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6 章(2 / 2)

对于孟妃怀孕的事情,李渊情绪没多少变化。

他的儿子太多,大的、小的、好的、劣的……足有二十,平日自己都快认不过来。

宫人见他兴致恹恹,谄媚道:“太上皇,奴婢今日听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您要不要听听?”

“什么事?”李渊随手将饮尽的金樽往旁边一扔,懒洋洋道。

宫人组织了一下语言,轻声道:“陛下之前在宫外张榜为长孙皇后寻医,今日有人揭了金榜,这奇就奇在揭榜人上,是一名四五岁大的灵秀小道童,听说他看了长孙皇后后,她的病就轻了,人也有精神了。”

“道童?”李渊来了兴致,坐直了身子,示意宫人凑近些,“打听清对方的身份没有?”

宫人:“奴婢简单打听了一下,听说这个小道童平日是在兴善寺住着,与朝中许多大臣的郎君都相识。”

李渊眼眸微眯,“众所周知,我李氏是始祖的后人,有道士前来揭榜也正常,说不定是上天怜悯,派人进宫医治长孙氏。”

宫人:“太上皇,那您要不要见见揭榜的小道童?”

李渊眸光一转,当即身子一歪,大手按着额角,“朕近日劳累,身子有所不适,你去显德殿,告诉新帝一声,朕也要见见小道童。”

宫人见状,躬身道:“奴婢尊旨!”

……

摘月那边,长孙皇后将人安置在了紫微殿,也不用摘月吩咐,一应所需都由人布置,甚至内侍还给她寻了一尊硕大的炼丹炉,看规格,十个摘月塞进去都填不满,还有三清神位……

说实话,摘月待在这殿内都觉得有些心虚,觉得不背几句道家箴言就是罪过。

可她现在懂得不多。

决定了,等闲暇时刻,好好补一下理论知识,少说些话。

……

显德殿内,李世民居高临下地俯视跪在地上的太极宫内侍,“太上皇要见小道长?”

太极宫内侍察觉李世民语气中的冷意,心中苦笑,挤出声音,“太上皇担忧陛下被骗,所以想要见见小道长!”

李世民大手不轻不重地扣着龙雕扶手,嗤笑一声,“父皇真是关心朕!他若是早有这心思,朕与他也不会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太极宫内侍不敢应话。

“好吧!”李世民起身,缓步下了台阶,负手望着殿前的牌匾,“张阿难,既然太上皇想要见摘月,你就送他过去,嘱咐他别惹太上皇生气。”

太极宫内侍有些诧异:……

没想到陛下如此看重小道童。

张阿难低声道:“奴婢遵旨!”

陛下这话明着告诉他,要护摘月无忧。

不过他觉得太上皇即使再迁怒陛下,也不会拿个孩子开刀,尤其这个孩子还是道家的,还是因为长孙皇后进宫,若是出了事,消息传出去,太上皇的名声也不好听。

……

摘月在紫微殿安顿下来,长孙皇后还给她指派了一名内侍和一个宫女,只不过内侍看着头发花白,怎么着也有五六十岁,而宫女不及驴身高,一问得知才十一岁,放在现代,妥妥的童工。

老内侍叫桑大喜,小宫女叫赵蒲,乍一看,他们紫微殿真是老的老,小的小,一个管用的都没有,当然也包括她。

没等摘月轻松一下,就被张阿难找上门,说要带她去太极殿。

摘月脸色当即就不好了。

谁不知道太极殿现在住着太上皇。

无缘无故让她去太极殿,多半是没啥好事。

摘月用脚划着地,期期艾艾道:“能不去吗?”

张阿难目露不忍:“这是太上皇的命令,陛下都违背不得。”

“……”摘月嘴角微瘪。

好吧,这话她信。

既然已经选择进宫了,就不能什么风险都不担。

再说她也好奇如今的李渊是什么状态。

……

紫微殿距离太极殿距离较远,加上摘月有心拖延,大家走的是不疾不徐,同时她也有时间了解一下宫中的大致情况。

后世常说,李渊当了太上皇后沉迷酒色,狂生孩子给李世民养,足足给他生了二十多个弟弟。

实际上,现如今,李世民确实差不多有二十个弟弟,不过有许多都是了李渊称帝以后纳的妃子生的,如今李世民最小的弟弟已经排到了二十,就是今年才出生的二十皇子。

摘月对这段历史不怎么了解,不清楚之后李渊会不会真的再生二十多个,毕竟刚刚她了解到,孟太妃怀孕了。

先下李渊虽然老,但是他的那些嫔妃一个个都很年轻。

……

别看李世民才登基不久,实际上现在唐宫可一点也不空虚。

李世民的嫔妃与子女先不提,太上皇李渊的嫔妃外加二十个弟弟,十几个妹妹,还有前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的王妃与家眷也被养在宫中,防止出意外。

摘月掰着手指算了一下,先不提私底下的心思,明面上,这已经是四伙势力了,李世民在前朝倒是逍遥,长孙皇后要照顾这么多人,真是身心俱疲。

加上长孙皇后后面又不间断生孩子、养病、生孩子……

后世都说长孙皇后身子弱,有先天疾病,试问这种生活折腾下去,有几个能熬下来。

“唉!长孙皇后真是不容易!”摘月由衷发出感慨。

随行的张阿难:……

小道长怎么冒出这般没头没脑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