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黄宗孝只要在嘉里波总督位置上干上几年,并且没惹出大乱子,那么就可以转任一省省长或者附属国的国相了。
这就是典型的通天捷径,只要黄宗孝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大概率会在60岁左右进入政事堂,并且成为他爹一样的国家重臣和一方诸侯。
所以与军事贵族集团不同,黄宗孝对于立军功没有什么愿望,因为他也不需要,这就是顶级外戚的牛逼之处。
因为他背后站着整个新贵族派和南洋地区的各个民族势力,老朱家就是出于政治平衡的考虑也会给他一个合适的位置。
而且朱大壮采取的不是打压外戚的政策,而是扶持外戚的政策,除了本家,只有外戚是最亲近老朱家的力量,只要维持好力量平衡不使任何一派做大就行。
有了外戚集团和军事贵族集团,朱大壮的皇位异常稳固,所以想要窥伺大宝的个人和势力第一时间就会被这两个集团给碾碎,根本都不需要朱大壮亲自出手。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炎夏帝国只有民族叛乱没有军事政变或朝堂政变的原因,说白了就是相互牵制、各自安好。
所以黄宗孝并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而是继续过自己悠哉悠哉的总督生活。
嘉里波的夜生活很丰富,因为这里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
自从开战以来,嘉里波港口异常繁忙。
炎夏帝国不但要增加舰队巡逻频次,还要积极开展与巴洲盟国的贸易,一定程度上说炎夏帝国加入同盟国最大的意义就是使得同盟国成员国没有了资源和后勤焦虑。
这也是第三帝国能够肆无忌惮地运用兵力的原因之一,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希特拉在发动“波波罗萨”计划之前实际上是准备不足的,他想得是在冬季之前就依靠闪电战打败罗刹国,而从来没有想过战争一旦拖入冬季会怎么办。
但是德科力二世人老成精,他是经历过上一次战争的失败的,自然知道后勤补给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上一次战争当中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蚁族资本家断了前线部队的后勤补给。
所以在了解到真实情况之后,德科力二世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好女婿朱大壮,于是炎夏帝国分两条补给线为第三帝国准备了冬季作战的补给物资。
一条是通过陆上通道,把西疆地区的棉衣保暖物资运往东巴前线。
另一条就是通过嘉里波还想走地中海运往得国占领的发国,这一路主要运输的是原油、稀有金属、白糖的等战略物资。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炎夏帝国在后面兜底,第三帝国的军队才能肆无忌惮的在前线折腾。
此外,像奥德曼帝国、意呆利等国也严重依赖炎夏帝国的商品输出,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高科技产品的输出。
尤其是奥德曼帝国,他们的武器装备一大半都是由炎夏帝国提供的,这也是奥德曼帝国能够顶住鹰国和倭国两面夹击的原因。
虽然鹰国和倭国在奥德曼帝国方向投入的兵力都不多,但是奥德曼帝国不但成功扰乱了鹰国和倭国在中洲以及地中海地区的战略部署而且牢牢掌控住了世界的十字路口,让联盟国被隔绝在了巴洲和东洲两边没有实现合流。
可以说奥德曼帝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他就像一把锁一样牢牢地锁住了联盟国的喉咙,使得他们无法相互支援,也首尾不能相顾。
这也是山本七八一直主张进西进政策的原因之一,因为只要倭国还被奥德曼帝国卡住喉咙,那么倭国就得一直孤军奋战,而无法获得西巴和黑洲地区的盟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