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月明独照我 顾青姿 21118 字 1天前

第61章 hp-2 一飞冲天

送走摄影师和厨师, 家里人终于少了一些,气氛组的人离开,剩下的都是人情世故了。

大概蒋英说话实在硬气, 死盯着人, 老两口放下东西, 硬是没吃午饭就走了。

老两口一走,蒋英也说:“我也要公司走一趟,咱们以后见面的时候多着呢,自家人不在这一时半会儿。你们吃你们的, 不用送我。”

话虽这么说, 蒋琰之还是送她出门,出了门她就说:“陈家冲你们来的,你盯着点。”

蒋琰之:“没事, 我注意着呢。”

蒋英:“你丈母娘那边不会……”

“不会,陈年心里清楚。”

陈年确实不管公司的琐事, 她只管个方向,财务心里有个大概数目,项目方向,和盈利的部分,至于细节管理运营, 她向来不管。

蒋英拍拍他肩:“你的福气不小。”

说完就走了。

等产后五十天的时候, 陈年就回工厂了。今年过年也是陈晏和穆哈托陪他们在这边过的, 家里热闹了很久。

因为试飞日期定了, 她要投入到工作中去了。连冯征那边联系的材料合作项目都定下了,让她去开会,她都没去,让陆晔去的。

蒋琰之知道试飞前的工作, 陈年的精神压力会非常大,穆哈托回西北后,蒋琰之拉着一车人,直接搬到了厂区,陈年忙了,其他人可是摩拳擦掌,等着看呢。

林霄更是和信支部打了招呼,试飞邀请很多人来观看。

陈年其实都不知道,袁宵还在和她画饼,说低配的丐版,已经有订单。去年十月的时候小范围试飞了一次,低配版本没有问题,都已经卖出去了。

年轻的团队就这点好,活力大,效率高。

陈年的精力全都在高配版本,至于怎么卖,她还没想好,但是确实有炫技的成分。袁宵还给她打预防针:“陈总,别大意,咱们可是一条生产线,走出来两个版本,到时候可能像上次那样被人一锅端,这次端了,咱们这算不算无备案出口?毕竟出口订单走在前面,让人知道了,这不成贼了。”

陈年:“卖的是低配,就是实验版,程序也是实验版,不涉及什么原则问题吧。”

袁宵:“可说呢,咱们厂门口的牌子不一样啊,机型飞出去,这不就漏了。”

陈年想了又想;“那行吧,那个,到时候试飞的时候低调,先别让人知道。”

蒋琰之都忘了说林霄那边的通知。

试飞在四月底,陈年忙归忙,但每天晚上回公寓,儿子和妈妈都在身边,有时候蒋琰之不在厂区,回市区去了,她也不在意。

她虽然当初说,孩子放在家里,但是蒋琰之把孩子和妈妈都搬到她身边,还是不一样,陈晏是不沾露水,陈年小时候是穆哈托带大的,但是到了外孙这里,可是不一样了,她可比带陈年细心多了。

陈年都和蒋琰之私下悄悄说:“我小时候,那个校服破了,都是我阿爸给我补。现在好了,她都开始关心,小孩吃喝拉撒,什么都操心。我是没赶上好时候。”

蒋琰之:“还吃你儿子的醋?”

当初他说了儿子生了他看,让陈年去忙,其实他也没时间,他甚至一个星期都没见孩子,小孩打防疫针,去医院检查,都是陈晏带着司机和育婴师几个人去的。因为过了年开始,他就在协调场地和空域,还在对接袁宵说的订单,陈年钻进机库,忙着试飞前的调试。

所有人都转起来了。

四月上旬开始,南方就下雨,最强梅雨季,没完没了,连陆晔都说:“这个天气怕是不成吧?东南沿海还有台风,搞不好雨大了要救灾。”

瞧这张破嘴。

蒋琰之:“这谁说得准,协调的场地和空域都定了,还是林霄那边协调的,人家场地都给清出来了。”

蒋琰之其实知道,林霄邀请了很多行业内的人,但他没和陈年提,他估计陈年也猜到了。

所以当天试飞还是雨天,陈年跟着车上山的时候,张泰还说;“咱协调场地和空域的时候太早了,早知道推一推,等天气好了,五月上旬这个雨总该停了吧?”

陈年:“难说。”

山路上铺了石渣,一看就是新修的路,一拐弯看到雨蒙蒙的山路上隐约有站岗的,陈年就心里一突,问张泰;“前面什么人?”

张泰也谨慎,观察了几秒钟安慰她:“估计是维持秩序的吧,别让人乱走动,总不能又是上来把咱们一锅端了吧?”

袁宵在后面押车,陈年开始给蒋琰之打电话:“你上山了吗?”

蒋琰之站在雨棚里,看着绿色、蓝色、深蓝色,杂七杂八的颜色的,还肩上扛着麦穗的,有几个头发都花白了……

他也有点麻抓了,这是个什么情况?怎么搞微服下基层这套?

他十分谨慎说:“我在,你们上来了吗?”

陈年:“今天没别人吧?”

蒋琰之:“没……吧。”

他支吾着,一边林霄还在给前面那个三星的人指着不远处,说着什么。

陈年的车已经上来了,也看到了雨棚,和雨棚里的那群人,以及穿着雨衣到处站岗的人。

陈年都服了,坐在副驾驶观察窗外,林霄这是把什么人带来了,让蒋琰之这么忌惮。

张泰真吓了一跳,踩着刹车,还踩油门呢,扭头问陈年:“咱现在掉头就走,来得及吗?”

陈年呵呵两声:“那你等着被击毙吧。”

她脑子第一反应,就是袁宵的订单得亏卖的低配版,要是高配了,今天又是一锅端了。

组织这是不相信人啊,怎么能偷偷进村给她打枪呢。

四百二十万的价格,不至于换不来这点信任。

她就是卖货赚点钱而已。

她也没穿雨衣,直接跳下车,站在雨里,蒋琰之看的眼皮直跳,赶紧出去把自己身上的雨衣给她穿上,陈年:“我不用,你穿着吧。”

可刚强个女人,这点雨算什么。

蒋琰之根本不听她胡扯,用雨衣把人裹好,压着她脑袋把人直接拨楞进雨棚里,张泰跟着进来,看着里面的人,真大气不敢喘。

这闹什么呢,怎么这么严重,也不至于这么老多人等着他们吧。

还都是这个级别的。

还是林霄介绍:“陈总,又见面了。”

陈年干笑:“林司您好,这是?”

