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股东归来,初探工坊(二)(2 / 2)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礼部与工部的牌子居然都被摘了!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满是难以置信。若不是在午门外接到了懿旨,他们都要怀疑大明朝廷是不是迁都了。

这实在是太离谱了,往日的朝廷秩序如今荡然无存,仿佛一夜之间,整个朝廷都陷入了一片静默之中。

翰林院里也是乱糟糟一片。

虽说有人在此,可这些人不过是在抄书罢了,而且他们并不属于吏属,说白了就是些外聘的临时工。

至于那些正儿八经的官吏,一个都没见到,听说是都跟着施邦曜去编印邸报了,顺便把手头的差事也一并带了过去。

钱谦益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他身为礼部尚书,满心欢喜地回京,却发现礼部居然没了。

小主,

如今这尚书之位,算个什么呢?

他忍不住去询问勋贵们那边的情况。

得知五军都督府虽然牌子还在,可人都不在;

锦衣卫倒是正常在岗,还提供了一条消息——

接到过圣旨,有个名单限定三日离京,可至于缘由,却没人知道。

在这份名单里,竟然有二十五位御史,其中还包括李邦华老大人。

“好家伙,大明居然没有御史了!”

众人听闻这个消息,顿时炸开了锅。他们心里纠结极了,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没有御史,自然不用再天天提心吊胆地被弹劾;

可转念一想,没有这些不要命的家伙,以后朝堂上还有谁敢直言进谏,去劝诫皇帝呢?

没有李邦华,又有谁敢毫无顾忌地去怼皇帝呢?

这大明的朝堂,以后可怎么办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满心忧虑,却又无可奈何。

皇帝的威势愈发强盛,如今竟私自迁移中枢,这般行径实在让人胆寒。

众人不禁担忧,往后这天下还如何是好?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陈演与魏德藻身上。

毕竟他俩身为阁主,肩负着匡扶朝纲、拨乱反正的责任与义务。

魏德藻缩着脖子,心里盘算着。

想当初,皇帝脾气虽古怪,爱杀臣子,但行事多少还有些章法。

就说那左都御史李邦华,多次直言怼他,皇帝都能宽宥。

可如今呢,老李都被撵回家了。

魏德藻深知自己怕死,这种事他可不想掺和。

“别指望我出头!”

他在心里暗自说道。

陈演也在暗自叫苦。

想当年那些不要命的大臣入阁时,不是被贬就是被杀,可好歹还有缘由,让人挑不出毛病。

可如今这争国本之事,他可没有万历朝那些大员们的底气。

皇帝如今搞独裁,根本不怕朝臣罢工。

况且太仓银许久未见踪影,连官员们的俸禄都难以足额发放。

“难不成要我自掏银子去维护国本?”

陈演心里直犯嘀咕,

“嘿,到时候直接查抄我家,刚到手的几百万亩土地可就全打水漂了。

这活,谁爱去折腾谁去,反正我不去!”

再看那两位国丈,低着头一声不吭;

两位驸马都尉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五公十一候则抬头看向天,眼神飘忽;

四部尚书偏着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却又迟迟没有表态;

其他大臣更是缩着脖子,大气都不敢出。

一众朝堂大员,人人装死,无人敢站出来为这摇摇欲坠的朝纲说上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