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汉武帝信妄封禅(2 / 2)

济公传奇 王钟亭 4369 字 26天前

是耶非耶?

立而望之,

偏何姗姗其来迟?

“王夫人”的魂魄,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淡淡地消失不见,因此少翁的法术却留在了汉武帝的脑海之中。对于少翁做法令王夫人与自己相见不能不赏,汉武帝心想。少翁虽然不会打仗,但应该让他体面地与鬼神仙人交往,于是汉武帝就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还赏给他不少的黄金钱财。待以客礼,令他求仙。可要他求仙亦不应封为将军。

少翁受到汉武帝的宠信,更加卖力地吹嘘他的法术。他对汉武帝说:“皇上要想与神仙往来,可是现在的宫室和陈设都不像神仙用的东西,神仙又怎么能来呢?”

汉武帝刘彻一心想会见神仙,对于少翁的建议全盘接受,于是下令工匠们把皇宫中所有宫殿的殿顶、柱子和墙壁都画上五彩的云头、仙车之类的东西,帷幕和被服上也都绣上神仙的五色云气的形状。

做完了这些之后,汉武帝还是不见神仙下凡,少翁又建议汉武帝再盖一座专供神仙居住的甘泉宫,里面的建筑高台,台上再造房屋,画上天地之间太乙等等各色各样的神像,再摆上各种祭祀用的法器,为的是请神仙下来。

就这样又折腾了一年的时间,可是仍然没有看见一个神仙的影子,汉武帝为此心中就产生了怀疑。少翁眼珠一转,心想,总得想个办法挽回当今皇帝对他的信任才行。于是少翁不得不再弄玄虚,他自己把字写到绢帛上,拌到饲料里面,让牛吞下,假装着自己不知道。

这天,少翁请汉武帝到甘泉宫去求仙,他故意让手下人牵着牛走过。少翁指着这头牛对汉武帝,一本正经地说:“这只牛的肚子里面有奇怪的东西。”

少翁装模作样地掐指算了半天,才回过头对汉武帝说:“这牛的腹中里定有天书。”

汉武帝听了,觉得挺神秘的,于是马上叫左右之人当场把那头牛宰了,果真从牛肚子里扯出一条绢帛来,上面还写着字。

左右之人把帛书呈送上来,心中都佩服少翁真是个仙人。汉武帝这次心里比较冷静,他仔细地看了看帛书,顿时感觉有些不对。尽管帛书上的字写的很是稀奇古怪,字句也晦涩难懂,可汉武帝还是看出来这帛书上的字体走向和少翁的字体有某种相似之处。

汉武帝刘彻不动声色,转眼看了看少翁,少翁做贼心虚,赶紧把眼睛转向别处。汉武帝刘彻见状,心里明白了个大概,心想:竟敢在朕面前行骗。

于是汉武帝喝令手下将文成将军少翁捆上,自己要亲自审理。

少翁还没等到用大刑,在汉武帝的严厉诘问下,他就全招了。汉武帝向来自以为精明,如今反而被人愚弄,心中恼羞成怒,他马上下令将文成将军砍了。

汉武帝余怒未息,又怕天下人知道自己被人愚弄而笑话他,他下令左右之人对此事保密,违者处斩。因此少翁被处死的事只有很少几个人知道事情真相。

过了一年,汉武帝抱病在鼎湖宫,多日不愈,遍求天下巫医。这个时候有个方士名字叫游水发根,说是上郡有巫,能通神语,善知吉凶。

汉武帝即派人迎入,向他问病,巫师便作神语道:“天子何必过忧?不日自愈,可至甘泉宫相会。”

当下让巫师和自己前住甘泉宫,说也奇怪,汉武帝果然渐见身体好转,乃亲至甘泉宫谢神,且就北宫中更置寿宫,特设神座,尊号神君。神不能言,但凭上郡巫师传达,记录成书,名为画法。那上郡巫师也是少翁之流,借着所谓神语,常说少翁枉死。汉武帝又不觉追悔起来。

乐成侯丁义,迎合意旨,向皇帝刘彻推荐上了一个方土栾大,谓与少翁同师。

汉武帝即使人前往召传栾大,栾大,是胶东王刘寄的宫人,以前曾与文成将军少翁同师学习方术(也可能是戏法),后来做了胶东王的尚方。而乐成侯丁义的姐姐是康王刘寄的王后,没有生子。康王刘寄死后,其他姬妾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康王后作风淫乱,与新王合不来,相互间明争暗斗。康后听说文成将军少翁已死,想对当今皇上谄媚,就派栾大通过乐成侯求见皇帝讲述自己的“法术”。