林霄介绍;“因为这次情况特殊,有些地方有水涝灾害,领导视察灾情,这几天一直在救灾,东部战区的领导都在,遇上你们的试飞,正好以工代试,让领导们也见识见识。”

林霄含糊只介绍了东部战区的领导,其实还有其他战区的人。

但是那位穿迷彩的领导站在人群里,一直观察的汇达的这几个人,一群肩上扛星星和麦穗的隐隐将他围在里面,谁也没吱声,可能也知道,怕吓着陈年。

陈年也没细看,回头冲大家说了声:“各位领导好,欢迎各位莅临汇达科技今天的试飞。我是负责人陈年。”

说完冲众人笑笑,她穿了件黑色冲锋衣,还是蒋琰之的,袖子很长,就挽在小臂位置,看着非常爽利。她算是做报告形式,介绍了自己,省的林霄为难,也不敢指望林霄给她介绍这些人。

夫妻两站在林霄跟前,林霄还是简单介绍了几个人:“战区空军装备部刘司。”

“应急管理部赵司。”

“装备部的冯工,你认识。”

“空军研究院,代表信支部,刘文波,你也见过的。”

陈年和每个人握手后。林霄介绍,这是汇达科技负责人,也是hp-1的总设计师陈年。

四拨人看着陈年,年纪确实小,陈年则是看着人发懵,绿的蓝的,连应急管理的深蓝,加起来一锅烩了。

而站在人群里那个迷彩服一直观察着陈年,大家都没说话,陈年问:“那今天是带任务飞行?”

林霄笑着问:“怎么?你们这是又准备偷偷摸摸飞吗?”

陈年干笑:“那不会,我们上次犯错误,已经改了,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林霄笑着给领导们介绍:“上次江宁都看到她们的飞机了,好家伙,雷达就是搜索不到。硬是追到门上去堵住她们。”

陈年尴尬看了眼这帮人,也不敢乱说话,弱弱辩解:“领导,过去了,就不能翻旧账了。”

几个老头都笑了,穿迷彩服那位也笑起来,他倒是不知道这回事,旁边的人和冯征聊起来,冯征给几个人低声讲。蒋琰之这会儿还在外面接应后面的部队,袁宵在押车。张泰在做设备最后调试。

陈年见林霄在这儿,其实也就知道,这次试飞的场地和空域估计都是林霄协调的。

听到喇叭声,张泰撑着伞出去说:“车到了。”

重卡车拉着,等车停了,大家都围过来,搞技术的就是喜欢就近看,甚至摸一摸。

一群人也不嫌雨,直接钻在飞机腹部开始观察,因为这架飞机造型,怎么说呢,就是怪。

设计不太对,比如黑胖,是典型的上单翼,双尾撑,双翼吊,机身也是典型的轰炸机,而且陈年和袁宵还参考了f22的一些特性。整体构想上多有借鉴,摸着别人过河嘛。

再反观这架飞机,完全换着来,机身短,机翼长,比例都不协调,看着短胖短胖的,机头巨大,根本看不出来和黑胖是一个生产商。

工业制造,每一个厂商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汽车厂商,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基础造型和家族化设计。然后延续某一个造型,一直迭代。

飞机也是,一个成熟的机型,如果是其他生产商,会持续十几代。

这架飞机的造型,不能说好看,或者不好看,是奇怪。

当然奇怪造型的飞机也不是没有,像f22,无侦8,b2,x-47b等等,都是造型比较怪的,在各自特性上,有自己的作用。都跟吃了神奇小饼干似的,一个比一个丑萌。

当然搞工业设计不吃老本,就能知道汇达科技工业能力是有的。

一行人观察完毕,袁宵才磨磨蹭蹭走到陈年身后,他已经感觉十分棘手了,这下麻爪了,飞机都卖了,人家领导来了。主要是今天来的领导吓着他了。

这比上次一锅端都吓人,他这辈子都没见过浩浩荡荡一群领导。

他这会儿脑子里已经脑补出,自己被审判的场面了。

陈年也没时间和他解释,由着他在一边胡思乱想。

等大家讨论结束,林霄像个主持人似的,问:“大家的讨论声和疑问你也听见了,介绍一些吧。”

袁宵干笑:“那个,这样吧,我来介绍。”

他还给陈年使眼色呢。

穿迷彩的人就站在陈年背后,看到袁宵的眼色,低头看了眼陈年,陈年面色正常,看不出来什么。

只是他在陈年脸上看到了熟悉的感觉。

第62章 以工试飞 随时起降

这次因为临时变故, 参与到试飞任务的人很多,林霄起初也是比较谨慎,因为是雨天, 这会儿雨看起来也没有停的意思。

袁宵看着林司没那么严肃, 也就放松了。

开始侃侃而谈介绍:“展翼154 , 机长78。”

“怪不得,长宽比都差了将近一倍。怎么会这么设计?”

装备处的人问的是陈年。

陈年见袁宵看她,也就顺着:“目的是灵活性高,这样可轻易装卸, 像现在这样的, 四车道上运输都不成问题。”

嘿,后面几个人都笑了,你这不胡扯嘛, 你都是飞机了,你研究什么运输, 还扯什么车道上行走。

陈年见都笑她,自己也笑了。年纪小,耍滑头不好耍。

袁宵赶紧补充:“当然,更重要是升力特性,理论上, 展翼越长, 越接近2d流场, 升阻比越高。”

升限和续航能力有直接联系。

装备部的人问;“按照你这么说, 那你的升限是多少?”

袁宵立刻抢答:“七千多米。”

黑胖的升限是一万米,这个怎么降了?大家看着飞机,有点怎么说呢,没那么惊喜了。

“这个升限比, 按理说,不能降了吧?这怎么还降了呢?”

袁宵:“我们只是,民营小企业,技术上有些短板,也是存在的。”

对方点点头,又问:“那续航呢?”

“一千二百多公里。”

也是差强人意,怎么说呢,就是不高不低,比较正常的一个范围,没什么惊喜。当然,民营企业出品,算是比较合格的一个成绩。

总之不够惊喜,不如当初黑胖成绩亮眼,让人那么惊喜。

林霄:“不对吧,你们之前小范围试飞过吧?”

陈年看了眼蒋琰之,保密那边有备案。

陈年:“是……吧。”

林霄下一句就说:“人家保密部那边备案,你们当时飞到一万米了。”

那是什么保密部,怎么保密的?你们都知道?

“我说了,七千多米。”

“多多少?”

“多七千。”

好家伙,那就是一万四。可真行。

陈年都听到身后那个穿迷彩的笑出声了。他笑了后,后面几个也笑了。

林霄继续问:“人家说,你们是头一天早上八点起飞,第三天凌晨飞机落地,航时超过四十个小时,你怎么说航程一千二?”

黑胖的航程当时是三十四个小时。

陈年破罐子破摔:“说了,是一千二百多公里。”

“多多少?”

“多一千五。”真会算啊,四舍五入是让你们学明白了。

那就是两千七航程。

“载重呢?说真话!”

