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就是特别自由,她把空间里的东西拿出来用完,直接收回去,不用担心被付文山发现。
坏处就是像现在这样,自己需要他帮忙的时候,根本找不着人。
好在空间里还有傀儡,晚上把孩子扔给傀儡带,她就能踏踏实实地睡个好觉。
白天家里一直有人帮忙,倒也没觉得太累。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到了1953年。
常玉华知道,这一年抗鹰援胖战役就要结束了,付文山也快回来了。
前两年,军区时不时就有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
有的受了重伤,有的直接回来的就是骨灰坛子。
要说常玉华对付文山有多少感情,还真谈不上,在她眼里,两人就是搭伙过日子。
可到底不愿意看着他好好一个人,竖着离开,躺着回来。
之前常玉华也收到过付文山的两封信,都是和送回来伤员的时候一起带回来的,信里就说他一切都好。
常玉华就算想给他回信,都不知道往哪儿寄。
现在付文山要回来了,常玉华每天都拿着他的照片,教付长宁小朋友叫“爸爸”。
孩子现在两周岁了,说话已经很利索了,不过对她来说,“爸爸”就只是照片上的人。
自打付长宁出生以后,常玉华就再也没去摆过摊。
整天在家照顾这个小崽子,哪还有精力干别的。
好在家里养的家禽家畜,还有个粉条作坊能挣钱。
不然以常玉华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劲儿,郭婶子她们这些婶子,早就劝她得省着点花了。
这天,常玉华正在后院鸡圈里捡鸡蛋呢,突然就听见付长宁扯着嗓子喊“妈妈”。
常玉华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出事了呢,赶紧从鸡圈里出来。
“长宁,怎么了?妈妈在这儿呢!”
就看见付长宁那两条小短腿跌跌撞撞的倒腾着,正朝着她这边跑过来。
“妈妈,家里来坏人了,他想把我抱走,妈妈快救我!”
常玉华一听,吓的立马把孩子抱在怀里,手里也拿上了平时用来打猪的棍子。
她心里琢磨着,不太可能有坏人来。
毕竟这个村子,是她穿越这么多世界以来,见过最团结的村子。
但凡有陌生人来,村口的那些婶子大娘早就把人盘问的底儿掉了。
再说两岁小孩的腿脚能跑多快,要是真有坏人想抓她,她连一步都跑不出去,更别说从前院跑到鸡圈这么远的距离了。
不过万一呢,凡事不就怕个万一吗!
下一刻,常玉华就看见一个穿着军装、胳膊用绷带吊着的人从后面走了过来,来人正是付文山。
常玉华看着他,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下来了。
为自己这么久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和委屈,也为了援胖战争结束,战士们终于能回家了。
付文山眉骨的位置有一道很深的疤,看样子像是刀伤,给他平添了一些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