当今天子刘彻既已杀掉文成将军,后悔他死得太早,惋惜他的法术没有全部使用出来,及至见到栾大,很是高兴。栾大这个人身材高大俊美,言谈中有许多机巧,而又敢于说大话,像真有其事一样。曾自吹说:“臣经常往来于海中,会见安期生、羡门高这些仙人。他们因为臣的地位低贱,不相信臣的话。又以为康王不过是一个诸侯,不足以把神仙方术交给他。臣曾数次对康王说,康王又不采用臣的话。为臣的师父说:“黄金可以炼成,河水的决口可以堵塞,长生不死药可以得到,仙人可以招致而来。”但是臣恐怕再走文成的老路,被诛而死,就会使方士人人掩口不言,怎么还敢再谈方术。”

小主,

汉武帝借口说:“文成是吃马肝死的,不是朕杀了他。先生倘若真有修成神仙的方术,我对爵禄等赏赐有何吝惜呢!”

栾大说:“臣的师父不是有求于人,而是人们有求于他。陛下若一定要招他来,就要让招聘的使者地位更尊贵,使他做天子的亲属,以客礼对待他,不要卑视他,让他佩带各种印信,才可使他传话给神人。即便这样,神人来与不来,尚在二可。总之致尊敬崇求访神人的使者,然后才有可能招致神人降临。”

于是汉武帝要他演示小方术,看有无效验。演示斗棋,棋子能自相撞击。

那时汉武帝正为河水决口而忧虑,而炼黄金又不成功,就封栾大为五利将军。过了一月多,他得到四颗官印,五利将军印之外,还佩有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汉武帝颁诏书给御史说:“以前大禹能够疏导九江,决通四渎。近些日子河水泛滥于大陆,筑堤的徭役久不能息。朕在帝位二十八年,如果上天委派士人辅佐我而栾大就是其中之一。《乾》封称:“飞龙”,又有所谓‘鸿渐于般’,朕以为栾大的境遇接近于这个样子。你们给办理一下,以二千户的租税封地士将军栾大为乐通侯。”

汉武帝赐给列侯的宅第一区,僮仆千人。从皇帝刘彻的乘骑用物中分出车马帷帐器物布置他的新居。又把卫长公主嫁给他作妻子,送给黄金万斤,把卫长公主的汤沐邑改名为当利邑。汉武帝亲自到五利将军栾大的家里作客。到他家里慰问、赏赐物品的天子使者,络绎不绝。自大长公主、将相以下,都在他家摆酒庆贺,献给物品。

于是汉武帝又命人刻了一颗“天道将军”的玉印,命使者穿着羽衣,夜间站在白茅草的上面,把印赐给五利将军栾大,五利将军栾大也穿着羽衣,夜间站在白茅上受印,以此表示不是天子的臣子。而佩戴“天道”将军印,只是姑且为了与天子引导天神。于是五利时常夜间在家中祭祀,欲请神仙下降。神没有降临,各种鬼却聚集来了,然而五利善能驱使诸鬼。此后他准备行装上路,东行到海中,说是要寻找他的师父。栾大见汉武帝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佩戴着六颗大印,其尊贵使天下震动,而海上的燕齐众方士,无不以手扼腕表示振奋,并自言有祝禁的方术,能够修炼成神仙。

元鼎五年秋天,为了讨伐南越,汉武帝向太一神祷告祈求福佑。以荆为幡竿,幡上画日月、北斗、升龙等图案,以象征太一座的三星,作为太一锋旗,命名为“灵旗”。在出兵祷告时,由太史官手捧灵旗指向被伐的国家。五利将军作为使者不敢入海求神,却来到泰山祭祷。汉武帝派人尾随着他察看他的行踪,知道他实际上什么也没见到。五利却妄言说见到他师父了。他的方术已经用尽,大多没有什么效果灵验,于是汉武帝刘彻杀掉五利栾大。只是难为了卫长公主。