“十九顿。”

好么,这下合理了,而且这个升限比,真的非常出众。

陈年尴尬的抠脚,被一帮领导围在这里,撒谎还被当场拆穿,偷偷摸摸卖点货,真的是很不容易。要不是怕担责任,她何至于这样。

身后那个笑声又来了。

陈年也不敢回头,旁边灰白头发,肩扛三星的人一直盯着她,倒是脸上都是笑意。

林霄:“你们这个习惯撒谎是一直都不打算改?做项目都是假数据?糊弄谁呢?”

袁宵:“领导,不是假的,我们真的就是民企,技术也不稳定的。而且版本材料也不一样。”

陈年无奈:“具体数据,也是保守估计。加上这次碳纤维版本,没有具体数据,预测不到,早知道你们都来观看试飞,我就……”

真说不下去了,要是早知道你们感兴趣,我就不卖前面那批了。

林霄指指飞机头下面:“这是起落架吧?”

都知道固定翼无人机,没有起落架。

陈年:“我们没有合适的机场,场地有限,可选的范围有限,当然就要自己想办法,这个我不撒谎。”

林霄:“所以,你是就地发射,你们掌握了电磁弹射?”

他说到一半,突然就激动了,莫名其妙的。

冯征还问了句:“真的?”

陈年赶紧说:“没,真敢想,您真看得起我,是气动弹射。到时候重卡后座改装的发射基座,倾斜一个角度,弹出去。就小时候玩的打弹弓和纸飞机那样。”

林霄很不客气训她:“到底是弹弓还是纸飞机,原理可不一样。”

陈年:“……”,嘿,搁这儿跟她较劲呢。

“我知道为什么飞机头这么大了,纸飞机起飞前哈一口气,湿润前端,保持平衡的,你这个设计理念有点意思。”

“那你这个发射基座车有点意思。”

“车,不能给你们吧,我这个……车不行。”

陈年这会儿已经分不清撒谎,还是真话,也是没想到上来什么都要,防不胜防的。

但是动力专家已经想到其他的用法了。

这玩意儿可以全地形随时垂直起降。那是什么概念?

打击范围,灵活且高效。

装备部的人问:“你这个重量,按理说,达不到这个极限的。”

“因为我们用了新材料,高强度碳纤维。冯工知道,空军部那边应该和鱼竿厂谈好了吧?”

蒋琰之这才说:“还在商量中,快好了。”

陈年这会儿也知道,问题可能不会很大,要是真的有问题,林霄不会这么好说话。她想好了,要真有事就找林霄作保,非他不行,讹也要讹他。

装备都在雨棚里安装好了,她这边打了声招呼,让袁宵和蒋琰之陪着,自己进去为起飞设备调试做准备了。

穿迷彩的那人见她进去,也跟着进来了,陈年问张泰:“准备好了吗?”

张泰:“准备就绪。”

林霄也打招呼:“那就试试吧,这次保障任务是向县级辖区的村镇投放物资,还要提供通信保障。”

说得再好,还是要见真章的。

林霄鼓励她:“不要有负担,我们有两架无侦13备用,随时接替你们的任务。”

林霄确实是个合格的大总管,兜底救灾任务,也是练兵。

陈年心里是不怵的。

他还是不了解陈年,陈年扭头问:“无侦都出到13了?我怎么不知道?”

林霄:“13改装前,名字叫t9158,再往前,工程号叫hp-1,你比较熟悉了。”

这就是陈年的黑胖改装交付的,陈年作为总设,参与了前两个改装设计,后面的没参加,目前有三个机型改装已经交付。

不得不说,手真快啊。

她笑了下,真是被林霄将了一军,这会儿也不敢计较。

一切准备就绪,陈年发号施令,一声闷响,气动装置原地弹射起飞,飞机起飞流畅丝滑。

陈年不再分心,站在指挥系,直接接棒指挥。

“起飞顺利,已爬升预定高度,数据链已同步。”

“一切数据正常,”

陈年一点反应都没有,按理说这会儿试飞已经完成一半,她就跟没听见一样,冷静的要命,可见对自己的飞机是非常非常自信的。

陈年自己都不知道,这么多人不盯着飞机,反而盯着她。

她真不想撒谎了,就站在任务席后面,听着报告。

“飞机即将进入无信号区域,预计两分钟。”

“数据正常,无错误报告。”

“数据链流转通畅,卫星通信链良好。”

“执行中继任务。”

陈年:“动机状态怎么样?”

动力席:“温度563k,进入气遮蔽58,节流阀80,燃料71,一切正常。”

“转手动,进入巡航模式,动力分配通信席,通信席怎么样?”

通信席:“准备就绪,准备组网待定。”

“光电席呢?”

光电席:“光电塔运转正常,正在进行地面目标搜索。”

陈年最后点头:“好评,组网完成后,优先执行通信保障任务。”

“明白。”

之前聊天的人,也渐渐静下来,听着她指挥,她情绪毫无起伏,非常沉着,像个空军总指挥一样。连气势都像。

穿迷彩的人其实一直在观察她。在场的所有领导也都观察着她。

眼可见hp-1,要比hp-2程序复杂很多。总控席,动力席,通讯席,光电席,任务席。

她要比上次更从容。

林霄却不打算放过她,问;“你们上次试飞,飞哪了?”

陈年:“西北。”

“雷暴天?极端沙尘暴天?”

陈年:“您都知道,还故意逗我呢?保密部又不对您保密。我这说句谎话,说一半你就拆穿了,非把我当个乐子。”

其他人都笑起来,都觉得有点滑头的陈年好玩,毕竟她年纪小嘛。

林霄:“那和我说说,上次你们是偷偷的,不小心犯法了。这回撒谎又是因为什么?”

陈年:“这……咱能不能,私下说?”

“不用,今天有领导在,说不准你说了也没事。”

陈年见他故意逗自己:“我们公司人都在这儿,今天一锅端了更容易。”

大家都笑起来。

袁宵看不下去,拉着林霄出去偷偷说:“我和您说,我和您细说。”

两个人嘀嘀咕咕去了。林霄脾气也是好,被他生拉硬拽着出去了。

冯征问:“你们试飞过几次?”

陈年:“这个,还真不好说。”

低配版三次,这个两次。官方面前这次的是第一次。毕竟你们联系的。

冯征听着话音不太对,凑她跟前问:”真犯错误了?”

陈年嘿嘿笑,也不答话,等着袁宵回来。

片刻后林霄回来了,回来就恶狠狠指着她,瞪了她一眼,但不严厉。

陈年冲他傻笑,算是赔罪。

任务席传来,组网成功。

已建立稳定天地链路链连接。

各路通信保障稳定。

满足区域内子机业务需求。

物流互联网正常。

陈年点头,看了眼屏幕:“知道了,物流系统将链路分享给地面通信部队。”

信支部的人盯着她说的物流系统,陈年知道内行都能懂,也不藏着掖着了。

直接介绍:“物流系统,一次能搭载六架子机。都有独立组网功能,当然也可以多架母机协同组网。通信嘛,就是一直补充。”

信支部的人急着问:“保障范围呢?”

