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宜亭侯马良,文兴十臣之一,原从派系的骨干,在刘巴之后,楚国朝廷中央的丞相候选者之一,和士颂十分投缘的人,成为了这个名单上,第一个被封为亭侯的人。
颍新亭侯徐庶,士颂倚重的一方大佬,交州那边的军政事宜,基本都是由徐庶整理清楚的,北伐结束后,徐庶告假回到荆南,照顾病重老母,但士颂怎么可能忘记他。
后面,长江以南诸多事宜,多半还是要用徐庶去管的。
刚阳亭侯黄忠,留在荆北,率军守在江夏,和对面的汉寿亭侯关羽打对台戏,士颂当然要给他一个合适的名头。
顶着“楚国第一将”名头的黄忠,自然也是封侯榜上第一个武将。
阳梁亭侯徐晃,士颂关中惨败时,唯一的收获。能放心委派,率领一个方面军的大将。现在也留在关中,后面东出北上,都是绝对的主力大将。
南枝亭侯霍峻,算是弥补了士颂的遗憾,历史上的霍峻因病早逝,但在这个时空里,士颂大力发展和推广的医疗,帮自己稳住了霍峻的身体。
现在,在荆州训练新军的霍峻,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又是荆州嫡系,他在楚国的地位和未来,士颂也是很看好的。
昭毅亭侯甘宁,如今楚国的黄河水师督都,守在曹魏和士楚之间的一线位置,时不时还去北面袭扰打劫,让曹魏对他这个“锦帆贼”,又怕又恨。
这种爱面子的斗将,本来就意气相投,士颂自然不会亏待。
最后,陵阳亭侯周泰,士颂的第二任亲卫队长,跟着士颂多年,却在最近被司马懿的狼毒箭给伤了,如今已经在武陵书院的医学院里面,养了一年多的伤了。
只是传回来的消息显示,以后,只怕都难以上阵了。
好在,有华佗在南面,他的性命应该无虞。
现在也是带着病体,作为颂卫营候补兵员的教官和筛选官,若是过不了他这一关,连进入颂卫营候补部队的机会都没有。
之后,便是士颂颁发的名义上的侯爵——关内侯的爵位了。
文官方面。
楚国三公之一,主管人才选拔毛阶。
留在关中,主持一系列“中央”策略的顾雍。
汉中转运,文武两手抓的李严。
在刘巴身边,专门唱“黑脸”,不少百姓暗中怨恨的郑度。
被士颂留在雍凉,主管西北政务的石韬。
管理益州民政,运输粮草支援前线的黄权。
被丢在南中,治理南蛮的糜竺。
贾诩愿意给机会,士颂也认可其才干的邓芝。
还有为了安抚新降之人,雍凉地区的杨阜,赵昂二人,也都在名单之上。
有些智谋才略的杨阜也就罢了,赵昂的这个关内侯,士颂心中,其实是想给他夫人王异的。
但想到这个时代的约束,毕竟夫妻一体,也就给到了赵昂头上。
另外,马家五常的幼常马谡,士颂一样放在了名单内。
马谡用来当参谋长使用,他觉得很好。
此外,如今这世上,也算是有名的纵横家蒋干,也是荆南老臣了,士颂也不能亏待了别人,不论如何,蒋干这两年跑来跑去,也算是颇有功劳。
曹魏降臣之中的文官第一人陈矫,这次也在名单之中,算是给了曹魏降臣之中的文官们一些交代。
最后,便是士颂的两个“舅兄”,杨修和诸葛均二人,在文臣一列的最后。
杨修的功绩勉勉强强,诸葛均的名字在这里,故旧老臣们自然明白,士颂是感念往日和诸葛诗语之间的感情。
但也有心思细腻之人,看出士颂对季汉丞相,那扭转乾坤的诸葛亮,似乎依旧没有放弃。
武将这边。
第一个被加封关内侯的人,居然是从前南蛮军的统领陆逊,现在正带着一批蛮汉混编部队,在江夏郡,给黄忠做副将。
长江水师督都蔡瑁,南洋水师督都冯习,自然也在名单之上。
接着才是这次跟着士颂定关中西北的有功之臣。
守关中的郝昭,定雍凉多有战功的陈到,唐瞬。
原来的五溪蛮王沙摩柯,这次也算是出息了,真就得到了一个关内侯的爵位。
益州派系里面,吴懿和泠苞也带着人驻守荆州,这次也混到了名单之内,毕竟益州武将的代表,自己不能不封。
曹魏降将之中,得到了士颂认可的乐进,也成为代表,得到了楚国的关内侯侯爵。
清远起兵时,就跟在士颂身边,如今断了腿也要留在军中的鲍隆,士颂自然不会亏待他这样的代表人物。
而南疆都护府的督都邓方,西北戍边的向宠二人,也同样得到了这个爵位。
此外,南蛮诸将之中,为了安抚他们,孟获和木鹿二人,也同样得到了关内侯的爵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算是让孟获没有在自家女婿面前,低人一等。
只是可惜木鹿大王受了马超一枪后,即便是身体素质极好,即便是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他的身体还是垮掉了。
后面上战场,肯定是不行了。
好在士颂对于保持二十头左右的披甲战象,还是很支持的,他在南中挑选战象这事,还是可以做的。
最后,也算是为了安抚雍凉降将,士颂把跟着自己一起回到关中的阎行和成公英,也留在了名单上。
他是故意没有加庞德的名字,除了天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