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口供上的名单和地址抓人,务必不要放过一个,尤其是这个伊藤浩二!”
“另外,差事办得不错,这玩意儿就赏你了!”
朱大壮递给杨登一个盒子,里面是黄蕙兰的玉雕作品。
朱大壮发现这玩意儿又有纪念意义,又有身份地位,非常适合赏赐人,所以从黄蕙兰那里弄了不少。
勋贵们也以佩戴皇后亲自雕琢的玉佩为荣,所以这玩意儿很受勋贵们的欢迎。
而对于杨登一个锦衣卫千户来说,这就算“赐配金鱼袋”了, 所以杨登喜滋滋地接过盒子,高高兴兴地向皇帝深鞠躬行礼。
朱大壮没想到这次的事件竟然如此容易就破获了,与上次在洪沙瓦底小鬼子的杀招比起来简直差远了,看来富二代就是垃圾,这个伊藤浩二以私仇废公务,还是很好对付的嘛!
解决了一大心事,朱大壮终于可以开开心心的召开表彰大会和参加阅兵仪式了。
来参加仪式的各路人马已经陆续来到了尼巴克。
朱大壮让小娘子们盛装打扮,她们将作为颁奖嘉宾为立功将士亲自颁奖。
自从朱大壮发现军人们更喜欢小娘子们亲自佩戴勋章之后,这种惠而不费的活儿就都交给自己的小娘子们了。
他就当个吉祥物即可,不过册封爵位还得他亲自来。
炎国册封爵位的仪式还是按照古礼来,分为颁诏、宣告、赐服、授土、佩印几个过程,不过为了照顾外籍人员,还融合了西方的一些授爵礼,例如搭剑、宣誓、记录族徽等等。
立功将士拿到的爵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爵,一种是私爵。
所谓公爵,就是皇帝以国家名义颁发的荣誉爵位,这种爵位得到帝国政府和所有建交国家的承认,具备法律效力,可以世袭罔替,不过一般没有封地。
另一种私爵是皇帝以个人名义颁发的荣誉爵位,理论上算是皇帝的私臣,这种爵位虽然名称比较好听,爵位也比较高,还有封地,但是不能世袭罔替,也无法得到其它国家的承认,只在帝国内部有法律效力。
而且皇帝一般是以王国名义授予私爵的,所以这些私爵一般都是属于某个王国名下,爵位很高,但是比起公爵含金量就不那么足了。
之所以要搞出两套爵位体系,也与现实情况有关。
小主,
由于炎明帝国特殊的组织形式,炎明帝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所以很多受封功臣是同时拥有两国甚至多国国籍的,这种身份的封臣在炎夏文明体系中看来是属于“贰臣”范畴的,很难用正统炎夏伦理体系去规范和说明。
所以朱大壮就搞出了爵位双轨制,用两套爵位体系来容纳多国国籍功臣。
既然皇帝陛下是以自己的名义封的私臣,所以有公爵的勋贵们也就不用再和这些多国籍的功臣闹别扭了。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的效忠对象原本就是个人,所以对于成为私臣也没有什么抵触情绪,这与炎夏文明的传统观念是大相径庭的。
不过这种封臣模式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最大程度上吸纳人才、褒奖功臣、获得忠心。
对于外籍功臣而言,他们可以在不背叛祖国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抱负,而且还可以有效增加两个国家的友谊和联系,简直就是最贴心的设计。
而且也满足了西方人传统的“成为公主的骑士”的浪漫主义理想,说出去也好听。
以后这些跨国贵族再介绍自己的时候就可以说:
“我是XX公主的骑士/守护者!”
这种逼格说出去就能让西方民众羡慕地流哈喇子。
尤其是他们的守护对象不但是货真价实的公主,而且是贵族中最漂亮的那种,这种心理满足感可比发奖金更能鼓舞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