“两架母机,能保证县区全域范围内通信基本需求。续航的话,因为基站耗能高,四十个小时打折一半,二十个小时是有保障的。”

这帮人可不是搞民生的,这么个好东西,已经延伸到自己的工作领域去了。

协同空勤势态,紧急保障,全地形随时起飞,不需要很复杂的通信技术。放在合适的位置,后勤保障子母机,灵活起降,最关键国产化,造价低。

黑胖二号的优势已经遥遥领先了。

陈年还真的没撒谎,四车道上运输方便,真的是个很好的优点。

冯征和刘文波几个人很激动,因为他们研究的碳材料,下一步就是走通信机的路子。

林霄反而没那么激动,因为他认识陈年早,她当时比现在都猖狂。

林霄就逗她:“你这个说来说去,还是军用标准,怎么会卖到国外去?”

陈年回头看了眼炯炯有神的老头们。

“林司,你别害我。”

她真有可能被判刑的。

林霄:“你那个低配版,怎么回事?”

身后穿迷彩的人终于开口问:“材料影响的?参数其实是你之前说的低配版本?”

陈年看不出来他的级别和年纪,因为他面相有点清秀,有几分儒将的意思。和林霄这种五大三粗的不太一样,个子高没有那么魁梧,但是气势很足,尤其是眼睛厉害,其实细看她和迷彩服的眼睛一模一样,一样的双眼皮又大又圆。

看身边人的态度,大概能猜到他级别其实不低,和那个麦穗的差不多。

她诚实答:“是,传统材料的重力和性能会影响,升限比和航程,重量基础在,都会受影响。”

迷彩服点头笑笑,再不说话。

第63章 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整个试飞过程, 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自己的考量。

但是黑胖二号这次是经过在场的所有人的考验,最终成绩林霄会盯着。

雨又开始下大了, 外面站岗的人还不少, 蒋琰之安顿好外面的人, 一进雨棚,眯着眼睛,敏锐感觉到有人看他,穿迷彩衣服的人看了他一眼。

蒋琰之和林霄说:“林司, 旁边的雨棚都清出来了, 司机都在里面,站岗的同志们也避一避。这会儿雨大,下山路不好走, 等雨小了再说。”

他像个唠叨的总管,一条一条都做到了稳妥。

林霄开玩笑说:“你们夫妻两个倒是互补, 你只管前端,小蒋只管保障后勤。”

陈年还没被这么一群领导盯着开过玩笑,露出一个很勉为其难的笑容。

这话说的,就挑她年纪小,瞎调侃。

袁宵从外面进来, 和陈年低声说;“子机出动三架, 母机链路都已经下放。”

林霄看见袁宵, 就问:“你就是那个……”

陈年没等他说完, 就把食指放嘴上,让他闭嘴。

袁宵犯的事很麻烦,他背处分,最后被开除, 尤其是反动恐怖罪。不适合在这帮大爷们跟前提起。

其实袁宵在这方面很自卑,他的同学都在国防体系做贡献,他只能打零工。

上次领奖的时候,他开心的喝得大醉。陈年虽然平时和他开玩笑,但是严肃场合,还是很护着他的。

“你当初被开除,到底因为啥?”

陈年一下就警觉了,要飞机可以,你别是冲着我的人来了。

吃饭就吃饭,怎么还惦记我的锅呢。

“无组织无纪律,还能因为啥。”

这会儿人全进来了,外面雨大,蒋琰之和张泰安排外面的人都进去避雨了,张泰也进来了,雨棚里满满当当。

林霄见她紧张,就说:“那不算啥,无组织无纪律的人多了,我一年签几百个这样的处分。”

蒋琰之搭了一句:“主要是他好几个老婆。”

虽然是人家送他的,他没要。

在场的男士目光齐刷刷看着袁宵,大概眼神里都是,就你?还有这本事?

袁宵直接被看的整个人都羞愧了,好似狼误入的狼群,整个人都羞答答的。

林霄还逗她:“那这个确实不像话。不过倒也不是大事,他这种属于特殊人才,我们是另行甄别的。”

蒋琰之也听出来了,就故意的。

陈年不知道啊,赶紧说:“他,那个,组织过武装斗争。”

呵,这个可严重了。

后面那个迷彩服特别坏,接了句:“那问题非常严重,这种级别应该被枪毙的,他怎么逃脱制裁的?”

陈年脸色一僵,惊愕回头看了眼迷彩服。

林霄就笑起来。

“我好像想起来了,国外犯的事,是吧?被遣送回来那个?战争罪?”

这么一说,在场的就有人知道了。

“就这么多年,出了那一个战争罪那个人?”

袁宵低着头一声不敢吭。妈妈呀,今日算是完了。

这是什么地狱局。

外面人不知道,无所谓。

这里面有很多汇达的员工,让公司人知道,他以后怎么混?还天天给员工普及安全法律,合法经营,人设坍塌了。

几个人都笑起来。

张泰站在光电席后看到回复,立刻说:“通信反馈传达到位。”

通讯席,地面反馈,通信全面恢复。地面图像传倒到位。

图传已经到位,屏幕上图像清晰可见,地面影像一清二楚。所有人以迷彩服为首,站在屏幕前观察。

陈年这才确定,迷彩服的职位应该是最高的。

综合之前的通信保障,hp-2,完全胜任空勤机。按照它的载重,甚至可以胜任更多的任务,比如加载雷达等等。

影像图传完毕,可视化图像传导,这是陈年独家研发的技术,投递开始。

抵进投放坐标。

图像回传准确。

数据链交换数据。

捕捉数据,解算坐标。

陈年:“释放子机运载仓。”

总控席:“收到,坐标目标清晰。”

“母机巡航状态良好。”

“子机投放。”

“动力介入。”

“预计三分钟到达目标上空。”

林霄看到这里,已经知道她的绝招了,这是她最初的研究方向。

“这就是你上次说的自动索敌……索骥。”

陈年叹气点头:“红外加卫星双重制导。”

迷彩服问:“误差呢?”

