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湘的建议下,砖窑厂并没有遍地开花。
窑厂都建在规定地方,那里的土质要适合烧砖。
经过选择,卫州城外建有三大处砖窑厂。
取土形成的大坑,以后可以作为水塘,用于存雨水,洪水。还要和河道引水渠相连。
卫州城内需要土垫高宅基地,道路的,也要到规定地方取土,也要逐渐形成大坑。
这一切的目的,就是避免形成后世平原上,大大小小的坑。
后世的平原农田,看着是平地,如果深入地间,就会发现很多农户都把自家田地,挖的比邻居的田地低一米多,宝贵的大平原早就是坑坑洼洼的了。
胡湘相信在未来十年内,就能逐步推广机械化耕作,而机械化需要大面积平整的土地。
胡湘也向卫州知府王文统,描述了未来农业。
耕地用机器动力,收割也用机器动力。
这才是人类农业生产的方向。
这点王文统也认可,因为王文统也看到了内燃机的轻便。
虽然卫州属于人口多的州府,但也面临劳动力的紧缺。
西部山阳县缺挖煤苦力,砖窑厂也缺劳动力。
在官办窑厂,胡湘看到了好多智障人,在窑厂干活。
这应该是卫州衙门把区域内的傻子,征集到了窑厂干活。
这个时代,那个村也避免不了有一两个傻子,缺乏自理能力。
这样的傻子,做不了丁口,户主,自然也给官府纳不了税。
衙门的官吏就干脆把他们押到了砖窑厂,砖窑厂的活,傻子也能干。
但不敢让傻子下煤窑挖煤,他们没有危险意识。
胡湘在砖场走,窑厂官吏在后面跟随,不断的向胡湘介绍了窑厂的经营情况。
砖窑厂胡湘去的多了,对这个官吏的介绍,胡湘自然是左耳进,右耳出。
胡湘看到远处一个监工在鞭打人。
于是走了过去。
那名监工看到有队人朝他走来,停止了鞭打。
走到跟前。
胡湘看清了被打的人,一个流着口水,满脸胡子拉碴的汉子,身上衣服看着如僵硬的纸板。
“这些傻子们,要是不鞭打吓唬他们,会不好好干活,”
窑厂官吏说道。
“傻子也是人,他们的个人卫生,你们要管理下,头发,胡子就不要留了,”胡湘说道,“他们的伙食怎么样?”
“好,一定按太子殿下说的办,”窑厂官吏回道,“窑厂管饱饭,高粱窝头,米粥,咸菜,”
对于这些傻子,窑厂官吏还认为他们是做了好事,善事,不然那户人家有个傻子要养活,也是负担。
胡湘也不会出个政策,让国家出钱,把这些傻子供养起来。
因为胡湘不是神仙,社会多一个干活的人,才能增加一分生产力。
但对如何管理傻子,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干活,胡湘也没有好的策略。
因为没法给他们讲道理,不然就不是傻子了。
“他们的饮食得提高,不能清汤寡水,隔几天得吃点肉,”
胡湘对窑厂官吏交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