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大明海师,山西大旱(一)(2 / 2)

“八月二十二日,爱卿便顺永定河入海口启程,”

朱有建对身边人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海疆万里的豪迈,

“等高宇顺率一万水卫到齐,先行入海的就有千人。

此去沧海茫茫,归期难料啊!”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东南方向,

“所以这中秋宴,必得办得隆重些,权当为将士们饯行。”

八月十五这天,皇庄里张灯结彩,红灯笼沿着回廊一路挂到湖边,映得水面都泛着暖光。

卢九德身披红绸,脸上被几位大太监画满了吉祥图案:

曹化淳添的福寿纹绕着颧骨,方正化绘的祥云从眼角蔓延到鬓角,高起潜勾的平安符在额头闪闪发亮,王承恩点的富贵花缀在脸颊,王德化描的吉祥纹顺着下颌线蜿蜒。

众人围着他打趣,声音里满是祝福:

“此去海疆,定能扬我大明神威!”

宴席上,朱有建满饮一杯,酒液入喉,暖意直抵丹田。

得益于近来看书所得,借着酒兴,他朗声道:

“朕虽无曹孟德横槊赋诗之才,却也有几句粗鄙之言,说与诸位——”

说罢,吟诵起自编《大明战歌》:

“大明龙兴震八荒,金戈铁马守封疆!

日升东海耀千嶂,月悬中天照万邦!

汉土煌煌承古脉,王师赫赫镇遐荒!

蛮夷敢犯山河界,利剑一挥斩虎狼!

小主,

旌旗蔽空风猎猎,战鼓如雷气昂昂!

踏破胡尘收故土,威扬四海续荣光!

日月为证山河誓,汉土千秋永炽昌!

慷慨激昂的诗句回荡在庭院里,配上天边渐升的明月,竟生出几分气吞山河的气势。

吟罢,朱有建拍案大笑:

“今日同饮此杯,待诸位凯旋,咱们再续今朝!”

众人举杯相和,酒盏碰撞的脆响与欢笑声交织,将中秋的月色衬得愈发皎洁。

皇庄深处,重工坊与轻工坊错落有致,十六座工坊的飞檐在月光下连成一片,像蛰伏的巨兽。

一千八百名太监与六百名女监穿梭其间,工坊内的锤击声、纺车声此起彼伏,汇成一片忙碌的交响。

外围,禁卫、内卫与庄卫共计万余人巡逻值守,甲胄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将整个皇庄护得铁桶一般。

不知是谁先起了头,一句“大明龙兴震八荒”从人群中传出,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大明战歌》的吟诵声像潮水般漫延开来。

起初还算齐整,渐渐地,有人越念越激昂,声音陡然拔高。

忽然,一阵浑厚的鼓点轰然响起——

竟是有人搬来了御马监的战鼓!

鼓声初起时还沉稳,渐渐地越来越急,像暴雨砸在青瓦上,又像万马奔腾而来。

吟诵声与鼓声交织,竟生出一种奇异的共鸣,《大明战歌》里的金戈铁马仿佛真的从诗句中冲了出来,在庭院里纵横驰骋。

朱有建本就豪情满怀,几杯烈酒下肚,醉意如潮水般涌上头。

他脚步踉跄着,竟一脚跃上了演武台,当众耍起了“军体拳”。

这套拳法是他当年入大学军训时习得,拳打如流星破风,脚踢似猛虎摆尾,摔打时带着雷霆之势,夺刀夺枪更是干脆利落。

既能磨砺近身格斗的狠劲,又能强健筋骨,更能淬出军人那股豁出去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