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廉丹战死 刘氏起兵(2 / 2)

济公传奇 王钟亭 2963 字 12小时前

廉丹不觉瞋目,说道:“能战方来,不能战便死,奈何遽走!”

王匡满面怀惭,俯首无言。

廉丹越觉气愤,从怀中取出印绶符节,掷付与匡道:“小儿可走,我为国大将,除死方休。”

廉丹一面说,一面即跃马前进,突入贼军。贼一拥齐上,把廉丹困住垓心,廉丹格杀贼徒数十人,终因寡不敌众,力尽身亡。为王莽战死,殊不值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麾下校尉汝云王隆等二十余人,同声说道:“廉公已死,我等何为独生?”当即拼命血斗,并皆战死。只有王匡已经走脱,不得不据实报闻,王莽下书哀悼,谥廉丹为果公。

国将哀章,自愿赴军平贼,也要出去送死了。王莽即遣哀章东行,与王匡合力御盗。又使大将军阳浚屯兵敖仓,大司徒王寻统兵十万,镇守洛阳。

嗣闻严尤陈茂一军,先胜后败,未见得利,免不得焦灼万分,乃拟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俱是王莽时官名。分巡天下,饬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筦诸禁,与民更始。

书尚未发,忽然觉得一声霹雳,突出一位汉家后裔,起兵南阳白水乡,即舂陵封地。要来讨灭王莽,索还汉室江山。真命天子出现,应该大书特书。这人为谁?乃是汉景帝之七世孙,为长沙定王发嫡派,本姓是刘,单名为秀,表字文叔,身长七尺三寸,美髯眉,大口隆准,确是汉朝龙种,比众不同。

从前汉景帝生长沙定王刘发,刘发生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钜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娶湖阳樊重女为妻,生下三子,长子名演,次名刘仲,又次子名刘秀。

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公元前5年1月15日的夜里),刘秀出生在济阳县县城内(在兰考县境内)的一座汉朝行宫济阳宫后殿第二内中。

刘秀的父亲刘钦当时任济阳县县令。这座行宫原本是汉武帝刘彻所建立的行宫,又称为“济阳宫”,自从汉武帝逝世后就一直封闭着。因为妻子临产没有合适的地方,刘钦也就顾不得许多,让妻子住进了行宫。据说,刘秀降生之时,红光照彻行宫。而在济阳县内,当年又有嘉禾生长,一茎生出九穗。刘钦为此给孩子起名“秀”,因他是第三个儿子,所以字“文叔”。

刘秀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寄居在叔父刘良家,成童后好稼穑。其长兄刘演,表字伯升,独有大志,好侠养士,常笑刘秀为耕佣,比诸高祖兄刘仲。刘秀受兄揶揄,也觉业农非计,乃入都求学,拜中大夫许子威为师,肄习尚书,能通大义,嗣因资用乏绝,仍然归家。刘秀有一姐姐刘元,曾嫁给新野人邓晨,彼此谊关郎舅,时相往来。一日邀刘秀至穰人蔡少公家,适值宾朋满座,叙谈朝事,邓晨与刘秀都是后生,幸得少公招呼,参坐末席。

少公素习图谶,与大众述及谶语道:“将来刘秀当为天子!”座中有一人起问道:“莫非就是国师刘秀么?”原来王莽之臣刘歆,也曾究心谶纬,依着谶文,故意改名为秀。所以座客闻少公之言,还道以为是这个刘秀为国师,容易得为天子,故有是问。

少公尚未及答,但听末座上有笑声忽起,接说一语道:“怎见得不是仆呢?”

大众闻声瞧着,乃是刘秀发言,都不禁哄堂大笑。谁知果然是他。刘秀扬长趋出,邓晨亦告退。

宛人李守,曾为王莽宗卿师,素好星历谶纪,尝私语子通道:“刘氏不久当兴,李氏必将为辅。”

李通将父语记诸心中,也想做个攀龙附凤的功臣,至新莽地皇三年,新市兵窜入南阳,平林人陈牧廖湛,也聚众千余人,起应王匡王凤,号平林兵,闹得南阳境内,风鹤皆惊。李通从弟李轶,因向通进说道:“今日四方扰乱,想是汉室当兴,南阳宗室,只有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共谋大事,愿兄勿失此机!”

李通欣然道:“我意也是如此。”可巧刘秀来宛卖谷,李通与轶乘便迎入,与其商量起义,刘秀并不推辞,即与订约,归来告于兄长刘演。

刘演自王莽篡位后,常怀不平,暗中散财倾产,结交豪杰,约莫有百余来人,至此一齐召集,面与计议道:“王莽暴虐,海内分崩,今复枯旱连年,兵革并起,这是天亡逆莽的时候,我等正好举事,起复高祖旧业,平定万世了!”

众豪杰统拍手赞成,乃分遣亲友四出,招募士卒,自发舂陵子弟,指日兴师,子弟视为畏途,各谋躲避,竞言伯升造反,必将杀我。嗣见刘秀亦穿着军装,披绛衣,戴大冠,不由的惊疑道:“他是有名谨厚,为何也这般装束,莫非果好起事么?”

竟究是谨厚的好处。乃稍稍趋集,共得子弟七八千人,刘演自称柱天都部,刘秀年方二十有八,助兄长举兵起义,专待李通兄弟到来。

李通使弟李轶出招徒众,自在宛城暗暗布置,准备起应。不料事机未密,被人发觉,当由守吏带着兵役,来捕李通。通闻风逃去,李通父守与全家眷属,不及奔避,尽被拘去。官吏立即报于王莽,王莽立即下令族诛,共死六十四人。

一事未成,便至倾家,也觉可怜。刘演探得李通家属,俱被捕捉杀戮,料知李通不能起应,乃使族人刘嘉,往说平林新市诸头目,求他帮助。

刘嘉素有口才,凭着那三寸舌,说动了两路兵,彼此定议,合兵进攻长聚,又捣入唐子乡,诱杀湖阳县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沿途夺取财物,却是不少,盗众欲据为己有,刘氏子弟,也要分肥,两下里争夺起来,势且决裂,亏得刘秀临机应变,好言劝解其族人,令将所得财物,尽交两路盗兵,盗众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