陈年:“误差比较大,五米到三米吧,还在精确算法,有点困难。”

“……”

林霄赶紧说:“够用了。”

陈年:“物流系统内,是不够的,因为误差太大,会有很多中间麻烦。比如二次搬运。在成本方面是不划算的。”

陈年做产品是很严谨的,不光是卖货,货硬不硬,才是价格的关键。

在场的可不这么想,对物流不够用,对他们来说够用了,三米五米的误差,炸下去,不差那点,结果都一样。

物资投放完毕,一切顺利。

这次的以工代试已经基本完成,剩下就是测试极限度。

外面的雨小了,这帮大爷们也不可能真的等着,陈年更不知道这帮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来。林霄就是知道,也不会说。

雨棚外的人已经开始活动,外面发动机的声音,站岗的人又重新排队靠近了雨棚,所有人都出去了,尤其是迷彩服的冲陈年说:“年纪不大,挺好的。年轻人做科研,灵活变通,严谨有钻研的想法,很不错,犯法的事可不能做了。”

陈年抿着嘴乖巧点头。

林霄这时候才指着蒋琰之介绍:“这是江宁杨奇峰的内侄,说起来他们家也是一门三代都是军人。蒋其良的儿子。”

说起蒋其良,一个系统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出名的不是当军人,是转业后,干的最好。

但今天的主角不是蒋琰之,他就是搞后勤保障的,就像今天这帮人一样,也是做的救灾后勤保障。

迷彩服认真看了眼蒋琰之,点点头,没有说话。

那人在上车后,不知为何,偏偏只和人群里的陈年对视了一眼,陈年看着那双眼睛,两个人莫名其妙对视了好几秒,她还由衷叹了声,长得真好。

心大的要命。

林霄领着这些人送了领导们上车走了后,陈年进雨棚前问;“那个迷彩服是谁啊?”

蒋琰之其实猜到了。

林霄:“上面领导。”

陈年:“林司,你这样糊弄我可不行,到时候我去开会一问,闹了笑话,我肯定说是你教的。”

“嘿,你这孩子。”,林霄也开始和他们几个小年轻开玩笑了。

陈年和林霄打交道多了,已经变熟人了,和袁宵蒋琰之呆久了,也学会贫嘴那套了。

袁宵;“你就说林司说的,就叫迷彩服。”

林霄:“你是给我上眼药是吧?”

蒋琰之问:“军级领导吧?”

别说大家都有八卦心。林霄也有。

林霄:“那不止,战区的领导邀请的,这边开会正好参观一下,你们以为我能把人邀请来?”

蒋琰之也有点惊讶,年纪看着不大,挺深沉的一个人,没想到职位这么高。

陈年不懂这里面的区别,等雨停了林霄出去后,问蒋琰之:“有什么区别?”

蒋琰之凑她耳边说:“一个是陆军军长,一个是海陆空三军军长。”

陈年茫然看着他,眼神里都是,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蒋琰之笑起来,替她理了理潮湿的头发,安慰;“没事,今天结束,让人先送你回去,这边我和袁宵盯着,后续报告,袁宵会写。”

陈年也点头:“你怎么没和我提协调场地的事?”

蒋琰之:“说不说,都这样。低配卖了就卖了,不违反纪律。林司已经给了准话。”

陈年:“那边复合材料谈的怎么样?”

蒋琰之笑了下说:“那可热闹,比你飞机行情好多了,已经联合了八十几家军工企业,还没开始筹建研究室,订单都奔着五十亿去了。”

陈年看着他,好半天才说:“早知道,我搞那个去了。”

那么赚钱啊?

蒋琰之低声笑,袁宵从外面进来,叹了声:“好悬,今天我差点折在这儿,怎么突然来这么多领导?”

蒋琰解释:“之前沟通确实没提过,只说了以工代试,我也以为就那几个老熟人,结果早上看到十几个军用车进来,我给你们打招呼也来不及了。”

陈年反倒没那么所谓,胆子大得出奇。

“要么是碰巧,要么是为救灾,总不可能是单为了咱们这几个小人物来的吧?”

路上下去的车队,在雨里走的并不快,车里的人也并不是沉默,大多数还是闲聊的。

迷彩服问:“上次传的江宁那边说的飞机,就是他们的?”

前排信支部的那个人解释:“对,前两年了。老板就是那个姑娘,一直都是总设。很了不起。”

后排那个接话:“不还有杨奇峰的内侄吗?”

信支部的人解释;“当时装备部调查过,我同事当时去的,那时候小蒋还没有参与进来。他们为了躲空管投诉,钻研的隐身涂层,林霄当时去逮人,搞技术的一直就是那几个,听说之前公司拆分了,后来才有了杨奇峰的内侄。他不参与技术。”

调查部的人讲故事都是干巴巴的,只挑重点讲。

迷彩服夸了句:“年轻人,后生可畏。”

信支部那个人才说:“西北出来的,保送的大学,年纪轻轻胆子是有的。小姑娘有两把刷子。”

大约是前排人说的,西北来的,意味着贫困。

迷彩服想起走的时候陈年冲他笑,挺爽气的一个小孩。

很自信也不怕人。

沉默开车的小伙子说了句:“陈总家里家境挺好的,她爸爸是少数名族当地有企业,她妈妈是内地人,教舞蹈的。我们算是老乡。她表妹就是明星,有关于她家里的纪录片。”

说者无心,听着却有了意。

迷彩服再没说话。

陈年当天晚上就到家了,因为儿子在家,陈晏见她雨天回来,还抱怨了一句:“你说说你们,挑的什么时候,雨天去,雨天回来。”

陈晏自从看孩子,也没有之前精致了,穿了件棉质的裙子,以前的头发也烫成卷,胡乱抓起来,成了凌乱美了。

陈年抱着胖儿子,孩子已经能翻身了,一个人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的咕蛹,营养好白胖白胖的,就是命不好,天天见不着爸妈,这会儿的小孩还不太挑人,谁抱着都认。

陈晏:“你阿爸下个星期就过来。”

陈年:“要不,你们带着孩子回西北去。”

“那怎么行,孩子离爸妈远了可不行。”

陈年;“阿爸一直飞来飞去很累的。他有不是大小伙子了,你就不心疼?”

陈晏一点都不在意:“累就对了,说明他身上工作太多了,让他放下一些,就顾得上了。”

陈年看了眼妈妈,嘿,这个家里人,怎么心眼子都这么多。

第64章 我对那个男人 有好奇心了

陈年躺在床上, 看着胖儿子,小孩还不会爬,只会翻身坐起, 地盘倒是挺稳当。儿子被她拢在怀里, 迷迷糊糊跟着她睡着了, 母子两个睡的昏天暗地,陈晏见她累了,也不打扰。就是有点心疼。等晚上喝奶的时候,陈年没醒来, 胖儿子醒来了, 陈晏悄悄抱走孩子,等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陈年在睡梦中突然意识清醒, 想起了儿子,一个弹射坐起身, 见儿子不在床上,才松了口气,又躺下接着睡了。

精神紧张就是这样,会一惊一乍的。

她确实累的时间太久了,连生孩子那两个月都在思考工作的事, 这次回来才心里松了气, 一觉睡到中午, 也没人叫她, 看了眼天气预报还是雨天,恶劣天气下的测试,会打折扣,但也能测试出性能, 林霄等人一直会盯到结束。

陈年一个人躺在床上想了很久,最后起身下楼,陈晏问:“你睡醒没?”

