉恨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