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僖负羁献玉(2 / 2)

公子重耳立即上前拱手施礼,表示万分感谢,然后大家寒暄一番,这才告别踏上行程。

众人星夜赶程,一个月后来到宋国都城睢阳,还没进城就发现不对劲,一路上全是新坟冢,路边也是麻绳孝布满地,三五成群的宋国人似乎都在出殡安葬亡人。

公子重耳觉得不对劲,于是就让舅舅狐偃先行入城打探情况,狐偃进城后,直奔司马府来找公孙固。

这一路上全是路人哭哭啼啼,睢阳城一片悲伤之境,来到司马府,只见里面的人忙忙碌碌,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狐偃上前找到门房,告诉他,我是晋国狐偃,公孙固的故交,前来求见。

门吏听闻施礼道:“请先生稍候,我这就进去禀报”,不多时公孙固急匆匆出来,见到是狐偃,赶紧施礼 ,把狐偃请进厅堂,命人倒上茶水,双方先是客气一番。

狐偃道:“子固兄,我见睢阳城一片哀鸿之景,怎么全是披麻戴孝,莫非贵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公孙固叹气道:“哎……说来话长,我们国君不顾自身实力,一心想要称霸,这就和楚国杠上了。

你说杠上也就罢了,他又盲目的推崇仁义之道,这不,刚刚结束的泓水之战,宋国大败,精锐尽失,宋国军队损失超过六成,现在都是在埋葬自己战死亲人”。

狐偃大吃一惊,心说宋国也算的上实力大国,为何会一战损失这么多精锐。

公孙固把当时情况诉说一番,听得狐偃惊心动魄,心中暗自思忖,这世间还会有像宋襄公这么推崇礼法仁义的人吗?

狐偃摇头叹息,只是劝慰公孙固,公孙固问他怎么来到宋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狐偃听后微微点头,然后开始详细地讲述起他们一路上的经历以及所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

从逃离晋国时的惊心动魄,到流亡途中的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再到每一次面临生死考验时的惊险万分,狐偃都一一道来,听得公孙固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惊叹不已。

待狐偃讲完之后,公孙固不禁感叹道:“原来你们竟有如此曲折的经历!”稍作停顿,他接着说道:“不过我们国君虽有些迂腐,但他的心地却是极为善良的。

而且他向来十分尊重礼法,对于那些贤能之士更是求贤若渴。如今宋国刚刚战败,正处于需要人才的时候,依我之见,你们诸位皆是英雄豪杰,如果能够留下来帮助宋国重新崛起,相信宋侯必定会对各位委以重任啊!”

说罢,公孙固便热情地邀请狐偃先返回城外等待消息,并表示自己马上就要进宫去面见宋襄公,极力向他推荐众人入朝为官。

狐偃见此情形,知道不好推脱,只得谢过公孙固,随后转身出城去找重耳等人会合。

见到重耳后,狐偃赶忙将刚才与公孙固之间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告知了重耳。

重耳听完,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宋公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好人,只是却并非一个合格的君主。

身为一国之君,对内不仅要有仁德之恩惠百姓,同时还需树立威严以使臣民敬畏;而对外则应当做到仁义与兵戈相互结合运用。

然而像他这样一味地盲目自信,过度推崇古代的道义,实际上不过是一种迂腐的行为罢了。这种做法,对于宋国的国民而言无疑是一种残忍啊!”

欢迎阅读下一章,宋襄公厚待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