陈年笑起来摇头,等吃完饭还要睡的。

看孩子的阿姨笑着说:“她工作太累了,孩子躺她怀里一直叫,都没吵醒她。”

陈年确实不知道,只记得睡前抱着儿子,睡着了就不知道了。

陈晏:“快吃饭吧,你这个三餐,有一顿没一顿的。”

陈年:“不是,我平时吃饭很规律,就是回家睡觉了,没时间观念了。”

陈晏也不管她是不是犟,催着说;“快吃你的。”

她现在忙得很,整天围着孩子转,上次孩子满月父亲远道而来的回来,大约是为了缓和关系,但是冲着什么来的,她也知道。

陈年的事业高了,那位一生追求目标的父亲都舍得折节下交这个外孙女了。

可惜让蒋英挡回去,外孙女也没给他准话,他到底觉得失了面子,后面让人送来一堆礼物,人没来。反而是母亲一下乖觉了,让人送来一堆小孩用的。

仿佛她们母女之间从来没有过嫌隙。

陈年一边吃饭,一边看消息,蒋琰之那边的消息给她简单介绍了一下,二十五个小时的航程,通信保障结束后,剩下的无侦13会接棒。

这次的试飞基本告一段落,等雨停后,接下来就是新一轮的工作。

陈年放下手机,扭头见妈妈穿着赭绿的裙子,抱着胖儿子在客厅里摇来摇去的哄他。

真觉得儿子比她幸福百倍,她小时候,妈妈都没那么哄过她。

直到晚上,蒋琰之那边才说雨终于停了,有点起风,山里还挺冷的。

林霄已经带着数据回去了,蒋琰之最晚后天回来,因为是下雨天,陈年抱着胖儿子又睡了一天,等晚上的时候,蒋琰之就回来了。浑身造的不成样子了,站在二楼洗手间门口一边脱衣服一边和陈年说话,陈年取了内衣和睡衣,站在洗手间门口,里面的人也不关们,两个人就这么开着门聊天,陈年递给他问:“你不冷吗?快进去,别再又头疼。”

他洗澡快,十分钟就出来了,拿着毛巾凑她跟前问:“儿子乖不乖?”

陈年叹气:“都不够你操心的。你坐下。”

他坐在椅子上,陈年给他擦头发,他一边讲:“陆晔听袁宵说,试飞现场来了很多人,他恨不得当天飞过去看,袁宵恨不得给他吹主席来了。”

陈年听着笑,陆晔确实在群里上蹿下跳的,尤其看到麦穗,很是振奋。可能事业第二春,起点一下就被拔高了,整个人扬眉吐气起来了。

陈年问:“袁宵没给他吹那个领导?”

蒋琰之闭着眼睛:“哪能,迷彩服身份是个谜,袁宵恨不得怎么吹,转着圈吊着陆晔。”

陈年笑起来问:“你不知道他是谁?陆晔应该知道吧?”

蒋琰之其实知道了,是后来知道的。因为她问了杨蕾蕾。

“陆晔还真知道。这位领导是鹰派,看着斯斯文文的,当年是学院派转地方,随访问团几次出国访问,期间就传出一些声音,回来后提出了一些制度性改革举措,脾气作风都很硬。也非常低调,很深沉的一个人。”

“你问姑父了?”

“我让蕾蕾问的。”

陈年手里的毛巾用力抓了抓,蒋琰之:“这是脑袋,不是锅。你真以为拿钢丝球刷锅呢?”

陈年取了吹风机给他吹干头发,催说:“快去睡吧,几天都没合眼了。”

蒋琰之其实是头疼,睡不着。拉着她去睡,陈年:“我要去看儿子。”

蒋琰之才不管,抱着人:“儿子有人看。儿子爸这会儿缺人关怀。”

陈年;“你别不要脸,我这会儿不下去,她们就都知道了。”

蒋琰之:“咱们是合法的,可以理解的。新婚久别夫妻,多正常。”

陈年推开他的手,“我下去看看,五分钟上来。”

说完根本不理会他的挽留,直接奔下楼去了。

蒋琰之睡不着,就靠在床头,查看信息。陆晔在群里像条出栏的年猪,横冲直撞,谁也拿不住,袁宵说一句,他撅一句。

就因为他在公司要开会,谁也没通知他参加试飞,错过了戏,闹情绪呢。

蒋琰之安慰他:后续还有合作,到时候你和袁宵去。

陆晔:你能把迷彩服给我找来吗?

那是什么人,又不是道具,我上哪给你整去?

陈年在楼下见几个人围着孩子聊天,见她下楼问:“小蒋睡了?”

“没,正在打电话。”

陈晏:“不早了,你们两早点睡吧,这段时间都累了。”

陈年看了眼熟睡的儿子,问;“我带上去睡?”

儿子出生这么久,她真没带过多久,顶多知道吃多少,睡多久,什么时候打疫苗,至于其他的闹不闹确实不知道。

因为这个月她没和孩子在一起,都是蒋琰之照看着。

她没说完,蒋琰之就下楼了,直奔儿子来了。

陈晏好笑:“你们要是放不下孩子,自己领上去睡吧。

两个阿姨笑着说:“他们两肯定是没时间。”

陈年;“那真不行,我上次睡着了,等天亮了才想起来,伸手一摸没找到他,给我吓一跳。”

她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在家带小孩,

蒋琰之摸摸她头发,笑着说:“让他睡到小床上,别和你睡一起就行。”

儿子跟他两睡的时候,基本都睡在蒋琰之一侧。

几个大人围着小孩,就那么看着。

最后还是陈晏催人上去,陈年问:“你要不要吃药?”

蒋琰之回头看了眼丈母娘,才揽着人上楼去了。

他头疼难忍的时候,一般都是闭着眼躺床上。后来不吃药,和陈年援建工作多了,确实缓解了很多。

试飞这几天淋了雨,可能是受了风,又开始头疼,

陈年让他吃药,也不吃,躺陈年腿上,她给按摩,一边听着他讲自己小时候的事。

讲到自己初中万人迷,臭屁得很,陈年捏着他耳朵问:“有多少人追你?”

他闭着眼睛一本正经说:“那多了,追到家里,好家伙,我们家老太太还给人管饭呢。”

陈年听着就笑,十三岁她就离开家了。

“我十三岁离开家,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离开吗?”

蒋琰之睁开眼看了眼,又闭上眼,表示他正在听。

“我那时候知道,我不是我阿爸的女儿。娜吉的妈妈是我大姑姑,她是个很保守的少数名族妇女,她甚至不愿意让娜吉学汉语,她用一种很漠视和傲慢的态度,告诉我是个外人。我其实已经懂了,因为我和阿爸的长相完全不同,那时候就想远离,按照我爸妈的想法,我起码要等考大学才离开西北,但是遇上政策,扶贫教育政策,我过了考试,千里迢迢来内地读书,我妈难得哭了一场,我阿爸当时哭了不止一次,因为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

蒋琰之问:“想家吗?”