而推荐栾大的乐成侯丁义也因此获“不道”罪,元鼎五年,丁义被弃市,封国被除。

既然这汉武帝已经觉悟,连诛文成、五利,应该将方士尽行驱逐,为何又听信这公孙卿的话呢?原来汉武帝不信文成五利,并非是不信神仙,他只是以为文成五利两人,法术未高,所以神仙难致,若果得一有道的术士,当然必是有效,因此公孙卿进见以后,无非叫他再去一试。所有一切待遇,非但不及五利,并且不及文成。亲女儿不肯无故割舍了!公孙卿受职较卑,不使人忌,再加手段圆猾,反好从此安身。还有封禅一语,乃是公孙卿独自提议,最合汉武帝意旨。当时司马相如已经病殁,他有遗书上奏,称颂功德,劝汉武帝东封泰山,汉武帝已为所动,再经公孙卿一说,便决议举行。只有封禅仪制,自秦后未曾照办,无从援据。就是司马相如家中,亦曾差人查问,他妻卓文君,谓遗书以外无他语。卓文君尚未死么?

汉武帝不得已责成博士,要他酌定礼仪。博士徐偃周霸等,采取尚书周官王制遗文,拘牵古义,历久未决。还是左内史倪宽,谓封禅盛事,经史未详,不若由天子自行裁夺,垂定隆规。

汉武帝乃亲自制仪,略与倪宽参酌可否。适逢卜式上言官卖盐铁,货劣价贵,不便人民,汉武帝不以为然,并因卜式不能文章,贬为太子太傅,特迁倪宽为御史大夫。总要揣摩求合,方可升官。

封禅礼定,汉武帝又想这般盛举,必先振兵释旅,方可施行。乃于元鼎六年(前111年)秋季,诏设十二部将军,调齐人马十八万,扈驾巡边。十月初旬出发,自云阳北行,径出长城,登单于合,耀武扬威,遣侍臣郭吉往告匈奴,传达谕旨,略言东南一带,已皆荡平,南越王头,悬示北阙,单于能战,可与大汉天子,自来交锋;否则便当臣服,何必亡匿漠北云云。

当时伊稚耳单于已死,其子乌维单于嗣立,听了郭吉之言,不禁怒起,把郭吉拘住不放,自己也不发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汉武帝待了数日,不见回音,乃传令回銮。道过上郡县桥山,见有黄帝遗冢,顿觉起疑道:“我闻黄帝不死,为何留有遗冢?”

公孙卿随驾在旁,回答说道:“黄帝登天,群臣思慕不已,因此取衣冠为葬。”

汉武帝喟然道:“我若上天,想群臣当亦葬我衣冠哩。”

说着即命备礼致祭。祭毕还长安,遣兵回营。转眼间便是孟春,东风解冻,正好趁时东封。当下启跸东巡,行经缑氏,望祭中岳嵩山,从官齐集山下,听得山中发声,恍似三呼万岁一般。恐怕又是公孙卿捣鬼。便即告知,汉武帝也只说听见,令祠官加增太室祠,以山下三百户为奉邑,号曰崇高。崇嵩二字,古文通用。再东行至泰山,山下草木,尚未生长,汉武帝令从吏运石上山,直立山顶,上刻铭词数语道:

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民以仁。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

立石既毕,遂东巡海上,礼祀八神。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齐地方士,争来献书,统说海中居有神仙,汉武帝便命多备船只,使方士一并航海,往寻蓬莱仙人。且使公孙卿持节先行,遇仙即报。公孙卿复称夜至东莱见有大人,长约数丈,近前视看即消失不见,但留下巨足印迹。汉武帝听说,自至东莱亲视,足迹尚依稀可认,惟状类鲁蹄,未免动了怀疑之心。偏从臣也来启奏,谓路中遇一老翁,手中牵犬,说是欲见巨公,言毕不见。都是瞎说。汉武帝方信为真仙,再命随行方士,乘车四觅。自在海上守候多日,不见回音,乃回至泰山,行封禅礼。即就山下东方致祭,筑土为封,埋藏玉牒,牒中所说,无非求福求寿等语,旁人无从窥悉。又与奉车都尉霍子侯,同登山巅,秘密封土,禁人预闻。霍子侯名嬗,即是霍去病之子,汉武帝独加宠遇,故使得从行。过了一宿,从山北下,来到封禅肃然山。封禅礼成,还驻明堂。到了次日,群臣奏闻封禅各处,夜有祥光,凌晨复有白云拥护,引得汉武帝色动颜开。再由群臣一齐歌颂功德,汉武帝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