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这些进口的资源,大乾帝国才能够有如今的工业能力。
不过,并不能够太依赖。
大内阁虽然政策是大量的进口,但在内部也是在大量的扩张。
一般情况下,今年自己产出10,进口100,明年大乾这边由于开了更多的工厂,变成了自己产出20,那么进口就应该变成90了。
但大乾不这样。
大乾是,自己产出20,然后进口变本加厉,狠狠的进口130!
突出一个饥渴。
主攻工业。
…………
在大内阁不怎么关注的地方,但是更加民间、贴地气的文娱领域。
吴观主导的文娱体系里也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排外属性。
虽然在国家层面,大乾帝国和其余国家积极的做生意。
但在民间层次,文化方面,民众的排外情绪却是变大了。
毕竟和天云帝国打了一仗。
虽然这一场战役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但是烈度很大。
有很多的士兵死了。
在大内阁的眼中,这每一次伤亡都只是数字。
但这却是一条条生命。
于是不少的抚恤金发了出去。
不过,悲痛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这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包括一些反战的思想的萌生,亦或者是反过来,更加激进。
其实,这种受到战争损害的就两种结果。
一种是“战争导致了悲剧,我要反对战争”。
另外一种是“战争里,外敌伤害了我们,我要反对外敌”。
而在无限扩张令的背景下,自然是排外情绪更加的严重。
…………
大内阁自然是乐见其成。
但在另外一方面,大乾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也是给很多事情带去了不少的变化。
曾经,有很多的农民以乡村的悠闲生活为乐,整日种种地,那就可以了。
然而现在却是不同了。
根据相关机构的报告,现在农民已经不喜欢当工人了。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并不想要成为工人,工人甚至是成了最不愿意的选择。
这在记者的眼中是很奇特的,因为现在的工业产业是火热行业。
大内阁对工业的渴求是堪称饥渴的。
结果细致的询问下得知。
原来,工业的确繁荣,但那也是上层行业繁荣,现在下层工人已经并不足够吸引民众。
在相关机构推出的报告里显示:农民哪怕是进城,也希望自己是当小老板,也就是当小资。
小资,小资产阶级。
像是什么圈铺老板,以后做大做强。
而记者在采访工人的时候,竟然也发现,工人辛苦做工赚钱,竟然也是想要做出来然后开店铺。
就两条路,一条是技术流,不断的走上去,艺官证考多一些,这样收入不断上升,退休了也有比较高的养老金。
另外一条就是打工结束后开店去。
…………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
时代已经变了。
又在另外的一个机构推出的报告里,又显示,现在民众最喜欢的是“钱、忠、义、武”这四个。
细分的话,就是商人、忠臣、义士、武者四种人成为了人们最希望成为的人。
尤其是钱。
排行直接排到了第一。
人们的搞钱想法非常强烈,满脑子的都是“搞钱”“搞钱”“搞钱”!
在报告的分析中,是这样写的:“大乾在高速的发展中,已经产生了消费主义。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和诸个超级势力之间有了颇大的外贸规模,这也导致大乾的经济飞速增长。”
换而言之,太快了。
各种消费的好东西增长的太快,但是民众的收入却又不足以支持。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民众“求钱求暴富”的最主要原因。
也有学者对于这个社会议题进行讨论。
最后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
“社会恐怕无法让所有人享受到最高级的享乐。”
“但它能够规定下限。”
“百年前,我们还无法做到人有定居之所,社会无流浪儿。但如今我们却是做到了。”
“社会的进步便是体现在下限上。从下限,是最能够看出社会的进步的。”
“不过,若是理性的说的话,只要无限扩张令还在,大乾不断的在扩张,那么在新纳入的领土里,那就很难做到跟上平均线……非常困难。”
学者们经典先赞后批评。
不过,无限扩张令好像是已经被批判了八十多年了。
倒也不在意那么一点了。
对于大乾帝国而言,不就是无法均衡发展么,打不了多开个四圈、五圈,狠狠的划分阶级就是了。
…………
芦周大洲。
罗轼刚来,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幅度的提高人族地位。
并且,能杂交的就杂交。
“芦周大洲什么都好,就是异族太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情况是很难治理的,得不断的引入沙云大洲那边的人族,继而过来。”
于是,罗轼毫不犹豫的再次启动了婚配市场。
直接将大量的异族丢入婚配市场,沦为人族可以随意挑选的商品。
这立即吸引了许多的大乾青年。
“唉,江南那边的物价、房价是真的太高了。撑不住,真的撑不住,只能够来这边了。”
“我也是……”
“我是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