“想,第一学期哭惨了,隔三差五就哭。后来好了,因为学业重,再哭就赶不上了。”

蒋琰之闭着眼睛都笑了。

陈年将他头掰正,继续按压太阳穴,一边说;“青春期,是一个很别扭的年纪,和我妈妈的感情其实很复杂,我对她可有敌意了,我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是阿爸的女儿。等上大学了,中二的那股劲儿才过去了,也成熟了,主要是我阿爸每个月都会来看我,风雨无阻。我和他的感情真的比大部分父女都要好。最初我们家经济条件没那么好,阿爸坐火车,四十几个小时,火车站背着行李,我后来路过火车站看到背着行李的人,就会想起我阿爸。”

蒋琰之手撑着坐起身靠在旁边床头,抱着人亲了亲,他小时候家境好,没吃过什么苦。跟着家里老人长大,恨不得要星星不给月亮。

他可以说是很晚熟,等身边人都离开了,谁也抓不住,抓着母亲,被她缠着也愿意。因为从小没有失去过,始终没有成熟。

很久很久后才成熟了。

陈年问:“你爸爸去世,你当时有慌张吗?”

蒋琰之:“不是慌张,是不知所措,装作没事发生,反正心里就想,他工作经常不在家,我看不见他,就当他不在家,出去工作了。十七岁,你都上大学了,我还是高中生,老太太不准我看,怕吓着我。所以我没见他最后一面。他在我印象里都很模糊,就好像出去工作了,再没回来。可时间越久,就小时候的记忆就越清晰。”

陈年:“那你妈妈呢?”

“她也没见,我奶奶是个很厉害的婆婆,这一点要承认。婆媳关系一直都不好,不能说不好,是单方面压制。”

陈年笑起来,想起他妈妈,就觉得好笑。

蒋琰之讲故事其实很有画面感,比如他说,我妈那个时候的乐趣,喜欢烫头发,然后化妆,出门逛街买东西和人炫耀。而我奶奶留过学,甚至参加过战役,知识分子女性,经过炮火洗礼,性格十分强硬,八十几岁都在伏案工作,婆媳两根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我妈烫头后,见了我奶奶都戴着帽子,怕被收拾。

我奶奶夸她烫头好看,她回答,没花多少钱……

老太太说,组织工作和后勤工作不累,你只要认真学习就能做的很好。我妈说,人家看不起我,觉得我是乡下来的。

两个人根本聊不到一起,时间久了,老太太也不愿意教了。

陈年笑起来,那个年代的婚姻,哪有十全十美的。思想碰撞的激烈年代,很多种思想融合,保守和开放,积极和陈旧的融合。

她聊着聊着,突然说:“要是这么说的话,我突然对那个男人有了好奇心。”

蒋琰之摸摸她耳朵:“为什么好奇?”

她很少有这么感性的时候,也就是蒋琰之诱导着和她聊天,聊久了她才会有这个想法。

“不是我个人感情,就是我单纯好奇。那个年代我妈妈这样的身份,和他交往,到底是为什么。”

“那你应该问你妈妈,毕竟是她的意愿。比如,她愿意和男人生下你,却不愿意和那个男人结婚。”

陈年摇头:“我对这部分不感兴趣,那是我妈妈自己的人生。我只是好奇那个男人,他又是什么情况下,让这一切发生的呢?”

蒋琰之知道,她说的好奇,也就是今晚突然起兴,要不然她是不屑问这种问题的。明天起来她准不认账了。

“男人嘛,冲动起来很容易让一切发生的。”

陈年听完,就扭头静静看着他。

很容易,让一切发生?

蒋琰之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立刻描补:“尤其是对着爱的女人,根本没有柳下惠一说,除非他真不行。”

陈年:“……”

第65章 涉案调查 坦然接受

暑夏即将来了, 陈晏就说:“八月的时候回西北吧,这边太热了。”

陈年:“我今年也要休假,我几年没休假了。”

蒋琰之不在家, 和陆晔在外地开会, 技术和企业管理是两个区域, 陈年不擅长企业管理,所以那边的事情基本都交给蒋琰之,她只是心里有个大概账目。

等袁宵回来,陆晔也绕了一圈, 也回来了。

这回他得了个风光, 因为参与到初步签约,在人前露了脸。

回来就直奔家里来了。

蒋琰之抱着胖儿子在楼下院子里散步,这边也就下午才凉快, 胖儿子都快半岁了,都没怎么见过世面。

陆晔接过胖儿子逗了会儿才说:“这回航工的人, 全是大牛,抢着协助后面的试飞和改型,我听袁宵和他们急眼了几次,你们培训的飞行操作员保不住了。”

蒋琰之:“很多家?”

“很多,听说是上面领导打了招呼的。你们试飞那天绝对来真龙了。”

蒋琰之好笑:“什么屁话。”

陆晔却不以为然:“我找人打听了, 袁宵那老小子还真不是吹牛, 那天去的是战区的三星, 吓人不, 也不知道这个真神怎么落地的,想起看咱们试飞了。说是东部开会,遇上救灾碰巧了,我问了声我二叔, 他都吓了一跳,以为我有什么心思呢打听这个。转头我爸的电话就到,我硬是解释了半天。把老头乐的不行。连带着把你夸了一顿。”

蒋琰之听了不以为然,扭头问他:“你知道你带着袁宵几个出去像什么吗?”

“像什么?”

“像头马,领两双花红棍。把你们那下巴收一收,别跟社会大哥似的。”

“去你的!”

蒋琰之也是逗他,他们这帮子弟,都是仰望着父辈们的荣光。按照父辈们的眼光来看,就是混子,没一个有出息的,只会吃喝玩乐。可真要到了真章,做出成绩了,有一个算一个,都渴望父辈们的一声夸奖和肯定。

陆晔不就是急吼吼等着父亲表扬他,他从前闲差,吊儿郎当的不上进,从来不沾家门,能躲就躲。现在不一样了,主动给家里打电话了,愿意和老爷子乐呵呵聊工作了。

陈年一进院子就看到两个男人看孩子,陆晔问:“小陈这是忙什么呢?”

陈年:“哟,陆总回来了?那边忙完了?”

陆晔:“……”

瞧这话说的,所有的方案不都是她定的嘛。这次的总设定的是袁宵,因为陈年不想出差,所以出门跑腿的事都是袁宵的。

傻小子被遛美了,至今都出差呢。

蒋琰之:“楼上饭好了,先吃饭吧。”

对门的公寓开了两间,一间是两个阿姨住,一间陈晏住,这边陈年夫妇住一间,二楼的房间家里人都快住满了,幸好几个人住的楼道尽头。四面门都开着,陆晔上楼就是吃,跟进了自己家似的。

陈晏问:“你们出差结束了?”

