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你这个官当的也挺没有意思的,再加上你现在的年纪也不小了,也是时候该辞官颐养天年了!”
“只是唯一比较可惜的是,本来我们贾家当官的人就不多,现在你也辞官了,以后我们贾家还在官场上的也就只有环哥儿和琏哥儿了!”
“而且你大伯那边也犯了事,也不知道会不会连累到琏哥儿!”
贾母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是连连叹息,似乎为贾家的将来担心!
听到贾母的担心,贾环开口说道:
“老太太!”
“虽然说父亲辞官看似让我们贾家少了一个当官的人,但是父亲的退让,却是为家中晚辈提供了晋升的机会啊!”
“毕竟你也知道兰哥儿的情况,以我对他的了解,在接下来的乡试之中,他是有很大的机会直接考中举人的,未来考进士当官,也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父亲的退让,正是在给兰哥儿机会啊!”
听到贾环这么说,贾母似乎也一下子想通了,贾环说的也对!
贾政这个五品的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其实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还不如让贾政主动辞官,好给贾兰一个上位的机会!
见到贾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贾环再次开口说道:
“老太太,至于大伯那边,我也会尽量营救,就算是救不了大伯,我也会尽力保住琏哥儿!”
“毕竟以琏哥儿现在的情况,我还是有很大的机会把他送到四品的知府之位的,我自然不可能让大伯连累到琏哥儿!”
贾琏和贾环不同,他不是自己考科举得到的官职,而是靠“捐官”获得的官职,其实所谓的捐官,也就是买官,只要肯花钱就能买得到!
捐官捐的一般都是虚职,只有一个品级,没有具体的官职,自然也没有俸禄,但是在见到别的官员的时候也不用下跪!
如果有实职的话,那自然也有俸禄了,不过想要得到一个实职那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不但需要钱,更是需要关系!
像贾琏,之前是因为了贾家方便他外出办事,给他买了一个五品的同知官身,还是后来跟着贾环去了泉州那边,才得了实缺!
像贾琏这样的捐官,和贾环这样靠科举考出来的官员自然是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晋升的天花板不同。
就比如贾环,几乎没有晋升的限制,最高可以到达六部的长官,甚至于直接入阁。
而贾琏这样的捐官,一般情况下最多也就是一个六七品的县令,最高的也不会超过四品的知府官职,当然要是那些极为受到当朝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