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重耳听闻叔詹要杀他们灭口,吓得赶紧催促众人逃命,大家商议过后,现在只能去楚国了,于是快马加鞭离开新郑,直奔楚国方向逃走。
公子重耳走后不久,叔詹就带人来了,询问烛之武重耳等人哪里去了,烛之武道。
公子重耳早已经走了,相国此举乃是小人做法,我劝你还是不要行此不义之举。
叔詹大怒:“你懂什么,你这所谓的小义,无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完全不顾国家利益,放走重耳,郑国早晚会大难临头”。
叔詹怨恨烛之武放走重耳等人,此后不断给郑文公进言,最后烛之武被罢免官职,闲置不用。
公元前637年夏,正当公子重耳从郑国逃走,直奔楚国之际,两个国家出现情况。
一个就是宋国,宋襄公病重,去世前召集了子鱼,公孙固,华御事等人。
宋襄公此时突然清醒,他告诉太子王臣道:“为父回想起来,自己糊涂,当时不听子鱼的话,所以才落下这个下场。
我死后你即位,应当把国家大事全部托付给子鱼,任命他为宋国左师,主管宋国军政大权。
楚国,是我们宋国最大的仇人,屠戮我宋国子民百万,我们宋国人世世代代谨记此仇,不要与宋国往来结好。
晋公子重耳如果能够回国继位,他一旦成国君后,肯定能联合诸侯,成为新的霸主,我们宋国应该倒向晋国,拥护晋国为霸主,这样就可以得到晋国支持,确保不会被楚国灭掉。”
太子王臣磕头应允,表示自己接受父亲的遗命,随后宋襄公去世,王臣继位宋国国君,史称“宋成公”。
宋成公继位后任命公子子鱼为左师,公孙固为大司马,联合辅政。
而此时的晋国也出现紧急状况,晋惠公突然病倒,情况危急,晋惠公怕自己一命呜呼,国内仍旧有公子重耳和旧太子的人蛰伏,情况会发生变化。
于是晋惠公便派人偷偷前去秦国,希望太子圉能够早点回来,趁着他还活着时候,掌控晋国局面。
晋惠公这个人仍旧是糊涂异常,这件事如果他名正言顺的派使者去秦国,找秦穆公商议,让他提前放了人质太子圉。
秦穆公应该不会阻拦,因为他女儿怀嬴是太子圉的夫人,太子圉就是未来晋国国君,他说不定还会直接派人护送太子圉回国继位。
但是晋惠公始终还是不相信秦国,他认为秦国人一直没有主动放太子圉回国,其实是对之前两国交战,自己不守信誉耿耿于怀,所以扣押太子圉做人质不放。
这时候晋惠公害怕自己万一死了,秦穆公扣着他唯一的儿子太子圉,然后和晋国国内的朝臣做谈判筹码,损害晋国利益。
所以晋惠公一生之中再次做出错误决定,那就是偷偷派人前去秦国,偷偷带走太子圉,免得以后被秦穆公控制住晋国。
晋惠公的人偷偷来到秦国,找到了太子圉,然后拿出晋惠公信物,告诉太子圉,国君病重,只怕时日不多,您是晋国太子,国君唯一的儿子,如果国君突然去世,你不在跟前。
只怕晋国又要陷入内乱,再说了秦国人心术不正,想要扣着你将来好以拥立之功,要挟国君割让晋国土地,上次河西之地就是这么被秦国人夺走的。
所以太子赶紧偷偷逃走吧!早点回到晋国,掌控朝局才是上策。
太子圉听闻大惊,他早就不想在秦国过寄人篱下的日子,于是立即和来人商议,你先去准备马车,在城外等我,夜深之后,我偷偷溜出去,然后逃回晋国。
到了晚上,太子圉收拾好简单行装,正准备等着夫人怀嬴睡着之后,偷偷溜出去,谁知道怀嬴坐着不睡,太子圉急得团团转。
怀嬴上前道:“夫君是不是有什么事啊!我看你满头大汗,为何不去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