陆晔:“陈姨,陈年造的飞机,上面军区的领导们都来看了。”

陈晏没有陆晔想的那么开心,而是很惊讶的回头看着陈年。陈年平时粗心,但是妈妈的反应让她心里咯噔一下。

陈晏迟钝后可能也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太过了,理了理自己的头发,笑着说:“你们年轻人真忙,快吃饭了。”

蒋琰之看了眼眼神有些迟疑的陈年,进屋子里叫了声:“陈年,我那件黑色的短袖呢?”

陈年穿过走廊进房间,见蒋琰之看着她,她低声问:“那个人,是部队里的,职位还不低。我妈不会这么牵强,要是平时她会祝贺我的。”

蒋琰之揽着人哄她:“这个消息对你们两来说,都有点突然。但是我们已经预想过很多次了。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时候,人都觉得,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清晰,心里做好了准备。

可当消息来的时候,还是会被惊的心悸。

饭桌上两个人就已经整理好了心情,只有陆晔这个傻人,是真有傻福,吃的乐呵呵的,问:“这个做得好,我还是北方胃,吃不惯南方的菜。”

蒋琰之:“有这回事?怎么瞧着你胖了。”

陆晔:“又不是小孩子,还挑食?有的吃就不错了。”

这不是生活规律了吗,以前那是白天见不着太阳,晚上见不着月亮,一顿酒喝的两天醒不来。现在不一样了,抱着算盘光数钱了,别说,这个活儿特别提精神。

晚饭后三个人就坐在公寓里聊天,陈年总结这两年多的成绩,唯一的评价是:hp-2,身上是有hp-1的影子,当然,在hp-1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优化,材料、性能、续航、业载。

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当初hp-1也借鉴了很多前辈,虽然hp-2同样寻求了很多外界的帮助,离不开袁宵地毯式的搜索。比如和卫星网络那边的合作,基础工业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累积。

陆晔以前没接触过这些,说实话第一次进机库,仰头看着hp-2的机头,真的是头皮发麻,感慨了一句:真大。

虽然没人笑话他一个搞文艺工作的,怎么能语言匮乏到这个地步。

但是他是真的被震惊了。

男人血脉里的跳动着机械脉搏。

都不用陈年介绍,他在工厂里混了一周,都熟了,连组长的女朋友是隔壁行政办公室的资料员都知道了。

蒋琰之说的少,大部分是听着他两聊,陈年偏向专业,陆晔偏向八卦。

等末了蒋琰之问:“那天试飞的团队里,没有其他的声音吧?”

陆晔:“怎么没有,那里面人杂着呢,我听袁宵说,二十几号人呢,你们就没打听一声?”

陈年;“我当天就回来了,我除了认识装备部和研究院的几个人,其他的都没见过,我和谁打听?打听谁呢?怎么打听?”

笑话,这不是上赶着撞枪口嘛。

陆晔开玩笑说:“我其实知道他们那边也有好东西,但是没有像咱们整合到一起,整体性能突出,毕竟那边跨部门和跨研究所合作,比较麻烦。”

蒋琰之看了眼窗外,催了句:“把复合材料研究所那边财务抓起来。”

陆晔听了就乐;“廖大姐天天发脾气,把赵印训得跟儿子似的,赵印天天和我诉苦。”

陈年知道,蒋琰之经常哄廖静,主要是廖静的工作完全超负荷了,蒋琰之把自己的司机都给她了。后来把赵印也给廖静当小弟去了。

蒋琰之:“静姐儿子读大学,我和她说了,等毕业了进厂干活。”

陆晔:“这不好吧。”

陈年:“刚毕业的学生,特别好用。”

陆晔:“小陈学坏了,以前不这样的。”

陈年嘿嘿笑,也不反驳。

六月初,赵印突然给他打电话:“老板,事情不大对,你那边收到警方电话了吗?”

蒋琰之:“没有,怎么了?”

赵印才反应过来,蒋琰之之前的公务电话一直在他那里。

赵印:“我收到警方电话,说是配合调查。这半年忙疯了,忘记盯着沈家了。”

蒋琰之:“哪的警方?怎么说的?”

赵印:“是配合调查,财务上的问题,我们走一趟吧。见面了我和你细说。”

蒋琰之考虑了几分钟后说:“这事,你暂且谁也别说。”

他跟没事人一样,回家和陈年说:“我需要西北走一趟,那边有个会。”

陈年也没当回事,还替他整理行李,说:“西北这个季节山里早晚温差大,你带件外套,别着凉了。”

蒋琰之也不反驳,由着她整理。但是他已经在打听沈家的案子了,这么久了,调查期有个尽头吧。

他当初给陈年投的钱,和夫妻关系没有任何联系。包括投资,他至今和汇达科技一点关系都没有,没有合伙人,也不是投资人,汇达科技至今都只是陈年独资,袁宵和张泰分公司股东。

他在很早之前,已经把能规避的风险都规避清楚了。

他只是陈年外聘的公司管理人员,除了夫妻关系外,没有任何经济上的牵扯。

汇达科技的投资款,是从陆晔的名义和账户进来的,他的抵押出资,给了陆晔,他的钱绕了一路,和他关系不大。

他一条一条梳理经济,脑子里还在想着这些麻烦。

等他落地到了警局配合调查,没想到人一进去,出不来了。

赵印第二天联系不上他就急了,直接人飞过去,见不到了。只能找律师,赵印平时和蒋琰之也没个老板下属的样子,处得跟兄弟似的,主要是他听惯了蒋琰之的吩咐,一下找不到人没主意了。

所以他扭头给陆晔打电话,还是半夜打的。

陆晔一听沈家把蒋琰之拉下水,半夜就出发,天不亮就找了律师,陆晔是个不吃亏的主,他可一点都不带怕的。

拖延了两天,见到人了,蒋琰之也没想到,沈辉下手这么狠。居然用俞莺的账户,把他拉下水,资金入账户,再转出。他说不清,因为资金是亲妈转给他的,至于是不是他自己转出去,是不是自己操作,就需要举证和调查了。

电诈这么猖狂,一个并不私密的海外账户,操作起来根本没有难度。

而且蒋琰之得知一个消息,沈明博去世了。

过河的卒,后路堵死了,俞莺的账户里的钱从沈明博账户进来的,经过他的账户,最后不知去向。

陆晔听得直接站起身暴躁的踢了脚凳子,一时间都不知道去骂谁。

只能和赵印对视一眼,俞莺这个蠢货。

蒋琰之的态度很坦然,他自己防范确实没有做到位。他心里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怪不到别人,但是这个账户他本人确实没有碰过,很多年前,留学时用的账户。